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餐廳上線植物肉菜品 人造食材能否取悅消費者?

2020-11-18 大洋網

繼肯德基、星巴克等頭部「洋快餐」玩家試水之後,最近一段時間,珍肉、株肉、星期零等本土創業品牌的植物肉產品也悄然走進大大小小的餐廳和酒吧,甚至連中餐館裡都已經能見到植物肉的身影。從「跟風口」「炒概念」到進餐廳、上菜單,過去「只聞其聲」的植物肉菜品開始擁抱市場、遍地開花。但對於更加挑剔口感和口味的中國消費者而言,真的能接受這樣的新食材嗎?

多家餐廳上線植物肉菜品

開在國貿商城三期的許小樹麻辣燙是許多周邊上班族解決工作餐的「食堂」店,最近不少食客發現,熟悉的貨架上悄然多出了植物肉丸,這也吸引許多人前來嘗鮮。「雖然整體口感上稍微有點鬆散,不過沒什麼豆腥氣,也算得上有韌性,主要是覺得它比較健康。」第一次試吃的市民華女士說。

記者注意到,店內其它食材採用稱斤售賣,不論葷素都是39.9元一斤,珍肉供貨的植物肉丸則按7元兩粒的價格單獨售賣。據許小樹創始人許雅君介紹,許小樹在北京地區的5家門店目前都已經上線植物肉丸。「賣得還不錯。從總體數量來看,平均每10人裡就會有1人點單。」

今年下半年以來,肯德基、星巴克、喜茶、德克士等連鎖快餐品牌都已經開始試水植物肉產品,四季酒店等高檔酒店的餐廳也自去年底開始引入植物肉,但植物肉菜品出現在平價中式快餐店,許小樹算得上是第一家。此外記者獲悉,粵菜連鎖餐廳金鼎軒也正在嘗試引進植物肉產品。

不過就目前而言,西餐廳和酒吧仍然是植物肉最常出現的餐飲業態。位於鼓樓大街的Zarah酒吧自10月起將珍肉的植物肉意面和通心粉兩款菜品添加進菜單;位於三裡屯的墨西哥餐廳墨圈兒正在使用株肉的植物肉產品研發塔可等植物肉菜品;同樣位於三裡屯的Qmex墨西哥餐廳也將於下周上線植物肉菜品。

記者獲悉,目前珍肉的植物肉產品已經進入到北京地區的四季酒店、街旁、大躍啤酒等近30家潮流餐廳或休閒餐吧;來自臺灣的植物肉品牌Starfield星期零目前已經與喜茶、Gaga、新元素等輕餐飲品牌進行產品聯名;來自上海的植物肉品牌株肉也已經進入北京市場,與墨圈兒、意庫、箭廠啤酒等多家餐廳展開合作。植物肉開始在中餐館、西餐廳、酒吧等多種餐飲業態內遍地開花。

成本已與真肉相差無幾

據Qmex餐廳負責人透露,三裡屯店從今年9月開始試賣植物肉漢堡,上線後在漢堡品類中的銷量佔比迅速達到35%。「這是一個很驚人的數據。」上述負責人說,消費者對植物肉的認可也加速了餐廳植物肉菜品的上線進程。「下周三,Qmex在三裡屯、國貿和雙井地區的三家店將同步上線植物肉產品,店裡最熱門的單品都將出現植物肉版本。」

記者注意到,Qmex店內菜單上,煙燻雙層珍肉牛肉漢堡、辣味珍肉香腸碎芝士煎餅等植物肉菜品的價格與普通真肉產品的價格相同,辣味珍肉香腸碎墨西哥卷售價則為75元,比普通牛肉製成的辣味香腸碎價格還要低3元。

據Qmex餐廳負責人介紹,目前代替牛肉的珍肉植物肉進貨成本已與普通冷凍牛肉持平,甚至略低,也比國外老牌植物肉品牌Beyong Meat和Impossible Food低3至4倍。據珍肉創始人呂中茗介紹,技術的完善和上下遊產業供應鏈的打通是成本下降的主要原因。

