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算時間,如今又快到了6月底,還記得在去年的6月27日是《陳情令》第一次與觀眾見面,悄然的播出讓很多觀眾對這部劇打了問號,沒想到開局便是掉入懸崖的高能時刻。
從肖戰飾演的魏無羨掉入懸崖開始了新的旅程,到帶著面具出現的「莫玄羽」, 都成為了觀眾對劇情的問號,估計只有原著粉能看懂吧?沒想到熬著性子看了三集之後,果斷被這部劇吸引了,不僅是因為魏無羨的活潑,還有與他鮮明對比的高冷少年藍忘機,都成為了觀眾難忘的存在。
而如今《陳情令》從播出至今也已經一周年的時間了,無意中點開了某播放平臺的熱搜榜,赫然發現《陳情令》的名字再度出現在了前三名,這不僅給了我一個驚喜。
原來在一周年之際,「令粉」也沒有忘記這部劇,那麼有一個疑問就油然而生,這部劇到底有什麼魔力讓觀眾對它情有獨鍾呢?
再次重刷《陳情令》後發現,最大的原因便是劇中人物的情感表達和觀眾產生了共鳴,所以才被永遠的記住。首先我們都知道整部劇中最難能可貴的就是「忘羨情」,但是這種「只羨鴛鴦不羨仙」的情感,只能讓人羨慕而已。拋開「忘羨情」,會發現,其中其他人物的情感也都難能可貴。
例如劇中的金光瑤,本身是娼妓之子,去和金光善相認卻被踢下金麟臺,對於金光瑤很多人都特別同情,以至於到最後走向「黑化」,都能被觀眾理解。甚至哪怕是「黑化」的金光瑤,不管是對於藍曦臣,還是那位沒殺死的娼妓都表明了金光瑤本性不壞。尤其是娼妓的出現,雖然曝出了金光瑤的很多內幕,但是從最後結局的時候可以看得出,是因為金光瑤發現她長得像自己的娘親,所以才選擇了軟禁她,而並不是殺死她。
還有「天底下最好的師姐」,對魏無羨的善解人意,甚至連帶著他身邊的溫寧也得到了江厭離的照顧,還有溫寧對阿苑的情感,那一句「我捨不得喝,想把這碗蓮藕排骨湯帶給阿苑」,無疑讓很多觀眾瞬間飆淚。
在《陳情令》中,不僅是人物的情感,連每一個物品都有著獨特的意義,例如江厭離在自己逝世的父親書房中找到的這枚玉佩,蓮藕的形狀,意味著她的父親早已經將魏無羨當成了江氏的一員,而不是下人,別忘記了金凌也好,還是江澄也罷,凡是江氏血脈,皆有一枚。
尤其是那一份每個人都心存善念的表達方式,更加讓觀眾對這部劇情有獨鍾。都知道要說劇中最兇狠的無疑就是薛洋了,可是最後卻給薛洋在心中也留下了一絲善意,只不過薛洋是在用自己作惡的方式來表達這份善意,雖然做法很讓人不能接受,但是不得不說薛洋心中確實也不是那種毫無善意的人。
可能這些種種的情感結合一起,便是讓這部劇時隔一年後,再度登錄熱搜榜的原因吧?不得不說《陳情令》確實難以複製,因為想要表現出這樣眾多的情感,是很多劇中都做不到的,畢竟只要有一個細節被大亂,那麼就會造成殃及的後果,而《陳情令》卻真的將這種細節做到了。
那麼這個夏季,你是否也重刷了《陳情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