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23,2020
周三專聊: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今夜再來傳述一位平凡人的真實、
且不平凡的傳奇與愛情故事。
請先點開以下配樂「Silence Speak,柔聲細語」,邊聽邊看,悽美極了,全文3000字,4分鐘耐心看完,但曼妙的音樂還在延續,餘音繞梁...。
01 張力義簡況:
張力義,男,1929年11月出生於江蘇南京,其父在南京大屠殺中被日本侵略者所害,後隨母親顛沛流離到重慶。耳聞目睹國讎家恨,他自幼立志保家衛國。1943年小學畢業時就考入位於四川灌縣的國軍空軍幼年學校第四期。後隨該校遷往臺灣東港後,又升入位於臺灣崗山空軍軍官學校。在1951年畢業後,他被派往美國受訓一年,回臺灣後即成為臺空軍第一批F-84噴氣戰鬥機的駕駛員。
因為張力義開飛機的技術精湛,表現優異,他曾多次受到蔣介石、蔣經國的接見。更於1963年,他再次被派往美國接受駕駛當年性能最好的偵察機U-2的培訓。回臺後,他加入了神秘的「黑貓中隊」,專為美國中央情報局執行偵察中國大陸情報的秘密任務。
02 神秘的偵察之行
早在55年前的1965年1月10日18點整,張立義受命駕駛臺灣空軍的No.3512號U-2飛機,升入了茫茫的夜空,向大陸方向飛去。要知道,他這次飛行的重大任務是,要對國內大西北的核基地進行夜間紅外線照相偵察,獲取相關情報。而就在那幾個月前,1964年10月16日,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在新疆的羅布泊爆炸成功啊!
可就在當晚9點30分,張立義的駕駛的偵察飛機被我們解放軍空軍地空飛彈一營在內蒙古薩拉齊將其擊中,飛機墜落。而他當時命大,被艙內座椅應急保護的降落傘裝置彈出,驚恐地受了點輕傷,掉落在茫茫的大雪覆蓋的草原上存活。那時,正直冬季的寒夜,當地溫度已攝氏零下二/三十度,張力義深知晚上在大草原上會被凍死...。
03 大難不死
落難的張立義出於求生的欲望,他艱難地在大草原上朝著遠處有微弱燈光閃爍的蒙古包爬去,待他艱難地爬行了幾個小時,才爬到了草原上一個蒙古包帳篷邊,有微弱的聲音呼救良久。直至裡面走出一位女主人,看他那受傷可憐樣,就讓他爬進了帳篷,給她水喝,幫他洗傷口,敷草藥...。
而這家的男主人當時跑哪去了呢?原來身為當地草原上民兵連長的他,已接到上級命令,帶其他牧民到草原上去搜抓跳傘飛行員呢,可他們在飛機殘骸附近與方圓很遠的大草原上,打著燈籠,搜索了整整一晚上,都沒能發現這跳傘人的蹤跡呢?第二天一早,實在是太累了,只有先回家休息。可當這位民兵連長一回家,竟然發現這要找的敵軍那落地飛行員已安然躺在自己的家中。就這樣,他立刻就向上級組織報告了情況,...。下圖是當年被俘虜情形:
話說張立義被俘虜後,還是受到優待。第二天就被送至北京空軍總醫院治療傷病,之後也就一直軟禁在空軍招待所,直至1970年被釋放,回到祖籍所在地南京。在那他與失散多年的母親、兄妹重逢相聚。之後,張立義先在江蘇農村當農民,1975年6月進入南京鋼套廠任三級鉗工,進行思想改造。因在勞動中表現不錯,在1981年3月調任南京航空學院實習工廠實習組副組長。
就這樣,直至1982年8月25日,大陸改革開放已經開始之際,《人民日報》首次報導張立義被俘的消息。新華社也向國內外公布了張立義的下落和有關部門批准他準回臺灣探親的消息。原來,張立義在開飛機來大陸偵察之前,在臺灣已有原配妻子,並已育有子女。可後來,他在大陸一呆就是17年,且一直是獨身一人。
04 臺灣方面拒絕接收
在1982年11月10日,張立義只能先進入香港,等待臺灣當局的入境許可,回家探親。但臺灣當局認為他是俘虜,沒有為黨國效忠,竟然拒絕張立義入境。可憐孤身的他,在香港等待了近半年之後,進退兩難之際,美國中央情報局卻伸出了援手。在他沒有任何正常入境美國手續的情況下,由美國中央情報局派專人前來香港安排張立義前往美國。並由張立義當年在美學習U-2偵察機與培訓期間的美中央情報局的主管親自接機,隨後美方為張立義辦理了在美國永久定居手續,又為他辦妥30萬美元的補償安置金...。
05 愛情與婚姻傳奇,
感人至深,好好來看
原來,張立義在臺灣有結髮夫人,名叫張家淇。那是在1952年3月,當年張家淇女子才剛滿16歲,可二人一見鍾情。直至1955年二人訂婚,1956年正式舉行婚禮Wedding。婚後,張家淇在空軍子弟學校任教。這夫婦二人也育有二子一女,三個孩子。
在1965年1月12日,臺灣《中央日報》報導了這樣一則消息:「空軍少校張立義不幸於10日夜駕U-2偵察機到大陸執行任務時殉難。空軍總司令徐煥升上將特於11日午間專程前來親向張立義少校夫人張家淇女士及其子女和嶽父母等慰問。」
當時,張立義最大的女兒僅有7歲,最小的兒子尚在襁褓之中。蔣經國也親自前往張立義家中慰問時,特地責成空軍為張立義建立「衣冠冢」,安排「遺孀」張家淇進入中華航空公司工作,並在臺北為張家淇及其子女一家四口還專門蓋了一棟小樓。
可實際上張立義一直沒死,還在大陸活著。只是大陸沒有公布他的真相,當然也無法與臺灣的妻兒女通信。在大陸生活的17年期間,他一直想念著自己的妻子,也沒有再找生活伴侶。要我說來,他也不好找,那時講政治,誰還會要個臺灣空軍俘虜呢?
