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門》
導演:葉偉信
編劇:黃子桓、黃玉郎
主演:甄子丹、謝霆鋒、餘文樂、董潔、李小冉、元華、陳觀泰、釋延能、阮民安、鄧萃雯、梁洛施、官恩娜
類型:動作、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中國香港
語言:粵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2006-07-28(中國大陸、中國香港)
片長:94分鐘
又名:龍虎三星、Dragon Tiger Gate
IMDb連結:tt0482930
本片根據黃玉郎同名漫畫改編,出身武術世家的王降龍(元華 飾)、王伏虎兄弟為使草根階層不受欺壓,開創龍虎門傳授武術、匡扶正義。王小龍(甄子丹 飾)、王小虎(謝霆鋒 飾)為王伏虎膝下一對同父異母的兄弟,小龍幼年時被母親帶離龍虎門,身邊留有一塊龍形玉佩和小虎的虎形玉佩成雙。小龍命運多舛,母親身死後他為幫派人物馬坤(陳觀泰 飾)收養。小龍搭救了後來成為火雲邪神手下的羅剎女(李小冉 飾),成為她一生所愛。時光荏苒,青年王小虎與眾師弟盲打誤撞捲入馬坤與白獅幫的紛爭,並得到火雲邪神交予馬坤的羅剎令。王小龍為馬坤取回羅剎令,卻因不容馬坤手下的卑鄙行徑而和對方動手,混戰中,王小虎得到嗜武青年石黑龍(餘文樂 飾)援手。王小虎與馬坤之女馬小靈(董潔 飾)相遇相識,石黑龍亦如願拜入王降龍門下,另一邊,馬坤欲退出江湖卻惹怒火雲邪神,王小龍浴血苦戰,只救得小靈。火雲邪神聽信羅剎女拖延之計獨身橫掃龍虎門,王小虎石黑龍身受重創,小靈帶二人遠赴白雲山求助。龍虎三皇潛心修煉,準備與火雲邪神的最後一戰。
20年前徐克的笑傲江湖公映。影片一改張徹、胡金銓時代經典武俠的硬橋硬馬路線,更多的引入了動作美學和特技效果。電影獲得了空前的成功,至今仍被奉為經典。兩年之後,徐克的力作新龍門客棧更是將「新武俠」的靈動飄逸發揮的淋漓盡致。就此,充滿現代電影視覺特點的「新武俠」誕生並走向壯大。此後十年的功夫片中,不乏凌波微步、御空而行的大俠形象。到了2001年,徐克另一部圖變的作品蜀山傳問世,當年徐克對蜀山寄予厚望。希望能成為其作品的又一個轉折點,並揚言蜀山要連拍3部,拍成中國人的星戰。可惜這部奇幻大作卻由於對於宏大敘事的整體失控慘遭敗北。排除掉特效,蜀山的動作仍帶有新武俠的許多痕跡。實際上,在蜀山敗北時,新武俠已經露出頹勢。雖然轉年的英雄仍是走「新武俠」的路線,但也只是新武俠最後的輝煌了。十年輪迴之後,對於會飛的大俠觀眾們多少有些審美疲勞了。於是殺破狼再次將真功夫放到了電影的宣傳之中。殺破狼獲得了廣泛的認同,龍虎門也應運而生。真功夫也是龍虎門的看點之一。從整體上說,龍虎門確實夠打,打的也足夠漂亮。港片節奏快的特點相當明顯。電影並沒以一場打鬥開場,而是營造氛圍,調動觀眾預期。在隨後酒樓和餐館的兩場戲中,電影以羅剎令為線索,引爆了兩場精彩的打鬥,讓人十分過癮。電影至此大約半小時,主要人物悉數登場,正邪對立分明,是經典的好萊塢法則。尤其是在餐館的一場戲裡,鏡頭的運用很有些特點,開始交待環境的連續穿牆和幾個長鏡是個看點。隨後在翻江蛟逃跑一場垂直俯拍和群毆部分,鏡頭模仿漫畫頁的特點分割畫面也做得很有特色。看得出來,葉偉信相當的用心。另外,比較有特點的還有兩場,分別是王小龍精神和肉體的重生。一場是在一片原野之中,人物背後打光呈現出的輪廓光暈強調了聖潔感,還有孩子所代表的純真,王小龍精神重生了。
