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節來臨如何防治流感?3分鐘讀懂流感指南

2020-11-17 北青網

衛健委近日發布了《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20年版,這主要是讓醫生學習和參考的。

但是,龍醫生覺得,如果把這些專業的診療方案,用通俗的語言,告訴大家怎麼預防,了解治療措施,提高對重症流感的警惕,應該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

流感「指南」經常修訂,2020年的診療方案,是在2019年的基礎上制定的,新的「診療方案」和往年不一樣的地方有:

增加了和新冠肺炎的鑑別診斷,這個很重要,也算是與時俱進吧。除此以外的一個重點,是完善了兒童流感的一些內容,說明了對兒童的關心。規範了流感抗病毒藥物的使用方法。增加了輕症流感的中醫辨證治療。

流感是什麼引起的?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和普通感冒是完全不一樣的病因,普通感冒都由鼻病毒和冠狀病毒等病毒引起的。

近幾年,流感的病原體主要包括4種:甲型流感H1N1和H3N2,乙型流感病毒V系和Y系。

每年的流感季節,從10月開始到次年的春季結束,其流行和氣溫的變化及人群的活動趨勢有關。

流感病毒會不斷地變異,無法在大自然中消滅它們。病毒雖然肆無忌憚,但也有缺點,那就是這個病毒對酒精、碘伏、碘酊等常用的消毒劑是非常敏感的,在外界很容易被我們殺滅。

流感病毒對紫外線和熱也是非常敏感的,56度的條件下,30分鐘可滅活。冬春季節外出多曬太陽有好處,而陰雨綿綿的日子,大家都悶在家裡,幫助了流感病毒的傳播。

流感是如何傳播的?

流感病毒是通過病毒表面的血凝素,與呼吸道上皮細胞表面的唾液酸受體結合,而啟動感染的。這一點告訴我們,如果你的手上沾染了病毒,再去觸摸某些部位,就有可能被感染。

流感患者和隱性感染者(類似於無症狀感染者)是主要的傳染源,這些人在潛伏期末和疾病發作的時候,都會排出病毒,都是有傳染性的。

這就告訴我們,有些已經感染了流感病毒,但還沒有出現症狀的人,其實也是有傳染性的。

流感病毒一般隱藏在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通過打噴嚏、咳嗽、大喊大叫和唱歌等方式出體外,當健康人的呼吸道黏膜接觸到後,就有被感染的可能。

要注意的是,病毒可以通過口、鼻腔、眼睛等處黏膜,直接和間接接觸感染。

所以,有時候一些物品,比如桌子、門把手或其他公共用品,如果攜帶了含有流感病毒的體液,健康人手摸上去之後,沒有洗手又去揉眼睛、擤鼻涕或者抓東西吃,也是有可能被感染的。

封閉的場所,如果通風不良,帶有病毒的氣溶膠,可能會感染更多的人。

哪些人要特別注意流感的預防?

流感雖然是一種急性病,有些人自我感覺症狀還很重,但大多數人還是可以自己好的(自愈)。

只有少部分患者,會出現病肺炎等併發症。一些原有基礎疾病的人,可能會發展成為重症病例,甚至出現嚴重的併發症而死亡。

以下的一些人群,要特別注意防流感,包括:

年齡小於5歲的兒童,特別是其中小於兩歲的兒童,一旦得流感,容易合併肺炎、心衰。年齡大於65歲的老年人。患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高血壓之外的心血管疾病、腎病、慢性肝病、血液病、神經系統疾病、神經肌肉疾病、代謝及內分泌疾病如糖尿病、惡性腫瘤和免疫功能抑制的人如愛滋病,等等。體重指數大於30的肥胖者。體重指數的算法是用體重的公斤數(如90公斤的90)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如1.69米的1.69的平方)。妊娠及圍產期婦女。

流感有什麼表現?

