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介紹下列五本以COC元素為主體的小說之前,先簡單介紹一下什麼是COC。
(小聲bb,可能講的不是很準確,反正又不是不能看,這段發的時候劃掉)
克蘇魯的呼喚是一款發行於1980s的桌上角色扮演遊戲,桑迪•皮特森和他的團隊以這種形式部分表現了洛夫克拉夫特筆下的克蘇魯世界。
官方模組中的很多關於世界觀,歷史事件等細節,在讓我們驚訝不已的同時,也在提醒我們,這不僅僅是單個模組,更是一個活生生的洛夫克拉夫特世界。
雖然有不小區別,但是守秘人(keeper)可以理解為遊戲主持人,故事講述者等等。
守秘人與其他玩家一起,通過玩家所扮演角色和非玩家控制角色來完成一個故事,守秘人負責描述場景,人物遭遇的事件,世界狀況等等,玩家描述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行動,守秘人接下來則描述行動成功與否的影響等等。
而模組通常包括故事的結構,劇情人物地點等等。角色們一般會因為共同遭遇或是為了解決某個事件聚在一起。玩家製作的調查員角色信息則記錄在人物卡上。
對我而言,跑團的樂趣在於無限的操作與選擇的可能性,有趣故事的本身,以及玩家腦洞的碰撞和想像力的爆炸。
下面提到的五本都是今年發布的新書,這幾本小說中大多使用了一部分常用房規,比如技能高於50出1—5大成功或者1—5大成功96—100大失敗等幾種。
一本COC跑團類小說,但是與其他同類型的小說相比,使用的是工作室委託的形式來描述事件,並且加入了諸如調查員守則,培養調查員的神秘大學,調查員等級,命運的骰子之類的私人設定。
事件本身則是借鑑了一些比較知名的COC模組,以第一捲來舉例,「地下列車失蹤事件」,由工作室接到委託調查失蹤人口開始,從失蹤者的學校關係到社會關係,之後調查到了地下列車,之後又深入調查了多起失蹤案的幕後黑手等等,其中使用了部分常暗之廂模組設定的地方在地下列車。
可惜作者的筆力實在是乏善可陳,以至於無論是故事的發展還是人物的塑造都並沒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
COC跑團類小說,守秘人視角,輕鬆向的幕後黑手流,含有構建模組與建設遊戲大廳的要素。
內容與規則方面,挺惡搞的,並且加入了大量村規,總之,並不是很嚴格地按照COC規則來寫的。
時間線上來算是《真實的克蘇魯跑團遊戲》的前傳,劉星在奈亞子的要求下,建立了克蘇魯跑團遊戲大廳。奈亞子自稱目的是收穫玩家在虛擬遊戲中損失的理智值,當然真相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此外,奈亞子以劉星的名義向像跑團群裡的群友發放了AR設備,並根據Q頭像定製人物卡——比如劉星因為藍天白雲的默認頭像在遊戲中的形象就是一朵雲,而頭像是艦娘的特質是鋼鐵之軀,體質和力量判斷必過,頭像是阿米驢的自帶法術等等。
(奈亞子出自《潛行吧!奈亞子》,設定是奈亞拉託提普星的一名公務員,在這本書中則設定為奈亞拉託提普的化身)
不過跑團群和骰娘倒是大部分pl相當熟悉的,對小說來說大概算是一個優點吧。
同樣是寫劇情之前先跑團,本來主角是劉星的,但是伊恩給的錢實在是太多了.jpg,於是伊恩成了真主角。順帶一提,之前就因為別的途徑知道了這位伊恩,據我的朋友所說他跑團經歷十年以上了。
更像是利用了克蘇魯世界觀中的神話生物以及相關的設定背景,並且極力淡化•或者說抹除了角色扮演遊戲的成分,使得小說更像是在克蘇魯世界生存的人類故事,而非玩家。
與此同時,作者又加入了虛空傭兵的設定,此外據作者說其實更像是血緣詛咒。
主角江合是一個狠人,設定為超強的自律性,嚴格理性思維,極強的自控能力。
簡而言之,不是神經病主角,不是瘋子主角,更不是愉悅犯主角。
絕對理性的江合,為了避免再度出現一個人做四人人物的情況,決定找同鄉傭兵當隊友,儘管他並不喜歡對方的性格與缺點,但至少,是個相當不錯戰鬥力,同時不會坑害自己,若是感性大於理性,此時大概會轉身就走吧。
我們一般玩的神話生物卡,是人類玩家扮演神話生物角色,而《擬態怪物們的遊戲》中,則是神話生物玩家扮演人類角色。
偉大存在們對地球人類產生了一些興趣,於是搜集宇宙中各個種族的特殊個體扔進幻夢境的一處學院,要求他們以人類的姿態生存。
主角伊海便是新生之一,不過他,以及部分讀者似乎沒有意識到此世的伊海已經並非地球人了。每個學生每年有兩次製作人物卡的機會。
學生們的日常像是某種企劃跑團,學院猶如城市,學生們則扮演自己的人物卡角色在學院中生活。
除了扮演之外,學生們的日常還有遊戲——即模組。遊戲劇情由作者本人的自創模組跑團實錄改編,總的來說這本書還不錯,可惜我沒能和作者對上電波,感觸不深。
順帶一提,作者就是前段時間各個群裡瘋傳的那種「能力是控制樓梯」的沙雕圖裡的吐槽者本人。
嗯,那個「你急救點了多少?」「不到90」「具體多少?」「20」的沙雕梗也是起源於作者m子
一部克蘇魯跑團向小說,少見的守密人視角,也多少因為這個原因是相對輕鬆向的。同時又兼顧了原著考究,並參考了許多克蘇魯的呼喚官方模組,克蘇魯迷蹤官方模組以及它們的擴展中的設定。
62萬字完本,在起點算字數非常少的一類的,卻講述了完整的故事,如果說有什麼不足——太少了看不夠。
不過還是建議對擲骰或者概率論有一些基礎了解再去看,不然可能忍不住留下諸如「強行成功」「強行失敗」「這個骰子結果太假了」之類的評論。
陳強覺得自己重生了,只是不知道何種原因這個世界沒有用愛手藝已經其他關於克蘇魯的神話小說。而當他知道這個世界存在密斯託卡尼克大學之後,他認為自己並非重生,而是穿越到了平行世界。
而之前存放克蘇魯設定級的文件夾突兀變成了一個應用——《克蘇魯的守密人》。
模組包括在現實因為某些原因比如遭遇神話生物觸發的,也有在試煉空間開啟,模組可以理解為劇本。
試煉空間的模組接近虛擬實境的遊戲形式,總之,完全潛入式遊戲,大家都懂。
雖然我有時盲目感覺自己的跑團記錄稍微改一改就能當小說看,但其實無論是跑團實錄改寫,還是一邊擲骰一邊碼字,跑團和小說差別還是挺大的。
就這方面的平衡而言,比如說過多的檢定對閱讀流暢性可能的影響——《我的克蘇魯遊戲》做的相當不錯。
總而言之,在起點的克蘇魯跑團小說中,這本書足以位列頂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