肉體重生一場被設置在水中,給人母體的暗示,也比較有特點。看字幕時注意到電影的造型又是張叔平,呵呵。近年來他可是相當的走紅。幾位主要人物的造型做得頗得原作風採,尤其男演員一頭飄逸的長髮,動起來飄逸有形的很。當然,電影也有一些不足,比如女主角的設置,就有些無足輕重。除去最後的救人一場外,出場與否似乎根本不影響劇情。這倒是和董潔在演藝界的現狀有些類似。另外,幾位主人公的刻畫幾乎是全部欠奉。除了男一號王小龍,對於其心理還有些描述外,王小虎,石黑龍基本上除了會打以外,觀眾對他們有啥想法,一無所知。當然,這個問題是漫畫電影的通病,由於漫畫作品本身的特點,主要人物大都是正邪分明,形象模式化嚴重,在電影改編中,應該多下些功夫來塑造才好。殊不知,這幾年好萊塢的超級英雄電影都在走英雄亦凡人的心路線索,龍虎門對於人物塑造的淡薄,顯示出了香港電影的一些問題。這又要引出另一個問題,就是電影中反派的塑造,往往,一部漫畫電影中,最吃戲份的是反一號。因為漫畫英雄的形象大多是高大全,所以反角的塑造直接影響了整部電影的厚度。很可惜,龍虎門中的反一號火雲邪神,除了打人和挨打外,連臉都沒露出來讓大家看一看。本以為最後要揭開面具露出真面目,沒想到最後被瓦礫埋了後,居然挖坑逃跑了。其實,在我看來,最大的問題出現在終場的正邪大對決中。開場無人墊場,兩位主角連小嘍羅都沒打,直接就面對大魔頭了。
觀眾的預期沒有充滿就直接釋放,絕對讓人感到缺了點什麼。隨後的打鬥雖然拳拳到肉,虎虎生威。但總讓人覺得和前面開場的打鬥無甚區別,打的特點不夠鮮明。兩人的絕招效果也只是尚可,震撼力稍差。等到王小龍同志一出場,火雲邪神就毫無招架之力,被一直暴打致死。痛快倒是挺痛快,不過少了一波三折,顯得這勝利有點太輕鬆了。不能說不爽,只能說不夠爽吧。十年輪迴,又見真功夫三字,但要說十年內沒有功夫片能超越本片,恐怕不是香港電影的幸事。另外說兩句和電影無關的話題。其實,龍虎門漫畫原名小流氓,哈哈。後來黃玉郎生意做大,成立玉皇朝公司,才嫌小流氓這個名字不雅,改成了龍虎門。不過,改成龍虎門後,大部分的漫畫都是槍手捉刀,黃玉郎腐敗了。後來入獄又東山再起就是後話了。影片裡動作設計看出香港動作片的強項:在精心的編排下,以人為本,以特級為輔。開頭的幾場,功夫安排的很精巧,電腦特技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讓人看得非常爽快。我個人覺得香港的武術指導依然是最好的,畢竟這種精心編排的人的對打,要比看那些0和1組成的電腦設計出來的假人打要過癮的多,看著片子就想對所有看那個巨爛無比的好男兒節目觀眾們說,來看看這個電影吧,這裡的男人們才是真正的男人。一個男人不一定長相陽剛,關鍵在於要有血性,在需要他出手時有義無反顧的犧牲精神。不要在舞臺上,因為一兩個剛認識幾天的人就哭得像個娘們!溫柔是男人用來疼愛女人的,而不是用來互相使用的。每次看到偶像劇和好男兒這個節目曾經無奈下陪老婆看了十分鐘,最後實在受不了去打魔獸世界了,為個屁大的事情,一個好好的男人也要在那裡哭;一遇到要抉擇的事情,就在那裡優柔寡斷地轉來轉去,還要很噁心的說:我該怎麼辦呢,怎麼辦呢?男人的外形可以粉紅,可以淡黃,可以翠綠,但是內心必須是堅強的,有遠見的。