人在感染流感病毒之後,有1~7天的潛伏期,平均為2~4天。

潛伏期過後,患者會出現一系列眼花繚亂的表現,這些表現有些叫做全身症狀,也就是說,這些表現不屬於特定的某個器官和系統。

全身症狀發熱,頭痛,全身肌肉疼痛,全身不適,在發熱之前可有怕冷或寒戰,感覺乏力,食慾減退,等等。

呼吸道症狀慢慢地會出現上呼吸道的症狀,如:咳嗽,痰少或者乾咳,咽喉痛,鼻塞,流鼻涕,等等。

偶爾,還可以出現胸骨後不適、顏面潮紅、眼結膜充血。兒童流感的症狀兒童患者的症狀,跟成年人稍微有一些差別,主要表現在兒童的發熱程度會更高一些,一些患者還可能因為高熱導致驚厥。

新生兒、嬰幼兒等年齡小的,由於不能表達自己的不舒服,大人會觀察到他們會表現為嗜睡、拒絕吃奶、呼吸暫停的表現。

兒童患乙型流感的時候,常以消化道症狀為主,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瀉,和胃腸型感冒類似。

流感有什麼後果?

沒有併發症的流感患者,通常會在發病的3~5天後,體溫逐漸下降到正常,全身症狀好轉,而咳嗽或者體力恢復則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恢復。

少部分患者,會出現一些併發症,肺炎是最常見的併發症,這是和普通感冒最大的區別之一。

其他的併發症包括神經系統損傷、心肌損傷、腦病、肌炎、橫紋肌溶解、休克,兒童流感常常合併喉炎、中耳炎、支氣管炎等。

流感是如何診斷的?

在診斷流感的過程中,會給患者做一些檢查,血常規是最常見的一個檢查項目,常用來幫助醫生判斷是否合併細菌感染,但往往不準確。

血生化檢查不是必須的,但對於有慢性肝病的人,出現流感的情況下,可以查一下肝功能,常出現轉氨酶升高,如果是這種情況,在用藥方面要特別注意。

流感的診斷,說白了就是找到流感病毒或者流感病毒感染的證據,診斷的方法包括流感病毒抗原的檢測和核酸檢測。這兩個檢查都可以用咽拭子做,其中一個陽性就可以確診流感。

重症流感如何識別?

識別重症和危重患者非常重要,患者出現以下表現,一定要及時就診。

持續高熱大於3天,伴有劇烈咳嗽,咳膿性痰,血痰或者胸痛。呼吸頻率快,呼吸困難,口唇紫紺。反應遲鈍,嗜睡,躁動,或者抽搐。嚴重的嘔吐和腹瀉,出現口乾、皮膚乾等脫水錶現。合併肺炎,影像學檢查提示合併肺炎。原有的基礎疾病明顯加重。面色蒼白,四肢冰冷,末梢循環障礙導致手指末端冰冷。其他嚴重的疾病表現。

懷疑流感,要和哪些疾病鑑別?

流感的表現跟很多疾病是相似的,要和一些疾病鑑別。

普通感冒兩者比較,流感的全身症狀要更重一些,有時候無法區別,需要做病原學檢查。

其他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咽炎,扁桃體炎,鼻炎和鼻竇炎,這些通過簡單的體檢,就可以看出來,他們也可以跟流感同時得上。

其他的下呼吸道感染有可能有合併咳嗽等症狀的時候,必須要和氣管炎、支氣管炎、肺炎等鑑別,要注意的是,這些疾病同樣可以和流感得上。

新冠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輕型和普通型,可表現為發熱、乾咳、咽痛,跟流感很難鑑別。現在很多醫院非常重視新冠,可能會導致大批的流感患者未診斷,要引起重視。

鑑別的辦法,主要是通過咽拭子檢查病毒的核酸。

流感如何治療?

輕症的流感,很多是不需要治療的,主要是一開始的時候會感覺難受,其實大多數時候忍一忍就過去了。

隔離流感和新冠肺炎以及其他的呼吸道傳染病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治療原則是:隔離!

