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皮媽/文
來源 | 虎皮媽的夜航船(ID:hupima) 已獲授權
01
昨天在公號「藍小姐和黃小姐」上看了篇《香江舊聞錄》,講李嘉誠背後幾位紅顏的故事。最讓人感嘆的,當然是他和原配莊明月的段落。
李嘉誠一直被稱為「白手起家」,確因出身實在是不高。雖然生於書香門第,祖上也多有功名和官祿,但李家家道中落。到了李嘉誠,12歲便跟家人從廣東逃難到香港。第二年秋天父親病故後,李嘉誠只能輟學,到舅舅莊靜庵的鐘表店裡當學徒。日子過得清苦,但小他4歲的表妹莊月明卻可憐他。教他改掉潮汕口音,努力學做「香港人」。青梅竹馬、耳鬢廝磨、兩小無猜、情根深種。
莊月明是富家小姐。莊家的中南鐘錶有限公司在當年的香港赫赫有名,莊月明學業順利,先獲香港大學文學士學位,又去日本留學。但難得的是,她對窮表哥的感情,卻從來沒有變化。在李嘉誠創業維艱時,給予了最大的支持和鼓勵。
(莊月明和李嘉誠,圖片來自網絡)
但因為兩人門第懸殊,即使李嘉誠變成「塑料花大王」並成功涉足地產業後,莊家仍一直反對兩人婚事。最終的結合,要等到李嘉誠35歲,莊月明31歲。相識相愛20餘載,非你不娶非君不嫁,跨越了重重世俗阻隔,有情人終成眷屬,真是一出人間佳話。
童話故事講到這裡,便應該欣欣然合上書了。可生活還在繼續。
1990年元旦,56歲的莊月明猝死家中。李家官方宣布是因為心臟病發,但坊間流傳,莊月明乃是服毒自殺。原因,恐怕與李嘉誠和紅顏知己間的感情糾葛脫不了干係。可以佐證這個傳聞的,是次子李澤楷從母親死後便迫不及待從家中搬去酒店,從此後長期和這個首富爸爸形同陌路。
莊明月8歲認識李嘉誠,直至56歲去世。兩人相逢於微時,一步步看著逃難寄居的窮小子,變成了香江傳奇亞洲首富。48載時光裡,前20多年,被世俗阻撓,但心裡是執子之手情比金堅的好時光;後20多年到底過得如何,李太太的心事恐怕外人很難知道了。
錢、地位、孩子,她都有了,但竟剛烈地服毒自盡。旁人不能理解她為什麼會這樣的傻和固執。但她如果不傻不固執,當年便不會一定要嫁那個窮表哥。
02
我去年曾經寫過金庸的感情故事。
人人都知道金庸熱戀長城長公主夏夢。金庸迷說夏夢是他筆下的「小師妹」,那個永遠得不到的心頭硃砂痣。但當年的小編劇並沒有得到女神的垂青,女神和他喝了次咖啡,說一句「還君明珠雙淚垂」,便遠嫁他鄉了。
和金庸攜手於微時的,是他的第二任妻子朱玫。
根據百度百科「朱玫」詞條,「金庸草創《明報》,備嘗艱辛,朱玫與他患難與共,還曾變賣首飾支撐《明報》。1959年他們的大兒子查傳俠出生後,正是《明報》草創之際,篳路襤褸,備嘗艱辛,朱玫與他患難與共,成為最早的、也是唯一的女記者,夜半渡口留下了他們夫妻的身影,還有一杯咖啡兩個人分享等故事。那確實是一段令人難忘的相濡以沫的歷史。」她曾是他的趙敏,也是他的任盈盈。
(朱玫和金庸的結婚照,來自網絡)
後來,金庸在餐館遇到比自己年輕27歲的,年僅16歲的女服務生。為了小昭與雙兒,他拋棄了結髮二十多年的朱玫。之後,他們20歲的大兒子自殺。
再之後,「朱玫在孤獨和貧困中度過後半生,1998年11月8日她病故於香港灣仔律敦治醫院,享年六十三歲。替她拿死亡證的,既不是她的前夫,也不是她的兒女,竟然是醫院的員工,晚境之悽涼令人唏噓,與金庸晚年的風光更是構成了巨大的反差。」
又說,金庸和朱玫的感情破裂早於結識女服務生。因為朱玫生性剛烈,很能幹,亦很認真固執,兩人常因工作爭執。與金庸離婚後,也完全不接受前夫的資助。
1995年,有人看見朱玫在港島銅鑼灣的街邊賣手袋。金庸得知後表示不至於。他說,「我一直想接近她,想幫助她,她拒絕,她不願意見我。我叫兒子去照顧她,她也不願意見到,她情願獨立。」
朱玫如果不倔強,她的晚景不會如此悽涼,或許還能在一段婚姻裡苟延殘喘。但朱玫如果不倔強,當年根本不會節衣縮食變賣首飾,用鐵肩擔起和金庸一起創立《明報》的重任。
03
這個年代,談情義變得很可笑。
看看莊月明和朱玫,女權主義也不會勸大家去追求愛情,而是轉頭追求性解放、享用男色、用錢購買服務。無論男女,大家信奉的,無非是錢多些再多些,事業成功些更成功些,不要輸,不要動感情,要贏,要用套路。美女、帥哥、香車、豪宅,我都想要,我也都是可以有。
可是這樣就真的滿足了麼?
金庸晚年接受白巖松採訪,曾說:「我作為丈夫並不很成功,因為我離過婚,跟我離婚的太太有一位,我心裡感覺對不起她,她現在過世了,我很難過。」
莊月明去世多年以後,有記者在李嘉誠書桌上拍到一幅小箋:「邀千人之歡,不如釋一人之怨。」
那個待他情深義重的人故去了,到了晚年,他心裡才有一點點的遺憾和難過。或者是很多很多的遺憾和難過。可這個還重要麼?或許重要,或許不重要。
但在我心裡,比起那些八面玲瓏可以釣上金龜婿的人生贏家,始終還是敬重莊月明和朱玫這樣的女性更多。
她們這一生好不划算。但她們這一生,是有血肉情義的,是閃亮的、是讓人動容的。回想起來讓人悵然,但也隱約感覺,人生這般,好像也並沒有白來。
我只有這一輩子,你也只有這一輩子。除了買賣和計算之外,我們總要留下點東西,大過自己的東西,大過這一生的東西。
還是用我去年文章的結尾結束吧。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生則同室,死亦同穴。」最動人的情詩,是寫給戰友的。我們兩人是歲月裡最親密的戰友,一起面對人生的顛倒無常和人性的不堪脆弱,一起經歷爭執、誘惑、挫折、考驗。一生中有無數次機會可以放開對方的手獨自偷生。但竟然都沒有。
原來情深義更深。
只求幸運,找到一個懂得珍惜這般深情的人,而不是只在墓前空悲嘆。
叮噹媽(微信號tongcp),南京大學碩士,曾就職於中山大學,兩度辭職後成為全職媽媽,後考入中山大學攻讀博士、現為國內知名保險經紀公司高級合伙人。如果你對我經歷感興趣,可以戳這裡:《我這10年的折騰》,這是一位既想相夫教女,又想自我實現的MM 的努力。
歡迎參加抱團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