真正的猛男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至於影片的劇情,我得替影片說句好話:這片子是根據漫畫改編的,而且市場是針對青少年,所以不能要求太複雜。在觀影時,當董潔從塔上跳下,然後又回到了之前的場景,奇才說了幾句佛教裡的機鋒,後排就有兩位少年朋友再說:說的什麼啊。所以,對於簡單的劇情就不要奢求了,想看劇情找韓劇來看吧。最後說說表演,感覺整個片子裡,就是謝霆鋒和李小冉演的還算可以。甄子丹就是一個勁的耍酷,本來這個角色應該是外剛內柔,但是因為酷的需要而被削弱了。董潔依然是金粉世家和幸福的日子裡的感覺,一點也沒有進步,這個可愛的女孩可塑性太差了。裡面有兩個場景非常不錯,第一個就是李小冉在遊泳池內讓甄子丹紋身,和最後李小冉的死,第一個場景讓人有一種同情,第二個場景則讓人心酸和原諒。對於影片的最後,打的很爽,非常解氣。但是,不太對得起宣傳海報上那句十年無法超越的動作片。在特技的渲染下,對於火雲邪神打的痛快,不過功夫迷們必然失望,除了甄子丹那幾下來自泰拳的膝蓋攻擊和肘部攻擊外,其餘都結束的太快了。廢話說了不少,個人以為這樣一部簡單的動作片反而比諜中諜好看的多,給人以一種男性的陽剛血性感覺。也許有朋友會說我膚淺,喜歡這種弱智漫畫的香港片。可是看電影就是去娛樂的,這樣的簡單動作片能提供給我們視聽的快感,為什麼不去喜歡呢?
這是一個浮躁的時代,資訊傳媒在無意中主宰了我們判斷、審視甚至是靜心思考的能力。還在幾天前的農曆七夕,鄙人也受了媒體的煽情狂轟,於是一個勁地和家裡那口子叫上了勁,非要對方有點小表示來以示紀念這個浪漫的節日:你就請我看場電影好吧,什麼片子都無所謂。無奈他軟硬不吃,只當我的提議是耳邊風,氣得我兩個鼻孔直冒粗氣。沒料到昨天晚上他竟然毫無徵兆地提出要請我看電影:周二半價多值啊,哪天不能看電影呢,以後咱要看就看半價場。又氣又好笑的理由,不過後來細想一下,話糙理不糙,咱們過日子圖的就是一個實際,何必跟風商家的把戲還為那些華而不實的挑唆與鼓動而窩裡鬥呢。於是挑了一部時間合適而價格也比較合適的龍虎門。在看這部電影以前恰好在某個網站上看到有關這部電影的種種針鋒相對的批評與褒獎,說實話,我還是很煩這些影評的,所以我寫的多半不能叫影評充其量只能算是觀後感。這些別人的經驗之談往往會先入為主佔據你腦子裡的某個一席之地,電影尚且沒看,已經有很多信息等待著在即將播映的大屏幕上得到一一驗證,這樣的過程與其說毫無欣賞可言,更誇張點說就好比是在給死人驗屍。電影一開場就是一通激烈的打打殺殺,畫面很有漫畫氣質,近了看好似一副副獨特的漫畫篇章,而連起來就是一本酣暢淋漓的黃氏武林群俠傳。有一幕發生在日本料理店內的打鬥,鏡頭從空中俯拍,三個房間上演著三幕不同的畫面,靜如處子動如脫兔在不同的隔斷裡表現得相得益彰。而鏡頭切換的律動感也很有動靜,讓人不禁在每一個停頓的間隙深深吸入一口氣。這算是為龍虎門說好話嗎?不是。我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說一些自己的看法,因為對於這樣一部純粹由漫畫改編的電影來說,情節與意義能達到多少的高度實在是有些難為它,但是轉換一種思路,如果單純從動作片的角度去考量這樣一部電影,它的打鬥確實精彩,而畫面也處理的很乾淨利落,功夫當道。
