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與ATV的電視劇爭霸時代(四)

2020-12-06 小李大俠

從1989年5月開始,林百欣正式入主亞視,到1998年5月,林氏出讓亞視51%的股權,這十年是亞視走向巔峰的十年。

林百欣

在林百欣的主政下,亞洲電視在節目製作上,實行一連串的改革和突破,為亞視帶來寬鬆的創作空間,在亞視眾人的不斷努力之下,精彩節目不斷湧現,運營狀況連續好轉,終於在1996年轉虧為盈,拼得1200萬元的純利。九十年代期間亞視還曾與大陸的電視臺進行過多次合作。

當然,九十年代的十年也是TVB電視劇巔峰的十年,因為這十年間,有更多的港劇被引進大陸播出,大陸80、90後們最熟悉的就是這一時期的經典港劇和又帥又靚的港星。

黃日華,這個TVB的「親兒子」在1989年主演的《義不容情》創造了超過60點的極高收視率,並獲得無線電視28周年臺慶「全球最多華人收看的電視劇集獎」。但華哥這個苦命的打工人還是沒有得到TVB待遇的提升,於是1990年黃日華跳槽了,加入了亞洲電視。(華哥當年表示加入亞視純粹是為了生計)

1990年6月,剛加入亞視不久,黃日華便主演了時裝劇《還看今朝》(又名《天網》),與其搭檔的是亞視當家花旦伍詠薇、亞洲小姐冠軍翁虹等人,可見亞視對黃日華的重視,黃日華也不負所望,該劇在香港播出時收視率高達27點,超過了無線同期的節目。後來這部劇還入選馬來西亞傳媒界評選的20世紀華語電視劇集100強以及新加坡電視媒體評出的20世紀百部華語經典電視劇集。

亞視比無線強的一點就是創新,TVB的劇集類型,無論是古裝武俠劇還是現代時裝劇,改變的多是框架內的故事套路和人物設定,而亞視則敢於吃螃蟹,多次擴展未有之領域,喜歡嘗試之前港劇從未涉及的題材。

1991年,亞視推出了賭片《勝者為王》堪稱賭場題材電視劇的鼻祖,該劇是陳庭威的成名作,還有亞視重點打造的小生花旦呂頌賢和萬綺雯,以及實力演技派秦沛、高雄的加盟,使得這部劇極具觀賞性,播出後收視率也是一路走高。

隨後的兩年亞視又製作了續集《勝者為王2天下無敵》和《勝者為王3王者之戰》。第二部《天下無敵》因為有了曾華倩的加盟,以平均21點成為亞視當年收視第一的劇集。

這一年,TVB要想在風頭和收視上壓制《勝者為王》系列還得天王出馬,1991年黎明主演的《今生無悔》奪得了港劇年度收視冠軍。黎明憑藉《人在邊緣》《今生無悔》等劇集聲譽鵲起,迅速速紅遍華語地區,收穫了龐大的影迷,也為他日後的歌唱演藝事業打下了堅實基礎。

從1992年開始,香港地區正式以個人收視紀錄系統來計算電視節目的平均收視率。這一年萬梓良領銜主演的TVB劇集《巨人》以36點平均收視率戰勝了同為時裝商戰劇的TVB25周年臺慶劇《大時代》,而後者以3點之差屈居亞軍,但在不少內地觀眾心目中《大時代》才是經典。而此時歐陽耀泉改名成了歐陽震華,他結束了長達十年的龍套生涯在《壹號皇庭》當中首次擔當主演並以30點收視率殺進全年收視率前三。郭富城主演的古裝武俠劇《風之刀》以29點獲得年度收視第四名。

1993年3月,亞視播出臺慶大劇《銀狐》,同時段對撼黎明、李嘉欣主演的TVB臺慶劇《原振俠》引發了觀眾熱議。《銀狐》幾乎出動了當時亞視最熱門的人物,包括黃日華、曾華倩、伍詠薇、張家輝、呂頌賢、劉錦玲、江華、鮑起靜等等,以至於很多觀眾都拿它與TVB的《大時代》相提並論。

