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名醫錄 | MD安德森癌症中心王冀洪教授

2021-01-11 騰訊網

全球視野 本土思考

• 北美放射學會(RSNA)副主席

• 美國醫師協會治療評估工作組影像部門主席

•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醫學物理學博士,著名醫學中心-梅奧診所住院醫師畢業

• 擁有近30 年醫學影像系統臨床應用與研究經驗,參與數項國際標準的制定工作,發表過3本著作,100多篇論文,50多應邀報告,籌劃並主持數個國際研討會講習班

• 現任中國影像物理協會顧問,曾擔任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數字醫療顯示標準委員會顧問成員並參與標準的制定

• 美國醫師協會數字x-光機放射計量標準委員會主席,國際標準委員會成員。 成功完成標準制定並得到世界範圍的採用

• 國際醫學數字影像顯示設備標準委員會創始委員,參與並成功制定該標準。該標準已在世界範圍內採用實施

• 曾任美國放射影像物理師協會最大分會主席

他,是北美放射學會(RSNA)成立100多年來第一位華裔副主席。

現就職於全美癌症治療排名第一的MD安德森癌症中心診斷醫療影像部門,憑藉過硬的專業質素和幾十年來積極投身本行業的熱情,王冀洪教授被大家推選到這個位置。

成立於1895年的北美放射學會在全球136個國家有54,000多位成員,每年都會舉辦全球規模最大的放射學年會,旗下《Radiology》也是放射領域中影響力最大的雜誌。

鑑於王教授在影像和放療兩方面都有著豐富的臨床、科研經驗,安德森癌症中心任命他全權負責全球最先進的功能成像項目——核磁共振放療一體儀的臨床試點項目。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球也只有七臺這樣的核磁共振放療一體儀,其中只有兩臺在美國。

他的辦公桌旁,至今仍擺放著多年前梅奧結業典禮上發給大家的警言「每個人都虧欠自己的行業——時間也好,金錢也好。對那些改善了自己所在行業的組織機構,每個人都有道德義務去支持這些機構。」多年來王教授一直在踐行。

功能成像是大勢所趨

王教授提到:「目前功能成像方面發展非常快,尤其是以核磁共振為引領的一系列功能成像技術。以前醫學影像只是用於診斷,用來告訴病人壞消息,但現在的醫學影像技術將越來越多地被運用於治療過程中及治療後的臨床效果評估。我所在的北美放射學會目前著重關心的問題在於,影像的利用是否真正改變了病人的預後。癌症的治療是動態的,影像在這個過程中應該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在進行治療的同時,用影像來觀察治療結果,隨時調整治療方案,才能實現真正的個體化治療。「 王教授還提到他所在的北美醫師協會治療評估工作組也在積極探索如何用影像來評估治療效果,並利用過去的數據來指導治療。

「現在所謂大數據和精準醫療這些概念炒得非常熱。其實,醫學界,尤其是醫學影像行業百多年來始終在做這些事,只是以前沒有被戴上這些帽子。醫學影像的本質時是多面的,延續的。新技術的研發也旨在更好地捕捉這些本質。癌症治療發展的大方向一直以來就是趨向越來越精準。」

王冀洪教授是第一位入選北美放射學會核心團隊的華人。

最原始的核磁共振儀和放療儀是相對獨立的,病人完成MRI後,再被推到放療儀。而到了第二代,MRI和放療儀由軌道相連,MRI後病人無需移動,放療儀器直接通過軌道移動至病人所在位置進行放療。而第三代就是目前正在安德森進行臨床試驗的核磁共振放療一體儀。病人的情況是瞬息萬變的。將成像和放療實時結合在一起,將極大提高治療的精確度——射線通過實時反饋的核磁共振圖像,精確追蹤腫瘤位置,甚至連病人呼吸時造成的細微位置差別都可以感應到。通過這樣的技術,治療的效果將大大提高。