袁和平這段話道出了香港武術指導稱雄世界的秘密:用心!創新!應該說自李小龍以來大部分香港武指對電影中武打動作的設計已經潛移默化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他們每天在琢磨每個動作應該怎麼去表現,要達到什麼樣的效果。而這點在袁和平和甄子丹師徒身上表現的尤為強烈,應該有人還記得84年甄子丹和袁氏兄弟首次合作的電影笑太極中賀壽那一段,觀眾越來越挑剔,再不搞些創新的東西更沒人看了,片中的師父對徒弟說,於是他們把霹靂舞融入到木偶戲中,果然贏得了滿堂彩。這句對白直接反映了兩人對於動作設計的態度,袁和平是個值得尊敬的動作導演,他可以隨著不同的電影時代不同的導演來設計動作,使自己設計的動作永遠不落伍,而奉李小龍為偶像的甄子丹自然除了武術上繼承了李小龍的特點外,對於武術及電影的拍攝也是延續了李小龍那種廣博吸收,不斷探索求新的習慣,而兩人在多年的合作過程中應該是互相促進的,這點按時間順序看兩人歷年作品便可看出,不再詳細說了,不然要跑題,說這個的目的是說看過龍虎門可以看出甄子丹對動作設計的態度,裡面有很多細節值得擊掌讚嘆!龍虎門市場定位於青少年觀眾,對於中國的觀眾來說,這是一個熱血的年齡段,充滿激情,會有很多功夫夢想,我們沉浸在武俠小說,功夫漫畫裡,甚至有時把自己對號入座,想像自己就是裡面的主人公,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簡單是這個年齡段的標誌,思想很簡單,行為也很簡單,看完電影可以看出,龍虎門團隊就是想追求簡單,打造一個以武打為主的暑期娛樂片,讓你完全沉浸於超眩超勁的武術世界裡,輕輕鬆鬆的度過一個半小時。
同時,作為一部從漫畫改編的電影,也力圖再現原作的風格,作為一部激爽熱血格鬥港漫電影,最終的效果也讓原作者黃玉郎很是滿意,並客串了其中的奇俠一角。在殺破狼中,甄子丹的動作設計讓吳京脫胎換骨,讓觀眾見到了一個迥異於他以前所有作品的吳京,而在龍虎門中,甄子丹讓小謝小餘的動作也脫胎換骨,兩個原來不懂或略通武術偶像明星亮出了他們超勁的拳腳,典型的實打風格,無論動作和效果均無可挑剔,這個是很挑戰動作設計功底的,一些細節體現了動作導演的用心之處,比如謝霆鋒比較瘦弱,踢腿就容易顯的比較飄,沒有力道,所以裡面的高位橫掃踢動作全是翻胯下砸的,比較霸道凌厲,再加上速度的輔助,讓小謝打出了現在很多當紅打星也無法做出的腿法效果。甄子丹根據餘文樂喜歡打籃球,步法移動比較協調的特點也相應對他的動作做了設計和優化,而對於雙節棍,出來的效果也是很讓我滿意,值得稱道的是設計了充滿想像力的金鐘罩,石黑龍揮舞雙節棍,以棍風築起一座金鐘,密不透風的保護自己的全身,在電腦特效的輔助下,煞是好看!這種在武俠小說裡是很常見的,以拳腳或者兵器的內力在自己身體周圍構築起一個屏障,但是在電影中很少見到,再加上主角的兵器是近年風頭最勁的雙節棍,而且動作是實打風格,綜合效果讓影院裡讓很多人眼睛睜得大大的!當然,最難設計的應該是降龍十八掌,拋開甄子丹捨棄自己的長處腿功無法發揮不說,單是對於如何表現掌的厲害來說,就會讓人大費腦筋,在一些電影尤其是武俠劇中可以看到,那些敷衍了事的武指一般就是讓主角擺個POSE用特效做個光線連到目標,目標被擊倒,這樣的設計最讓人倒胃口,但是如果把八卦掌一類的實際動作直接搞上來肯定又會讓人看的昏昏欲睡,