從「跟風口」「炒概念」到進餐廳、上菜單,曾經「只聞其聲」的植物肉菜品在餐廳酒吧遍地開花,曾經一直在「炒概念」的植物肉也開始擁抱市場。最近半年來,肯德基、星巴克、喜茶等各大頭部連鎖餐飲企業紛紛涉足,金華火腿、雙塔食品、灣仔碼頭、金鑼等老牌傳統食品企業也競相試水。在許多業內人士看來,這也讓植物肉產品進入主流餐飲渠道成為大勢所趨。

須嚴守食品安全標準

目前國內市場上的植物肉產品均以肉餅、肉排、肉丸等由肉糜製成的產品為主,更適合西式餐飲的烹製。在呂中茗看來,植物肉要想更好地實現本土化發展,還需要研製更適合中餐場景的產品。「下一代技術中我們會把產品做成肉塊、肉條狀結構。」

為了提升口感,植物肉企業努力去除原料中豌豆蛋白和大豆蛋白的豆腥味,但要讓產品更具「肉香」,就需要更高級的提純和風味技術。對此,不少消費者表示擔心,「會不會又靠添加劑?」

對此,有業內專家認為,在相關技術成熟之前,植物肉企業還要守好健康牌。「如果植物肉不好吃,企業可能會添加一些國家安全標準裡暫時沒有的添加劑,來增強植物肉產品的香味和口感。」在北京工商大學食品與健康學院教授劉新旗看來,市場的自律很重要,同時也需要加強行業監管。

據中國植物性產業聯盟秘書長薛巖介紹,聯盟正在牽頭植物肉行業上下遊企業進行標準的制定。「技術突破是沒有捷徑的,如果真的看好這個市場,更應當腳踏實地投入研發。產業發展最終是要看誰能開發出符合本地化口味、消費習慣和安全標準的產品。」

(作者:楊天悅 )

