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谷英二(1901年7月7日-1970年1月25日),日本著名特攝導演、圓谷株式會社的創始人和首任社長。圓谷英二是日本特攝界被譽之為「特攝之神」的導演。
今天是圓谷英二誕辰115周年。
2016年是《奧特曼》播出50周年。
【奧特曼 50周年回顧】
作為迎接《奧特曼》50周年的最新力作,《歐布奧特曼(Ultraman Orb)》將於東京電視臺2016年7月9日早上9點正式開播放送。
圓谷英二3歲喪母,父親另結新歡,外祖母一手帶大了他。從小嚮往成為飛行員的英二,很快的進入了東京的航校學習,在校期間完成了日本歷史上第一次空中攝影。但是隨著教官的去世,他不得不轉到電機學校(有點類似於我們這裡的理工大學)。
在服完兵役後,圓谷英二以攝影師的身份開始了電影界的闖蕩。日本的五大電影公司:東寶、東映、松竹、角川、日活。最早他是在日本松竹影業手下幹活的,一度轉投日活株式會社,但是因為人際關係的問題,沒幹多久就去了東寶株式會社的前身JO。1937年,隨著東寶的正式成立,同時成立了特技課,圓谷英二跟著公司一起搬到了東京。在跳槽到JO之前,英二基本就在負責時代劇拍攝。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在經濟上衝擊日本的同時,也給日本的電影業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在這段時期,連日活都沒有飯吃了,被大映吞併。而東寶的運氣就比較好了,因為擅長拍攝戰爭電影的原因,靠航拍紀錄片這一招抱到了軍部的大腿。
戰後,圓谷英二也因為國策電影的問題被「公職追放」,大致可以理解為強制解聘還不讓再就業。於是1947年圓谷英二就只好從東寶辭職,閒在家裡。
1952年圓谷英二回到了東寶,開始了和本多豬四郎之間的合作。
1954年的冬天,歷史上第一部怪獸片《哥斯拉》誕生。在美國上映已取得不俗的迴響,此後哥斯拉成為人類歷史上最著名的怪獸,哥斯拉系列電影還成為世界上最長壽的電影系列,圓谷英二被稱為「特攝之神」。
1963年,日本圓谷製作株式會社(Tsuburaya)由圓谷英二成立,圓谷英二任首任董事長。
1966年上映的《奧特曼》則是他另外一個經典作品。奧特曼的魅力陸續在其他亞洲國家發酵,成為許多人心中共同的英雄。
延續第一部《奧特曼》的熱潮,圓谷公司又於1967年拍攝了《奧特賽文》,此後的1971年,經歷了「奧特曼系列」的幾年慘澹期。
恐龍三部曲
從1976-1979這3年的調整期中,一個獨特的系列——「恐龍三部曲」便誕生了。25集的《恐龍探險隊》、39集的《恐龍大戰爭》和52集《恐龍戰隊》(後更名為《恐龍特急克塞號》)。
1978年7月7日起,《恐龍特急克塞號》,於每周五19:30~20:00在東京12頻道(現東京電視臺)播放。一共52集。製作公司為圓谷株式會社。
10年後,中國山西電視臺引進並譯製了這部片子,在當時的《譯製片》欄目播出,影響了一代觀眾——這就是《恐龍特急克塞號》。
人間大炮發射出的由格吾隊員變身成的克塞——當車身向上呈25度角抬起的時候,伴隨著特茨隊員「人間大炮一級準備,人間大炮二級準備,人間大炮——放」的經典臺詞,格吾隊員變身成一襲紅衣超人克塞立在敵人面前,擺著很拉風的POSE喊道:「克塞!前來拜訪。」
平成三部曲直到1996年的作品《迪迦奧特曼》的登場,圓谷才真正又迎來了一次輝煌時期。緊接《迪迦奧特曼》播放的1997年的《戴拿奧特曼》和1998年的《蓋亞奧特曼》被合稱作「平成三部曲」。「三部曲」的畫面製作精良、劇情引人入勝,使奧特曼系列的收視率高漲。
2001年7月7日,為紀念奧特曼之父圓谷英二誕辰100周年,《高斯奧特曼》在日本首播。
特攝特攝是一種使用微縮模型和縮小比例城市道具的特效技術——這項技術至今仍被圓谷工作室用於電影製作。
50年代,要在大屏幕上創造出逼真的效果,著實是一門藝術。今天,圓谷電影攝製組依舊遵循圓谷英二在50多年前創造的電影製作方法:使用手工製作的道具和建築模型,用鋼絲吊拉怪獸的尾巴,利用粉末和紙扇子營造逼真的煙霧效果,並且憑藉出色的團隊合作,透過攝影師的鏡頭,把這微縮城市展現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攝製組在微縮工作室為一組鏡頭的拍攝做準備——一組鏡頭的準備工作可能要花費20分鐘的時間。透過鏡頭,再配上恰當的燈光效果,這些模型看起來真像是一個熙熙攘攘的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