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呈現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7月9日報導,2020年7月8日,高考結束後,湖北武漢第二中學大門口,有數千名家長接到孩子後陸續離開,環衛工人像往年一樣來到現場,卻發現沒有留下一片垃圾,10多名環衛工撲了個空。
有人聚散的地方,都難免會留下垃圾,曾幾何時,某些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更出現過垃圾扎堆、環衛工不堪重負的「壯觀」場景。武漢二中考場外,家長散去卻沒留下一片垃圾,環衛工連聲感嘆市民素質明顯提高,網友更是直呼「家長做了好榜樣」,經歷了疫情中的種種,人們的改變很多很多……
班級計劃圍繞上述事件舉行一次討論會,請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言稿。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寫作指導
一.關於題目
題目由材料(事件描述)、評述(事件解讀)、寫作要求三個部分組成。三個部分各有其用,不可偏廢或有所忽略。
1.「材料」以非常簡練的文字為考生寫作提供了思考的「情境」,特定的場合、浩大的場面、期待的家長、行色匆匆又驚訝不已的環衛工人……還有想像中與眼前形成對照的閃回鏡頭,往年高考結束後,家長(人群)散去後,垃圾滿地的場地、揮汗灑掃的環衛人……
2.「解讀」部分共兩句話,第一句客觀描述通常情況下人群集聚難免影響環境整潔衛生,以致給環衛工人增加工作量的事實第二句話是重點,先陳述今年武漢二中門口與以往截然不同的場景,再引述環衛工人及網友的評價。同一處地點、同樣的情境、同樣的(家長)身份,發生如此巨變的原因何在呢?環衛工人與網友們的評價固然在理,還有沒有更深層次的原因?聯繫抗「疫」背景,這時、這地、這「人」的所作所為,還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3.寫作要求既有一般要求,更有特別「要求」。命題人為考生設置了寫作「情境」——班級舉行的討論會,布置了一個「驅動型」任務—寫作發言稿。其實這裡面還有不容忽視的隱性要求:(1)「圍繞上述事件」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實際上要求文章有評論色彩——限定了文體;(2)發言稿,類似於演講稿,但內容與形式更為寬泛些——限定了表述的指向性——有特定的受眾(老師、同學);一定的論辯性,觀點要新穎,理據要充分,必須考慮到語言的感染力量、恰當的語氣語調、收放自如的結構形式……
二.關於立意:
要求考生認真揣摩命題者的意圖,剖析現象、追及本質,明確立意方向,準確立意。參考立意如下:
家長層面:
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當好孩子啟蒙老師;
重智更要重德,培養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
公眾層面:
講究公共衛生,維護公序良俗,人人有責;
見賢思齊,感動更要行動、點讚更要看齊……
社會層面:
新冠疫情,改變了人們的思維、生活習慣;
引導公眾,建設和諧社會,可為更要巧為……
國家層面:
抗擊疫情,凝聚了人心,提升了公民覺悟;
民心可用,中華兒女團結一心,不可戰勝……
名師下水文1
經一疫之磨礪,悟人生之大道
草木心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滄海橫流顯砥柱,萬山磅礴看主峰,經歷了新冠度情,見證了新冠病毒的威力,感慨著世界各國巨大的改變,尤其是在美國總統特期朗普檢測量陽性之際,我們會更深地認同我中國的抗疫方案,認可中國偉大的抗疫精神,感悟我們的國人,感悟我們的國家,思考將來的自己。
當武漢第二中學高考過後,沒有留下一片垃圾時,我們感受到了國人們的改變。恰如魯迅先生所言:「人既發揚踔厲兮,則邦國示亦以興起。「經歷了新冠疫情的磨礪,國人的改變,國家的振興,我們的未來不習限量!
經一疫之磨礪,悟國人萬眾一心的力量。
挽將天上銀河水,散作甘霖潤九州。當人們認為人群散去之時必然是垃圾扎堆,可是疫情過後的,大家早已形成了多為他人著想的意識,減輕了環衛工人的負擔。回望疫情的至暗時刻,年少如朱如歸,18歲也要學習鍾南山爺爺逆行武漢;勇敢如李文亮,拼盡全力警醒世人;無數平凡的滴滴司機、外賣小哥、環衛工人,讓城市有幾分煙火氣息;還有眾多的無名英雄,買藥送藥,架起生命的橋梁。沒有誰生就英雄,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比肩神明,國人用血肉之軀築起生命長城,走出疫情時,彼此感恩,彼此珍惜,萬眾一心,傳承我們血與淚譜寫的抗疫精神!
經一疫之磨礪,悟國家生命至上的魄力。
「與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謀之。」國家,有國才有家,在疫情期間,深刻感受到了國家的意義,國家好,每個人才能生活幸福;也深深體會到國家「為人民服務」的理念,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孫春蘭副總理堅守武漢三個多月;4.3萬醫護人員服從「一盤棋」的大局觀念;94.3%的治癒率極大保障生命權,武漢治癒80歲以上老人3000多位;新冠確診患者人均醫療費用2.3萬元,重症15萬元,危重症幾十萬甚至上百萬。我們擁有如此愛我們的國,又如何不用心用情地護她的歲月靜好!經歷疫情的痛苦,卻讓我們明白什麼才是真正負責任的大國,將國家刻入血脈深處!
經一疫之磨礪,悟個人未來的藍圖。
仰眸四顧乾坤闊,日月星辰任我攀。易卜生說:「社會猶如一條船,每個人都要有掌舵的準備。」未來已來,又疫情帶來的改變,已在生活中處處感受,每天各國依然很多的確診人數,疫情下少數國家甚囂塵上的單邊主義,美國對華貿易戰、科技戰……面對困難,不畏懼,不退縮,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磨練品性,將來能像鍾南山一樣敢醫敢言;提高學識,未來能如陳薇一般直面病毒,護航生命!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與我的家共擔風雨,與我的國同榮辱!
「在茫茫的人海中,我是哪一個?
在奔騰的浪花裡,我是哪一朵?
在徵服宇宙的大軍裡,那默默奉獻的就是我;
在輝煌事業的長河裡,那永遠奔騰的就是我。」
時間順流而下,生活則要逆水行舟!「心心在一藝,其藝必工;心心在一職,其職必舉。」新冠疫情,已然改變了世界,改變了你我,誰也無法否定它的存在,就讓我們勇敢面對,尋找最佳的答案,讓你我,讓中國,讓世界奔向一個美好的未來!
(來源:百師聯盟團遇語文。本號尊重原創,公益推薦,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