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四大沒臉,四大舒服」說的是什麼意思?有沒有一定的道理

2020-12-21 那些舊時光109

在民間流傳著一種分布地域廣泛,內容形式較為特殊的「四大」俗語,反映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像四大黑:「呼延慶,包文正,打鐵的脖子煤窯洞。」、四大好聽:「大閨女笑,畫眉叫,夜彈琵琶二黃調。」相對的有「四大難聽」:「貓叫貓,老驢嚎,搶鍋鏟子銼鋸條。

這些俗語除了反映事物現象的特點外,對人的心理感受也有獨到的描摹,惟妙惟肖,十分生動。說起來合轍押韻,在田間地頭、茶餘飯後被當成了順口溜,有的既生動想像,又富含哲理。

俗語:「四大沒臉,四大舒服」所表達的就非常有意義,也有一定的道理。其實,各地流傳的俗語各不相同,但其意義和內涵無一不是警醒世人,積極向善。

一、四大沒臉說的是:喝酒的嘴,跳舞的腿,耍錢的爪子,大菸鬼

沒臉的意思就是沒皮沒臉,沒羞沒臊。在農村這樣的人挺多,我們就挑選最不招人待見的四種最沒臉的人,給大家亮亮相。

喝酒的嘴,說的是平常朋友、親人相聚喝酒的時候,本來坐在一起適當喝點酒,既可以拉近距離,又可以增進感情。但是有些人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後,就不知道自己姓什麼了,哪怕是平常沉默寡言的人,此刻話也會多起來。有的人更是趁著酒勁,耍起酒瘋,天老大他老二,醜態百出,往日的臉面也不要了。

跳舞的腿,說的是舊時代人們思想並不開放,這裡跳舞的人指的是風塵女子、或者交際花,跳舞的時候都是露著大腿,放浪形骸,在常人看來有傷大雅,也算是不要臉的行當。

耍錢的爪子,其實說的是賭博的人,從古至今賭博百害無一利,沾上賭博的人十賭九輸,到後來大多導致傾家蕩產,妻離子散。混到最後這類人人窮喪志,變成沒一點品行。

大菸鬼,舊社會這類人可以說是最喪志的人,一旦沾了大煙,沒有頑強的意志是很難戒掉的,和賭博一樣最後的結局也非常慘。一旦菸癮發作,那副「癮君子」的樣子,也算是最沒臉的一種。

二、四大舒服說的是:穿木屐,戴高帽,過堂風,回籠覺。

穿木屐,戴高帽

唐代李延壽所著的《北史·熊安生傳》中記載,北齊有一位名叫宗道暉的人,平時喜歡頭戴一頂高帽,腳上穿一雙很大的木屐。古代官員帽子越高身份越高,木屐子穿著透氣舒爽,令人嚮往。

每當有州將等級官員到來,他都要以這身打扮去謁見。他總是向上仰著頭,舉著雙手,然後跪拜,一直把頭叩到木屐上,極盡阿諛奉承之能事。從這以後人們便把吹捧、恭維別人的行為叫做「給人戴高帽」。

現在戴高帽變成了貶義詞,諷刺那些人恭維別人的時候,就喜歡給別人戴高帽,說一些讓別人聽著舒服的話,以達到自己想達到的。

過堂風,回籠覺

過堂風,通過穿堂、過道或相對的門窗的風。《紅樓夢》第三六回:「 鳳姐 把袖子挽了幾挽,跐著那角門的門檻子,笑道:「這裡過堂風,倒涼快,吹一吹再走。」

老輩子的人沒有空調、電扇之類,頂多就是用蒲扇扇扇風,到了夏天熱得沒處躲藏,過堂風一吹也是種享受,舒服極了。

回籠覺,農村人早上醒得早,因為要給牲畜準備飼料,或者給家人準備早飯。等到一切準備好了,可能天還沒有亮。這個時候,再爬到火炕上睡一小會兒,這就叫回籠覺。回籠覺睡得美,那才叫一個舒服,醒來之後精力更加旺盛。

