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人到40莫動三情,莫惹三色,莫做三愛」何意?勸人珍惜家庭

2020-12-23 鴻鵠迎罡

文·段宏剛

大聖人孔子曾說:四十不惑。人到40歲時,是心理成熟的年紀,能明白自己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從而不為外界的誘惑所迷惑。

不管對男人還是女人來說,40歲都是人生的關鍵時期,留給奮鬥的時間不多了,如果不能抓住有限的時間而努力拼搏,得過且過的話,將會一事無成,在物質生活層面和精神生活層面都會平淡如水,會被別人看不起。

40歲的人,不再是任性的孩子,做什麼事都應以現實為重,要顧全大局,尤其要經營好婚姻,生活在幸福美滿的家庭裡,才是人生的幸事。

俗話說:幸福的婚姻是對端莊行為的獎賞,忠誠是構建婚姻生活的秘訣。

俗話又說:安外必先攘內。

婚姻是一個人的港灣,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婚姻生活都無法經營好,那麼,很難指望他能心安理得地在外邊打拼,給家庭生活提供到必要的幫助。

因此,不論是40歲的男人還是女人,都已經不再年輕,處在上有老下有小的關口,是家庭的頂梁柱,但不能因為壓力大而到處去拈花惹草,一定要經得住外界的誘惑,及時克制自己的欲望,把持好自己,否則,很有可能毀掉自己家庭與個人名譽,留下千夫所指的下場。

民間俗語莫動三情,莫惹三色,莫做三愛恰恰就是告訴世人,不能對三種情、色、愛有非分之想,這些足以毀滅自己和家庭。情、色、愛實際上都是指男歡女愛。

一、莫動三情是指面對舊情、婚外情、一夜情,不要有任何非分之想。

舊情:在感情之路上,世上每個人都經歷過一場或幾場刻骨銘心的感情,然而,因為每個人與生俱來帶有懷舊情結,尤其到了40歲這個年齡,已經站在了青春的尾巴上,空虛的女人,常常會沉浸在舊日戀情裡難以自拔,回味自己在如花似玉的年紀曾經擁有過的激情歲月。

這樣的心思相當危險,萬一在錯誤的時間和錯誤的地點,遇到舊情人,很容易讓舊情死灰復燃,從而導致兩個家庭雞犬不寧。因此,40歲的男男女女,該絕情時一定要絕情,尤其對於舊情,要保持理智頭腦,最好遠離。

婚外情:在婚姻生活中,由於審美疲勞的緣故,夫妻之間容易因為柴米油鹽醬醋茶而產生誤解與隔閡,這時,及時溝通、相互理解和包容才能化幹戈為玉帛。如果誰也不懂得低頭,很容易傷害到對方的感情。

現實生活裡,對婚姻不滿的人,容易把婚姻當圍城,總想走出去尋求刺激,嘗一嘗婚外情的滋味。如果不能把持住自己,發生婚外情的話,足以毀滅家庭。所以,面對婚外情,要堅決說不。

一夜情: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在曖昧的場所,如酒吧、夜場、網絡,遇到自己心動的異性都會想入非非,甚至不惜付出代價與其發生身體上的纏綿,纏綿過後,要麼被騙財騙色,要麼染上疾病,要麼不幸懷孕,到頭來只能吃啞巴虧。

所以,任何時候都不要產生一夜情的想法,若禁不住誘惑明知故犯,只能自作自受。

二、莫惹三色是指做人要有底線,不能招惹三種「美色」。

朋友色:俗話說「朋友妻不可欺」,對女人來說,朋友的老公同樣不能招惹。

朋友之間由於經常見面,大家相互比較熟悉,當一個女人或男人發現朋友的老公或妻子比自家的優秀時,千萬不能去招惹,甚至移情別戀,背地裡搞地下情,這樣很容易引起矛盾,會毀掉幾十年建立起來的友情乃至雙方的家庭,甚至有可能搭上性命。