所有得流感的患者,如果沒有達到住院的條件,建議在家自我隔離。

居家隔離期間,要保持房間通風,戴好口罩,勤洗手,充分休息,多喝水,飲食要吃容易消化和富含營養的食物。

緩解症狀高熱者,可採取物理降溫的措施,必要時可以給退熱和止痛的藥物,常用的藥物有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有時候雖然不發熱,但是疼痛明顯,也可以使用,會讓人更舒服一些。

兒童患者在使用退熱藥的時候,要避免使用阿司匹林或者含有阿司匹林及其他水楊酸的製劑。

抗菌藥能用嗎?有些人一出現發熱、咽痛或者咳嗽,就喜歡去買抗菌藥物吃,這個是不對的,因為流感是病毒,抗菌藥物對病毒是無效的。

有細菌感染依據或者表現的時候,才可以考慮使用抗菌藥。

其他對症治療有咳嗽的患者,可以適當的給予止咳化痰的藥物。乾咳無痰或者咽喉癢、乾燥的患者,尤其是在夜間,可以適當的喝些冷水或者冰水,既有鎮咳,又有補充水分的作用。

很多人說,感冒不能喝冷水或者冰水,這個觀念要改變了。

對於兒童患者,由於不愛喝水,可以調好飲水的口味,或者喝些果汁和飲料,都是可以的,目的是為了補充水分。

抗病毒治療

一旦確診流感,或者有明確的流感患者接觸史,出現類似的流感症狀,應該在發病48小時之內,儘早抗病毒治療。

部分患者即使超過48小時,仍然可以使用抗病毒藥。

記住:口服的抗病毒藥,不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利巴韋林和金剛烷胺,也不是那些所謂的抗病毒口服液,更不是指一些號稱具有體外抗病毒作用的中藥或者中成藥。

具有明確抗流感病毒作用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奧司他韋,用量按說明就可以了,尤其是兒童要嚴格按推薦用量使用,普通患者療程5天。扎那米韋,為吸入噴霧劑,使用很方便。帕拉米韋,是靜脈用藥。對普通的沒有住院的患者來說,奧司他韋依然是最方便的,效果最明確。

其他治療診療方案中包括大篇幅的中醫治療,但中醫是講辨證論治的。要強調的一點,建議孕婦和兒童不要喝中藥!

流感如何預防?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可降低接種者患流感和因此發生嚴重併發症的風險。

建議接種的人群包括:

60歲以上的老年人、6月齡至5歲的兒童、孕婦、6月齡以下兒童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慢性病患者和醫務人員。

藥物預防有用嗎?

有用。

有人說,流感發生的時候,能不能服用藥物預防流感,這個對於普通人來說是不建議的,藥物預防代替不了預防接種。

預防接種產生的是抗體,能持久保護,而藥物只是起臨時的抗病毒作用。

但是,對於一些要照顧重症患者的人,如果有接觸到流感患者,建議可以服用藥物治療,方法是在暴露48小時後,使用奧司他韋或扎那米韋,使用7天。

其他的預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接觸面部的眼睛、嘴巴和鼻子前一定要洗手。

在流感流行季節,儘量減少到人群密集的場所活動,如果需要去這些場合,一定要戴個口罩,保持安全的一米以上的社交距離。

提倡咳嗽文明!

這是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在咳嗽或打噴嚏時,請用上臂或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咳嗽或打噴嚏後,要洗手,儘量避免觸摸眼睛、鼻子和口。

出現流感樣症狀的時候,應當注意休息及自我隔離,前往公共場所就醫過程中,需戴口罩。

小結

進入流感季節以後,我們之前養成良好衛生習慣,能夠幫助預防流感。這就是為什麼發生新冠疫情發生之後,流感患者越來越少的原因之一。

當流感和新冠肺炎可能「相遇」的時候,首先要排除自己的症狀是不是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主動去做核酸檢測,既可以及早發現感染,同時也可以保護其他的人。

對於年幼、年老或者其他有基礎疾病的人來說,無論是流感還是新冠肺炎,都是他們承受不了的打擊,因此,注射流感疫苗的意義非同尋常。

來源:健康時報

責任編輯:向勤如(EN006)