醫學影像的最大挑戰

王教授認為目前醫學影像屆存在的最大挑戰還是在數據分析上,圖像的構成不是線形的。現在的人工智慧也許在下棋的時候可以超過人類,但要靠人工智慧完全識別圖像還是有相當長的路要走。人們對於圖像的感受是相對的,周遭的環境、語境以及他們本身的視角都會影響對於圖像的判斷。

王冀洪博士在講解MD安德森癌症中心進行臨床試驗的核磁共振放療一體儀。

王教授舉了個例子:醫生去查看癌症病人確診以前每年常規體檢的片子,常會發現部分病人其實早有細微的腫瘤跡象,當時卻沒有被體檢的醫生發現。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於,很多做體檢的醫生,他們的思維前提是」這個病人是健康的」,從而影響了他們的判斷,造成了漏診。怎樣更好的把這種相對性反映在影像識別技術的算法裡是非常關鍵,也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落實到實際應用上,影像數據分析要從多個維度來觀察數據的變化,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比較,才能更好的用過去的數據來預言未來的變化,提高功能成像的效用。

醫學影像的中國機遇

王冀洪教授認為中國通過過去二、三十年的經濟改革,已經建立了相當強的工業基礎,現在要敢於做別人沒有做過的東西,特別是醫療影像和醫院管理這兩方面。 「中國有自己的國情,向先進國家學習時,不應該完全複製他們的硬體,而應該學習他們不斷完善 、不斷創新的精神——安德森癌症中心已成立75年了,時至今日他們還在不斷改進和創新。而且安德森的很多先進經驗,又是很難完全照搬到其他國家的,因為大家的醫療體系和醫療資源都不一樣。中國不管醫院管理者還是醫療行業的先進企業,要把「人行我行」的思路轉變為「人無我有」,敢為天下先。「

王教授在過去這些年裡幫助國內的不少醫院制定了影像方面的規範。通過中美兩國的比較,他認為現在無論美國也好、中國也好,在由核磁共振領銜的功能成像領域,所有國家其實都處在起跑線上。如果大家擺正心態,積極創新,這將會是中國趕超歐美的一個重要突破口。