除了齊集眾多一線明星以外,《銀狐》的經典之處在於它打破了常規,打破了慣常電視劇討喜的大團圓創作方式,另闢蹊徑、鋌而走險,在劇情未完之前,沒人可以得知誰會是最後的勝利者。劇情非常緊湊,故事情節豐滿,人物命運跌宕起伏,一環扣一環,非常精彩。

這時期不得不提一個惡性競爭,1993年臺灣版《包青天》大火之後,香港兩家電視臺看到了巨大商機,TVB率先進行了引進,亞視也不甘示弱,引進了同款,這導致了兩家電視臺在同一時段播出同一單元故事甚至同一集的情況,這樣,觀眾無論換哪個臺,看到的都是包大人那一張黑臉。

《包青天》在當時實在是太受歡迎了,236集的臺灣華視版本播完之後,兩家電視臺都動了心,要拍一部自家的《包青天》。此時亞視先發制人,開拍《碧血青天楊家將》,把金超群請來再演包拯。這部劇也造就了楊家將與開封府的神同框。

TVB這邊呢,則是邵逸夫親自下令,要集齊華視的全套班底開拍一部《新包青天》,以鄭伊健、陳松伶等當家小生花旦搭配金超群、何家勁、範鴻軒這個「鐵三角」。但是,拍了十來集之後,金超群指責TVB欠薪,邵逸夫覺得丟顏面而大怒,劇集無疾而終。

無線和金超群鬧矛盾,亞視自然成了最大贏家。金超群帶著「公孫策」範鴻軒投奔亞視版《包青天》,展昭從何家勁換成了呂良偉。亞視這個版本也獲得了不錯的收視成績。

而TVB則心有不甘,在1995年出品了自己版本的《新包青天》,演員也全部用的自己人,由狄龍飾演包拯,黃日華飾演展昭,廖啟智飾演公孫策。不過觀眾在電視上連續三年看到同一題材的劇,嚴重審美疲勞,導致TVB95版的《新包青天》播出後水花不大。

亞視和TVB的這場惡性競爭總共歷時三年,《包青天》也足足霸屏了三年,這在當時被戲稱為「雙包案」

從1994年張智霖、朱茵主演的《射鵰英雄傳》開始,TVB掀起了九十年代翻拍金庸劇的又一輪熱潮,1995年古天樂、李若彤主演的《神鵰俠侶》,1996年呂頌賢、梁佩玲主演的《笑傲江湖》,1997年黃日華、陳浩民、樊少皇主演的《天龍八部》,1998年陳小春、馬浚偉主演的《鹿鼎記》,1999年陳錦鴻、佘詩曼主演的《雪山飛狐》等等,這次翻拍不同於八十年代每部金庸劇由不同的監製導演執導,TVB把九十年代翻拍金庸劇的大任全部交給了一個人,他就是金牌監製——李添勝。添哥當年圖精不圖快,一年一部金庸劇,每一部的主角選的都是恰到好處,而且每一部金庸劇的武打戲因為有了特效的加持,觀賞性大大提高,全面超越八十年代金庸劇的套路招式。九十年代TVB翻拍的一系列金庸劇,沒有一部能拿到年度收視冠軍的,甚至有的劇連年度收視前十名都進不了,可見90年代的香港觀眾對金庸劇已經不是那麼買帳了,但是,這些金庸劇被引進內地播出後,引發了內地觀看熱潮,並且一部比一部火,成為內地90後們的集體回憶。

在武俠劇方面,由於TVB持有改編金庸小說版權,亞視只能另闢蹊徑,改編其他名家武俠小說,1992年播出了根據臥龍生小說改編的武俠劇《仙鶴神針》,1993年再次翻拍了《天蠶變之再與天比高》,雲飛揚這一角色依舊由「大俠」徐少強扮演,該劇是他九十年代重返亞視的第一作。《天蠶變之再與天比高》由監製蕭笙,率領亞視幕前幕後精英,炮製而成的千萬元巨製。外景在奇峻山勢和千奇百怪崖洞馳名的廣東陽春拍攝,場面十分壯觀宏大,本劇也是很多80、90後的經典回憶!

