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的遺憾---年貴妃和她的孩子的早逝

2021-01-10 夢裡蓬山路論說歷史

人生沒有完美,事業和愛情很少人可以兼得,雍正皇帝成為九王奪嫡的最後贏家,坐了江山,當了皇帝,他還有何憾事?

當皇帝也不可能事事順心,雍正皇帝也有不圓滿的事,比如說年貴妃和她的孩子的早逝。

雍正皇帝登基後,年貴妃的二哥年羹堯擁兵自重,驕橫無禮,年羹堯強取蒙古貝勒之女,年羹堯府的家人們與官員們平起平坐,年羹堯妄自尊大、擅作威福,結黨營私、貪斂財富,年羹堯的政敵都在雍正皇帝面前打小報告,說年羹堯的壞話。

本來就是「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功高震主就是到了該死的時候,年羹堯此時應該低調一點,收斂一點,可是他卻恃功自傲,多行不義,這簡直是不把雍正皇帝放在眼裡。雍正皇帝不容許任何一個人危害他的江山,他下定決心要收拾年羹堯。

可是年羹堯偏偏是他愛妃年貴妃的親哥哥,投鼠忌器,打狗還要看主人呢。雍正皇帝很為難,而聰慧的年貴妃早看出了這一點,她訓斥年羹堯,希望他遵紀守法,可是年羹堯根本不聽年貴妃的。年貴妃明白年羹堯是自己找死,還要連累家人。而雍正皇帝因為她正為難,想收拾年羹堯卻怕她難過。

看到自己心愛的丈夫為了自己,處境如此為難,年貴妃憂慮不已,鬱郁不歡,本來她就體弱多病,受不住這如此憂鬱,於是她就病倒了。年貴妃明白,雍正皇帝雖然愛她,但雍正皇帝最愛的還是他的萬裡江山。雍正皇帝不是愛美人、不愛江山的情種,他的愛是有限度的。

只有年貴妃離開這個世界,才能解決這個問題。雍正皇帝才能無所顧忌地整治年羹堯。年貴妃知道是自己讓雍正皇帝處於兩難的地位,她心裡難過,希望自己早日病故,早日解脫,不讓皇帝丈夫為難。

而此時,雍正皇帝已經和年羹堯劍拔弩張,矛盾激烈,宮裡的那些勢利眼怎麼能看不出?年貴妃年輕美貌又得寵又生育繁多,娘家又有權勢,宮裡的人,不管是妃嬪,還是太監宮女等下人都對她很恭敬很羨慕,而內裡對她很是嫉妒。如今看到她哥哥快倒黴了,就算她不受連累,面子上也過不去,很多人等著看笑話,牆倒眾人推,破鼓亂人捶。

年貴妃也看到了周圍環境的變化,看到了世態炎涼,她這個病在心病,恐怕難好了。

一個有病的人,想病情加重離開這個世界很容易,《紅樓夢》裡的林黛玉聽說寶玉要娶別人,馬上就不吃不喝不蓋被子,病情越來越重,一旦聽到消息是假的,馬上就恢復飲食,病就慢慢好了。而年貴妃,恐怕自己也不好病好,於是懶於飲食,慢慢地讓病加重。

雍正皇帝看到這個情況,很是難過,他喜歡自己的愛妃,可是他更愛他的江山,他不會放過年羹堯,他也不想讓自己愛妃死去,於是他晉升她為皇貴妃,意為就是處置年羹堯,也不會影響她的地位,他和往日一樣愛她。

可是幾個月後,年貴妃就病逝了。雍正皇帝非常難過,輟朝五日,給她上諡號為敦肅皇貴妃。

年貴妃生了四個孩子,三個夭折在她前面,只有一個兒子福惠在她病逝後還活著,五六歲,雍正皇帝很愛福惠,親自撫養他,不敢把他交給其它后妃撫養,怕后妃待他不好。其實把福惠交給無子又賢德的皇后烏喇那拉氏最是合適,可是雍正皇帝還是捨不得,對誰都放心不下。或者是心裡對皇后有怨氣,因為皇后沒有照顧好年貴妃,沒有在年貴妃為娘家煩惱的時候來勸慰她。

