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王府井,誰能豔得過我?」
在雙11狂歡夜,蔡國慶邊唱《誰是我的新娘》邊跳rap,穿紅戴綠又搞怪,絲毫不見之前正經嚴肅的模樣。
讓老一輩的觀眾們不禁疑惑,這些年,蔡國慶到底經歷了什麼,才會從一個「不老男神」變成「搞笑大叔」?
一、蔡國慶:父親嚴厲有餘,慈愛不足
蔡國慶出生於北京一個文藝世家,父親是中國歌舞劇院的男中音演員。
蔡父發現兒子在唱歌上頗有天賦,於是一心想讓兒子子承父業,把兒子也培養成一個優秀的歌唱藝術家。
因此,他對蔡國慶要求十分嚴格。
蔡國慶還很小的時候,就被父親帶著一起去上班,既能感受藝術氛圍還能練嗓子,稍大點時還被送去武術學校練武術。
因為男孩子唱歌跳舞,長得太文弱也不行。
在父親的薰陶下,小小年紀的蔡國慶,唱起《茶花女》、《蝴蝶夫人》等歌劇時已經是有模有樣,大人們還都挺愛聽。
但是後來家中發生變故,父親去了五幹七校,就把蔡國慶和弟弟送去爺爺奶奶家照顧。
誰料兄弟倆卻在爺爺奶奶家徹底放飛自我,每天下河摸魚、爬樹摘果,淘氣得不行。
蔡父抽空回來看到整天顧著貪玩而毫無藝術氣息的蔡國慶,心裡又生氣又失望,乾脆把蔡國慶一起帶回了五七幹校,對蔡國慶嚴格要求。
蔡國慶被迫中斷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涯,從此生活中除了練習還是練習。偶爾一個地方唱不準,還要重來。最高的記錄還試過重練20條。
這讓年幼的蔡國慶十分委屈,覺得父親並不愛自己,內心一直耿耿於懷。
以至於當成年後的蔡國慶得知自己將要做爸爸的時候,還特意跑去和自己父親說:「我一定不做你那樣的爸爸。」
他覺得父親對自己嚴厲有餘,慈愛不夠,並不是個合格的父親。
但等到蔡國慶也真正成為一個父親的時候,他才終於理解了父親的心情。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蔡父對蔡國慶的嚴厲要求,究其根底,不過是希望兒子能夠掌握一門賴以生存的技能。
只是,這個道理,蔡國慶成年後才懂。
二、蔡國慶:「奶油小生」幾乎斷送藝術生涯
所謂「嚴師出高徒」,在父親的嚴厲教導下,蔡國慶七歲就能登臺演出,儼然成了舞臺上的一個小小歌星。
後來1977年恢復高考,憑藉著良好的歌唱功底,蔡國慶還考上了中央戲劇學院的少年班。
意氣風發,風頭無倆。
等到了1990年,蔡國慶還收到了芬蘭赫爾辛基大學藝術系提供獎學金的錄取通知書。
這是這所頂尖學校第一次邀請中國人去讀書。
恰好在此時,亞組委也邀請蔡國慶去參加亞運會閉幕式的演出。
權衡之下,蔡國慶選擇了放棄留學,在閉幕會上唱了那首經典的《今夜星光燦爛》,在國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91年,蔡國慶還登上了春晚舞臺,唱了一首《去遠方》,讓全國人們都記住了他這個人。
出名後無數少女們都對他心懷綺夢,那英更是直接表白蔡國慶:咱倆試試唄。
不過蔡國慶覺得那英太過強勢而拒絕了,他更喜歡溫柔小意的類型,兩個人就此錯過。
這讓那英一直耿耿於懷,多年後還在節目上問蔡國慶:有沒有後悔過?
誰知蔡國慶卻說:「當年我真沒看上你,我看上你姐那辛了。」
也是非常耿直了。
不過也可以看出,年輕時的蔡國慶,是當真受歡迎。
但所謂樹大招風,出名了的蔡國慶,也不例外。
在他正火的時候,一位名叫何東的記者寫了一篇文章《甜歌星,膩死人》,說蔡國慶從長相到演唱都太甜,活脫脫像個奶油小生。
那是個崇尚硬漢的年代,「奶油小生」的論調一出,蔡國慶的事業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很多人都用一種異樣的眼光去看他,嘲諷鋪天蓋地。
那也是蔡國慶人生中很灰暗的一段時光。
很長時間他都不敢出門,而是在家裡一遍遍地看自己演出的錄像帶,思索自己到底哪裡像「奶油小生」。
那時候的蔡國慶,如驚弓之鳥,非常在意外界對自己的評價,生怕自己再和「奶油小生」這四個字扯上關係。
為此,他還拒絕了不少演出機會,包括《啼笑因緣》、《金粉世家》等,最著名的是拒絕了《霸王別姬》裡的程蝶衣。
蔡國慶不敢冒絲毫的險,怕再讓自己陷入輿論之中。
這也成為了蔡國慶心中的一個結,對作者何東也一直不能釋懷。
何東當時估計也沒想到自己一篇文章能產生這麼大的影響,一直對蔡國慶深感抱歉,2005年還公開撰文《向蔡國慶鞠躬道歉》,送上了自己遲來的歉意。
終於在後來一次節目中,兩人再度見面,何東向蔡國慶表示道歉,蔡國慶也擁抱了何東,兩個人之間的恩怨,才就此煙消雲散。
三、蔡國慶:人生應該盡情地釋放自己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審美已經愈加多元化,輿論的包容性也變強了。
走出往事陰影的蔡國慶,在新時代的薰陶下,也漸漸不再壓抑自己,逐漸釋放自己的天性,在各種綜藝節目裡搞怪又耍寶。
參加《燃燒吧少年》時,看到熱血的選手,還主動調侃脫掉外套說:「我熱得不行了,都要燒起來了」;
參加《快樂大本營》時,還大膽展示自己的「搓臉澡」,「越搓越會有人愛」,逗得現場的嘉賓和觀眾都捧腹大笑;
還在《吐槽大會》上傲嬌說出:我看整個王府井,誰能豔得過我?」
尤其是在今年《元氣滿滿的哥哥》這檔綜藝節目中,蔡國慶的綜藝天賦更是得到充分釋放,被大家戲稱為「喜劇咖」。
大膽又搞怪,絲毫不見當年那個被「奶油小生」嚇到如驚弓之鳥的蔡國慶的影子。
而這才是蔡國慶真正的本性。
曾經的他被父親壓制,被輿論壓制,小心翼翼地掩藏起自己的內心,一心一意維持世俗所認可的形象,確實為難了自己。
直到中年之後,歷經世事的蔡國慶才恍然發覺,人原本就該做自己。
他說:「我應該從80年代中期就盡情地釋放自己,不應該被那些非議擠壓,把我自己包裹起來。人生真的耽誤不起。」
外界的質疑聲再多,終究無法代替自己內心的感受。
與其活在別人的定義裡,不如大膽做自己,才不會辜負自己。
或許這也是蔡國慶所教給我們的一個深刻道理吧。
人生匆匆幾十年,想要不留遺憾,就要勇敢表達自己,不要輕易被外界所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