值得一提的是,1994-1995這兩年,甄子丹為亞視拍攝了兩部武俠功夫劇,分別是《洪熙官》《精武門》,這兩部劇在收視方面都超過了同期無線的節目,甄子丹居功至偉。甄子丹作為香港知名動作明星,在這兩部劇中為我們奉獻了精彩絕倫的武打動作場面,尤其是《精武門》,繼八十年代亞視的「精武三部曲」之後,再次點燃了國人內心澎湃的熱血。「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這句話至今猶言在耳,而甄子丹飾演的陳真和萬綺雯飾演的武田由美的純真愛情沒能善終也成為我們童年的遺憾。

1996年亞視的代表武俠劇是劍嘯江湖,私以為這部劇並不比同年TVB呂頌賢版的《笑傲江湖》遜色。《劍嘯江湖》是一部糅合了古龍小說《流星蝴蝶劍》和《浣花洗劍錄》的劇情而改編的武俠巨製,頗得古龍小說意境,演員、武打、場景、配樂都堪稱一流。但就是這麼經典的兩部金庸古龍大劇在收視上卻輸給了一個猴子,那就是同年TVB播出的由張衛健、江華、黎耀祥、麥長青主演的神話劇《西遊記》

這是香港TVB翻拍經典的又一力作。劇情除了根據經典名著《西遊記》外,還加入了大量的搞笑元素,使得這一部作品在還原原著的同時,又創作出了有別於原著的另一番風味。全劇情節緊張曲折,人物形象積極健康。邪不壓正的主題思想自始至終貫穿著全劇。與六小齡童版孫悟空對比,張衛健當年用極具個性的方式演繹的港版孫悟空,也一度火爆螢屏。這版《西遊記》最終以36點獲得香港年度收視冠軍。

1997年亞視的《雪花神劍》對標上了TVB的《天龍八部》,而且兩部劇是在同一天開始上映,結果不用說,在收視率上,自然是《天龍八部》大獲全勝。但《雪花神劍》作為亞視當年的重頭戲,也是大牌明星雲集,並由四位亞姐擔綱女主配角。可惜遇到了黃日華的《天龍八部》,只嘆運氣不佳。《雪花神劍》把「渣男遭遇痴情女」這一橋段演繹的淋漓盡致,堪稱是師徒戀的鼻祖劇,像後來大陸拍的什麼《花千骨》之類的師徒虐戀劇,都能在《雪花神劍》中找到影子。

與八十年代古裝劇為主、時裝劇為輔正好相反,TVB的九十年代成了時裝劇為主、古裝劇為輔。TVB90年代的時裝劇很多都是系列大劇,少則兩輯,多則四五輯,歐陽震華主演的《壹號皇庭》從1992年開始到1997年,先後拍了五輯;陶大宇、郭可盈主演的《刑事偵緝檔案》系列,從1995至1999年,連拍四部,第一部還拿到了1995年的年度收視冠軍,古天樂、萱萱主演的第四部更是分別獲得了TVB視帝、視後。1997-1999年播出的兩部《鑑證實錄》則是刑偵劇中的經典佳作,懸念迭起、緊湊精彩,一看便知系出刑偵劇金牌監製潘嘉德之手。從1998年開始,《陀槍師姐》《妙手仁心》先後也是連拍三部,成為時裝警匪和醫療題材的經典之作。

除了這些系列時裝劇,TVB還有一些單個時裝劇集亦十分經典,如1994年的《笑看風雲》,1996年的《天地男兒》,1998年的《天地豪情》,以及被譽為港劇中「航空母艦」大製作的1999年的《創世紀》等。這些經典時裝劇都是由TVB重量級演員來擔綱,比如鄭少秋、黃日華、羅嘉良、古天樂等等。

