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喚醒了美國人最偏狹自私的一面

2021-02-10 漢加風


川普自去年中期參選以來就處處大放厥詞,可民調支持率卻一路躥升,被一些觀察家無奈地戲稱為「川普現象」。對此,人們不禁問道,川普何以如此受人追捧?誰在熱捧?「川普現象」又反映出美國社會的什麼變化?其深層根源是什麼?


要想弄清「川普現象」產生的深層社會背景,還得把時光撥回到1960那個全美上下民權運動如火如荼的年代。該運動系統地衝擊了美國此前的政治與社會文化傳統,並確立起一整套新規範——「政治正確」的原則。很快,它所衍生出的規範與禁忌超越了女權運動的範疇,延伸到構成美國政治正確原則主體的「四項基本原則」——

不能冒犯女性;

不能冒犯同性戀;

不能冒犯少數族裔;

不能冒犯不同的信仰或政見持有者。

它們雖並非法律,但早已成為整個社會的不成文法則。每個人,尤其是政客、名流,都在其凝視之下對言行進行「自我審查」。


當然,首先我們應該肯定這些原則的進步、積極意義。作為美國60年代以來民權運動的結晶,其初衷正是保護弱勢群體利益,促進社會公平。但事物的發展往往也有兩面性:

正如有學者談到的,儘管美國政府沒有類似的機構負責「專業刪帖」,但其整個社會在言論自由的旗幟下正一板一眼地追求政治正確,這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專制體制下的言論審查的部分功能——大人物在檯面上謹言慎行,頗有潔身自好的樣子;而老百姓和各類NGO、民權組織、志願者、學院派則充當「紅衛兵」、「言論糾察隊」。


事實證明,無論是在什麼「主義」、制度下的國家,以特定原則及其衍生出的龐大「禁忌」系統對整個社會的言論進行審查和實際控制,只要走向極端和偏執,都會損害社會的活力、創造力,同時侵害公民自由發表觀點的權利。長此以往,對整個國家社會的最大傷害將莫過於限制其自我反思和改革的能力。

最近幾年美國社會層面的新變化最能說明以上問題。

高校作為自由派,即美國的左派大本營,向來是「政治正確」原則的模範實踐場。但這些原則本身的模糊性、缺乏可操作性,以及對年輕人言行過多的束縛,反過來成為被嘲諷的對象。譬如,有流行的「高級黑」故意把「胖子」說成「水平方向受到挑戰的人」,罪犯是「社交隔離者」,精神病叫「精神探索者」,「窮人」改叫「經濟上還沒有準備好的人」,「騙子」成了「創造性運用事實的人」等

這些校園禁忌本身的內容仍是反歧視,形式上卻恰與民權運動興起時「反傳統、破禁忌、求解放、爭自由」的精神背道而馳,並形成了某種「政治正確」外衣下的新暴政。這些黑段子懾於「政治正確」原則而不敢登大雅之堂,卻真實地反映出民間的反叛傾向。而今,由川普這個大嘴巴說出來,說出了一部分人想說而不敢說的心聲。


比段子手更棘手的問題是,當「政治正確」的原則涉及到美國政治與社會重大的實質性問題時,比如男女平等、貧富差距擴大、國家安全威脅等敏感議題,其褊狹與過度敏感往往會在咬文嚼字、粉飾太平的同時,妨害問題本身的解決。

以男女平等為例,激進的女權主義者往往熱衷於創造、推廣「政治正確」的新名詞,卻忽略了婦女問題的複雜性——一個再簡單不過的事實是:男人打鐵,女人同樣也打鐵,但這未必就是真的平等和善。對此,我們中國人是有教訓的,當年為了「多快好省力爭上遊」而幹男人幾倍活兒的「三八紅旗手」們,在晚年訪談中,摸著一身的傷痛和病根,臉上的呆滯與懊悔就足以說明一切。

再說收入與貧富差距問題,「政治正確」同樣治標不治本。因為不同群體間懸殊的技能、教育等背景以及由此產生的不同市場價值是客觀存在的。光說好聽的新名詞,卻無法從根本上提高弱勢群體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不僅對弱者無濟於事,而且讓中產階級,美國自以為傲的「橄欖形社會」的中流砥柱倍感失落。


