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霧劇場懸疑探案劇《在劫難逃》,於昨日已經全部更新完畢,劇中張海峰(王千源飾)在經歷了3次夢境之後,終於弄清楚了趙彬彬的作案動機和真相,結局時他又毅然地選擇進入了第四重夢境,去重塑關係、救贖所有人。
對於這樣的真相和結局,顯然許多觀眾表示不能接受,趙彬彬(鹿晗飾)作案竟是因為一個童年認識的女孩孫曉萌,而孫曉萌的動機竟又是因為一場(車禍)誤會,這樣的理由顯然十分牽強,有失懸疑劇的邏輯水準。
的確,從懸疑探案的角度看,《在劫難逃》這部劇,後期的劇情確實是處理的不是很好,但編劇也給了解釋,還道了歉:「團隊剪輯了多個結尾版本,但最終送審通過的版本只有現在這個,他們也沒辦」。
既然事出有因,我們也不必太較真於劇情,畢竟一部探案劇除了案情精彩本身,它內層透露出的思想也是很值得人們體味的,比如,犯人因何造原因成人性扭曲而犯案,我們如何通過人文關懷避免社會出現更多的這種事情,如何通過改變自我重拾人生的意義,進而通過自我影響來改變不好的事情發生等等。
這些同樣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和對待的東西,也是《在劫難逃》張海峰四重夢境向社會、向每個人要傳達的真正意義,他從一重夢境到四重夢境,每進入一重夢境,就會對人生的意義理解得更深刻、更完善一點,到四重夢境時,他已經完全拾得了人生的意義,成長成了一個有守護感、有責任感,有勇氣對面,並敢於改變不好事物發生的人。
張海峰的第一重夢
從五指山鐘錶店進入,女兒的離開,老婆的分手,導致張海峰頹廢。
喬昕(吳越飾)被綁架以後,又喚醒了他守護女人的願望,讓他重拾了勇氣,重燃了對活著的希望。
張海峰的第二重夢
這裡的張海峰不僅對自己家庭有了守護感,對同事、對社會也有了責任感,他成功抓捕了趙彬彬,護下了前妻,救下了第一集中犧牲掉的同事,以及跑馬拉松的人民。
從這裡開始,張海峰接納了自己的情緒、同事和親人,肯定了自我的情感,邁入了肯定生命價值的第一步,但並沒有打開心結。
張海峰的第三重夢境
這個夢境裡,張海峰體會到妻子的苦,重新審視和反省了自己,對妻子說明了自己的想法,願意用更多時間陪伴妻子和孩子,想要在這次夢境裡,完善並彌補之前所有的人生缺陷和漏洞,並獲得了短暫的幸福時光。
在此同時,他也在一直查趙彬彬,弄清了趙彬彬的身世(育嬰,癮君子收養,被毒打,遇霸凌),他孩童時是一個無人要,無人愛,沒朋友的人,唯一願意幫助他和他做朋友就是孫曉萌,缺失人間溫暖的他,把幫朋友報仇當成在人世的唯一意義。
這次夢境雖然最終也沒能阻止趙彬彬和孫曉萌行兇,但卻讓張海峰打開了心結,內心變得更加完善了,現在他有守護感,有責任感,有價值感,對生活不再逃避,對人世間、對他人萌生出了真正的「愛意」。
而他正是帶著這份愛意,才毅然地選擇邁入了第四重夢境,在這個夢境裡,他將去重塑和喬昕、和女兒、和趙彬彬、和孫曉萌(喬欣飾)等等人物之間的關係,幫助他們找回屬於自己的價值與存在的意義(生而為人的意義)。
希望存在於「每個人」心底最深的痛苦和創傷,都能在第五重夢境裡,被張海峰撫平和治癒,回歸到人生正途中來!
而這也才是《在劫難逃》張海峰四層夢境,給社會、給觀眾帶來的真正意義,不知道你是否看懂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