亞視90年代的經典時裝劇主要是1996年播出的《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和《再見豔陽天》。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是亞視經典中的經典,劇中的四朵金花性格迥異,命運起伏,讓觀眾眼前一亮,打破以往電視劇以男性為主的慣例。加之劇中穿插的大量歌舞,使得劇集無論是形式感還是故事性都無可挑剔,一經播出便引起轟動。該劇豆瓣評分高達9.0,即便放眼整個TVB,也沒有幾部劇集能超越它。


《再見豔陽天》由馬景濤、陳秀雯、鄧萃雯主演,以兩個不同性格女人的遭遇,貫穿中國20至40年代的離亂,中間以兩女的角度,穿插了不同的人物與不同的故事,講述了幾個性格迥異的年輕人在面對命運、感情、理想時的矛盾和掙扎。這是馬景濤首次出演港劇,沒有那麼咆哮,並自此與陳秀雯開始了搭檔,陳秀雯在這部劇中賢惠的形象也讓人記憶深刻。

在九十年代,還有一個題材是TVB遠遠落後於亞視的,那就是殭屍題材劇

1995年,亞洲電視以百萬港元高薪禮聘林正英出演電視劇《殭屍道長》,由此林正英的電視生涯開始。這套電視劇不單為亞視贏得高收視,亦被視為林正英影途的起死回生之作。

1996年,林正英又接拍了續集《殭屍道長Ⅱ》,該劇由六個單元連貫而成,故事圍繞神、妖、人、鬼、仙而著筆。《殭屍道長II》也是林正英師傅生前的最後一部殭屍題材的經典之作。

兩部《殭屍道長》讓亞視興奮不已,1997年準備拍攝《殭屍道長Ⅲ》。然而此時的林正英已患上肝癌,病得不堪人事,1997年11月8日,他便離開了人間,《殭屍道長Ⅲ》終成泡影,成了觀眾永久的遺憾。

1998年,為了紀念林正英,亞視拍攝了《我和殭屍有個約會》。該劇前所未有的題材嘗試、全新的「殭屍」演繹和「腦洞大開」的劇情設定開拓了港劇未有領域,一時掀起全港「殭屍」熱潮,成為一代人心中的「經典神劇」,而這種靈異詭譎的奇情風格,是無線拍不出來的。

劇中,不僅況天佑與馬小玲的感情使人印象深刻,該劇對人性的洞悉,對社會的思考也令其成為經久不衰的經典之作。《僵約》不論在題材設置還是在情節表達上都較為超前,在20年前便一舉包攬了「不死之身」、「穿越科幻」、「神話改寫」等眾多現今流行元素。

《我和殭屍有個約會》第一部播出大受歡迎,亞視於1999年開拍第二部,陣容擴大,請來了任達華、張慧儀、梁榮忠、謝君豪等助陣,再創經典。第二部大結局平均收視20點,最高收視達22點,取得近6成的收視,可以與無線當時的收視相抗衡。

縱觀整個九十年代,兩家電視臺各有千秋,雖然在收視上亞視始終處於弱勢,但員工薪水普遍較高,而且亞視不像TVB內部競爭那麼大,藝人更容易獲捧,萬綺雯就先後三次被點名力捧。TVB的藝人會偶爾跳槽到亞視,而亞視的藝人也經常被TVB挖走,這種人才的流動很正常,但是TVB在這段時間挖走的江華、呂頌賢、伍詠薇、劉錦玲、張家輝等,則傷了亞視元氣,畢竟這幾位是亞視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新人,亞視九十年代初形成的雙生雙旦(呂頌賢、江華、萬綺雯、伍詠薇)也只剩下萬綺雯一個人為亞視苦苦支撐。