相關焦點

  • 多家餐廳上線植物肉菜品 人造食材能否取悅消費者?
    進駐餐廳酒吧,植物肉積極擁抱市場  人造食材能否取悅消費者?但對於更加挑剔口感和口味的中國消費者而言,真的能接受這樣的新食材嗎?  多家餐廳上線植物肉菜品  開在國貿商城三期的許小樹麻辣燙是許多周邊上班族解決工作餐的「食堂」店,最近不少食客發現,熟悉的貨架上悄然多出了植物肉丸,這也吸引許多人前來嘗鮮。「雖然整體口感上稍微有點鬆散,不過沒什麼豆腥氣,也算得上有韌性,主要是覺得它比較健康。」第一次試吃的市民華女士說。
  • 人造肉相關企業達2000家!能否替代天然肉?
    文章來源:找牛網儘管新冠病毒不會通過食物傳播,但是由於近期集中爆發的進口凍品外包裝檢出核酸陽性,消費者對凍品難免存在恐慌心理。而且隨著環保主義、素食主義的文明與養生日漸壯大,人們將目光投向日益成熟的人造肉,多家食品巨頭試水人造肉產品。
  • 喜茶跨界賣人造肉漢堡,「人造肉」會是餐飲業的下一個風口嗎?
    最終,市場調研機構inMarket inSights的數據顯示,試售無肉漢堡的59家漢堡王分店,4月份的客流量比當月全美分店平均高出18.5%,同時也比上月平均高出16.75%。△漢堡王人造肉漢堡直到8月份,消費者熱情仍然不減,嘗到甜頭的漢堡王便決定在全美7000多家門店推廣人造肉漢堡。
  • 星巴克、肯德基推出人造肉套餐 你想不想嘗試一下
    中新經緯客戶端 4 月 21 日電 ( 張燕徵 ) 4 月 21 日,星巴克宣布,將於本周三在中國推出一份新的基於植物蛋白的 " 人造肉 " 午餐菜單。而在前一天,肯德基剛宣布推出新品 " 植培黃金雞塊 "。值得注意的是,兩家公司推出的新品食材,均是自去年開始就火遍全球的 " 人造肉 "。
  • 星巴克人造肉菜單 星巴克今日上新人造肉午餐菜單
    4月21日,星巴克宣布,將於本周三在中國推出一份新的基於植物蛋白的「人造肉」午餐菜單。而在前一天,肯德基剛宣布推出新品「植培黃金雞塊」。值得注意的是,兩家公司推出的新品食材,均是自去年開始就火遍全球的「人造肉」。星巴克和肯德基官宣上新「人造肉」相關產品後,資本市場聞風而動,人造肉概念股紛紛上漲。
  • 植物肉全面發力中西式餐飲 未來或成常規食材
    如果說此前消費者對植物肉的印象,多在麥當勞、肯德基等洋快餐,那麼隨著雀巢嘉植餚等植物肉進入眾多中餐餐廳、盒馬等零售端,植物肉已經開始一點點滲透我們的生活,消費者也開始一點點接受這樣的設定。  植物肉,或許正在成為真肉的替代品。  植物肉近些年可謂風頭正盛,市場上、媒體端時不時便能看到它的身影。
  • 星巴克人造肉菜單上線,你想不想嘗試一下?
    中新經緯客戶端4月21日電(張燕徵)4月21日,星巴克宣布,將於本周三在中國推出一份新的基於植物蛋白的「人造肉」午餐菜單。而在前一天,肯德基剛宣布推出新品「植培黃金雞塊」。值得注意的是,兩家公司推出的新品食材,均是自去年開始就火遍全球的「人造肉」。  星巴克和肯德基官宣上新「人造肉」相關產品後,資本市場聞風而動,人造肉概念股紛紛上漲。
  • 又一巨頭入局,植物肉大戰在即?
    又一大品牌入局,植物肉在2020年爆發2019年,被稱為「人造肉」元年。2020年,則是植物肉爆發的一年。中西方飲食文化具有較大差異,西方人看重產品味道和加工方式,中國消費者則更在乎產品口感和口味。此外,人們環保意識在增強,植物蛋白的廣泛應用意味著人類對大自然的攫取程度從根本上減輕,進而減少對環境的迫害。同時,植物肉代替部分動物肉,也是出於動物保護理念。②大豆易獲取 ,產品製作考驗研發能力植物肉產品主要來源是大豆,大豆作為家常菜,獲取渠道便捷,是廚師和消費者都熟悉的食材。
  • 把「人造肉」賣給星巴克,是一門好生意嗎?
    10個月之後,4月22日世界地球日這天,星巴克在中國內地的4000多家門店推出一系列人造肉食品,包括3款植物牛肉產品(別樣牛肉青醬意面、別樣牛肉美式酸辣醬大卷、經典千層面)、2款植物豬肉產品(新善肉越式風味沙拉、新善肉蘑菇穀物碗)、3款Oatly燕麥奶飲品,以及環保餐盒、周邊商品。 豬肉產品的原料來自OmniPork。
  • 肯德基、星巴克叫賣「人造肉」,網友:別叫雞塊!
    在中國,人造肉產品也逐步進入大眾視野,試點推出人造肉的品牌越來越多↓↓↓比如中國首推人造肉的供應商雙塔食品和珍肉食品,去年9月先後推出了人造肉月餅並迅速售罄;此後奈雪的茶也試點推出人造肉漢堡,成為首個在門店嘗試推出人造肉產品的餐飲品牌;今年4月,棒約翰和星期零(Starfield)