相關焦點

  • 冬春交替,如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與流感?
    早在2003年SARS肆虐的時候,白雲山星群夏桑菊顆粒就在防治SARS的過程中過發揮重要作用,被譽為「中藥達菲」。2009年,星群藥業與港科技大學合作研究,用分子生物學的方法揭示了夏桑菊顆粒防治禽流感的作用,並獲得中國發明專利的授權,為夏桑菊顆粒防治流感、禽流感做出科學解釋。
  • 甲型流感一般發燒幾天看指南!小兒豉翹清熱顆粒說明書 PASS
    北京朝陽醫院呼吸科與武漢肺科醫院攜手發現,新冠肺炎的傳染性明顯烈於H1N1甲型流感,但其整體病死率為4%(中國數據),顯著低於H1N1甲型流感的17%(加拿大數據)。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如何區別甲型流感與新冠肺炎、甲型流感一般發燒幾天也成為各大門戶網站的熱搜話題。還有一些家長在閱讀小兒豉翹清熱顆粒說明書後也提出,類似的中成藥物能否防治甲型流感?甲型流感與新冠肺炎有啥不同?
  • 冬春交替,如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與流感?除了新型冠狀病毒,春季...
    春季是萬物生長的季節,同樣也是細菌增長速度很快的季節。 天氣漸暖,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還未結束,春季流感又將來襲。春天是流感的「溫床」每年的春季都會容易發生流感,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簡稱,它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經飛沫傳播的急性呼吸道傳染性病,春天天氣轉暖,氣溫回升明顯,萬物復甦,病毒、細菌等病原微生物也活躍起來。
  • 流感疫苗接種指南:幾月份打最好?打幾價最好?|保護率|疫苗|流感|...
    不久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了《新版流感疫苗接種指南》這次發布的新版流感疫苗接種指南,是在2019年版指南的基礎上進行更新和修訂形成的;其中增加了我國的研究結果,包括流感疾病負擔、疫苗效果、疫苗安全性監測、疫苗預防接種成本效果等;此外
  • 寒冬流感易多發,該如何防治
    龍華醫院急診科主任方邦江帶領團隊根據上海地區天氣的時令特點及致病邪氣,制定出具有中醫特色的防治流感的中藥顆粒劑疏風解表方、流感方、肺炎方,代煎湯劑表熱方、表寒方,同時為方便患者用藥,節省看病取藥時間,24小時為患者提供該中藥顆粒劑和代煎湯劑,隨到隨取,充分發揮中醫藥治療急症特色,為市民健康保駕護航。
  • 流感進入冬春高發期 須積極預防
    秋冬季節是流感的高發季,流感不可小覷! 有數據顯示,在世界範圍內,流感每年可導致5%—10%成人和20%—30%兒童發病,每年有約10億病例,其中多達500萬是重症病例和多達65萬例死亡病例。中國平均每年有8.8萬例流感相關呼吸系統疾病超額死亡,佔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的8.2%。
  • 流感疫苗最全問答 附:《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0-2021)》
    香港特區2017-2018季節一項6月齡-17歲兒童流感疫苗效果研究,共納入1078名兒童,研究對象接種的大多為IIV4,結果顯示流感疫苗對確診流感住院總的保護效果為65.6%(95%CI:42.7-79.3%),對A型和B型流感的保護效果分別為66.0%(95%CI:3.4-88.0%)和65.3%(95%CI:39.5-80.1%)。
  • 美國疾控中心流感指南:中小學如何做好防護及清潔
    返校後,如何保證師生的安全呢?本文編譯了美國疾控中心的學校防護指南以及清潔指南,以供參考。這份來自美國疾控中心(CDC)的指南,為減少季節性流感在K-12學校(指學前教育至高中教育,代指基礎教育)的學生和工作人員之間的傳播提供指導。
  • 秋冬季來臨,簡析流感的抗病毒治療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每年10月開始,我國各地陸續進入流感冬春季流行季節。 流感起病急,且部分患者可發展成重症病例,少數危重症病例可因急性壞死性腦病、多器官功能不全等併發症而死亡。
  • 四價流感疫苗是什麼
    流感疫苗,是用來預防流行性感冒病毒傳播引起的病症。該類病毒極易傳播,甚至造成世界範圍的大流行,傳播方式多種多樣,包括呼吸道傳播、飛沫傳播、密切接觸傳播等等。不同於普通的感冒,流行性感冒可有高熱、頭痛、全身乏力酸痛表現,甚至導致多種嚴重併發症,如腦膜炎、心肌炎、肺炎等等。因此,對流感病毒的主動防疫尤其重要。
  • 流感不是普通感冒 做好預防很重要
