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帳一詞源於日本。狹義的定義是,記錄並管理日程的本子。但不止日程,手帳可以用來管理生活的方方面面。對於手帳的態度,我非常喜歡奧野宣之在《旅行手帳完全指南》提倡的:手帳不是因為快樂才記錄,而是因為記錄才快樂。
現在這個時候很多人在家辦公。可能有不少人相當自由職業者,在家辦公。但真正在家辦公才知道,原來在家辦公效率真的不高,阻礙真的很多。自己不用考勤打開反而沒那麼準時工作,工作時被各種打擾,放不下的手機等等。
這個時候更要安排好工作時間。運用手帳輔助日常管理,把日常辦公和家裡的事情安排地有條不紊。
也許有人會說,我沒有好看的手帳本,也沒有貼紙等各種手帳小工具。不用糾結這些,只要隨便一本筆記本和一支筆就可以。
最近讀了一本對改善手帳效率很有參考價值的書《行動派手帳指南》。本書是「手帳研究室」的13位手帳達人的經驗分享,可以作為很好的手帳入門書。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手帳體系。內容涵蓋時間管理,Bujo子彈筆記、讀書筆記、觀影筆記、旅行手帳等手帳的玩法。
基於本書和我個人淺薄的手帳技巧,我們來談一談如何建立屬於自己的手帳體系(主要是日程管理),管理好生活。
01 你做手帳的目的是什麼?
我寫手帳是想要記錄生活和規劃好未來。想要把腦海中的各種想法和要做的事情記錄下來,以便追蹤自己的思維軌跡和行動軌跡。
你抱著怎麼樣的目的做手帳,決定手帳的功能,也決定手帳的主要內容。例如做日程規劃,有日規劃,周規劃,月計劃,年度計劃等不同時間節點的計劃,要記錄的事情都不一樣的。
手帳可以用來記錄生活方方面面,時間管理,健身打卡,夢想規劃,脫單計劃等等,只要你想得到,都可以用手帳來打理。
然後確定自己喜歡的風格,我一看到Dear曹的黑白風手帳就愛上了。內容清晰的排版很重要,因為清晰好看的排版會增加我們翻看筆記的概率。記錄是為了提升,不是為了記錄而記錄。
排版一定要從整體出發,如果專注於細節,很容易忽略掉整體的效果。每一個小版塊一定要界限清晰,這樣你日後查閱的時候,內容就很清晰。把功能模塊按照自己想法,隨意擺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就可以了。
02 4步把日程安排得井井有條
日程管理,我一般會簡單列一個To do list ,晚上復盤完成情況,和為什麼沒完成,該做哪些調整。相信稍微了解過時間管理的人,很多人對這個程序一定不會陌生。
紙質工作日程記錄步驟:
Step1:羅列要處理的事情,並標註重要緊急程度。
Step2:將要做的事情細節化,具體到人、事物。如健身1小時、閱讀1小時,寫作2小時。
Step3:提前設置好Deadline。
Step4:完成任務後用螢光筆標記或直接打鉤。
以上步驟是手帳達人Babe的分享,我的步驟和她的步驟也差不多。但是我的生活依然沒什麼起色,列好的行動清單也大部分沒完成。復盤總結的也就是當時很有感觸,事後基本就忘記了。我覺得最大的原因在於,我只顧著記錄,事後不常翻看。
確定了日程管理的基本步驟我們不妨回過頭思考一些,我們為什麼記錄日程?
記錄一天的工作,提升效率。 防止被打斷後,重要的事情被遺忘了。事後後悔或者焦慮不已。便於回顧,調整。
為什麼做記錄和復盤之前要先確定排版,然後把確定的內容填充滿本子。因為好看。
為啥我這麼喜歡強調排版?因為不好的排版會增加自己的閱讀障礙,這點我深有體會。完成了一天的工作以後,已經很勞累了,查看自己的筆記還需要耗費專注力。使得查看自己的日記變成一種刑罰,而不是樂趣。一目了然的排版,可以減少閱讀成本,讓我們在翻看的時候,輕易能回憶記錄下的美好。
03 用手帳做人生規劃
去年的flag你拔了多少了?鼠年的flag又立了哪些,準備如何去完成呢?
我19年立了個籠統的閱讀和寫作目標。
- 閱讀50本書。
- 寫作20萬字。
- 每周去2-3次健身,每次跑步1小時。
年末總結的時候,整體還是滿意的。
- 閱讀完97本書。閱讀任務超額完成。
- 發表的加未發表的文字,大概有 20萬字,
- 每周大概1次,一次大約40分鐘。也好還,但是可以增加去的次數。
根據這樣的情況,我對2019年還算滿意。閱讀做的不錯,每周末會確定下周要閱讀的2本書。在這個基礎上,每個月初確定閱讀主題,書單,這點要求日常收集和整理書單。文章產出量不夠,在未來需要增加寫文章的時間。至於健身,按照現在的生活軌跡,每周去2次,是不會跟其他任務的時間起衝突的,要督促自己去健身。
年度這樣的時間跨度,很容易令人覺得,時間還長呢,有的是時間去完成。所以需要結合月度計劃,周計劃,日計劃選幾個最適合自己生活方式的組合和一個套裝。
做這樣的規劃,最重要的是時間刻度。如月計劃,可以先去找個自己喜歡的閱歷盤,如果有興趣也可以自己製作。《行動派手帳指南》就有具體的製作月曆盤的步驟。我都在網上找好現成的,列印出來的。
刻盤上寫上每天要完成的事情,並記錄完成情況。並復盤,復盤讓我們能夠走得更遠。
手帳不止於做時間管理,形式也千變萬化。手帳愛好者都希望能夠,總結出一套專屬於自己的獨特手帳體系。也許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是只要我們想,也不是多難的一件事。
學習的基礎是模仿,《行動派手帳指南》的13位作者,都有自己的手帳風格和思考。我們可以從他們身上汲取一些把手帳做好的思路,然後在實踐中總結出專屬於自己的手帳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