上下級色:身在職場裡,受到別人的尊重,靠的是自身的工作能力和人格魅力,而不是自己的臉蛋和身材。

一些靚女俊男,把自己的容貌和身體當作賺取利益的資本,跟上司搞曖昧關係,這樣無疑是往火坑裡跳,早晚會讓自己身敗名裂,失去很多可貴的東西。

同事色:同事之間常年在一個屋簷下工作,接觸的機會本來就多,難免日久生情。但是,辦公室戀情是一把雙刃劍,搞得好會讓辦公室氣氛融洽,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如果搞得不好,會破壞單位正常的人際關係,形成不好的示範效應,影響到其他員工的工作效率和質量。

所以,同事之間不要輕易搞男女關係,很容易丟了工作毀了名聲。

三、莫做三愛是指不要被三種愛所迷惑。

利益之愛: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對女人同樣如此。不能為了謀取更多的利益,賺取更多的錢財,而以自己的身體做籌碼,這樣得來的利益和錢財肯定不乾淨,會被貼上「水性楊花」的標籤。到頭來,如果東窗事發,不但讓自己無地自容,也會讓家人蒙羞。

所以,有利益糾葛的愛,哪怕再誘人,也要堅決不做。

糊塗之愛:人都有喜新厭舊的毛病,當一個人獨守空房,另一半不在身邊時,很容易被別人的甜言蜜語俘獲芳心,糊裡糊塗地跟別人愛一場。豈不知,別人只是把你當作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工具而已。

因此,不能給寂寞找莫須有的藉口,圖一時之快而背叛自己的家庭,那樣很不值,失去的要比得到的多出很多。

委屈之愛:幸福永遠掌握在自己手中,一些人的婚姻表面上看和和美美,沒什麼問題,實際上一直生活在無愛的婚姻裡,雙方為了給孩子塑造一個看似完整的家,只能委曲求全,犧牲自己的身心健康。

這樣做其實很不值,面對這樣貌合神離的愛,該放手就要當機立斷,因為人到40歲,老大不小了,能不委屈自己就不要委屈自己。要記住,善待自己的同時,也是在善待孩子和對方。