對此,美國企業研究所的CharlesMurray研究員指出,即使川普未能最終獲勝,其「主義」也不會消失。因為他喊出了夾縫中的「白人工人階層」的憤怒心聲。回顧過去半個世紀的平權運動,它要求美國將其人民放在不同的群體中加以考慮。其結果是,保持「結果公平」的訴求勝過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則。於是,照顧特定群體的政策不斷被炮製出來,而它們反過來又鼓勵更多群體要求類似的「優惠政策」。

這種惡性循環最終既損害社會公平,又降低國民經濟的總體效率。當經濟開始衰退,蛋糕越來越小時,要求自己必須多分一塊蛋糕的人群越來越多,於是矛盾總爆發。川普不過趁勢而上罷了。


最後來說安全問題。此前的艾哈邁德.穆罕默德(AhmedMohamed)風波就是一個明證。這個穆斯林小男孩做了一個裝在箱子裡會滴答響的時鐘帶去學校,卻被老師誤以為是炸彈而報警。最後真相大白,但事件持續發酵,歐巴馬、希拉蕊、扎克伯格等政要名流紛紛聲援小男孩。而輿論場中僅有的微弱質疑之聲卻很快因其「政治不正確」的「反動性」而遭輿論圍剿。

正如有美國學者所分析的在這起事件中,一眾名流在第一時間紛紛站出來表態支持小男孩,究竟有多少是出於真心,有多少不過是想「站好隊」,以強調自己並未將穆斯林與恐怖分子天然掛鈎的政治正確性,是值得懷疑的。


作為對照,另一個時常被援引的案例是,此前發生在加州的恐襲案:兩個穆斯林極端分子的鄰居很早就發現他們擁有大量武器,由於懼怕歧視不同族群的指責而不敢報警,最終導致大量傷亡。由此觀之,川普類似「限制可疑穆斯林極端分子進入美國」這種明顯「反動」的言論,正代表了那些平時因畏懼社會壓力而隱匿的民眾心聲。


綜上所述,我們就不難理解這一整套「政治正確」的體系是如何讓很多人噤若寒蟬、敢怒不敢言。保守主義的右派認為,「政治正確」的文化不過是馬克思主義在經濟社會的變革走到山窮水盡之後,試圖從文化上腐蝕美國言論自由的立國之本。而自由派、左派,有時候對「政治正確」也並不「領情」,反而斥責這種文化不過是統治階級、保守派們為了蒙蔽人民、緩解階級緊張關係而放出的煙霧彈。其理由正是前文筆者所分析的——好聽的新名詞並未解決社會的實際問題。

可見,美國確實生病了。川普作為一個「說破皇帝新衣的孩童」勇敢地捅破了這層窗戶紙。可是他會成為一個合格的大夫,治好「美國病」嗎?恐怕未必,因為他自己也是個病人。


奈(JosephNye)在觀察「川普現象」時就曾表示,「真正的危險不在於川普入主白宮後會否踐行他的諾言,而在於他力求入主白宮時拋出言論所造成的損傷。」奈最擔心的是,美國人身份意識與政治文化中最偏狹、自私的一面被川普喚醒和放大,到最後即使他無緣總統寶座,其思想對美國精神的損害其實早已發生。畢竟,說破「皇帝身上的新衣」只需勇氣即可,但給皇帝縫製一件新衣,是需要智慧與勇氣兼備的,川普能做到嗎?恐怕未必,至少尚待觀察。

延伸閱讀(可點擊以下藍字):