結語:俗語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內容廣泛,所列舉的事物,大到天地宇宙,小到柴米油鹽,格調或高雅嚴肅,或話粗理精,給人以啟迪,經巧妙組合,使之廣為傳誦。從這些俗語中,可以考察到不同地域的風俗民情,領略到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四大沒臉,四大舒服」,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
    農村俗語:「四大沒臉,四大舒服」,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在農村裡,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的俗語,而這些農村俗語都是真實的,也非常貼切我們的生活,一些俗語不僅有哲理,說起來還挺有意思。而今天我們就說一下這很有意思的俗語,比如四大黑是:「張飛,李逵,驢蛋,地雷」,四大難受是:「拉痢疾,穿醬杆,腿肚子轉筋,蹲風眼兒」,四大累是:「鋪馬路,挖黑煤,扛大麻袋,掄大錘」等等。
  • 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說的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就比如民間文化中俗語,它就是古代人民生活智慧的結晶,可以反應出一個時代的特色。相對於其他文化形式,它更加通俗易懂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俗語,就是關於人們早晚的兩種行為,它就是「晚不梳頭,早不說夢」,老祖宗為什麼流傳這麼一句俗語,它有什麼道理嗎?眾所周知,梳頭在古代一直都很有講究,什麼年紀應該梳什麼樣的髮髻,古代都有著嚴格的規定。
  • 農村俗語「四大苦、四大愁、四大悲、四大辣」,分別指的是什麼?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通俗精練,樸實卻又很幽默,每一句俗語都反映了農民在生活和勞作中所遇到的人和事情,其中最幽默的俗語就是農村的「四大」俗語,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四大苦、四大愁、四大悲、四大辣」,那麼這分別指的是什麼呢?
  • 農村俗語「四不摸、四大急、四大快、四大累」,分別指的是什麼?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農民長期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四不摸、四大急、四大快、四大累」,分別指的是什麼呢?一、四不摸四不摸指的是蠍子尾、馬蜂窩、木匠的斧子和廚師的刀。
  • 農村順口溜有一句話是「四大軟,四大硬」,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這句話「四大軟,四大硬」不知道你聽過沒有呢?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四大軟指的是姑娘腰、棉花包、曬紅的柿子、楊柳梢。先說姑娘腰,大家都知道,一般女子身材纖瘦,體型與男子相比瘦小,看起來很羸弱無比,而腰呢,也最是柔軟,經常練舞的人更是如此,腰肢柔軟,仿佛一碰就折。再說棉花包,這個不用多說大家就知道吧,棉花柔軟又舒服,以前人們蓋的都是棉花被子,又輕又軟。
  • 俗語:四大紅、四大急、四大硬、四大喜和四大悲,究竟指什麼?
    俗話說得好:船到橋頭自然直、兒不嫌母醜······俗語不同於文縐縐的大道理,而是廣傳於民間代代相傳的生活智慧。比如在農耕中麥喜三月三場雨,有錢難買四月旱,說的是種麥時候三月多下雨,四月不下雨,麥子的收成是最好的。正是這些口口相傳的俗語伴隨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方方面面。
  • 農村俗語「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分析,小編發現,農村的一些俗語大部分上都有一些告誡和鼓勵意味:告誡、警告我們什麼事不能做,鼓勵我們什麼事做了就可以交好運,交財運。感情色彩大於科學依據,因此,大家最好是可以帶著辯證的眼光去看。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俗話就是:「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一起來看看吧!
  • 俗話:「四大累、四大快、四大急、四不摸」是什麼?太漲知識了
    農村有很多的老人,他們雖然沒有上過學接受教育,但是他們有著豐富的生活經驗和閱歷,因此他們說的話有時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沒有什麼科學道理,但是往往驗證後發現是正確的,而這些俗語也就被村裡的人一代一代的傳下來,被我們所熟知。今天小木要跟大家分享的這個句俗語,和「四」有關,分別是:四大累,四大快,四大急,四不摸。想必有不少朋友已經懵了,到底是指什麼呢?
  • 農村俗語:「妻子顴骨高,殺夫不用刀」,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農村俗語:「妻子顴骨高,殺夫不用刀」,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在農村裡,人們的生活是離不開農村俗語的。有一些俗語雖然聽起來很直白,但是這話糙理不糙俗語卻是有很深的道理的,因為老祖宗不可能無緣無故留下俗語。
  • 農村俗語「二八月裡亂穿衣」,到底是什麼意思?說的有道理嗎?