不過90年代的亞視,依舊在題材創新上走在了TVB的前面,《勝者為王》、《殭屍道長》、《我和春天有個約會》、《雪花神劍》、《我和殭屍有個約會》等,現在仍在港劇迷心中佔有一席之地,有的豆瓣評分甚至可以殺入港劇前十。

而職業方面的劇,TVB就比較擅長了,比如《刑事偵緝檔案》、《鑑證實錄》、《陀槍師姐》、《妙手仁心》等。商戰題材的劇,亞視和TVB都拍過一些比較經典的,整體來說巔峰時期是不相上下的。

亞視的劇集色調沒有TVB的那樣豔麗,甚至有些灰暗,題材上更加大膽,也更敢於直面人性,這樣的風格,在劇迷心中自然是不可多得的,可惜在普通觀眾眼裡,可能顯得過於沉重了。

相關焦點

  • TVB與ATV的電視劇爭霸時代(三)
    1982年麗的電視股權結構再次發生變化,遠東集團主席邱德根注資1億港元購入50%的股權,入主麗的電視,並將麗的電視更名為亞洲電視有限公司,簡稱亞視(ATV),從此麗的進入邱氏主導的亞洲電視時代。遠東集團主席 邱德根邱德根入主亞視後,也效仿無線電視拓寬業務,逐漸開始舉辦歌手大賽、藝員培訓班、亞洲小姐選美比賽等等,因此公司在製作電視劇方面勢必縮減費用
  • TVB與ATV的電視劇爭霸時代(一)
    1957年5月29日,「麗的映聲」在香港成立,成為香港歷史上第一家(免費)電視臺,也是全球首家華語電視臺。比無線電視的成立早了十年。1967年,無線電視臺(TVB)正式開播,不僅完全免費,而且還有部分彩色畫面節目,很快便從麗的映聲吸走了大量觀眾用戶,而麗的映聲直到1971年才開始電視節目彩色化。
  • TVB與ATV的電視劇爭霸時代(二)
    那個時代香港的電視劇工業人才濟濟,香港兩大商業電視臺麗的電視(即亞洲電視)和TVB正是旗鼓相當的時期。 「收視率」作為衡量一個電視節目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它的高低能決定電視臺的收入以及未來節目的製作方向,為了收視率,麗的和TVB可謂是絞盡腦汁,各出法寶,而電視劇便成為爭奪觀眾的最大砝碼。
  • TVB與ATV的電視劇爭霸時代(續)
    (華哥當年表示加入亞視純粹是為了生計)1990年6月,剛加入亞視不久,黃日華便主演了時裝劇《還看今朝》(又名《天網》),與其搭檔的是亞視當家花旦伍詠薇、亞洲小姐冠軍翁虹等人,可見亞視對黃日華的重視,黃日華也不負所望,該劇在香港播出時收視率高達27點,超過了無線同期的節目
  • 精選香港90年代 歷年六部最經典劇集,回顧tvb與亞視分庭抗禮時期
    《蜀山奇俠之仙侶奇緣》(tvb)2.《勝者為王》(atv)3.《中華英雄之中華傲決》(atv)4.《今生無悔》(tvb)5.《灰網》(tvb)6.《大時代》(tvb)2.《勝者為王2天下無敵》(atv)3.《巨人》(tvb)4.《仙鶴神針 》(atv)5.《壹號皇庭》(tvb)6.
  • TVB與ATV的電視劇爭霸時代III
    這次雖然亞視沒能做到收視完全超越(事實上還差的很多),但已經是超水平發揮,搞得TVB由輕敵到慌亂,灰頭土臉。其後亞視的《肥貓正傳II》亦勢如破竹,取得了過百萬觀眾收看的佳績。面對亞視《縱橫四海》的熱度,無線年底也推出相同商戰及家族情仇題材一百集長篇劇集《創世紀/創世紀II天地有情》。