相關焦點

  • 俗語:「寧娶從良女,莫要過牆妻」何意?
    俗語:「寧娶從良女,莫要過牆妻」何意?老祖宗留下來的經驗!俗語,是傳統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俗語不但文字簡練,包羅萬象,而且朗朗上口,蘊含真理。一些窮苦人家的孩子,往往因家庭困苦而被迫賣到青樓,從事一些青樓中風花雪月的工作,淪為下流。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女子只是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才不得已而墜入風塵,實際上她們的精神並沒有墮落。由於愛情、婚姻來之不易,從良後的這些女子,往往會更加呵護這份婚姻。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反而超出了一些普通人對愛情婚姻的渴望。
  • 俗語:「見官莫向前,做客莫在後」,何意?高情商也是一門學問!
    人這一輩子,大家都難以避免的要和人接觸到。但你可能會發覺,日常生活情商高的人與所有人都交往得非常好,因而也在許多層面都獲益,而有一些情商低的人,不但在與人相處中失去了朋友,還引來了許多不幸。所以說,怎樣練出一身情商智商就顯得非常重要,它甚至於是某種大學問,非常值得各位去細心探尋。
  • 俗語「寧教人打子,莫教人分妻」啥意思?老婆比孩子更重要?
    中國的俗語非常多,大多數都是古人總結,老人們一輩一輩傳下來的,絕大多數都是經過了千年的考驗,才能成功的流傳下來為我們所用,相信還是有非常多的道理在裡面的。今天給大家帶來這句俗語是「寧教人打子,莫教人分妻」,這是啥意思呢?孩子比老婆的地位更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一首《西江月》,勸人遠離淫邪,莫損福報
    休戀他人權貴,莫貪花酒便宜。清心明辨是和非,自會安閒得意。這是一首勸人潔身自愛、不損福報的詞。人之一生酒色財氣難免,但這四樣皆損人之精神,也能改變正常人的人生軌跡。特別「色」字尤為厲害,淫邪(夫妻以外的淫亂邪惡行為)在《華嚴經》指出其折福損運。在《佛說善生子經》裡列舉了六種惡性變故。在《易經》裡指出對身心傷害程度。當然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淫邪會折損一個人的福報和好運。
  • 老祖宗的智慧:「人到四十,莫管2事,人到五十,莫管2人」
    在古人看來,三十而立與五十知天命同樣的重要,在這方面,老祖宗有著自己獨特的智慧,所以老祖宗留下這樣的一句話:"人到四十,莫管2事,人到五十,莫管2人」老祖宗的智慧:「人到四十,莫管2事,人到五十,莫管2人」人們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會對事物有了不同的看法
  • 俗語:與人不和勸人養鵝,與人不睦勸人架屋,是何意?漲知識了
    「與人不和,勸人養鵝;與人不睦,勸人架屋」,初看到這句俗語,我覺得好像哪裡不對,這不是在教人做壞事嘛?後來仔細一想,其實不然,這是一句罕見的反向諺語,你要仔細去品味它背後的意思,其實是教人從善,不要做壞事。
  • 俗語「再累莫坐『人肉凳』,再餓莫吃墳前供」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俗語「再累莫坐『人肉凳』,再餓莫吃墳前供」啥意思?有道理嗎?沒事的時候喜歡在農村裡走動一下,玩玩手機,聽聽農村老人間的談話,你還別說,農村老人說的一些話很有道理,意味深長,我在那裡刷新聞,突然看到一個小夥為女朋友做「人肉板凳」的現象,老人思索了一下,然後就說出來了,原話是「再累莫坐『人肉凳』,再餓莫吃墳前供」,我倒覺得這句話很在理。
  • 俗語「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出自何處?許多人不知深層含義
    現在有一句特別流行的口頭語:「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其實這句口頭語的出處,是一句大家並不熟悉的俗語。這句俗語就是「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大概意思是平時只管多做好事,千萬不要問或別計較有任何回報。按照佛家思想做好事、善事就是一種修行,如果每個人都能擁有慈悲心腸,那麼這個世界就會變得特別美好。「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是一種非常偉大的博愛,因為這種不求回報的愛,又有幾人可以做到呢!許多人不知深層含義!
  • 俗語說:「惜錢莫教子,護短莫從師」,啥意思?做父母的不妨一看
    俗語說:「惜錢莫教子,護短莫從師」,啥意思?做父母的不妨一看教育是一個國家的興國之本,有句名言說「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是可悲的」,我們的國民只有不斷接受教育才能懂禮儀知廉恥,才能有知識有希望。在舊社會想要讀書認字不那麼容易,不過現在在國家的倡導和幫扶下,父母們普遍重視教育,不管家裡條件怎麼樣都不能苦了孩子學習,有句俗語說「惜錢莫教子,護短莫從師」,家長們不妨看一看。上學這事在現代社會並不難,除非自己實在不願意讀書,否則國家的九年義務教育和好些幫扶政策肯定能讓每一個孩子都念上書。
  • 老話說:「寧招獨身狼,莫惹平頭哥」,「平頭哥」指的是什麼?
    由於狼是很兇猛的動物,所以村裡人經常還用「狼來啦」來嚇唬小孩子,不過農村有句俗語叫做:「寧招獨身狼,莫惹平頭哥」,你知道什麼是平頭哥嗎?寧招獨身狼用農村人的話來說,狼與狗最大的區別就是尾巴,狗的尾巴可以向上捲起來,而狼的尾巴始終都是往下吊著的。
  • 農村俗語「凍死莫烤燈頭火,窮死莫登親朋門」,啥意思?