    前言:農村俗語「二八月裡亂穿衣」,到底是什麼意思?說的有道理嗎?作為一個地道的農村人,小編也算是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對於農村的情感雖說沒有莫言之於高密東北鄉和賈平凹之於商州那樣濃烈,但是就小編個人而言也是刻骨銘心的。尤其是在長大成人之後,整日忙碌於工作和瑣碎的生活,少有時間回憶那些淳樸自然的農村時光!現在網絡上很流行一個詞,那就是「寶藏」。
  • 農村俗語:「四大苦、四大悲、四大毒辣」,分別是指啥?
    時至今日,俗語依舊指導著我們的生活,就比如這句俗語「四大苦、四大悲、四大毒辣」,分別指是啥呢?四大苦:豬苦膽、黃連面、沒娘的孩子、光棍漢豬苦膽。首先我們知道豬苦膽的苦,並不僅僅是膽苦,膽汁苦才是根源。這膽汁又稱「精汁」或「清汁」,是一種清淨、味苦而呈黃綠色的液體。
  • 俗語「四不摸,四不急,四大快,四大累」指的是什麼?
    在農村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老話,「四不摸,四不急,四大快,四大累」,在農村流傳的俗語,自然和農民的生活有關。我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在農村生活了30多,對農村的情況非常了解,下面我給大家解釋一下這句俗語的意思。
  • 農村俗語:妻子顴骨高,殺夫不用刀,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俗語都是在一定的時代背景下產生,判斷一個俗語是不是有其合理性,需要放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考察,才能得出結論;農村俗語「妻子顴骨高,殺夫不用刀」,同樣如此,要想判斷它是否有其合理性,同樣也需要了解它產生的時代背景。先來看看「妻子顴骨高,殺夫不用刀」這句俗語的字面意思。
  • 農村俗話:「三寸長壽,四寸無憂」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以前農村流傳至今的俗語可可以說是數不勝數,包含的領域廣泛覆蓋了各方各面。儘管農村普遍文化不高,但是這些俗語都是有一定道理的,可謂是話糙理不糙。雖然各地的老話俗語會有所不同,但是意思卻是大多相通的,這些老話代代流傳一直指引著農村人。下面我們來看看一些俗語的意思,看看有沒有道理。
  • 農村俗語:「四大黑、四大紅、四大白、四大難受」,是啥意思?
    一、四大黑:鍋底灰、大煤堆、老鐵匠鋪頸部、奸商的心1、鍋底灰:在之前鄉村每家每戶全是用柴火灶,如今大家家鄉也有許多 人到用。柴火灶上邊的鍋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有一層很厚酷灰,實際上那就是煙薰留下的。在我國有豐富多彩的煤炭能源,像內蒙古自治區、陝西省、新疆省、河南省等省區都是有許多 的大煤堆。這一和鍋底灰的黑旗鼓相當,僅僅煤堆的黑有點兒黑而發光。大煤堆黑不黑,想一想都了解。3、老鐵匠鋪的頸部:這一黑說的有點兒浮誇,應該是說鐵匠鋪這一崗位的辦公環境不太好,長期性出來臉、手和頸部都是粘滿酷灰。
  • 俗語「慈不掌兵,義不養財」,是什麼意思?老祖宗說的有道理嗎?
    其實這句俗語並不完全,只不過這兩句經常被人提起,我們比較熟悉而已,它還有同樣經典的兩句話但是很少被人知曉,這句俗語的整句應當是「慈不掌兵,情不立事,義不養財,善不為官,仁不從政」。那麼,古人定義這句俗語的依據是什麼呢?這樣的總結到底有沒有道理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 農村俗語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說的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這是因為老人經歷過了這樣的無奈和心酸,說這類話的,多半是已經喪偶的,或者是兒女久不在身邊的。那我們同時也會疑惑,她們是出於什麼心理說出這樣的話?這就牽涉到了這句話的本意,這句話究竟是啥意思?又有沒有道理呢?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 「四大黑、四大紅、四大白、四大難受」是什麼意思?
    一、四大黑:鍋底,大煤堆,老夥計鐵匠脖子,奸商心一,鍋底:以前農村每個村,家家戶戶都用柴火灶,現在每家都有許多人。。柴火爐上的鍋過一段時間會有一層厚厚的冷灰,實際上是煙留下的。我記得姥姥以前每周都會把2次骨灰刮到鍋底,然後把電放下,鏟到上面,很有意思。。
  • 農村俗語:「寡婦床頭灰,鰥夫門前草」,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所謂農村俗語,都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中總結出來的,有些俗語看似不著邊際,但細想之下還是有一定的道理。比如有句俗語叫做:「寡婦床頭灰,鰥夫門前草」,這句話就比較象形地描述了這兩種人的生活狀態,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好女三六九,好男二五八」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農村俗語「好女三六九,好男二五八」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如今在農村裡,普遍都是一些留守老人和小孩子,而在不忙的時候,老人們就會聚在一起聊聊天,一天也就很快過去了。農村老人聊天時的內容涵蓋的面也是比較廣的,但是多數還是農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