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國外科學家都在勸中國關閉天眼?這裡告訴你原因

2020-12-23 六分鐘科普

二戰結束後由於美蘇兩國把德國科學家都搶去了,所以這兩個超級大國的科技發展得很快,尤其在航天領域,你追我趕,誰也不讓誰,自蘇聯在1961年完成首次載人航天后,兩國在太空領域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同時一定程度上了促進兩國航天科技的發展,在此後的半個世紀裡面,兩個國家的航天技術都大幅度領先其他國家,甚至也就只有這兩個國家在進行航天活動,其他國家或多或少都需要求助這兩個國家,比如衛星的發射、太空人登天等高級航天活動,除了美蘇兩國,其他國家幾乎無法獨立完成,因此在航天領域一直只有美蘇(俄)兩個玩家,其他玩家要麼沒錢,要麼沒技術,不過這種情況在90年代被打破,因為在這個時期,世界航天頂級俱樂部加入了一個重要玩家,這個玩家就是航天后起之秀中國航天。

阿波羅登月工程被認為是人類航天史上顛覆,至今沒有被超越

我國航天從90年代開始發展得非常迅速,大有趕俄超美的趨勢,從2003年完成第一次載人太空飛行器來時,此後相繼完成了第一次太空行走、第一個空間站建設、第一輛月球車、第一次火星探測、第一次登陸月球背面、第一顆量子通信衛星發射……種種成就讓我國航天開始屹立於世界之巔上,當然我國的進步不僅僅表現在航天領域,而是在整個空間探測領域都取得巨大進步,其中具有裡程碑的一個事件是中國在2016年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天眼射電望遠鏡,在其他國家射電望遠鏡由於經費原因相繼萎縮的情況下,我國卻逆勢而上建成了世界上最強的天眼射電望遠鏡,天眼望遠鏡到底有多強呢?

中國首次太空行走

天眼望遠鏡的口徑長達500米,它接收信號的面積相當於30個標準足球場那麼大,是世界上口徑最大、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綜合性能比排名第二的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的高出10倍,從2016年建成完成後到2019年僅僅三年的時間,天眼望遠鏡就已經發現了130多顆優質脈衝星(可能存在外星人的天體),其中90多顆是天眼望遠鏡最新發現的,這意味著中國天眼望遠鏡有可能成為第一個接收到外星人信號和發現外星人的射電望遠鏡,就是這樣一臺對人類具有重要意義的天文望遠鏡,國外一部分科學家卻總是勸阻中國關閉天眼望遠鏡,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天眼射電望遠鏡

外國科學家把霍金當作擋箭牌,說霍金多次警告我們不要尋找外星人和接收外星人信號,而中國的天眼望遠鏡很容易發現外星人,它發射的強大信號也很容易暴露地球位置,所以要求我國關閉和放棄天眼望遠鏡,而我國早已經看到了國外一部分科學家的「司馬昭之心」,他們借霍金警告人類不要尋找外星的理由,企圖阻止中國在科技領域超越他們。

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

一旦中國首先發現外星文明,有可能中國會藉助外星先進文明實現對他們彎道超車,因為天眼實在太先進了,是目前人類最有可能發現外星文明的設備之一,當然國外一些科學家不希望中國成為第一個發現外星文明的國家,他們不僅僅擔心是自己的聲譽,更擔心中國在空間探索領域全面超越他們,如今我國已經在各個領域慢慢趕上和超越他們,而空間探索領域直接關係到人類未來文明走向和命運,他們無論如何都不想讓中國超越,所以才借霍金之口讓中國關閉天眼望遠鏡、放棄天眼望遠鏡,

天眼發現的第一顆最新脈衝星J1889-01

脈衝星想像圖

當然中國不可能放棄這個耗費了20多年,傾注大量心血的航天項目,而且天眼項目是對人類有益的一個項目,無論從哪個方面天眼望遠鏡都不可能被放棄的,其實這是國外一部分科學家一貫作風,他們怎麼不勸美國放棄登月、勸美國不要探測火星,勸美國不要建設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比哈勃望遠鏡強100倍的太空望遠鏡),所以說中國走自己的路,讓他們說去吧!