  • 粵語電視劇《同盟》人物關係圖介紹 TVB沒落真正原因
    楊怡,佘詩曼,來來去去那幾人(嗯已經不太記得有誰了)香港電視劇的時間表是:8點是半個小時的處境劇,830-930搞笑居多老少皆宜的電視劇,然後930-1030另一齣。而演員經常重複,穿著現代裝陪你吃飯,然後一身俠裝陪你吃水果。最誇張一次,有個演員叫羅樂林,一天死了五次。
  • TVB與ATV的電視劇爭霸時代(二)|天蠶變|tvb|香港電視|大地恩情
    那個時代香港的電視劇工業人才濟濟,香港兩大商業電視臺麗的電視(即亞洲電視)和TVB正是旗鼓相當的時期。「收視率」作為衡量一個電視節目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它的高低能決定電視臺的收入以及未來節目的製作方向,為了收視率,麗的和TVB可謂是絞盡腦汁,各出法寶,而電視劇便成為爭奪觀眾的最大砝碼。
  • 同盟粵語電視劇劇情結局介紹 同盟播出時間及人物關係圖
    她為了在權力世界站穩陣腳,忍痛放棄骨肉之情,將親子高子傑(陳展鵬飾)送往臺灣,希望他避開波譎雲詭的金錢鬥爭。同時,他另收孤兒令千佑(陳山聰飾)為養子,並培育他成才,一起鞏固集團統治。有天,殺手無故群襲,對付子傑和其摯親薇姨(鮑起靜分飾),幸好民宿兼職工阮清欣(胡定欣飾)出手,助子傑殺出重圍。子傑心覺事有蹊蹺,於是返港找好友戴華冠(梁烈唯飾)相助,過程間終於發現了自己的身世。重踏家門的子傑與令熊芥蒂仍深,偏偏此時發生家族內鬥,令熊的二妹令熹(韓馬莉飾)、三弟令烈(張國強飾)覬覦主席之位,密謀踢走令熊。
  • 當年tvb首部被封殺電視劇,卻被成為黑馬奪得獎,更映射黃家駒
    當年tvb首部被封殺電視劇,卻被成為黑馬奪得獎,更映射黃家駒熱愛追劇的電視迷的都自己的優先級,每一個時代的不同,喜歡度也是不一樣的,香港劇,臺灣偶像劇,日本劇情,韓國歐巴劇,歐美大片劇,總有你喜歡的,九十年的香港劇紅遍亞洲,香港劇有無線的電視臺的,和亞洲電視臺的
  • TVB史上第一個視後的出處——關詠荷版《苗翠花》
    1997年無線《苗翠花》(關詠荷、江華、陳少霞等)(苗翠花)關詠荷(馬玉梅)惠英紅tvb史上第一個視後的出處,絕對的女主劇女人戲,苗大石和李小環的虐心之戀還有那幾個逗比姨太太和表小姐也很搶戲,男主方德在裡面基本就是個陪襯。
  • TVB默默無聞演戲的那些女甘草明星
    2007年香港電視劇《溏心風暴》一劇更引發一片甘草熱潮,很多觀眾都認為有演技的甘草比新一代的演員更吸引。現在就來盤點臉熟卻叫不出名字的女甘草演員。黎萱黎萱1931年生,她的父親是香港電影之父黎民偉,母親是香港第一代電影明星林楚楚,而她的侄女就是剛剛退出娛樂圈的大美女黎姿。
  • 16部ATV(亞視)經典電視劇
    大概也就是從八十年代開始,內地開始大量引進香港電視劇,大大填補了百姓精神需求貧乏的空缺。小編可以說但凡那個年代出生的孩子都是由來自香港的電視劇伴隨著長大的。而香港電視劇確切來說它其實來自兩大電視臺,分別是香港TVB(無線電視)和香港ATV(亞洲電視),熟悉的朋友應該都知道。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這兩家電視臺鬥得非常激烈,可以說水火不容。
