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岸美術館邂逅了一場深秋的豔遇

2021-02-18 DailyShanghai

深秋是一個蕭索而浪漫的季節,沒有春日的嬌媚,也沒有盛夏的狂熱,冬天的徹骨之寒也尚未到來。

這個季節內斂而略帶蒼涼,懷抱著傷春悲秋的情緒,行走在西岸,等待你的興許是一場浪漫的豔遇。

時值11月8日,有幸參加了上海西岸美術館和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合作項目的媒體預覽。

原本預定好的推文,也因為其他事情耽誤到了現在。幸而好的藝術,永遠不怕遲。

貝尓納·布利斯特恩(Bernard Blistène),蓬皮杜中心,

法國國立現代美術館–工業創造中心館長進行導覽

策展人瑪切拉·莉絲塔(Marcella Lista)女士

在現場為大家進行導覽

當日受邀媒體「兵分三路」。

除了蓬皮杜中心,法國國立現代美術館–工業創造中心館長貝尓納·布利斯特恩(Bernard Blistène)之外,還有另外兩位重量級的人物為其他兩組媒體進行導覽。

分別是:策展人瑪切拉·莉絲塔(Marcella Lista)女士以及西岸美術館的設計者——著名建築設計師戴衛·奇普菲爾德先生。

▲法蘭西共和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先生

為「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陳合作項目」揭幕

媒體展覽結束之後,這一長達五年的藝術合作項目也已正式面向公眾開放。

蓬皮杜中心,巴黎 © Centre Pompidou

作為全球最富盛名的美術收藏館之一,匯集了全球眾多頂級藝術家的佳作, 囊括了12萬件館藏。

從宏偉的歷史檔案到最新的藏品,涵蓋了造型藝術、攝影、新媒體、圖像藝術、實驗電影、建築和設計等各個領域。

開館二十多年,共接納超過一億五千萬人次入館參觀,是世界參觀人數最多的藝術博物館之一。

有人說羅浮宮像是法國乃至整個歐洲藝術的「母親」,散發著永恆的經典之美;

而蓬皮杜則像是一個「充滿個性和意氣的年輕人」,在整個歐洲首屈一指。

如果說羅浮宮博物館代表著法蘭西的古代文明,那麼"國立蓬皮杜文化中心"便是現代巴黎的象徵。

西岸美術館,上海,2019  圖片

©Aki / West Bund Museum ©Zhou Chang / West Bund Museum

此次展覽合作項目期間,美術館將為公眾帶來三場為期18個月的常設展,和每年兩場的臨時展。

通過這些精心策劃、注重學術性的高水準展覽,帶領公眾了解構成20~21世紀藝術風貌的主要藝術流派。

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藝術中心五年展陳合作項目將以兩場展覽來拉開帷幕:

作為西岸美術館首個常設展覽「時間的形態——蓬皮杜中心典藏展(一)」

(The Shape of Time —— Highlights of the Centre Pompidou Collection vol. I )

展覽以20世紀和21世紀為時間軸線,總共劃分出了十一個章節。

通過「時間」這一線索,檢視跨度長達一個多世紀的藝術發展路徑。

為觀眾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來了解視覺藝術對於時間的認知和表現。

瓦西裡·康定斯基,《黃紅藍》,1925年

1976年由妮娜·康定斯基女士捐贈

蓬皮杜中心,巴黎

法國國立現代美術館–工業創造中心

© 公共領域 © Centre Pompidou, MNAM-CCI/Philippe Migeat/Dist. RMN-GP

康斯坦丁·布朗庫西,《沉睡的繆斯》,1910年

1963年由男爵夫人荷內·伊蘭娜·弗蘭尚贈予

蓬皮杜中心,巴黎

法國國立現代美術館–工業創造中心

©公共領域©Centre Pompidou, MNAM-CCI/Adam Rzepka/Dist. RMN-GP

至於未來主義(Futurism),便是將機器時代對圖像的描繪融合進了藝術領域。

隨後,以安迪·沃霍爾為代表的波普藝術運動(Pop Art movement)在1960年以現代流行文化和大眾傳媒為基礎藝術,對傳統美術價值進行批評或諷刺。

崇尚商業圖像和絲網印刷等機械方式,標誌了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的轉變。

何為「觀察」?

在科學中,「觀察」是通過使用科學儀器來感知,並且進行數據記錄的行為。

而除去科學領域,事實上,從認識誕生的即刻起,「觀察」便已是藝術與科學發展的基礎。

藝術家們通過望遠鏡、顯微鏡及攝像機這些「視覺的機器」,來體現和表達當代人類在觀察方式上的多媒體手段和視角。

周滔,《凡洞》| Fán Dòng (The Worldly Cave),2017年

影像2018年由國立現代美術館館友協會國際委員會–大中華地區贈予

蓬皮杜中心,巴黎

法國國立現代美術館–工業創造中心

©周滔

 ©照片由藝術家及維他命藝術空間提供

莫娜·哈透姆 | Mona Hatoum,《陌生身體》| Corps étranger,1994年

混合媒體裝置,350×350×300釐米  

數字視頻(PAL制)轉化為數字文件(4:3,彩色,立體聲)

