去一個陌生的地方旅遊,你最期待的是什麼?逛美景,尋歷史,體驗當地文化,還要嘗嘗那裡最有名的美食,臨走時再給家人、朋友帶幾件當地的特產,這一趟旅程就算圓滿了。
……來,這篇推送帶您吃遍地道的撫順美食,順便說說撫順有哪些特產值得帶走。
吃遍撫順
十大特色美食
八碟八碗
滿族正宗桌席,飯桌上的八碟八碗,與滿人的豪爽相匹配,碟是實實在在的大碟,碗是深深大大的高碗。「八碟」通常是四涼四熱,「八碗」一般是四葷四素,「八碟八碗」的菜品並不固定,會根據季節選配。
大夥房水庫魚宴
眾所周知,撫順大夥房水庫水質好、魚類品種眾多。來撫順旅遊,尤其是去大夥房水庫周邊地區旅遊,一定要嘗嘗最正宗的大夥房水庫魚宴,胖頭魚、花鰱魚、草魚、鯉魚……個兒大、味兒鮮,口感極佳。
滿族火鍋
滿族火鍋歷史悠久,至今仍保持其傳統的大沿火鍋特色,即鍋有沿。鍋沿上可放麻醬等各種小菜,鍋內湯中加酸菜、肉片等,眾人圍坐而食,四季皆宜。
酸湯子
「酸湯子」也是滿族人民傳統風味食品,是滿族家庭招待貴客的美味佳餚。這種美味是由撫順地區興起的,一種用玉米面粗糧細做的食品。
麻辣拌
麻辣拌是撫順人最愛的小吃,沒有之一。土豆、海帶結、豆皮、丸子、魚丸等食材水煮後,用各種調料拌至麻辣酸甜(鹹),饞哭很多離家在外的撫順兒女。
新賓羊湯
選取農家笨養的「遛達羊」身上各個部位的精華,用大鐵鍋經過大火、漫長的熬製後,製成老湯,加上秘制配方和佐料,濃香、可口,是撫順人招待外地客人和友人的招牌菜。
粘火勺、粘豆包
東北人的主食文化中,「粘」字佔有很重的分量,粘豆包和粘火勺的製作方法相差無幾,一個用鍋蒸,一個用鍋烙,熟時食用既香又甜。
蘇子葉餑餑
又被稱作「粘耗子」,由各種粘米浸泡後磨成粘米麵,小豆餡包入其中,外側用蘇子葉裹上,而後放在籠屜中蒸熟即可食用。
薩其瑪
這是最傳統的滿族糕點,用水和雞蛋或奶油把白面和好,擀成薄片,切成細條,用油炸熟。再用砂糖或冰糖熬成糖稀與之攪拌,倒入事前鋪好芝麻、青紅絲、瓜子仁的木槽內,將其壓平,取出切成方塊即可食用。
清原亂炒
清原滿族自治縣最具特色的小吃,千子、小幹腸、實蛋等食材用辣椒、麻椒等炒制而成。油香、麻辣香交織,讓食材的香味被充分激發,好吃程度不亞於撫順麻辣拌。
十大不得不買的
撫順好物
煤精
煤精是一種稀有的煤種,產於撫順西露天礦,比煤堅韌、輕,黝黑髮亮,被稱之為煤中之精華。經匠人巧手雕刻的煤精製品,精美且獨特,是最適合送長輩的伴手禮。
琥珀
撫順是世界上琥珀的重要產區,這裡產出的琥珀形成於5000多萬年前,因其產量稀少且品質高而聞名於世。一百多年來,撫順琥珀一直沿襲著傳統的手工工藝製作,工匠們雕刻出了享譽世界的琥珀工藝品。
滿族剪紙
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起源於滿族的原始宗教——薩滿教的影響。在民俗生活中,剪紙是祭祀、節慶活動不可缺少的烘託氛圍的文化符號,也是日常用品和服裝、鞋帽的裝飾圖樣。
滿繡
「新賓滿族刺繡」屬於滿族刺繡中的民間刺繡部分,是中國滿族刺繡文化與新賓地域特點完美結合、具有強烈地方特點的民間刺繡藝術。
木根雕
根雕藝術在新賓滿族自治縣流傳已久,一些有心人把奇形怪狀的樹根,隨形就意雕琢成獨具審美價值的藝術品,並逐漸形成了根雕藝術。
單片黑木耳
撫順縣的特色農產品,生長於大夥房水庫上遊,產地環境優越,水質標準高,產品品質優良,獲得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證書,是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林下參
人參,在中國東北土名「棒槌」,可藥用。撫順林下人參屬於五加科,是林下人工播種山參式種子,自然生長10-20年以上。林下參既有野山參的功效,價格也實惠。
清原馬鹿鹿茸
東北三大寶,人參、鹿茸、烏拉草。清原馬鹿是國際上首次人工系統選育的高產茸鹿新品種,鹿茸的粗蛋白和胺基酸含量均高於其他鹿種,是世界公認最好的馬鹿茸。
三塊石大榛子
撫順縣所屬山地的土壤、氣候等適宜大果榛子的生長。目前,撫順縣大果榛子苗木繁育基地建設面積67公頃,年產大果榛子苗43萬株,是撫順縣現轄行政區域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刺五加
這是一種對身體很有益的植物,每年春天採其嫩葉,按照烘青綠茶的方法加工製作,可泡茶飲用,強身健體。
素材來源:撫順文化旅遊
本期編輯:薇薇、瑞貝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