相關焦點

  • 中國天眼有新發現,鎖定一個30億光年外信號,國外專家羨慕不已
    趣味探索訊 大名鼎鼎的中國天眼,是一個位於我國貴州平塘縣境內的巨型射電望遠鏡,簡稱 FAST,擁有著500米孔徑的反射球面。自2016年建成以來,已經成功在宇宙另一邊首先發現並確定了93顆脈衝星。不過現在中國天眼再次有大發現,鎖定了一個來自30億光年外重複無線電信號,我國科學家興奮不已。
  • 【美媒記者獲準探訪中國天眼 中國天眼將向全球科學家開放】據美國...
    文 / 夏洛特2020-12-30 00:03:14來源:FX168 【美媒記者獲準探訪中國天眼 中國天眼將向全球科學家開放】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26日報導,該電視臺記者獲準對中國天眼進行了實地探訪。
  • 堪比雪崩,美國天眼坍塌後,世界目光聚焦東方,中國天眼令人驚喜
    此後美國官方證實該望遠鏡將無法使用,這也意味著位於中國貴州省的「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成為該領域「唯一重要的儀器」。一時間,世界目光紛紛聚焦東方。 與此同時,中國宣布「天眼」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再度引發高度關注。據央視新聞報導,「中國天眼」將於2021年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徵集來自全球科學家的觀測申請。
  • 美媒記者獨家探訪「中國天眼」 海外網友越看越激動
    原標題:海外看中國|美媒記者獨家探訪「中國天眼」海外網友越看越激動「太空科學家們備受打擊,本月(2020年12月)早些時候,世界第二大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倒塌了。但與此同時,位於中國的全球最大射電望遠鏡開始向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開放。」
  • 中國天眼看見137億光年外景象,人類無法理解,科學家擔憂
    眾所周知,地球上有兩隻用於探測深空的眼睛,也是人類科學技術的結晶,一隻是美國的阿雷西博望遠鏡,一隻是我們中國的FAST射電望遠鏡,可惜美國的望遠鏡塌了,從天文學的角度來說,這是全人類的重大損失。如今只有我們的FAST望遠鏡還在運轉,地球探測太空深處的眼睛就這麼一隻,可以說全世界科學家都眼巴巴地望著。當然,我們中國何等肚量,在阿雷西博崩塌不久就立即宣布FAST望遠鏡將對世界開放,近日更是確定了對世界科學團隊的開放時間,2021年4月1號後,望遠鏡將開始接收來自全世界的觀測申請。中國天眼看見137億光年外景象,人類無法理解,科學家擔憂。
  • 「中國天眼」通過國家驗收正式開放運行
    國家天文臺研究員、「中國天眼」總工程師姜鵬認為,通過國家驗收意味著「中國天眼」完成了工程師和科學家之間的交接棒,「火力全開」投入科學觀測,接下來兩三年內將有一系列重要科學產出,同時進一步穩定望遠鏡的性能。古人感嘆,天邊眼力破萬裡;而今,「天眼」的眼力破億光年。它靜若處子,除了反射面變形時上千個液壓促動器一齊低吼,幾乎不會動。
  • 天天科普 | 中國天眼能找到外星人嗎?它到底能「看」到什麼?
    今天我們來研究一下:中國天眼究竟是幹什麼的?為何要尋找脈衝星?中國天眼可以「看」到外星人嗎?視頻來源人民視頻為何要尋找脈衝星很多小夥伴以為,中國天眼建造的目的是尋找「外星人」,中國天眼工程總工藝師王啟明糾正了人們的這種認識,他指出:中國天眼的科學目標中,確實也包括尋找地外文明,但這並不是排在首位的目標,排在最前列的目標是尋找脈衝星。
  • 中國「天眼」FAST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 將發揮更大科學價值
    02 18:34:39 來源: 前瞻網 舉報   此前,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轟然倒塌,讓不少科學家倍感惋惜
  • 電視劇《中國天眼》在平塘開機
    該劇改編自中共中央宣傳部2018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中國天眼:南仁東傳》。由著名導演杜軍執導,編劇是國家一級作家王宏甲, 著名演員成泰燊領攜主演。 集中展現了被譽為大國重器的FAST工程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時代楷模南仁東「開拓創新、勇攀高峰」的進取精神、「堅毅執著、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至誠報國、奉獻人民」的傑出風範。該劇將在今年9月底製作完畢,與全國廣大觀眾見面。
  • 美國「天眼」坍塌後,全球眼光聚集東方,中國「天眼」向世界開放
    國內外媒體聚焦中國  在美國天眼坍塌之後,世界將目光聚焦在東方。位於中國貴州省的"天眼"萬眾矚目,各國科學家將希望寄予中國的"天眼"。中國秉承和平開放的原則,中國"天眼"向世界開放,歡迎各國向我們提出觀測申請。
  • 【中國科學報】「天眼」守護人:做最好用的望遠鏡