  • TVB老戲骨李香琴去世,享年88歲|tvb|他來自江湖|家有喜事_網易訂閱
    早年經歷  李香琴原名李瑞琴,廣東順德人,父親在澳門經營米鋪、錢莊生意,出身富裕的她於澳門成長,入讀勵群小學。十六歲她正式踏足舞臺,曾有「二幫王」(「二幫」即粵劇中的第一女配角)之稱。    1960年拍攝了第一部扮演反派角色的電影為《鴛鴦江遺恨》)。  1964年參與拍攝了《街市皇后》、《九九九離奇三兇手》(1964)等等,由於她曾扮演西宮娘娘,而之後飾演的多是陰險角色,故有「西宮琴」的外號。 與譚倩紅、任冰兒、朱日紅等人結義金蘭,號稱「九大姐」。李香琴排行最長。她們合資拍攝過一部作品《香城九鳳》,並由幾位金蘭姊妹擔綱演出。
  • TVB老戲骨李香琴88歲離世!患腦退化症去年急速惡化
    早年居於澳門,入讀勵群小學;從小愛好粵劇,十六歲正式踏足舞臺,曾有「二幫王」(「二幫」即粵劇中的第一女配角)之稱。1956年起,李香琴曾主演百多部粵語電影,首部作品為《黃飛鴻三戲女鏢師》。李香琴以扮演反派角色著稱,尤以奸妃、後母、情婦等形象最突出,與餘麗珍的東宮娘娘形象分庭抗禮。
  • 香港tvb電視劇在線15部新劇牽手優酷,TVB如何開啟「新港劇時代」?
    羅家良的商業電視劇《創世紀》, 陳金紅 郭濟南等, 拍了5億港幣 對海峽兩岸都有廣泛的影響。這次是《再次創世紀》,主題和故事圍繞著過去十年香港的金融和經濟發展。作為經典IP,這次,「再生」由Wireless和愛奇藝製作。隨著大陸的資金供應,激活演員並非易事。它不僅帶來了前四個和現在的四個?k?來自郭濟南的pfe, 林文龍 袁偉豪和周伯豪在一起。
  • 「二幫王」李香琴: 演粵劇、演電視劇都好精彩
    早年居於澳門,入讀勵群小學;從小愛好粵劇,十六歲正式踏足舞臺,曾有「二幫王」(「二幫」即粵劇中的第一女配角)之稱。演藝經歷1956年起,李香琴曾主演百多部粵語電影,首部作品為《黃飛鴻三戲女鏢師》。李香琴以扮演反派角色著稱,尤以奸妃、後母、情婦等形象最突出,與餘麗珍的東宮娘娘形象分庭抗禮。 1959年參與拍攝《漢武帝夢會衛夫人》。
  • 香港tvb電視劇在線tvb2019電視劇排行榜_港劇排行榜:TVB最經典十大古裝電視劇TVB最經典十大
    關注我的粉絲都知道本君是搜尋各種資源的小能手,最近有好多粉絲問我能不能找到可以免費觀看全網電影電視劇的工具,本君仔細找了下
  • 香港TVB電視劇演員:歐陽震華(1)
    申生好醫術,對繼承爵位之事並不著急,而夷吾(黃子揚 飾)不及重耳(黎明 飾)賢能,不惜出毒招重耳,以求得到世子之位,重耳為免兄弟間起幹戈,毅然出國遊歷。重耳應邀出席諸侯大會,途中邂逅秦國懷嬴公主(羅慧娟 飾),情絲互結,可惜生逢亂世,未能成眷屬。獻公駕崩後,奸妃驪姬(劉桂芳 飾)專政,力舉其子奚齊為帝,為朝中大臣所不容,引起內亂。夷吾得秦穆公之勢回國稱帝。
  • 細數TVB大上海風格電視劇
    細數tvb 劇 這類體裁電視劇 曾經佔領tvb 風雨一時  我先來 1  最經典肯定是 發哥和趙雅芝的 上海灘   2 鳳舞香羅 這個好在有 幾大主人物 撐場   三大花旦 都非常適合演繹出那個民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