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鞏俐、黃渤以及中國女子排球隊領銜主演的電影《奪冠》歷經波折在近日終於正式上映,當初這部電影如果沒有趕上疫情,在2020賀歲檔就已經開播了,觀眾們期待了這麼久,終於是沒有白等。整部電影給觀眾們展現的都是熱血與不妥協,他們的目標就是勇爭第一,過程中有歡樂有沮喪,但他們不斷地超越自己,最終交上了一張滿意的答卷。
其中還有段小插曲,剛開始這部影片名字其實叫《中國女排》,但由於一部影片時長有限,不可能把中國女排的歷史全部演繹出來,從而讓一些女排元老感到不滿,因此才改名為《奪冠》。既然是奪冠,那就沒有太大爭議了,最終肯定是要大獲全勝,就如劇中的男女主自帶主角光環一般,無論過程多麼困苦,但結果都是最完美的。曾經女排面臨的那些平庸時期或者低谷期都是一筆帶過,但這也有一些弊端,很多觀眾表示看完影片,沒有代入感,總覺得缺了點什麼。
其他電影要麼一大部分人覺得難看,要麼一大部分人覺得精彩,但是《奪冠》就如兩極分化一般,觀眾們看完的感受就像是即感到精彩又覺得無聊,大有一種不會極力推薦別人去看,也不會阻止他們去看的意味。對於那些喜歡看口碑來觀影的人來說,內心八成是左搖右擺的狀態。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影片中精彩的地方,作為80年代紅遍大江南北的著名影后鞏俐,演技絕對是無可挑剔,她的光輝道路能讓人說上七天七夜,但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是沒有什麼概念的。這次正好可以讓大家開開眼界,對待自己所演繹的角色,鞏俐真是用了十二分的心,因此給觀眾們展現的效果非常好。
其次是黃渤,一位影帝級人物,出道以來演繹了許多經典的角色,在《奪冠》中,他的戲份並不是特別出彩,主要是他所飾演的角色爭議性太大,一些戲份都被刪減了,好在不影響電影整體的連貫性。影后影帝強強聯手,為這部電影增添了不少亮點。影片中黃渤主要是扮演著鞏俐的"助推者",讓她發揮自己最強的實力。在性格上,黃渤也是秉承著一貫的樂天派演技法,說話時經常是笑呵呵的樣子,但卻並不輕浮。
還有一位新生代演員彭昱暢,在影片中的表現同樣精彩,他飾演了陳忠和青年期,和黃渤相似的是,彭昱暢也是很擅長笑著演戲,兩人顏值也有種年輕時和中年時的對比之感,頗有種"小黃渤"的意思,導演也是看中了這一點。沒想到彭昱暢還是一位潛力派,對待自己所飾演的角色非常用心的在揣摩,儘量把自己變成一個真正的陳忠和形象,讓很多人感到驚喜。
至於影片中被觀眾們吐槽最多的地方,就是前半段有多處情節演員的口型和臺詞不匹配,讓一些強迫症的人非常難受,如果演員陣容弱一些的,都可能被觀眾們嘲成背數字臺詞了,後期有多個場景更是配音感太重。但大家也都清楚,這部影片在網上爭議不斷,為了少出錯,重新剪輯的部分肯定不會太少,能在此時上映都是蠻困難的,大家也沒有奢求太多,畢竟電影票也不是很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