相關焦點

  • 沈彤教授連續三年入選《嶺南名醫錄》|名醫錄|脊椎病|頸椎病|...
    在2020年9月29日,廣東省家庭醫生協會發布了「2020年度嶺南名醫錄」的名單,沈彤教授繼2018年、2019年之後,再次入選《2020年度嶺南名醫錄》康復科名醫。據悉,自2015年開始,廣東省家庭醫生協會每年都會推出一次《嶺南名醫錄》,旨在鼓勵廣東省內廣大醫生提高診療水平和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同時也為民眾提供一個疑難病的求醫指南。
  • 名醫功夫茶 | 免疫治療會是癌症的「終結者」嗎?
    11月14日下午, 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CCO)學科前沿專場學術報告會在廣州琶洲會展中心舉行。在該專場的「名醫功夫茶」環節,針對新興的免疫治療PD-1和PD-L1抑制劑,來自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的譚靜教授、張蘭軍教授以及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的史業輝教授圍繞「免疫治療是否是癌症的『終結者』」進行深入交流,分享自己的真知灼見。
  • 名醫名家走基層送健康 漯河市中心醫院骨科名醫走進新蔡縣
    河南省名醫名家「走基層?送健康」健康扶貧系列公益活動啟動儀式(央廣網發 通訊員 張巖 供圖)河南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王成增,河南省扶貧開發辦公室社會扶貧處處長李紅軍,河南省衛健委扶貧開發辦處長王仲陽,河南省醫學會秘書長王偉,駐馬店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馮玉梅,新蔡縣委副書記、縣長申保衛等省、市、縣領導蒞臨啟動儀式。
  • 盧洪洲教授(團隊)名醫工作室 落地昆明市第三人民醫院
    12月8日,「盧洪洲教授(團隊)名醫工作室」在昆明市第三人民醫院揭牌成立。昆明市第三人民醫院肩負著全市人民的傳染病醫療救治工作,今年新冠疫情發生後,該院成為昆明市傳染病醫療救治的主戰場。盧洪洲教授(團隊)名醫工作室的成立,將促進昆明市傳染病醫療救治創新人才、創新團隊和學術帶頭人的培養。
  • 日本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女性診療科 婦產科教授明樂重夫子宮脫垂名醫
    女性診療科 婦產科教授 明樂 重夫 婦產科 子宮脫垂的名醫 專業領域 生殖醫學 2011年~至今 日本醫科大學婦產科 教授 醫生介紹 專門從事子宮內膜症、子宮肌瘤、不孕症等生殖醫學、以腹腔鏡手術為主的婦科手術、腹腔鏡下仙骨陰道固定術等骨盆底重建外科。
  • 日本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癌症診療中心大學院教授久保田馨
    癌症診療中心 大學院教授 久保田馨 專業領域 內科學、臨床腫瘤學、呼吸內科學、神經腫瘤學、胸部惡性腫瘤的診斷與治療2009年 國立癌症中心中央醫院綜合住院部14A住院大樓醫長 2010年 國立癌症研究中心中央醫院呼吸器官腫瘤科門診醫長 2011年 日本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化學療法科部長 2012年 日本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教授 癌症診療中心部長 2015年 日本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呼吸內科部長
  • 「情系鳳陽,回報桑梓」陳紹良教授名醫工作室正式落戶鳳陽
    11月28日上午,陳紹良教授名醫工作室揭牌儀式暨義診活動在鳳陽縣人民醫院圓滿落幕!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醫院/南京市第一醫院/南京市心血管病醫院副院長陳紹良、副院長吳素玲攜心內科專家團隊蒞臨儀式現場並開展義診活動。
  • 姜濤教授正式籤約大連北醫八院,成立名醫工作室,定期坐診!
    在市衛健局的支持下,在大連北醫八醫院黨委高度重視下,國之名醫——姜濤教授,正式籤約大連北醫八醫院成立「姜濤名醫工作室」。   姜濤教授以他雄厚的科學研究基礎,在臨床診療工作中開發了獨特的診療路徑。成功探索出前列腺疾病精準微創療法男性不育和性功能障礙顯微外科治療術,因對症精準療效確切,使男科疾病治療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手術成功率國內領先。
  • 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劉京山教授「保膽名醫工作室」落戶省直三院
    為了更好促進專科建設和發展,更好地為當地群眾服務,2020年12月26日,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與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劉京山教授「名醫保膽工作室」隆重籤約授牌。北京大學首鋼醫院教授劉京山,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副院長袁啟東,黨委委員、護理部主任張桂仙,科教科科長馬亞傑,道健基金負責人陳愛雲,消化病診療中心主任程相超以及醫院各職能部門和臨床科室的主任護士長參加此次授牌儀式。
  • 美國十大癌症醫院排行榜,赴美治療腫瘤必讀指南