但嬌子難養,福惠也沒有活到成年,八歲就病故了。雍正皇帝十分傷心,下令「照親王例殯葬」。這時年過十八歲的弘曆(乾隆皇帝)和弘晝連貝子都不是。

愛妃病故,留下的孩子自己精心撫養,沒想到不過幾年孩子也病故了,雍正皇帝真是難過,當皇帝也不能萬事順心。

看看年貴妃的孩子的名字,福宜、福惠、福沛,跟雍正皇帝其它孩子的名字不一樣,因為年貴妃體弱多病,生下的孩子也體弱多病,所以雍正皇帝為他們取名為「福」,希望他們有福氣,身體好起來。

論理說,這個「福」字,孩子們不該用,因為順治皇帝名為福臨。雍正皇帝讓自己的兄弟們改名為「允」字排行,不許他們用跟自己一樣的「胤」,而他卻讓自己和年貴妃的孩子用皇祖父順治皇帝的「福」,可見他對年貴妃以及其孩子的情深。雖然當年,順治皇帝曾下詔,允許民間用「福」字,不能因朕讓天下無福。但作為孫子,雍正皇帝應該避嫌。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如盧家有莫愁」。雍正皇帝雖然擁有了江山,卻留不住愛妃和愛子。當皇帝也是有遺憾的。六世達賴倉央嘉措說:「如何修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但世上沒有兩全之法,皇帝也一樣。要江山就不能要愛情。