    這兩天我有空也就和他們一起湊熱鬧,聽他們講農村的俗語,說農村的家長裡短,十分有趣。隔壁的老大爺說了一句農村俗語,「凍死莫靠燈頭火,窮時莫登親朋門」。我不知道這句俗語所有的是什麼意思的時候,詢問他。他說的津津樂道,非常有道理,我受到了啟發,非常感動。~~「凍死沒烤燈頭火」人到冷的時候,身上多穿幾件衣服,可以很好的保暖,避免人被寒冬凍傷。這是最準確的防寒方法。
  • 俗語「有錢莫做二事,沒錢莫提三欲,人窮莫思三人」,細品極有理
    中國地大物博,文化底蘊深厚,而在中國民間流傳著各種各樣的俗語,它是我們祖先通過摸索總結,更有一些是吃了很多虧,走了很多彎路才換回的經驗教訓,有著很高的實用價值和實戰經驗。它是我們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文化的瑰寶。
  • 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有何講究?
    我們的老祖宗通過一些社會實踐以及經驗總結,給我們留下了許多俗語。這些俗語都非常的簡單,但這些簡單的話語背後,卻蘊含了非常多的道理。比如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有何講究?桌上不擺三盤菜我們先來看什麼叫做桌上不擺三盤菜,為什麼不能在桌上擺三盤菜呢?主要因為我國過去有一些非常傳統的封建習俗。我們非常注重祭祀的,在祭祀的時候要遵守各種規章。
  • 俗語:「居室、廁所別同『宮』,堂屋、大門莫對衝」是啥意思?
    與一位老農聊天時聽到老農說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居室、廁所別同『宮』,堂屋、大門莫對衝」。當我聽到這句農村俗語後,著實是思忖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思索出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居室、廁所別同「宮」所謂的「宮」,原指封建時代帝王的居所。後來,人們將「宮」引申為房屋。居室、廁所別同「宮」的意思就是說:居室和廁所別在同一間房屋內。那麼,為什麼要這樣說呢?
  • 農村俗語:「釣魚要安靜,上魚莫激動」是啥意思?
    與一位釣魚愛好者孫先生聊天,聊著聊著,聊到了釣魚技巧的話題上,孫先生說:其實,釣魚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技巧,咱們農村有句俗語----「釣魚要安靜,上魚莫激動」。只要記住俗語中所說的這兩點就行了。 「什麼?咱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家貧不要『嬌嬌鳳』,家富莫摘出牆杏」,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家貧不要『嬌嬌鳳』,家富莫摘出牆杏」。對於比較貧窮的家庭來說,夫妻倆是需要勤儉持家的,同時,也需要夫妻倆不怕吃苦,勇於奮鬥,用辛勤的汗水去創造財富。但這一切都是「嬌嬌女」所做不到的。而一旦娶了一個「嬌嬌女」做媳婦,不但家裡的日子會雪上加霜,同時,「嬌嬌女」也不會適應貧窮的生活環境,其最後的結局就是離婚。
  • 俗語: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有何深層含義?
    俗語: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有何深層含義?說到我國的古代文化,想必大家最為熟悉的就是唐詩宋詞吧,筆者今天跟大家講的也是一種文化形式,只是它現在沒有過去那樣流行,人們不像以前那樣重視了。老一輩人根據自己的實際生活經驗總結出來,他們那時候的生活水平遠不如現在,於是他們創造出一句句的俗語,以此來啟發後人,讓後人們少走人生的彎路,從而讓他們更好地生活。接下來,筆者跟大家分享的這條俗語,說的是「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大家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做人:莫忘恩,莫失信,莫傷人
    人活著,最重要的是品行和良心,絕不能為了錢財利益,把品行無視,把良心毀壞。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坦坦蕩蕩做事,都要品行端正做人,唯有如此,才能獲得眾人尊重和信任。人這一生,要懂得感恩和珍惜,貧窮時,不忘雪中送炭的人,成功時,不忘攜手打拼的伴,困難時,不忘患難與共的友,富裕時,不忘不離不棄的情。懂感恩,才能遇貴人,懂珍惜,才能得真情。
  • 古代「娶妻不娶活人妻,種地莫種河灘地」,是什麼意思?為什麼?
    「娶妻不娶活人妻,種地莫種河灘地」,這句話本身就是一句俗語諺語,是運用帶經驗式的比興手法說理,目的以俗語勸告警誡世人。「活人妻」的意思在古代是說離了婚的妻子,還有另一層的意思是指被休了的妻子。因為前夫還活著,所以叫「活人妻」。因為古時代,女人是沒有權力離婚的!
  • 農村俗語:「橫梁莫壓身,冷風別吹根」是啥意思?
    孫大爺說:難道你就沒有聽說過「橫梁莫壓身,冷風別吹根」這句俗語嗎?這句俗語裡不就已經告訴我們結論了嗎?「什麼?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呢?我還真的沒有聽說過呢!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呢?」劉哥急切地追問。孫大爺說:咱們農村還真的有這麼一句俗語呢!如果你不清楚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那麼,我就給你說道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