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產地:
波羅的海沿岸國家(波蘭、俄羅斯、立陶宛、丹麥、德國等)
地質年代:
新生代(始新世,5000萬年前)
琥珀樹種類:
琥珀松Pinus succinifera(松科 Pinaceae)
波羅的海琥珀(白蜜蠟)
簡介:
北歐是琥珀的重要產地之一,波羅的海在5000萬年前曾被茂盛的原始森林覆蓋,樹木產生的豐富的粘稠樹脂在樹木枯死後腐爛並逐漸被掩埋,經過千萬年的壓力和熱力影響,氧化變質形成了琥珀。後來北歐的大片森林變成了海洋,琥珀便被埋藏在了波羅的海海底,並在海浪的作用下被衝上海岸,最先被波羅的海沿岸的漁民發現,他們認為這些琥珀形成於海洋,稱其為「海上的漂流物」(琥珀,英語:Amber,源自古阿拉伯語「海上的漂流物」)。在北歐的民間傳說中,琥珀是海神女兒美人魚嘆息相戀的王子而留下的眼淚,安徒生童話的《美人魚》中就記載了人魚公主的這段故事。
俄羅斯加裡寧格勒的琥珀礦區
由於琥珀有著太陽般的色澤,加上神話色彩,北歐人認為它能夠驅除邪惡,把它製成護身符、扣子和掛珠等,此後琥珀逐漸在古埃及和古羅馬也流行起來,成為貴族們的裝飾品。據記載,佩戴琥珀掛飾同時也具有甲狀腺腫的防治功效。但是,由於歐洲中部阿爾卑斯山的阻隔,北歐同地中海之間不通商路,無法大量運輸琥珀。約公元前2000年開始,精明的地中海商人來到波羅的海地區購買琥珀,運回地中海向貴族們換取同等重量的黃金,從此開闢了「琥珀之路」,琥珀也被稱為「北方黃金」。最早的琥珀之路從丹麥北部的日德蘭半島開始,向南貫穿歐洲大陸一直到達地中海。
附著有藤壺的波羅的海「海漂」琥珀
波羅的海琥珀通常呈現黃色或者淺黃色。琥珀的顏色範圍從白色、黃色、棕色一直到紅色。其他的還有綠色、藍色、灰色甚至黑色琥珀。還包括一些介於這些顏色之間的色調。琥珀可以是完全透明或者完全不透明的。一塊琥珀上不一定只有一種顏色,可能包括兩種或者以上顏色及色調。正因為如此,琥珀成為一種獨特的富於變化魅力的寶石。
俄羅斯礦珀原石
這種含有大量琥珀的地層一直延伸到海中,因此當海浪把巖層掀起打碎時,密度與水相近的琥珀便被海浪衝起浮到岸邊,形成獨特的波羅的海「黃金海岸」。
俄羅斯琥珀的儲量佔世界儲量的90%,當地每年開採琥珀600-700噸。當地的開採一般是露天或坑採,沿含琥珀的礦層開掘。由於開採方便,一個工人每天能採到上百公斤的原料。近海邊的含礦層經過海水衝刷,琥珀也會被衝出。
烏克蘭礦珀原石
內含物的種類和研究:
波羅的海琥珀中的內含物極為豐富,特別是無脊椎動物。據2010年的統計,已發現的波羅的海琥珀中的節肢動物化石,包括:539科1535屬3068種。主要包括:蛛形動物、甲殼動物、多足動物和昆蟲類,其中昆蟲佔了相當大的比例。
波羅的海琥珀內含物中已知超過100種的類群有:雙翅目800種、蜘蛛目587種、膜翅目448種、半翅目228種(含胸喙亞目107種)、毛翅目185種、鞘翅目130種、纓翅目114種、蜱蟎目101種。
介形綱的介形蟲和軟甲綱的鉤蝦都是其他琥珀產地未發現過的淡水類群,極為罕見。
昆蟲綱中的螳 目Mantophasmatodea更是以其從琥珀到現生的發現過程被傳為佳話。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研究生索普(O. Zompro)在研究竹節蟲過程中,發現波羅的海琥珀中一種怪蟲,其前足呈鐮刀狀,很象螳螂,但它的前胸小,有能捕食昆蟲的鐮刀狀中足,又不像螳螂;另方面,它體型細長,翅膀和中、後足退化,則象竹節蟲。卵產在卵囊中,又不象竹節蟲。隨後,索普與其他昆蟲學家組成的考察隊,在納米比亞布蘭德山採到了這種神奇的現生『角鬥士』,並將其命名為螳脩目。截至目前已發現4科11屬18個現生種類、4個發現于波羅的海琥珀中的化石種類以及1個發現於我國內蒙古的侏羅紀化石種類。
以上內容節選自《凝固的時空:琥珀中的昆蟲及其他無脊椎動物》
《凝固的時空:琥珀中的昆蟲及其他無脊椎動物》張巍巍著,重慶大學出版社2017年出版,全書728頁,大16開,全彩印刷,定價498元
本期編輯:鄭昱辰
*******************************
想了解有關昆蟲的一切?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平臺:巍巍昆蟲記
新浪微博:混世魔王張巍巍
加入好物圈圈子與我們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