而因張立義在大陸「殉難」多年,遠在臺灣的妻子張家淇在照顧三個孩子、衰老病痛的雙親的同時,還得去上班養家。在這三副重擔的壓負下,孤兒寡母,心力交瘁...。
那時大約在冬季,在張立義「殉難」八年之後,有好心人扼腕嘆息,看張家淇寡婦一人帶三個孩子,實屬艱難,就給她介紹了一位比她大十四歲,已從陸軍退役、在臺灣行政機關上班的何先生。
可要說這位何先生也有著令人嘆惋的可憐身世。當初年輕時,來自大陸四川,在國民黨軍隊中服役,可結婚才三個月,便跟隨蔣介石軍隊潰逃大陸來到臺灣,從此就與他的初婚原配失去聯絡,再也杳無音訊。之後,他就一直在臺北未婚,春去冬來,也獨身生活了幾十年。
自這位何先生結識了「寡婦」張家淇女子之後,就很同情她的處境,也願意為她分勞。可她在心裡還是放不下那「二十年生死兩茫茫」的原配丈夫。因為在張家淇心中就一直存有堅定的信念:張立義還活在人世間...。
後來,在何先生催促張家淇去結婚登記,重組家庭之前,她和何先生來了個「約法三章」:如果她前夫張立義有朝一日回臺北了,她就要和前夫復婚。可好心善良的何先生竟然點頭允諾了張家淇這位女子。
就在他們這個新家庭婚後的十多年來,忠厚耿直的何先生與她共同撫養孩子,照顧雙方父母,並一一給他們的老人送終。他成了這個家庭既稱職又貼心的成員,如果就這樣過下去,未嘗不能平靜安寧地度過後半生?
可時光滾滾,在1982年,張立義突然出現在臺北的新聞裡、出現在香港的土地上,這一切令張家淇這位女人悲喜交集。
直至1990年,滯美7年的張立義終於得以允許回歸臺灣臺北探親。此時,那位善良可敬的何先生也完全體諒自己的後婚夫人張家淇。此時,已年近八旬的何先生,黯然踐行了他當年的諾言,悄悄地離開了與自己一起生活了15年的妻子,獨自申請去了臺灣南部的「榮民之家」養老院。他就這樣大氣與大義地成全了張立義一家……。
在1991年4月,張家淇女子前往了張立義居住生活的美國華盛頓,二位又在櫻花爛漫,綻放盛開的季節裡舉行了「復婚」典禮。
復婚後,張立義與張家淇一起,立馬回到了臺灣,與摯愛的伴侶和孩子們一起共享天倫之樂。令人遺憾的是,歷經磨難的幸福只有短短的一個生肖的輪迴,十二年。
在2003年8月21日,張家淇女子因病,先去世於臺北。
而張立義後還活得挺硬朗,直至2016年,時值86歲高齡的他還回歸大陸,遊覽了北京長城後,還特地去了內蒙薩拉齊,就是當年他駕駛的偵察機被擊落的地點,還有去急切尋找當時營救他的那一家牧民人,要感恩啊!
直至2019年6月12日,張立義老人在臺北因心臟病發作逝世,終年91歲,見下圖。要說,他這年齡也不算很高?如今我父親還在江西老家活得100多歲,能吃能喝,快活得還滿街跑呢?
06 結語:
看後是不是覺得那句老古話:「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可當真?
再看以前的人是多麼堅貞、忠厚、寬厚、大氣與大義,信守諾言?
臺灣著名作家李敖得知張立義和張家淇的如此深度愛情故事,
也不禁為之感慨與感嘆!
未關注本公眾號文的請按以下二維碼,
以期得讀更多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