蓬皮杜中心,巴黎

法國國立現代美術館–工業創造中心

 ©Mona Hatoum. Courtesy

©Centre Pompidou, MNAM-CCI/Philippe Migeat/Dist. RMN-GP

萊涅可·迪克斯特拉 | Rineke Dijkstra,《我看到一個女人在哭(〈哭泣的女人〉),泰特利物浦》| I see a Woman Crying (Weeping Woman), Tate Liverpool,2009—2010年

 視聽裝置蓬皮杜中心,巴黎

法國國立現代美術館–工業創造中心

©Rineke Dijkstra

©Centre Pompidou, MNAM-CCI/Georges Meguerditchian/Dist. RMN-GP

藉助數碼技術,由圖像向編碼信息量的轉化,深深地顛覆了自19世紀初攝影術誕生以來便與知識構建相伴的視覺再現系統。

圖像不再需要作者甚或人類視角,而是通過別的路逕到達了真實,並產生了其他多種形式的認識。 

藝術藉由現代媒介,通過多種形式為人類提供更多樣化的視角和思考。

媒體導覽臨近結束的時候,人群中有一個女孩,對著最後一件展品高呼了一聲:

 「他創造了一個漩渦!」 

相關焦點

  • 西岸美術館一周年:與蓬皮杜合作,打造「無圍牆的美術館」
    今天是上海西岸美術館開放一周年紀念日。2019年11月8日,美術館正式向公眾開放,並開啟其與法國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陳合作項目,打開了中外文化對話交流模式的全新探索。在即將到來的2020年上海「藝術季」中,西岸美術館將帶來特展「設計與奇思:裝飾之自然本源」,以及「瑪格麗特·休謨: Gisant II視聽裝置」等新項目。
  • 同期展覽推薦 | 龍美術館(西岸館)
    第七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將在2020年11月11日-15日於西岸藝術中心舉行。本期將介紹合作機構之一龍美術館(西岸館)及其於博覽會期間呈現的展覽。龍美術館(西岸館) 外景圖龍美術館是由中國收藏家劉益謙、王薇夫婦創辦的私立美術館,目前在上海浦東和徐匯濱江同時擁有兩個大規模的場館——龍美術館(浦東館)和龍美術館(西岸館),構成獨特的「一城兩館」的藝術生態,重慶館也於2016年5月底開幕,構成了「兩城三館」的藝術構架,是目前國內相當具有規模和收藏實力的私立美術館。
  • 福利抽獎丨徐匯文旅邀你暢遊西岸美術館大道
    福利抽獎丨徐匯文旅邀你暢遊西岸美術館大道 2020-06-05 02: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夏夜晚風 來無敵江景的西岸美術館chill一下嗎
    夏夜晚風 來無敵江景的西岸美術館chill一下嗎 2020-06-08 02: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龍美術館西岸館5周年記
    3月28日是龍美術館西岸館的開幕紀念日,不覺已經5年。回想5年前的這一天,一切仍歷歷在目。那一天,王館長和一直在朋友圈自稱館長助理的幕後老闆劉總吵架了。在開幕的新聞發布會上,夫婦二人氣鼓鼓地坐在龍美報告廳主席臺上沙發的兩端,各看兩方,據說已經好幾天不說話了,起因則是為了美術館的開幕日期。
  • 上海龍美術館•西岸館開館 稀世藏品「借古•開今」
    龍美術館•西岸館開館展現場,左上方為王鬱洋作品《人造月》2014年3月28日,龍美術館•西岸館在上海徐匯濱江地區開館。去年舉行的西岸雙年展,西岸音樂節,即將落成開幕的餘德耀美術館都座落於此,藝術、電影、演出、數字體驗等等文化項目匯聚於此,這裡正成為上海的又一塊文化地標。龍美術館•西岸館由大舍建築設計事務所設計,設計師柳亦春在新聞發布會上說龍美術館西岸館從設計到開館只有2年零4個月時間。
  • 西岸美術館深度看展——現代藝術的觀看之道
    西岸美術館深度看展——現代藝術的觀看之道 2020-10-03 17: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龍美術館(西岸館)自7月28日起調整開放時間
    尊敬的觀眾朋友:自2020年7月28日起,龍美術館(西岸館)將調整開放時間,具體運行情況如下公告:1、因活動安排需要,2020年7月24日,龍美術館(西岸館)將提前至16:00閉館,15:00停止入場。
  • 藝術邂逅丨 La Prairie 萊珀妮*西岸博覽會