相關焦點

  • 《學徒》是了解川普和美國人的一面鏡子
    川普當上美國總統後,很多國人認為他太不靠譜,怎麼就當上總統了?而且美國爆發疫情以來,金毛統領變化多端的論調,各種「甩鍋」背後體現出心不在焉、不著調的應對措施,反而在美國選民的民意測驗中支持率節節高升,就是連國內的媒體都看不明白。其實,要分析清楚這些問題,《學徒》這檔節目是一面不錯的鏡子,無論對於川普,還是對於美國大眾。那麼,《學徒》裡反映出了哪些問題呢?
  • 川普無連任可能,極右翼作家稱被背叛,還指責川普是自私小丑
    據美國媒體12月12日報導,在川普幾乎沒有機會連任後,極右翼作家米洛·揚諾普洛斯表達了對川普和共和黨的極度失望和憤怒。他聲稱自己被徹底背叛了,「自私的小丑」川普毀了他的職業生涯。周五晚,揚諾普洛斯在社交媒體應用Parler上發帖,回應美國最高法院駁回德克薩斯州和其它幾個州試圖推翻拜登在四大「戰場州」選舉結果的訴訟。他寫道:「拜登將會成為總統,第三世界國家的選舉欺詐就在美國選民眼皮底下發生的時候,他們卻坐視不管。」與此同時,他還補充寫道:「別怪川普。也不要責怪最高法院。責怪自己,美國。
  • 川普就任美國總統一周年
    川普就任美國總統一周年 1/19 一年前的1月20日,唐納·川普就任美國第45任總統。
  • 鄭永年:川普將把美國帶向何處?
    那些認為川普會輸的人,他們所持的理由到底是什麼?是從利益出發?從權利出發?還是從特定的意識形態出發?這不僅僅是美國的現象,歐洲也是一樣。權力、利益和知識結合在一起,大家變得很自私。自私了就有局限性,但不到大局。  問:鄭老師,按照您剛才的邏輯,是否可以說這次選舉本身就是美國民主制度發展到一定時期的一個結果?
  • 美國大選峰迴路轉,川普的驕傲無處安放,川普大喊美國要完了
    美國大選如同人間喜劇,不到最後一刻,永遠不知道結局的走向。截至美國時間周三(11月4日)下午,下一任美國總統最終花落誰家仍無法確定密西根州、賓夕法尼亞州、內華達州、亞利桑那州和喬治亞州等關鍵州還沒有完成計票工作。但民調機構顯然再次低估了川普的支持率。這一次,他們預測票數的差距比2016年更大。
  •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全球進入「混世魔王」時代
    「混世魔王」時代的最大特點是傳統的精英政客主宰世界的時代結束了,他們結束的不僅是精英政客時代,還有傳統的世界觀,無論是杜特爾特,還是川普都把對世界政治的關注,對虛無的政治價值的關注還原為對國內政治、經濟和民生的關注,如果說英國脫歐和杜特爾特轉變還讓人感覺意外的話,那麼川普的成功就變成了一種全球政治的趨勢,英國退出歐洲大陸,菲律賓退出世界政治爭端,美國也不再將關注世界政治當作它的第一責任
  • 美小說家:將疫情甩鍋中國自私且幼稚,現在應叫美國病毒
    美國小說家回懟川普正如川普以往的作風,他在吹噓自己的時候也不忘記甩鍋中國,直接將病毒稱為「中國病毒」,但是沒想到遭到了美國小說家史蒂芬·金的回懟,他直言不諱地講「現在是美國病毒了」, 並且認為川普的行為自私且幼稚。
  • 蓋茨狂批疫苗也搞「美國優先」,川普的政策果真惹眾怒了?
    圖為疫苗近日,據媒體報導,川普在白宮制定了一項「美國優先」的疫苗政策惹眾怒,在全球首富蓋茨猛批白宮後,大批民眾圍攻華盛頓,抗議政府自私的行為,對此有網友表示,連蓋茨都狂批疫苗也搞特殊政策,難道川普的政策果真激起民憤了?
  • 川普贏了!最受「爭議」的美國總統來了
    他,是美國最具知名度的房地產商之一,他被稱為「大嘴」,他一直身陷各種關於侮辱女人的醜聞,他是史上最受爭議的總統候選人,但是,現在,他贏了!據新華社快訊:據美國媒體預測,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川普在8日舉行的美國大選中獲得當選總統所需的270張選舉人票。
  • 川普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
    川普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向偉大的兒童川普致敬
  • 從失信人美國總統川普,看信用綜合測評的風險對衝
    2020年,吸引全球眼光的美國總統大選已經落下了帷幕,拜登成功擊敗了川普成為了美國第46屆總統,這也宣告了川普的謝幕。誰都沒想到,一場謝幕演出,川普硬生生的持續把自己演成了主角兒。提到川普,很少人能說出他在位的這幾年到底做了什麼成績或留下了什麼政治成果。
