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陶虹在一檔節目中講到女兒的一件小事。孩子悶悶不樂的從學校回來,說同學笑話她醜,她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這時候,一般的父母可能都會說,你一點都不醜,你很漂亮這樣的話。但是陶虹問女兒:「你覺得你長得醜嗎?」孩子說:「我覺得我不醜」,陶虹又問:「你覺得你長得漂亮嗎?」女兒說:「我長得漂亮」。這時陶虹笑了笑對女兒說或:「你不醜也不漂亮。但你是獨一無二的,任何人都無法複製」。這句話讓女兒突然開心起來,蹦蹦跳跳的走開了。
網友誇陶虹是情商高的女人,的確如此。如果我們只是誇孩子漂亮,要麼不符合客觀事實盲目自信,要麼助長孩子虛榮攀比的心理。陶虹把這個問題帶離了討論外貌的層次,直接 討論起了女性的自我認知。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美醜不應該只有一套標準,自信遠比美麗更重要。看到自己的獨特就等於是看到了自己的美麗。
從全料影后到大導演夫人,陶虹一直走的順風順水。在她的談話間總是流露著一種智慧和通透。一個看似什麼都好的女人,在生活中卻處處「放過」自己。
當年和徐崢戀愛結婚,兩個人的家一個在上海一個在北京。領證那天,他們聊到了以後住在哪個城市的問題。其實很多人都會因為這個問題爭吵不休。但是陶虹豁然一笑:「這有什麼啊,倆人見不著的時候就各自在自己家,倆人都有時間的時候就北京住一陣,上海住一陣」。沒有爭吵,沒有糾結,各讓一步就是生活的智慧。
有記者問到陶虹做演員是天賦重要還是努力重要。她想了想說道:「如果有天賦,那就百分之一百的努力。如果不行,那就考慮幹點別的。」肯放過,知進退,堅持不懈也要用對地方。
在教育孩子上,陶虹把自己「放過」的智慧運用得很自如。
「父母不是上帝,父母也會犯錯」
在一次陪女兒玩積木的時候,陶虹發現女兒興味索然,無論陶虹怎麼試圖去吸引女兒,她都不肯玩。但是她發現當自己起身去做其他事情的時候,女兒會伸手去摸那些積木,但自己已走過去,女兒又轉身走開了。對此她感到很奇怪。經過幾次嘗試溝通她才搞明白,原來是因為女兒害怕在媽媽面前犯錯。她覺得媽媽搭積木搭得那麼好,自己表現不好怕丟人。後來陶虹故意讓徐崢在孩子面前搭積木搭得很不好,孩子這才開心的參與進來。
陶虹說,父母不是上帝,父母也會犯錯。但是我們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樹立一種上帝的形象,好像我們永遠是對的,孩子永遠是錯的。這個過程其實會打擊到孩子的自信心,開始害怕父母,也害怕在父母面前失敗和犯錯。這就是很多孩子在父母面前「輸不起」的心態產生的原因。
「連媽媽都不能包容的錯誤,世界上還有誰能包容?」
有一次,陶虹的女兒打翻了牛奶,一時情急的陶虹大聲對女兒喊了幾句。女兒沒有哭鬧,也沒有發脾氣,只是手足無措的看著別處。陶虹說那一刻女兒的表情讓她十分擔心,她覺得打不哭罵不哭的孩子是要格外關注的,這可能是孩子內心受到了真正的傷害,她在試圖對你進行免疫。於是第二次女兒犯了這樣的錯誤,陶虹沒有批評她,而是直接走過去抱了抱她,這時女兒竟然撲在媽媽懷裡哭了出來,聲音裡充滿了委屈。可見,上一次的經歷女兒記在了心裡,如果這次媽媽還像上次那樣表現,可能就把孩子推得更遠了。
生活中我們為了給孩子培養良好的習慣和品性,往往過於苛刻。有的父母甚至認為,哪怕讓孩子以後討厭自己恨自己,眼下也要狠下心來。陶虹對此有不同的看法。她並不強迫孩子一定要去做眼下很抗拒的事情。她覺得與其去做很討厭的事,不如去做自己擅長的事,也許還能做出一些成績。人就是會有做得好和做的不好的事情,即使再努力,也不可能樣樣都行。
大張偉常說:「世間無難事,只要肯放棄」,這當然是一句玩笑。說這話的人看似一副玩世不恭,其實對於熱愛的事業比誰都拼命。但是他的這句話和陶虹的處世哲學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何必在一條路上走到天黑?適當的「放過」孩子,也許你會為他們打開另一道更加精彩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