    說到這裡,我不禁想起了另一個能鎖住時光的代表,那就是同樣具有強烈藝術性的 La Prairie 萊珀妮,一直嚮往能沉浸式感受藝術世界的我,也終於等到了 La Prairie 萊珀妮×西岸博覽會的門票。⬇️11月12日-11月15日La Prairie 萊珀妮 X 西岸博覽會🤝攜手🤝後極簡主義作曲家Max Richter&當代概念視覺藝術家💫Nobuhiro Nakanishi以「恆美鉑金∙藝術邂逅」
  • 魔都新晉藝術法餐廳,藏在西岸美術館!
    原木色調與墨綠色調,一改傳統法餐廳沉悶的氛圍,顯得更加愜意,身心也更加放鬆。5月的西岸美術館將會有別樣的景致,陽光天推出各種不同的戶外互動,各種藝術活動紛紛來襲。坐在這裡享用一頓外帶的Brunch,或者是和閨蜜約個下午茶,瞬間切換放假模式,自拍和街拍大片毫無壓力。
  • 【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西岸「藝好時光」五展聯票
    觀眾可在有效期內憑「五展聯票」參觀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上海攝影藝術中心《顆粒到像素:攝影在中國》、餘德耀美術館《南轅北轍——楊福東作品展》及《雨屋》亞洲首展(觀摩票:限雨屋指定區域觀看)和龍美術館(西岸館)《王鬱洋——今夜我為何物》各一次。
  • 酒是水的豔遇,愛是心的投誠,你是我今生最美的邂逅
    豔遇是邂逅裡最浪漫的一種,但是條件也最苛刻,需要特定的地點,特定的環境,還要雙方都有特定的心態。酒是水的豔遇,水在悶熱潮溼黑暗的環境中遇到了糧食,它們便經歷一場生死纏綿曠日持久的邂逅,最終經過發酵,水中有了糧食的精氣神,便成了美酒。
  • 劉韡最新個展「散場/OVER」就在龍美術館(西岸館),趕緊了解一下!
    劉韡最新個展「散場/OVER」就在龍美術館(西岸館),趕緊了解一下!11月10日,劉韡最新個展「散場/OVER」在龍美術館(西岸館)開幕。劉韡是中國最受矚目的中生代代表藝術家之一,作品深受新世紀中國社會特有的變動和起伏影響,尤其是城市和人文景觀的變遷對其創作的影響尤為突出。
  • 來一場美麗的「豔遇」
    總有人說,麗江是一個豔遇之都,在這個古城裡發生了太多太多說不清道不明的動人故事,所以作為一個大齡單身女青年,自然要一個人來麗江好好感受一下這裡的「豔遇文化」。她說人們來麗江都會有自己的邂逅發生,這裡來的每一個人,都是帶著故事來又帶著新的故事離開。
  • 今天起,全球藝術品將在上海西岸,來一場「穿越時空的愛戀」
    全球藝場·上海時間·藝術西岸▲   其中,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更是迎來17個國家、36個城市的近100「西岸藝島」,建築面積約9.3萬平方米,以7棟圍而不合、高度不一的建築單體組成,由榮獲普利茲克建築獎的日本建築專家妹島和世和西澤立衛主持的SANAA建築事務所操刀設計。
  • 旅遊|深秋相約文化園,邂逅最美紅楓葉
    深秋的文化園,紅楓似火。經過了春的喧鬧、夏日的雨潤,秋的涵養,文化園的紅楓,在深秋的季節裡如火如荼盛裝登場了。紅楓似火在這深秋裡,紅楓與古建築形成了強烈的視覺衝擊。 出品:靈臺縣文體廣電和旅遊局 來源:皇甫謐文化園原標題:《旅遊|深秋相約文化園,邂逅最美紅楓葉》閱讀原文
  • 949去走走丨浪漫邂逅臺灣八大豔遇高發地
    愛情的微妙之處,在於無法預知什麼時間、什麼地點、會遇到什麼樣的人,所以才會讓時下男女在邂逅愛情時感到愉悅。
  • 【臺灣行】浪漫邂逅 臺灣八大豔遇高發地盤點
    豔遇時間:臺灣人大多中午12點後才開始各項活動,如果想要去到誠品書店找豔遇,最好是在傍晚之後。特別在敦南分店,午夜凌晨時書店人相對較少,搭訕別人或者被別人搭訕也方便很多。豔遇地點:在誠品書店哪裡都可以是發生豔遇的好地點,其中最樸素也最有效的地方就是書架前的地上。捧著一本書,靜靜地坐在地上閱讀,總能成為別人眼中的風景。
  • 不妨到西岸的龍美術館尋找答案
    11月28日,龍美術館(西岸館)呈現邱世華、梁紹基、秦一峰、劉建華和陳彧君5位藝術家的群展「中國色:走向絕對的東方美學」,展覽展至2021年2月21日。邱世華,《無題》,布面油畫,150×295cm,2015,圖片由藝術家及麥勒畫廊提供為了更好地理解這種「中國色」,開幕當天,本次展覽學術主持夏可君、策展人肖斌邀請參展藝術家、藝術評論家等學者在龍美術館
  • 崛起的上海濱江美術館⑨|龍美術館:結合館藏做國際大展特展
    這些「看得見江景的美術館」,是區域空間必不可少的景觀,亦是城市公共生活的重要一環。龍美術館(西岸館)劉益謙和王薇或許是中國最具知知名度與爭議度的收藏家夫婦之一。這對夫婦的龍美術館而今在上海已經有了西岸、浦東兩個分館,在重慶還有第三個分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