  • 星巴克人造肉菜單 你不嘗試一下?
    星巴克人造肉菜單 你不嘗試一下?時間:2020-04-21 21:1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星巴克人造肉菜單 你不嘗試一下? 中新經緯客戶端4月21日電(張燕徵)4月21日,星巴克宣布,將於本周三在中國推出一份新的基於植物蛋白的人造肉午餐菜單。
  • 「人造肉」漢堡來了,肯德基在北京等6大城市推出植物肉漢堡
    來源:新京報網新京報貝殼財經訊 肯德基官方微博今日宣布,植世代系列今日上線,將在北京、上海、廣州等6大城市的210家餐廳推出零膽固醇的植物肉漢堡和雞塊。據悉,該產品為植物蛋白製品,不含雞肉。也就是說,這是一款「人造肉」產品,4月底在上海、廣州、深圳公開測評。當天就有股民去互動平臺提問雙塔食品:肯德基新品植培黃金雞塊,是否與公司有關係?是否有使用公司豌豆蛋白產品?4月21日,雙塔食品方面回覆:「有間接供貨關係,使用的是公司的豌豆蛋白產品。」
  • 又一個巨頭加碼中國 2021年人造肉市場還香嗎?
    2020年12月,雀巢正式發布嘉植餚品牌,標誌著這一全球巨頭在華正式進入植物基食品這一潛力市場。不久後,人造肉企業周子未來獲得2000萬元融資。近日,休閒食品品牌三隻松鼠也參與了起草了《植物基肉製品》團體標準。 競品越來越多,2021年人造肉市場還香嗎?
  • 植培雞肉、人造三明治、素牛肉堡……這些「肉」,你想吃嗎?
    4月20日,肯德基宣稱,首款「人造肉」開始接受線上預定,本月底正式上架試水,先在上海、廣州和深圳3個特定餐廳開售,然後視公測情況逐步向國內其他城市推廣。 無獨有偶,星巴克也剛剛宣布,將於近期在中國市場推出一份新的「基於植物的午餐菜單」,擬推出5款人造肉食品。
  • 人造肉企業呼喚國家標準
    口味正是人造肉的一大痛點。為了俘獲中國消費者的胃,各大品牌從外觀、口感、味道及渠道等方面不斷突破。據中國本土植物蛋白肉企業星期零相關負責人介紹,在中餐味道的開發上,其產品形態從植物肉水餃,到包子、烤串,甚至涵蓋紅燒肉、川香小酥肉這種非常經典的中餐菜式。
  • 肯德基植物肉漢堡進京,比真肉更貴,你會下單不?
    4月率先在上海、廣州和深圳開賣的植物肉雞塊終於出現在北京門店。6月3日上午9點半,肯德基宣武門店裡的「植培牛肉芝士漢堡」和「植培黃金雞塊」兩款植物肉產品上架銷售。在植物肉的風口之下,短短不到兩個月裡就有星巴克、喜茶、雀巢、灣仔碼頭等7家品牌相繼入局。越來越多的主流玩家湧入賽道,但消費者對植物肉的接受度到底如何?
  • 當人造肉上了中國餐桌|消研所盤點
    此外,為了不給產品添加香精,星期零Starfield迭代的3.0產品通過解析肉類脂肪酸的構成,使用了植物脂肪酸定向氧化技術,使產品釋放出更接近真肉的香氣。去年11月,星期零Starfield聯名「奈雪的茶」推出人造肉漢堡。12月,發起國內首個以植物肉為主食的展會「未來停泊站」, 邀約拉麵說、奈雪酒屋等數十家餐飲品牌推出植物肉外賣產品。
  • 星巴克人造肉菜單
    星巴克將4月22日本周三在中國國內的菜單上首次增加人造肉菜單,這次推出的新產品是與人造肉企業Beyond Meat合作推出,這也是星巴克首次在中國推出人造肉產品。
  • 人造肉,香不香?
    其原材料是從豌豆、大豆、小麥中提取的植物蛋白,完全不含動物性成分,以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等公司的產品為代表。8月8日,美國漢堡王正式開始在全美7200多家門店售賣人造肉漢堡「Impossible Whopper」,該漢堡中人造肉餅的供應商就是Impossible Food。
  • 人造肉國內首次開售?這家素食公司已做了26年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日前購買了兩袋人造肉發現,其主要成分與早前國內一些企業生產的豆製品並無太大差別。  其實名為齊善食品的人造肉公司早在1993年,便已開始銷售人造肉,其後上線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銷售,該公司被不少素食餐廳經營者視作最大供貨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