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以家人之名》:凌霄1個選擇太意外,他對李尖尖的疏離另有隱情。
江疏影、童瑤的《三十而已》剛播完,譚松韻、宋威龍的《以家人之名》如期而至,這個八月劇迷們追劇忙不停,開播3天就收穫了口碑的肯定,8.6分的《以家人之名》也會高開低走嗎?
溫暖與治癒,這正是本劇的核心內容。3個孩子2個爸爸,特別的組合給觀眾眼前一亮。也給「家人」一詞升華了更深層次的定義。
好的童年能治癒人的一生,而不好的童年則需要一生來治癒
顯然,李尖尖(譚松韻飾)、凌霄(宋威龍飾)、賀子秋(張新成飾)三人的童年都是有創傷的。兄妹三人來自不同的原生家庭,每一個家庭都有著自己的「隱隱作痛」。
李尖尖是令人羨慕的,因為她有大哥和小哥陪伴,但換一個角度看待,李尖尖何嘗不是凌霄和賀子秋生命中的「救贖」呢?也許這正是家人的定義吧。
《以家人之名》定義為治癒系電視劇,但其實在已播出的劇情中,相對於治癒和溫暖,更多的則是聽著他們講各自悲傷的故事。
譚松韻在劇中飾演小妹李尖尖,她和爸爸李海潮(塗松巖)相依為命,一家小小的麵館是他們的生計,也是讓他們收穫新家人的起始站。
大哥凌霄是李尖尖一路追回家的,而小哥賀子秋則是靠自己頑強的意志力留下來的。小小年紀的李尖尖從小就會因顏值而「雙標」。
賀梅與陳婷的相繼離開令這個家庭日益完整,在李海潮主內,凌和平主外的模式下,三兄妹平安長大,賀子秋不再被李尖尖針對,而凌霄依舊是尖尖心中最愛的大哥。
非親兄妹勝似親生兄妹,哪怕凌霄的媽媽領回來親妹妹小橙子,也沒有影響李尖尖在凌霄心中的地位。相對於血脈親情,相濡以沫的風雨同行才是真正的家人。
李海潮的飾演者塗松巖發文:「彼此認定互相珍惜的便是家人,沒有那麼多的附加條件,爸爸愛你們。」
將家人彼此連在一起的從來不僅僅是血緣,而是愛。
在李海潮的一日三餐下,凌霄、賀子秋、李尖尖悄然長大,隨之而來的煩惱也接踵而來。凌霄的媽媽陳婷回來了,賀子秋從未露面的生父也找上門,他們的目的都一樣:找回兒子。
不管是凌霄的親媽,亦或是賀子秋的親爸,他們打著「為你好」的藉口,哭訴著自己的不容易,雖然一開始他們都碰壁了,但是最終卻都順利帶走了兒子們。不速之客的出現推動劇情「虐心」,李尖尖和李海潮剛有起色的暖陽又蒙上了一層灰。
凌霄和賀子秋的離開讓這個家庭「一夜坍塌」,凌霄對李尖尖5年的疏離不合常理,並且片花中強調大哥小哥不僅中途沒有回來,並且是了無音訊,一個電話也沒有給家裡打?
講道理,劇情發展到這一步有些不合常理,因為凌霄和李尖尖父女是沒有隔閡的,吃李海潮飯長大的凌霄甚至將李海潮當親爸,怎麼看都像是編劇劇情設計的一個BUG存在,凌霄離開的這1個選擇太意外。
從編劇的角度理解,更多的應該是為了凌霄和李尖尖從親情轉化為愛情做鋪墊。這也是現代編劇一貫的敘述手法,如果凌霄不走的話,整日還和李尖尖打打鬧鬧,兄妹突然升級為戀人過度不夠自然。
而從凌霄的角度來看,他離開後與李尖尖的疏離其實另有隱情。凌霄和賀子秋選擇離開李爸更多的是為李爸著想,為了減輕李爸的負擔。再加上凌霄媽媽落難,凌霄不管妹妹和媽媽就沒有人能管了。
而凌霄對李尖尖的疏離主要是因為心底的愧疚感。凌霄打心底感激李爸和尖尖給了自己家,但是自己最終卻離開了他們,所以凌霄在自己完全經濟獨立之前,沒有勇氣聯繫李爸和尖尖,正如兒時他抱著一本書逃避父母爭執一樣,凌霄的疏離是對自己愧疚的心的暫時迴避。
生恩沒有養恩大,無論親生與否,孩子能夠在有愛友善的家庭長大都是幸事。而如果原生家庭不幸福,對一個人的影響將是伴隨半生的,同時本劇也讓觀眾看到了不同人面對人生的不同選擇,如果沒有李海潮的善良熱心,凌霄可能會更加孤僻,而子秋則會更懦弱。
李爸的善良改變了三個孩子,而凌霄和子秋的5年疏離,其實也是因為善良才不敢觸碰自己最思念的家人。每一個孩子孝順的方式是不一樣的,凌霄整裝待發,歸來還是家裡的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