所以我對龍虎門中如何表現這個也是充滿期待,當看到電影後也非常滿意,甄子丹憑藉嫻熟的武術功底完美演繹了既有實戰威力又有觀賞效果的降龍十八掌,連打帶消,攻防兼備,而且完整說來,這套掌法包含了所有的上肢攻擊,所以觀眾可以看到肘法,甚至有膝法,應該說甄子丹心目中龍虎門漫畫中的降龍十八掌是一套以上肢攻擊為主的拳法,這樣符合武術上對一套拳法的設定,任何武術流派都不會是單一的技法,而是以某種技法為主的合理的完整體系,也防止了單獨用掌的單調,這樣你看到的是一套具有實戰風格的真實的拳法,裡面有防守,有身法步法,有肘膝的攻擊,快速威猛,以攻為主,連打帶消,與截拳道的上肢攻擊法一樣。甄子丹作為公認的實打風格動作導演,而且是完美主義者,與動作有關的一切細節都被考慮進去,棒球場馬坤獨對群匪,慢慢的把棒球棍用圍巾緊緊的纏在自己手上,防止劇烈格鬥中被強烈撞擊武器脫手,這是現實中街頭格鬥的常識,但不立足於實戰的武指是想不到這點的。當塑造了種種性格各異的大俠或者高手後,甄子丹有資格說動作僅僅是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對於他來說,什麼類型的角色他會設計適合角色的動作,對於他自己,更可是完美的以動作來表達情感,動作或如精武門陳真般憤怒,或如七劍楚昭南般孤傲,龍虎門中也是如此,甄式功夫片打的精彩已是單純超過了為打而打的概念,已和劇情融為一體,龍虎門從頭打到尾已經完整的達成了老闆黃百鳴要的電影整體效果,所以我感覺很順暢,如果劇情複雜了反而沒有該片應有的效果。主角三種不同風格的功夫,大大小小七八場熱血激戰,再加上狂傲的反派火雲邪神以及一些性格各異的一些小反派,從拖鞋到長棍棒球棍雙節棍,從大刀到短戟,再到最原始的武器拳頭,讓你玩到過癮。其實我頗喜歡這部電影裡的情節。
如果僅僅是把這部電影當成是對漫畫原著的複習的話,我想,這會是一部很不錯的電影,而且看這部電影一定會有一種不錯的感覺。然而這不僅僅是給我們複習原著的漫畫,而是改編自漫畫的動作大片。於是某些方面的處理就顯得有些稚嫩了。因為我再也無法單純地像看漫畫來看這部電影。很多本來看起來應該很唯美的畫面看起來總覺得過分煽情。在我還在看漫畫的時代裡,也許我會被王小龍在佛前對自己和王小虎的童年回憶所迷惑;然而在看電影的時代裡,我也許已經再無法接受這種稚氣未脫的敘述方式了。我寧願這是一部順敘平平無奇的動作片,只要動作設計上有足夠的美感。而不是這樣一部有著過多漫畫敘述風格的電影。既然是改編自漫畫的電影,那麼應該是改而編之。看這部電影時我總沒有看改編的感覺,而更接近於那種看漫畫龍虎門真人版動漫的感覺。過多的漫畫敘述元素風格讓這部電影多少有些美中不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