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鄒漢玲
編輯:劉穎娟
定稿:蘇子後
每一個孩子來到世上之前,都在天上「挑媽媽」,當他挑中一個女性時,就代表著對她全身心的信任與依賴。
婦產科熱門科室有兩個:人流科+不孕科。很多人年輕的時候因為無知而無畏,認為流產不值一提,成為人流科的常客,到中年後卻發現身體開始反噬,很難懷孕或根本無法懷孕,就成了不孕科的常客,大概這就是因果循環——
我國女性人流與不孕的現狀
根據人口計生委科技研究所發布數據顯示:我國每年人流手術多達1300萬人次,位居世界第一,而25歲以下女性多達一半。
人流手術數字如此龐大,自然會造成不育率的上升,畢竟女性接受人流手術,尤其第一胎就選擇人流的,出現不孕的概率高達10%。
我國人口協會發布調查顯示,育齡人口不育率達到12.5~15%,超過4000萬人,而女性不孕患者中有66%的人年齡低於30歲,女性不孕不育開始年輕化已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
意外懷孕的女性不想承擔為人母的責任,最終連帶著胎兒也遭受痛苦,可他們又是何其無辜呢?
60天胎寶流產出來的完整模樣,看完你還會流產嗎
最近微博上出現一張令人心碎的照片,一個在孕媽肚子裡只待了60天的胎寶被無情流產,躺在醫生的手掌上。此時的TA已經不能稱為胚胎,而是胎兒了,是一個真實的生命,是一個人了。
TA的眼睛、四肢、小小的腦袋都很清晰,連手指都隱約可以看見,安靜的蜷縮著,似乎還在做著美夢,像尚未離開媽媽的子宮一樣......
生命停留在這一刻,很多人為這個胎寶寶的遭遇感到心碎,無論是已經生過孩子的,還是沒有生過孩子的女性,都流下了眼淚,紛紛表示看不下去了,看得人心裡難受的不行。
每一個孩子來到世上之前,都在天上「挑媽媽」,當他挑中一個女性時,就代表著對她全身心的信任與依賴。
如果真的不想要孩子,為什麼不一開始就做好安全措施呢?為什麼不早早警醒,在懷孕初期他們還尚未長成的時候就選擇放棄呢?
人流時,腹中胎兒是什麼感受?
人流取出的包括成型和未成型的胚胎,但無論是哪一種,對於胎兒來說都是極其殘忍的事情。
美國一個醫療機構曾經研究了多個女性流產時胎兒的表現,結果發現:
手術過程中,手術器械伸進手術女性的宮腔時,胎兒存在掙扎動作,這是生命受到威脅時的本能反抗,然而這種反抗的力量太小了,不僅對手術器械毫無影響,甚至連手術女性自身可能都沒有什麼太大感受。
如果女性選擇的是藥物流產,醫生會將流產藥物直接通過孕婦肚皮打到胎兒的頭上,令胎兒死亡,等他們失去生命體徵才能流出來。
如果胎兒此時有感覺,慢慢等死的過程一定十分痛苦。在短短幾分鐘裡,溫熱的一團血液就變冷了,讓人不免心生難受。
比人流更殘忍的是引產,儘管兩者都是在胎兒還沒發育完成時將其「取出」,卻也存在著本質的區別。
比人流更殘忍的引產,胎兒感受更劇烈
引產是指孕12~14周時,通過人工幹預讓尚未發育完全的胎兒提前離開母體的過程,相當於提前分娩。由於引產多在孕中後期,此時胎兒已經具備一定的痛感神經,月份越大,胎兒的器官發育越完善。
引產時需要先打引產針,讓手術女性產生強烈宮縮進而將胎兒排出體外,這個過程不算太快,慢慢等待死亡的過程痛苦無比,因此會出現更為明顯的胎動。
更讓人難受的是,有的胎兒引產出來後,還伴有微弱的呼吸,此時拿掉的,已經不只是一塊長在女性子宮裡的一塊肉,一個組織,而是一個真正的孩子。
無數的醫生和護士第一次做引產手術時,都感受到自身內心受到極大的衝擊,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反應過來。
或許一些女性是不得不放棄腹中孩子,理智上我們是可以接受,可是看完上面胎寶的感受,從情感上來說,多少有些接受無能。總而言之,明知自己沒有能力或時機未到不能懷孕時,就算是感情與欲望再濃烈,女性也要切記自愛。
最後,分享一則小故事:
一個孩子將要降生,他問上帝:「明天我就要去地上了,可我這麼弱小,該怎麼生存下去呢?"上帝回答他:「我會派一個天使照顧你、保護你。」那個孩子又說:「上帝,我的天使名字叫什麼?」上帝告訴他:「你的天使名字很容易記住,你只要叫她媽媽就可以。」
從一位女性的腹中開始出現一個生命,就應該承擔起上帝賦予的責任,如果選擇放棄或逃避,孩子最終回歸天上,上帝自然會震怒。於是,人流後出現的難孕或不孕,是不是上帝給予逃避責任者的懲罰呢?
延伸閱讀:夫妻有效避孕措施
1、保險套(成功率高達99%):是通過橡皮隔膜阻止精子與卵子相遇,同時能有效預防傳染疾病。
2、避孕藥(成功率98%):通過藥物作用幹擾女性體內激素的平衡,以此來抑制排卵。
3、結紮(成功率99.9%):通過手術將輸卵管或輸精管結紮,讓精子與卵子徹底失去結合機會,可達到永久避孕。
4、宮內節育器(成功率99%):也就是「上環」。是我國女性最常見的一種長效避孕方式,如今避孕功效和使用體驗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