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對於有貓的人來說,每天最快樂的事就是擼貓、吸貓;
對於沒有貓的人來說,每天最快樂的事就是「雲吸貓」。
作為擼貓深度患者,不知自己還是否有救,但是相比自己的擼貓、愛貓的程度,接下來這些人物對貓才是真愛啊!
01 不想做「虯龍」的貓不是一隻好貓
養貓,自古有之。古時,野貓稱「狸」。家貓捕鼠,稱作「狸奴」。
而皇宮的貓,雖為宮中捕鼠,卻要高人一等。為首的貓賜號「管事」,每日大魚大肉的伺候,生活比平民百姓都要優越。
再後來,這群貓咪又因為「天生麗質」俘虜了人心。妃子們就像「選秀」一般,挑選自己的愛貓,領回各宮做寵物。
明後期的嘉靖皇帝有隻獅貓,頗通人性,因此十分討皇帝的歡心。
獅貓去世時,嘉靖痛心疾首,於是用純金打造了一頂棺木,還為它賜名「虯龍」,甚至墳冢上的字都是嘉靖皇帝親筆之作。
02 阿~ 我的狸奴兒
南宋愛國詩人陸遊,在我們的印象中他的詩總是帶著悲愴、沉鬱的色彩,也隱隱勾勒出詩人顛沛流離的一生。
而另一面的陸遊則有著意想不到的反差萌,他是個不折不扣的貓奴!
「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冬夜陸遊裹著柔軟的毛氈,懷裡抱著家貓,烤火取暖閉門不出;「慚愧家貧資俸薄,寒無氈坐食無魚。」
境遇不好時,陸遊率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饑寒,而是愧對於貓。貓沒有毛氈取暖,沒有小魚餵養,實在受苦。
據考證,在陸遊傳世的9000餘首詩中,共有12首專門寫貓。從貓的習性到與貓相處的瑣事,事無巨細。
偉大的愛國詩人陸遊對待貓,像極了現如今的我們。貓奴無疑了!
03 「我是不會打它一下的!」
這次來說說季羨林老先生。
小編幾乎是看著季羨林老先生的文章長大的,小學課本、中學課本很多季老先生的文章,例如《懷念母親》、《夾竹桃》、《幽徑悲劇》等。
季老先生不僅是個文學大拿,更是有名的愛貓人士。
季老的貓十分調皮。
季老寫作時,貓咪可能突然跳過來,撒一泡尿便揚長而去。家人都看不慣,季老卻好脾氣地拎著稿紙抖貓尿。
因為他心中有一條戒律:決不打小貓一掌,在任何情況之下,也不打它。
睡覺時,貓愛貼著他,有時候半夜醒來,兩隻腿被貓咪壓的酸痛難忍時,他也不敢動分毫怕擾了貓捉老鼠的美夢。
季老先生的妻子去世後,兒子也不在身邊時,貓咪給了季老無可替代的慰藉。季老先生把貓看作家人,他在文章裡這樣寫道:
「雖然這個世界上,只剩下我一個孤家寡人。但是你又怎麼能說我沒有一個溫暖的家呢?」
END故事雖然簡短,但都顯示出了人和貓之間的深厚感情。看似是人類馴養貓,其實貓也在治癒人類。
生活壓力、父母壓力、工作壓力,三座大山壓得現代人喘不過氣,整日為了生活疲於奔命,此時的貓咪就像一個避難所,下班時擼擼可愛的貓、聽它柔軟的聲音,便覺得一天的疲勞都消散了。
希望大家都可以早日有貓,治癒心靈。
你和貓貓間有什麼難忘的故事嗎?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