    過去的9年,他基本都是這麼度過的。  雖然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2016年9月就已建設完畢,進入調試階段,但作為項目的總工程師及調試組組長,姜鵬要操心的事情卻越來越多。  以南仁東為首的老一輩科學家,為「天眼」奉獻了數十年。如今,接力棒交到了姜鵬這一代年輕科研人手中。
  • 常識|中國天眼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被譽為「中國天眼」,由我國天文學家南仁東 觀測服務超過5200個機時,超過預期目標近2倍;累計發現脈衝星超過240顆;基於觀測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達到40餘篇……這是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自建成以來取得的成績。
  • 【新華網】星辰大海,才是它的徵途——「中國天眼」通過國家驗收...
    國家天文臺研究員、「中國天眼」總工程師姜鵬認為,通過國家驗收意味著「中國天眼」完成了工程師和科學家之間的交接棒,「火力全開」投入科學觀測,接下來兩三年內將有一系列重要科學產出,同時進一步穩定望遠鏡的性能。  古人感嘆,天邊眼力破萬裡;而今,「天眼」的眼力破億光年。它靜若處子,除了反射面變形時上千個液壓促動器一齊低吼,幾乎不會動。
  • 放棄國外300倍高薪毅然回國,造出「FAST」天眼趕超全世界20年,病逝卻無人問津?!
    落成一周年還有6天的時候南仁東老先生就這樣靜靜地走了沒有等到世界為他歡呼甚至很少人知道南仁東這個名字當然我們不能「以貌取鍋」畢竟它還是「中國天眼」——世界最大口徑的射電望遠鏡FAST能夠接收到137億光年以外的電磁信號
  • 「中國天眼」9月份開始搜尋地外文明,這次會成功嗎
    根據《北京日報》6月1日的報導,在今年9月,「中國天眼」將正式開展地外文明的搜索行動,這也是我國在「中國天眼」投入使用後的5個主要科學目標之一,對於人類來說,也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中國天眼」多強大?目前,「中國天眼」是世界上最靈敏的,也是世界上單口徑最大的射電望遠鏡,自從投入使用以來,一經發現了近百顆脈衝星,同時接收到了很多來自宇宙中的神秘電波,為人類的宇宙探索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為何要尋找地外文明?
  • 中國天眼開啟搜索外星人,外星人指日可待?科學家:還欠一東風!
    2020年地外文明搜索的最大新聞正在今天發生,4月28日,被譽為「天眼」的中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正式加入了地外文明搜索計劃(SETI),尋找來自宇宙深處高智慧生命的電磁波信號!中國天眼(FAST)和未來將要搜索的天區「中國天眼」是在貴州利用有利地形建成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暱稱,2007年開始立項,2008年正式奠基,2011年開工建設,經過5年半的緊張施工於2016年7月3日上午,最後一塊反射板安裝完成,建成後的口徑超過了500米,將位于波多黎各、世界第一保持了將近半個多世紀的阿西雷博射電望遠鏡擠下了冠軍的寶座!
  • 「在射電天文學領域,我們已經進入第一方隊」 ——「中國天眼...
    藉助「中國天眼」的高靈敏度,伴星及其星風的遮擋帶來的脈衝星信號掩食現象和伴星星風導致的脈衝星信號到達時間延遲都被清晰觀測到。具有這些特殊現象的脈衝雙星,在天文學中被稱為「紅背蜘蛛」系統。該發現被美國天文學會選為亮點研究成果。「中國天眼」未來的一個重要任務是搜尋更多脈衝星。「我們有信心搜尋到一千顆脈衝星。」國家天文臺首席研究員韓金林說,較近的脈衝星已都被國外發現,我們只能搜尋更遠的。
  • 世界第二大射電望遠鏡坍塌,中國FAST成全球唯一天眼
    就在望遠鏡坍塌前的11月19日,NSF宣布,該望遠鏡將被關閉並以可控方式拆除。阿雷西博天文臺將被關閉的消息宣布後,曾有3.5萬人參與網絡籤名活動,請求拯救該望遠鏡。CNN稱,該望遠鏡對射電天文學的重要發現以及行星和太陽系的研究貢獻巨大。阿雷西博在發現太陽系外第一顆行星的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並幫助天文學家識別了飛越地球的潛在危險小行星。
  • 中國天眼到底多先進?能發現137億光年外的信號,霍金曾極力反對
    浩瀚的宇宙充滿了無盡的未知與神秘,自有人類歷史以來,人類就在探索宇宙,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中國出現了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在地球上遙望宇宙,此望遠鏡被譽為是「中國天眼」,它究竟有多先進?能發現137億光年外的信號,霍金曾極力反對。
  • 中國天眼發現另一個「地球」,有水有植物,專家:去不了!
    中國天眼發現另一個「地球」,有水有植物,專家:去不了!目前地球是我們人類唯一生存的家園,雖然近幾年伴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科學家們也正在宇宙當中探索另一個地球,但大家都清楚,要想找到另一個地球是非常難的,而目前我們所做的就是要保護好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