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篇裡的市子是一個不服輸的種田姑娘,對自己力氣引以為豪,城裡的男朋友能跳起來摘到果子,她就也一定要跳起來摘到果子。
小時候媽媽說的,青蛙不是住在井裡而是住在胃裡,抹了吃(nutella)這個詞是媽媽發明的,市子一直深信不疑,發現被騙之後又透露出一些傻氣和不甘心。
田裡的雜草是綠地侵略者,市子閉上眼睛幻想雜草從手上抽條,攀附著自己的身體生長。
夜幕降臨,市子氣定神閒,只聽動靜就能猜出「夜間的造訪者」,螢火蟲來的時候又急忙關燈去看,雖然一片漆黑只能看到一點點她的輪廓,但是也能感覺到她的性格非常可愛。
這點可愛之處還有在其他地方,粉白蝶的飛蛾的貓咪的視角,森淳一導演都用第一視角去拍它們的行動路徑,俏皮的鏡頭語言和俏皮的市子相得益彰。(下圖圖文不符 就是可愛)
市子和有好感的佑太在一起時,動作默契,兩個人一起抬,一起倒,即便是空桶也一人一邊拿著走。有一天夜裡市子邀請佑太一起喝米酒的那一場戲,森淳一導演將他們倆框在狹窄的近景鏡頭裡,暖黃色的燈光,兩個人身上都帶著夏季的熱汗,兩個人閒談家常,佑太有幾個抓頭的小動作,市子裝作鎮定地尋找話題,這比春冬篇的一句「我對這樣高個子的男孩子沒有抵抗力」要生動多了。
另外,夏秋篇拍出了市子的少女感,居家貼身的背心露出鎖骨和手臂的線條,休閒寬鬆的運動服被竹筐勾勒出少女的曲線,被汗水浸溼的鬢角和下頜線,是天然的少女的美。
秋冬篇市子看起來更孤獨,雖然有朋友前來拜訪,但是朋友總是抱怨自己的工作不順利,經常坐等蹭飯,脾氣又不好,友誼的小船好像說翻就翻的樣子。比起來夏秋篇裡,市子的生活更熱鬧,幾個鄰居大嬸兒會來市子家一邊吃烤番薯幹一邊嘮嘮收成和料理,市子也會去請教各家有沒有戶外種番茄的方法,鄉親們新研發出的糖煮板慄的配方會一家傳一家,最後整個村子都會了。
小森林不是料理節目,而是森淳一導演私心在播種的時候,收成的時候,做料理的時候,說一些自己內心的感觸。
他在夏秋篇裡很有耐心地表達觀點,也表達情緒,借市子的口。她說番茄明明露天收成不好,但卻不願意建大棚的糾結,是因為自己沒有決定要一直留在這裡,銀幕裡的市子露出了一些迷茫的神情,可能也是導演在鏡頭背後想要發出的疑問。
謝謝你看到這裡: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