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正逢臺灣電視金鐘獎50年,製作單位特別邀請重量級主持人張菲、胡瓜、張小燕、吳宗憲,希望組成"三王一後"的陣容,讓金鐘50更有看頭!但原本曾表達有意願參加的張菲,卻在典禮前夕突然婉拒出席,製作單位急得有如熱鍋上的螞蟻,最後緊急找來瘐澄慶頂替擔任引言人,這才化解尷尬。
主持人張菲,在圈內素有"猶豫先生"的稱號,他想法多、要求高,做任何事情前都會反覆推敲,細細斟酌。而張菲在金鐘五十典禮前的最後一刻,終於點頭參加盛會,但是依舊不當引言人,僅參加"三王一後"的熱鬧開場和頒獎。在典禮現場他還自我揶揄,他就是難搞,因為他是大牌嘛!
而大牌張菲當初走上舞臺卻是費盡周折。
張菲的姐姐藝名費貞綾,從歌廳出身,能唱能跳,紅到海外,曾以"東方維納斯"之名,在日本發行專輯,堪稱一代豔星。而他的弟弟當時還叫做「張彥亭」,憑著一副好歌喉,在費貞綾的引薦下,一開口就讓當時藝界大佬劉家昌驚豔,很快得到了唱片公司的青睞,並跟隨姐姐費貞綾的藝名,取了"費玉清"的名字。
眼看弟弟在姐姐的輕輕一推之下,便一飛沖天,張菲卻一次又一次吃閉門羹,每次被拒的說辭大多是:外型差一點,不太好找歌路。
1970年代末,臺灣還在戒嚴時期,電視臺節目脫離不了濃濃的政治味,絕大多數藝人表演戰戰兢兢,動輒得咎,在這樣的背景下,"臺面下"的秀場演出顯得格外活潑有趣,擠不進電視臺的藝人,紛紛在秀場使出渾身解數,而張菲一度被拋棄在主流舞臺之外,迎面而來的秀場生態又直接又麻辣,似乎正是他最好的徵戰之地。
張菲逗趣詼諧的主持風格,逐漸闖出了名號。唱紅《冬天裡的一把火》、《燃燒吧火鳥》等歌曲的歌手高凌風,是秀場年代最搶手的明星,他對張菲情有獨鍾,他作秀的第一優先主持人,就是張菲。
張菲很快就在秀場撐起一片天,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期的秀場,開始流傳"南豬北張"的說法,說的是以臺灣的濁水溪為界,濁水溪以南為另一個秀場主持人豬哥亮的天下,而北邊則由張菲稱霸主持舞臺。兩個人都是秀場的傳奇人物,有一說兩人因此王不見王、各領風騷。後來張菲和豬哥亮,相繼進軍電視節目,也常常打對臺,外界總喜歡拿兩人來做比較。
臺灣秀場聲勢達到鼎盛的年代,身為王牌主持人的張菲,可說日進鬥金,據說豬哥亮每做完一場秀,都是百萬元新臺幣現金直接抱回他的奔馳車裡面,相較起來,張菲行事風格較為低調,但也不難猜出身價非凡,但就在這個時刻,張菲卻毅然決然離開秀場,轉戰電視。原來當時秀場利潤可觀,引起了各地黑道搶食,藝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發殺機!
面對秀場"黑雲籠罩",張菲不想要賣笑還要"賣命"!因此當人氣正旺的藝人鳳飛飛,邀請秀場出身的張菲加入電視節目《飛上彩虹》時,張菲點頭答應。
當時和張菲在節目裡一搭一唱的,還有倪敏然、檢場、羅江、徐風等人,他們能說能唱,能演能跳,五個人一起搭檔,被稱為"黃金五寶"。在鳳飛飛決定不跟電視臺續約後,這五個人被委以重任,一同開創新的節目《黃金拍檔》,節目效仿日本短劇的演出手法,這時由秀場出身的張菲等人演繹,簡直如虎添翼,因為他們幾乎不需要劇本,只要拿到簡略的故事大綱,就能上臺即興演出!很快的,《黃金拍檔》這種有別於早期純歌唱的節目型態,在臺灣造成轟動。158集的黃金拍檔,收視率一度達到44%,等於吸引了全臺灣將近半數的民眾,在每個周六晚上八點,打開電視機收看!
這也讓張菲,成功從秀場轉戰電視,躍升為家喻戶曉的主持人。
1988年,張菲脫離黃金拍檔的陣容,端出全新的節目《綜藝一百點》,開始邁向一線節目主持人的位置。等到推出《龍兄虎弟》時,張菲與弟弟費玉清,以一文一武,一說一唱的方式共同主持,其中單元"音樂教室",又成為明星搖籃,各家藝人搶破了頭要上節目,成為攢人氣首選。
縱觀臺灣綜藝發展史,能歷經30年仍屹立不搖的,只剩張小燕、豬哥亮和張菲了。如今張菲還是偶有感慨,過去的藝人要出頭,是多麼不容易的事情,而要進一步成為挑大梁的主持人,更是萬中選一。而現在靠著網絡,隨便放一段影片都可能成為名人。
可以說,順應著電視生態,張菲一直有他的堅定態度:力求精緻演出,堅持完美主義。
今晚20:40廈門衛視
《兩岸秘密檔案》
為您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