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5日,日本國寶級演員樹木希林在東京家中去世,享年75歲。
對於這位奶奶級別的演員,你或許不記得她的名字,但你一定知道她演過的電影:
她是《東京塔》裡那個一手把兒子拉扯大,默默付出著的母親;
她是《記我的母親》裡,那個年輕時狠心「棄子」,老後患上痴呆症的女人;
她更是名導枝裕和的電影裡鐵打的「媽媽」:《步履不停》、《如父如子》、《比海更深》、《小偷家族》等等。
「將母親的刻薄以不討人嫌的方式表現出來,恐怕只有樹木希林才能做到。」
縱觀她這一生,獲獎無數,直至離世,也一直致力於為人間留下經典。
在她逝世後的一個月,由她主演的影片《日日是好日》上映,這也是她老人家為我們留下的最後一份禮物。
這是一部關於日本茶道的電影,講述了主人公典子(黑木華飾)跟隨武田老師(樹木希林飾)學習茶道,感悟藝術之美,參悟人生真諦的故事。
沿襲了一貫的日式治癒風格,影片中,典子在武田老師的帶領下,從活潑靈動的少女時期,邁入溫婉沉靜的中年。
人雖已走,茶卻不涼,樹木希林最後向我們送上一碗洋溢人生哲理的溫暖好茶,餘韻無窮。
歲月仿佛在一幀幀的鏡頭下流淌著,在日復一日的茶道研習中,往事未如煙而過,卻化作力量使其愈發沉厚。
生命在一呼一吸之間,尤為動人。
典子啊,真的是像極了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
邁入大學時憧憬著學有所成,然而時間匆匆而過,畢業找工作卻遙遙無期。
在一片迷茫中,典子半推半就跟著表姐向那位母親所說的「連鞠躬問候都感覺很厲害」的武田老師學習茶道。
與從小被稱讚機靈直率的表姐不同,她「認真」「愛扣死理」,雖然有「是個很努力的人」這樣的誇獎,但也會被加上一句「冒冒失失的」。
全然陌生的茶道實在太繁瑣了:
行茶、分茶、碗泡、傳杯、清壺,進入茶室要先邁左腳,不能有太多泡沫,不可以甩水勺,要慢慢等水滴光,取水不能弄出聲音......
日復一日的茶道研習中,表姐偶爾會偷個小懶,但是老老實實的典子始終不敢翹課。
直到有一天,在無意識中完成了一套行雲流水般的煮茶動作,她終於體會到老師所說的「先行後心」:不要用腦記憶茶道,要通過練習讓手來記憶,讓手自然來完成每一次茶道。
於一次次重複又單調的動作中,典子逐漸領略到一絲真諦:手中捧著的茶杯有一抹松鼠般的輕盈靈動;雨天聽雨聲淅淅瀝瀝詩意瀰漫;舀起一勺水於細微之間捕捉到冷水與沸水的不同......
她感悟到:
「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可歸納為能立刻理解和無法立刻理解兩大類。
能立刻理解的事,只要接觸之後就瞭然於心;但是無法立刻理解的事物,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積累,點點滴滴地領會。」
茶道或許是這樣吧,先於「形」,後入心。
那茶道以外呢?不也如此嗎。
很多時候不懂為什麼要學的東西,隨著歲月的沉澱和經驗的豐富,我們才會「恍然大悟」,那個時候回首,往往又多了一份對昔日自我的感謝。
學習茶道的前十年,典子迎來送往了形形色色的人:
當初一起學習茶道的表姐決定辭職回老家相親;
曾一起上課的同學們也因為結婚生子等這樣那樣的事情不再來了;
她也有了新的同學,一個十五歲的小姑娘,就像初學的自己那樣略顯笨拙卻比自己有靈氣.....
典子自己呢?
茶道雖然陪她度過了十年的時光,但始終只是她的一份習以為常的消遣,她羨慕著表姐能夠始終朝著自己的目標不斷前進,也難過於自己平平無奇,裹足不前。
哪怕是她學習多年的茶道,動作仍被老師稱為「僵硬」,就像典子此時的人生,30多的年紀,不但就業失敗還被男友欺騙。
鏡頭中,承受不住生活重壓的典子在車站飛馳的電車前崩潰到嚎啕大哭,像極了過去、現在又或是將來的我們。
幸好,還是茶道拯救了她。
在大病一場後,典子回到了教室,氤氳清雅的茶室裡,是武田老師智慧且溫柔的話語:
「不管什麼時候停止都可以不是嗎?只是就算是來喝好喝的茶不也挺好的嗎?」
這不僅僅是給典子的勸慰,亦是對鏡頭外我們的箴言:生活總有萬般不順意,我們可以停下,也可以堅持。
那些我們熱愛並願意堅持的事物,堅持下去、用心練習,就會出現轉機。
如同生命靜待花開。
三十三歲那年,典子開始一個人住。
像那個年齡的我們一樣,和家庭聚少離多,忙於奔波。
武田老師在一年一度的茶會上把「一期一會」娓娓道來:
既使是每次都是同樣的主人和客人一起舉行茶事,和那一天同樣的茶事也不可能有第二次了,請務必把這當做一生只有一次的茶事來做吧。
彼時的典子未能理解,直至同年,父親離世的噩耗突然傳來,而在不久前,她才因為工作繁忙拒絕了和父親的見面。
巨大的悲傷和自責裹挾著典子,直到夏至大雨那天——
武田老師說,夏天的雨聲和秋天的雨聲是不同的。
典子閉上了眼睛去聽,雨聲越來越大,侵佔了鏡頭,也侵佔了典子的世界。
她仿佛看到父親高大的身影出現在海邊,衝著自己微笑,她站在雨中一邊哭一邊向父親喊著「謝謝」,終於揮手向父親道別。
那一刻,所有的自責得以釋然,我們也透過典子的視角真正意識到:
花開必有花落,得到也必有失去,就像二十四節氣永遠在不停的輪轉;我們賞過春花秋月,夏雨冬雪,也必會面對草木枯敗,萬物凋敝。
我們所能做的只能是期望在那一刻前盡力不留遺憾,然後再以平靜的、順其自然的態度對待充滿偶然和必然的將來。
「一期一會」的禪意或許就在於:事物的美好在於每一次都只有一次。
通過當下的一心一意,走向忘我,從而尋找到真正的心靈寧靜。
慢鏡頭的視角下,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二十四節氣的變化幻化為一幅幅唯美的畫面。
典子習茶的24年,光陰流轉,寒來暑往,日月交替。
武田老師的茶室裡,書法條幅、繪畫作品也隨著時令、節氣,甚至是心境的需要而變化。
薰風自南來,梅花燻徹三千界,葉葉起清風,清風萬裡秋,不苦者有智......
這些氤氳了典子的年華,從青蔥歲月,到三十溫婉。
她逐漸明白了武田老師所說的「我能夠幾十年來每天都做著同一件事情,真的很幸福」的感嘆;
也理解了茶室牆畫上那句「日日是好日」真正的意蘊。
雨天聽雨,雪天賞雪,夏天感受酷熱,冬天感受刺骨的寒......
生活的禪,在當下,如茶湯入碗,你只需要好好品嘗,且用心去悟。
影片結尾,又一個12年過去,2018年新年,武田老師又一次拿出狗年生肖茶碗,告訴學生點薄茶的時候使用。
12年才用上一次的茶碗,活著的時候只能用三到四次,下一次看到這個茶碗的時候,世界不知道會變成了什麼樣子,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對未來歲月的期待呢?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這世間始終有我所愛。
最後祝:日日是好日,歲歲皆歡愉。
作者:阿寧
圖片: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