  • 川普自命「戰時總統」,而美國人在DIY
    如在新聞發布會上,當有人問到美國究竟有多少病毒測試包,究竟有多少人得到了檢測,還有多少備用的測試包和醫療救援用品,美國為何不採取封城果斷措施,政府提出減少社交、不允許團體出行聚會活動,是否有具體標準等一系列美國社會與國民普遍關切的問題時,川普不是猶猶豫豫、支支吾吾,就是顛三倒四。前一陣,川普一直把美國人檢測不夠的問題「甩鍋」給前任的歐巴馬總統。
  • 美國民調:多數美國人希望讓川普提前下臺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10日報導,希望強行讓總統提前下臺的美國人比例達到了美國歷史上的最高水平。上周美國國會騷亂事件後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儘管當選總統拜登將在1月20日宣誓就職,但多數美國人希望現任總統川普在此之前下臺。
  • 川普讓美國人覺得很丟臉 親美臺灣人的心聲是?
    美國總統川普。(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    美國總統大選川普與拜登的「總統辯論最終戰」,在田納西州登場。川普猛攻電郵門,拜登則回擊秘密帳戶。臺北市議員遊淑慧表示,川普這4年的任期,改變了一些臺灣人對美國的看法,甚至還有人覺得川普的行為很丟臉。
  • 【川普稱習近平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人】美國總統川普認為中國...
    【川普稱習近平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人】美國總統川普認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具有不可思議的智力和體力。美國新聞界資深人士、《華盛頓郵報》編輯委員會成員鮑勃·伍德沃德(Bob Woodward)在周二出版的自己的新書《西蒙與舒斯特》中對此進行了描述。
  • 美國人扛著蘇聯國旗反對川普:我們要社會主義,不要川普
    有人舉蘇聯國旗反對川普  反對川普的人眼看著美國的「普世價值」已經對川普支持者沒有絲毫殺傷力,於是祭出了大招:蘇聯國旗!  推特網友:「這個人在揮舞蘇聯國旗,他說他想要社會主義,追求社會公平,  抗議川普和種族主義。」   也有美國網友故意醜化這些打著「社會主義」旗幟的抗議者。
  • 美國人命值600?川普駁回紓困法案:不好意思,美國人一文不值
    然而才過了一天,方案就被川普否了。12月22日,據法新社報導,川普拒絕籤署國會提交的紓困法案。據報導川普要求國會修改法案,並聲稱這是「恥辱」。實際上,在這9000億美元的刺激計劃中,包括了每周300美元的失業補助,大部分美國民眾將獲得每人600美元的補助,其他還包括對遭疫情打擊嚴重的行業,比如餐館、影院等進行補助以及為學校發放補助和疫苗資金。
  • 陰影籠罩美國獨立日 川普為何偏要「特」立獨行?
    危機期間被解僱的1400多萬美國人仍在等待重返工作崗位。報導稱,看似強勁的數據也沒有考慮過去兩周的情況。隨著多個州感染病例再次激增,經濟領域可能重新出現問題。報導指出,川普及其最忠實的盟友正全力應對短暫復甦期過後再次席捲全國的不確定性和恐懼。他的政策和在危機期間的所作所為不會讓所有黨內朋友感到興奮,在華盛頓有越來越多的共和黨人敢和總統唱反調。
  • 川普:雄辯勝於事實,後真相時代:美國人真的不在意謊言了嗎?
    美國,全球最有錢的國家,如今卻充滿著欺騙。原本這裡秉承著事實有真假,觀點無對錯的理念來設立規則,但後來卻在樹立自由主義精神同時又得堅持利益主導而走向迷失,丟掉了追求「事實」的意志。權貴們成為了謊言製造機,就連美國總統山上那幾位總統都逃脫不了編撰謊言。在後真相時代,現任美國總統川普無視客觀事實,堅持自我「雄辯勝於事實」,鞏固目標群體的情緒偏見。
  • 美國人引以為傲的事在崩塌,美記者很勇敢,川普這回怎麼解釋
    據海外網報導,美國人引以為傲的事在大崩塌,美記者很勇敢,向媒體公開了自己目前處境,以及所遭受不公待遇。據報導,白宮首席記者吉姆在擔任報導白宮新聞時,不止一次收到死亡威脅,也不是第一個收到死亡威脅的記者。從2018年開始,吉姆作為CNN常駐白宮首席記者,自己與家人多次遭遇死亡威脅,甚至一度被白宮吊銷記者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