    東莞市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張平介紹,這是季節變化引起的感冒,並不是流感。普通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型。其主要病原體是鼻病毒,常易合併細菌感染。起病較急,早期症狀有咽部幹癢或灼熱感、噴嚏、鼻塞、流涕,開始為清水樣鼻涕,2~3天後變稠;可伴有咽痛;一般無發熱及全身症狀,或僅有低熱、頭痛。一般經5~7天痊癒。
  • 快過年了,千萬別得流感啊!| 教你備戰2019冬春流感高發季
    圖片來源:中國國家流感中心面對傳染性極強的甲型H1N1,我們應該如何預防?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來預防流感:1. 3. 流感也會經過病人的分泌物直接傳播,所以要幫助孩子徹底洗手。特別在孩子碰觸過嘴巴、鼻子或者眼睛之前,或者觸摸扶手、按鈕或者從公共場合遊玩回來,都要徹底清洗小手。 4.
  • 可威磷酸奧司他韋須備好,新冠病毒和流感同肆虐
    接種率較高, 18歲以下人群達到6成,18歲以上人群接種率也達到40%以上,而且針對流感病毒已經有奧司他韋等抗流感病毒藥物,但2019-2010流感季節美國仍在遭遇嚴重的流感疫情。中國國家流感中心發布的周報顯示,2020年第5周(2020年1月27日-2月2日),南方省份哨點醫院報告的ILI%為8.0%,高於前一周水平(7.4%),高於2017-2019年同期水平(3.5%、5.1%和5.1%)。
  • 冬季將至 流感疫苗宜早籌劃
    核心提示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流行性感冒高發季節,《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0-2021)》提示,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流行態勢仍將持續,今冬明春可能會出現新冠肺炎疫情與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疊加流行的情況。
  • 春季流感爆發,「特殊時期」如何預防?做好這5點讓寶寶遠離病毒
    在這象徵生命的季節中,流感病毒也會隨著萬物一起甦醒,並且把目標集中到免疫力較低的小孩子身上,讓媽媽們跟著一起遭罪又糟心。春季流感爆發,「特殊時期」如何預防?前幾天朋友麗娜給我發微信,3歲的女兒又生病了。
  • 新冠疫情與流感疊加該如何防控?專家:接種流感疫苗為最有效手段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8月1日,在2020季節性流感防控策略學術交流會上,專家指出,隨著秋冬季節的臨近,我國或將迎來流感-新冠病毒「雙流行」的嚴峻形勢,流感將成為影響新冠疫情「第二戰」成敗的關鍵因素。
  • 紀錄片《流行病:如何預防流感大爆發》,我們獲得哪些啟示
    大家是不是都已經陸續返崗開始工作啦如今疫情形勢十分嚴峻大家依舊不能掉以輕心今天阿策就借這部Netflix最新紀錄片《流行病:如何預防流感大爆發
  • 當換季遇上「流感」,這可不是新鮮事
    隨著秋冬季節的臨近 受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我國或將迎來流感—新冠病毒「雙流行」的嚴峻形勢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除了新冠疫情我們還需考慮隨季節而來的流感的影響與危害此前,張文宏教授曾指出:到今年秋冬季節,可能還會有一波流感高峰,到時候跟新冠混在一起,可能造成誤診,繼而導致新冠患者和流感患者之間相互傳播。
  • 識別發熱的「障眼法」——如何區分普通感冒、流感、新型冠狀病毒...
    在發熱門診值守6天,接診過300多名發熱病人,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馮高科博士通過3個典型病例,教您了解和區分普通感冒、流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病情:患者男性26歲,3天前夜間受涼後間斷出現鼻塞、流涕(水樣鼻涕),今天出現發熱,在家測量體溫38.7℃,服用感冒靈衝劑,症狀未見好轉。
  • 可威磷酸奧司他韋必備,新冠疫情之下更需警惕流感!
    日前,《中華預防醫學雜誌》在線發表廣州市公共衛生專家的論文《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同時警惕季節性流感的疊加效應》。該論文第一作者、通信作者分別為廣州市胸科醫院副院長李鐵剛以及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王鳴。文章指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全國持續蔓延,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時期。然而,目前疫情嚴重的南方城市即將進入季節性流感高發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