雍正皇帝擁有了江山,卻失去了年貴妃和他們的愛子。

相關焦點

  • 她是雍正皇帝最愛的女人,卻紅顏薄命,結局不佳
    此時年貴妃和李氏(齊妃)地位平等,僅在正福晉烏拉那拉氏之下。 雍正皇帝是很喜歡年貴妃,年貴妃一共生了四個孩子,三男一女。在年貴妃生育的期間,其它妻妾一無生育。那時年貴妃算是專寵了。
  • 雍正皇帝最愛的女人---敦肅皇貴妃年氏
    年貴妃極受雍正皇帝的喜歡,從她第一次生育到病逝期間,其他后妃妻妾無一所出,只有她在生育,乾隆皇帝也是在年貴妃首次生育前出生的,乾隆皇帝生於康熙五十年。雍正皇帝和年貴妃是包辦婚姻,是康熙皇帝指婚,而他們的婚姻又飽含政治色彩,屬於政治聯姻。但是他們之間的感情並不象小說、電視劇裡說的那樣差,純粹是為了利用年羹堯才娶的年貴妃,年羹堯一倒臺,就對年貴妃開刀。
  • 歷史上的年貴妃,實際上是雍正最寵愛的女人
    康熙五十年左右,康熙皇帝親自將原湖廣巡撫年遐齡之女——年氏,指婚給當時的雍親王皇四子胤禛為側福晉。這一年,年氏的哥哥年羹堯,官至「四川巡撫」,已經成為西南邊陲的重要人物。雍正皇帝登基後,將年氏冊封為「貴妃」,地位僅次於中宮皇后,成為「贊襄內政」的後宮二把手。
  • 雍正後宮:除了年貴妃,齊妃居然最受寵,而弘曕生母居然不是熹貴妃
    雍正未登基前,她是府中側福晉,地位僅低於嫡福晉烏拉那拉氏,雍正帝一繼位,就將她封為貴妃,後來晉封為皇貴妃,她是雍正朝首位貴妃,也是首位皇貴妃,而且她性情溫柔。但紅顏薄命,雍正繼位的第三年,她就病逝了,為雍正生下的三子一女也全部夭折,她與皇后一起陪葬於雍正的陵寢泰陵,可見雍正對她的感情。
  • 年羹堯的妹妹年貴妃,到底有什麼魅力,能讓雍正多次為她破例?
    自康熙五十年進入雍正潛邸到雍正三年,年貴妃薨逝,雍正皇帝共生育了三位皇子、一位公主,皆為年貴妃所出。也就是說,自年氏來到雍正皇帝身邊,就獨得雍正皇帝恩寵。
  • 雍正後宮佳麗三千,為何只有孝敬憲皇后和年貴妃與其合葬?
    在位期間,他實施了一系列措施和改革,為「康乾盛世」做出了巨大貢獻。雍正十三年,雍正駕崩,終年58歲。後宮佳麗三千,他卻只選擇了兩個人與自己合葬。對於後宮的妃嬪來說,死後能與皇帝合葬是莫大的榮耀。那麼,這兩位幸運的女子是誰?孝敬憲皇后烏拉那拉氏,雍正的結髮妻子,滿洲正黃旗人,父親是內大臣步軍統領雲騎尉費揚古。十歲那年,康熙賜烏喇那拉氏與時為皇子的胤禛成婚。婚後,兩人感情很好,恩愛有加。
  • 冷麵君王雍正為何專寵年貴妃,是政治需要還是真情流露?
    大約於康熙五十年後,康熙又將年氏指婚於胤禛做側福晉,當時她大約十四歲。剛入藩邸便得到了胤禛的寵愛,雍正即位時,馬上冊封她為貴妃,其名號僅次於皇后。年氏自康熙五十四年起,在九年的時間裡,共為雍正生了三兒一女,四個孩子:即康熙五十四年生皇四女,五十九年生皇七子福宜,六十年生下皇八子福慧,雍正元年(1723)生皇九子福沛。
  • 她為雍正生下兒女,深受寵愛,死後被封為敦肅皇貴妃
    大家好,我是(瀝瀝歷史雜談)的小編,今天給大家講述的是她為雍正生下兒女,深受寵愛,死後被封為敦肅皇貴妃敦肅皇貴妃是雍正皇帝的妃嬪,她出身非常高貴,是一等公的女兒,同時她還是大家都知道的年羹堯的妹妹,她是生在一個官宦的家庭,家庭地位可以說非常高。
  • 她一入宮就是貴妃,獨得雍正寵愛,是雍正後宮生育能力最強的后妃
    ,我們發現,雍正的後宮中確實有個后妃是年羹堯的妹妹,她就是敦肅皇貴妃年氏。清後宮並沒有規定后妃的家書一定要讓皇帝先看,年氏身為貴妃,背後又有強大的家族勢力撐腰,可她竟然不敢自己先看家書,這一點足見年氏是多麼的小心翼翼了,正是因為她的位分高,又寵冠後宮,家世顯赫,所以她就更加的如履薄冰,不敢有絲毫的行差踏錯。雖然她在後宮謹慎行事,處處小心,可她的哥哥年羹堯卻恃寵而驕,屢屢挑戰龍威,並觸怒了雍正帝。
  • 年羹堯的妹妹年貴妃為什麼會與雍正合葬?他們的陵墓被盜過嗎?
    看過電視劇《甄嬛傳》的人,一定會對華妃年氏死後能與雍正合葬感到奇怪,覺得心胸狹隘、心狠手辣、囂張跋扈、恃寵而驕的年氏,在其哥哥年羹堯倒臺後,她也為雍正皇帝所討厭,她在自殺後怎麼還可能允許她與雍正合葬呢?
  • 年貴妃為何獨得雍正帝恩寵?3大優點,任何一個男人都抵擋不住
    僅就恩寵而言,雍正皇帝對待年貴妃甚至超過了孝敬憲皇后烏拉那拉氏,而且有較為充足的證據證明:1、年貴妃在世期間,包攬了雍正皇帝所有的子嗣,8年生育了4胎;2、年貴妃所出次子——福惠,乃係雍正皇帝最為鍾愛的皇子。而且,福惠出生以後並未交於乳母撫養,而是由年貴妃親自撫養;年貴妃病逝後,雍正皇帝將其帶在身邊親自撫養。