    MD安德森癌症中心 ,紐約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屈居第二。News & World Report),發布了2020年-2021年度美國最佳癌症專科醫院排名。十家上榜醫院中,MD安德森癌症中心保留了其作為第一大癌症醫院的地位。這是MD 安德森癌症中心連續第6年 - 也是19年來的第15次折桂。排名第二的紐約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這次仍然惜敗於MD安德森癌症中心,近19年來,這兩家癌症中心一直互相竟爭第一與第二的位置。
  • 史本康教授籤約泰安市中心醫院泌尿外科客座教授
    10月22日,泰安市中心醫院舉行籤約儀式,聘任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泌尿外科史本康教授為中心醫院泌尿外科客座教授,中心醫院黨委書記、院長倪慶賓與史本康教授籤署了協議並頒發聘書。黨委委員、副院長滕清良,醫務部主任崔剛,重點學科辦公室主任劉晶,泌尿外科主任宋明山,泌尿腎病中心兼腎病科主任呂學愛,泌尿內科主任盧連元,血液透析中心主任王兆華及泌尿腎病中心醫護人員參加了籤約儀式。崔剛向參會人員介紹了史本康教授。史本康教授是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泰山學者特聘專家。
  • 東莞這162名醫生上榜2020年度「嶺南名醫錄」
    東莞這162名醫生上榜2020年度「嶺南名醫錄」 2020-10-11 11: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試管雲《名醫對話》泰國101生殖中心維蘇博士專訪
    而在泰國,有著近百家生殖中心,不少技術水平高卻知名度低的醫院難被中國患者所熟知和選擇。那麼如何解決國內患者和泰國生殖中心之間的溝通障礙,達成雙向選擇? 2019年12月24日,試管雲《名醫對話》節目來到了泰國曼谷101生殖中心,採訪了院長Dr.Visut Suyithayasiri維蘇博士,讓我們一起來尋找答案!
  • 八大名醫在線問診 京東健康名醫直播迎高潮
    12月7日至1月7日「京東健康暖冬義診月」期間,京東健康《京東名醫直播間》欄目開展了「名醫義診直播」活動,通過分享優質線上診療資源,為滿足新形勢下人們日益增長的健康管理需求提供了可靠保障。12月21日,由8位名醫組成的「名醫天團」即將走進直播間,通過「人氣名醫+熱點話題」的高密度集中呈現,將名醫義診直播活動推向高潮。
  • 2018諾貝爾醫學獎公布,揭秘人類徹底治癒癌症的治療法!
    在 2012 年加入安德森癌症中心之前,詹姆斯曾先後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斯隆-凱特林紀念癌症中心以及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任職。目前是安德森癌症中心免疫系主任。2014年,曾榮獲生命科學突破獎;2015 年獲得拉斯克獎;2017 年獲得沃爾夫獎;2018 年獲得阿爾巴尼醫學中心獎(Albany Medical CenterPrize)。  James P.
  • 日本腦神經外科名醫村垣善浩教授,主導研發首個智能手術室SCOT
    而主導研發這個智能手術室的,正是日本乃至全球知名的腦神經外科名醫——村垣善浩教授,任職日本東京女子醫科大學先端生命醫科學研究所副所長。日本東京女子醫科大學先端生命醫科學研究所副所長  村垣善浩教授說:「目前人們所想像中的手術室,好像只是一個為了進行手術的『空間而已』。
  • 為什麼要了解癌症家族病史?
    隨著癌症發病人數的逐年上升,人們對於癌症的關注普遍增加。對於癌症,人們最關心的問題是「癌症是怎麼來的」以及「怎樣做才能避免癌症的發生」。 以下內容來自美國癌症治療領域多年排名第一的MD安德森癌症中心,由美中嘉和腫瘤防治科普團隊進行翻譯整理。
  • 來這裡,線上聽名醫聊中醫→
    嘉賓:孫學軍(海軍軍醫大學海軍醫學系教授,博導,上海交通大學氫科學中心兼職教授)主辦單位: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形式:視頻播放平臺:B站發布時間:2月29日已上線十四大學生抗疫心理情境應對指南嘉賓:蔡智勇(教授)等主辦單位: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形式:有聲書播放平臺:喜馬拉雅發布時間:2月29日已上線十五黃嘉音心理治療文集嘉賓:王祖承(上海市心理康復協會會長)俞承謀(教授。
  • 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專家來我院指導
    11月30日,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院長助理李寧教授帶領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部分臨床科室主任及行政支撐部門主任來我院指導交流。李寧教授致辭我院院長/國家腫瘤區域醫療中心主任尚紅院士,我院副院長辛世傑教授、副院長/國家腫瘤區域醫療中心副主任孔垂澤教授,相關臨床及職能科室主任在我院和平院區1號樓11樓第三會議室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專家團隊進行了會議交流
  • 「大咖」帶隊 雲霄成立兒科名醫工作室
    閩南網6月17日訊(閩南網記者 梁政 通訊員 方淑娟 文/圖)6月16日下午,北京中醫藥大學廈門醫院兒科楊一民教授工作室,在雲霄縣中醫院揭牌成立。雲霄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方毅強及北京中醫藥大學廈門醫院常務副院長徐峰出席活動並為其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