  • 甄嬛原型乾隆皇帝的生母死後為何沒和雍正皇帝合葬?她不願意嗎?
    甄嬛原型是乾隆皇帝的生母孝聖憲皇后。她是整個大清朝難得的有福的皇后,她得到了雍正皇帝和兒子乾隆皇帝的愛。然而她死後卻沒有和丈夫合葬。是她不願意和皇帝合葬嗎?孝聖憲皇后沒有葬進雍正陵寢的原因是她兒子給她另建一座陵墓。第一個拒絕與皇帝合葬的皇后是孝莊皇后。孝莊皇后是皇太極的莊妃,名叫布木布泰。她因為兒子福臨當了皇帝,她被封為皇后,皇太后。兒子死後孝莊太后,輔佐孫子康熙皇帝。她成為太皇太后。
  • 雍正最寵愛的年貴妃《甄嬛傳》裡的華妃原型
    歷史上,年羹堯確實是有個妹妹進宮當了妃子,但她是個善解人意、低調謙和而又美麗溫柔的寵妃。他在雍正還是親王的時候嫁給他當側福晉,替雍正生了四個孩子,年妃是很能生養的,可見她的確受寵。她所生的孩子最多,雖然都早夭,但她受到的封賞也最多,最後被封為皇貴妃,地位僅次於皇后。而且她死後,靈柩也葬入了皇帝的泰陵,而不是妃子的陵墓,可見地位特殊。
  • 雍正為何獨寵年貴妃?只因有這3大優點,最後一個男人無法拒絕
    雍正為何獨寵年貴妃?只因有這3大優點,最後一個男人無法拒絕 在雍正皇帝的眼裡,年貴妃一直都是一個性格非常溫柔,而且做事和為人都非常謙虛謹慎的女人。對於比自己地位高的人非常恭敬,對於下人也從來不會為難,像是一個賢內助。
  • 熹貴妃開始位分很低,後來她是如何爬上去,成為雍正後宮第一的
    清朝皇帝的後宮嬪妃們,在文人墨客的筆下從來就沒停止過鬥爭,何況是人生贏家熹貴妃呢。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上,對各位皇帝後宮嬪妃們的事情卻記載的很少,更別說會記載什麼勾心鬥角的事情了。因為封建社會男女地位不平等,儘管她們已經是皇帝的妃子了,在史料記載中,也是以前朝的事情為主,後宮的嬪妃再牛也不會記載很多的。
  • 敦肅皇貴妃:她真正嫁給的並非雍正本人而是清朝政治
    雍正三年,與雍正相處16年的年貴妃因病去世。敦肅皇貴妃妃兄,廣東巡撫,工部右侍郎,內務府總管年希堯(長兄),原授一等公、撫遠大將軍、川陝總督年羹堯(次兄)。雍正帝妃嬪之一,雍正帝在藩邸時年氏為側妃,康熙五十四年,生皇四女。五十九年,生皇子福宜。六十年,生皇子贈懷親王福惠。
  • 為雍正皇帝生下皇儲的熹妃,為什麼生前從沒當過皇后
    然而,不管是康熙皇帝的稱讚,還是雍親王胤禛的寵幸,都沒有改變鈕祜祿氏的身份。她從嫁給胤禛之日起,一直到雍正皇帝繼位當皇帝,在長達十幾年的時間裡始終是格格的身份,沒有因為生育弘曆而提升地位。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病逝於暢春園。雍親王胤禛繼承皇位,是為雍正皇帝。
  • 她是乾隆宮外臨幸的侍妾,從未入宮,卻封皇貴妃,還與乾隆葬一起了
    她就是湘妹子今天要和各位講的哲憫皇貴妃富察氏。 哲憫皇貴妃富察氏,雖然也姓富察氏,不過跟孝賢純皇后沒有任何關係,孝賢純皇后出身為鑲黃旗人,而哲憫皇貴妃出身於滿洲正黃旗人,是佐領翁果圖的女兒,其出身並不高,富察氏於雍正初年時通過選秀被雍正帝看中,指給時為皇子的弘曆為侍妾,在清朝,皇子大婚前一般會被皇帝賜予幾個通房丫鬟,稱為格格。
  • 甄嬛傳裡飛揚跋扈的年妃:只有她才獲得了雍正一生的寵愛和真心
    年僅十四歲的年氏成為了胤禛歲數最小的側福晉,當雍正繼位後,馬上冊封年氏為年貴妃!僅次於皇后烏拉那拉氏(而且公主、王妃和命婦都要向皇貴妃行禮,由此可見年貴妃地位之高貴,雍正對她之看重)。同人不同命,同樣是側福晉的李氏入府比年氏要早,也只被封為齊妃(對,就是甄嬛傳裡那個蠢蠢的齊妃)。
  • 歷史上的「甄嬛」,雍正到底有多喜歡她
    《甄嬛傳》自11年開播以來,收視率一直居高不下,只要播放,絕不調臺。觀眾群體幾乎覆蓋所有的年齡段,不得不說這是一部很有素質的宮廷劇。電視劇中情節還是與歷史上有一定出入的,劇照描述的是雍正成為皇帝以後選秀選出來的甄嬛,而歷史真正的情形是鈕祜祿氏在雍正還是雍親王的時候,入府邸成為格格,七年後生下皇四子弘曆。但是並沒有因為生子而提高她的地位,鈕祜祿氏在雍親王府邸期間一直是格格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