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健委近日發布了《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20年版,這主要是讓醫生學習和參考的。
但是,龍醫生覺得,如果把這些專業的診療方案,用通俗的語言,告訴大家怎麼預防,了解治療措施,提高對重症流感的警惕,應該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
流感「指南」經常修訂,2020年的診療方案,是在2019年的基礎上制定的,新的「診療方案」和往年不一樣的地方有:
增加了和新冠肺炎的鑑別診斷,這個很重要,也算是與時俱進吧。除此以外的一個重點,是完善了兒童流感的一些內容,說明了對兒童的關心。規範了流感抗病毒藥物的使用方法。增加了輕症流感的中醫辨證治療。
流感是什麼引起的?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和普通感冒是完全不一樣的病因,普通感冒都由鼻病毒和冠狀病毒等病毒引起的。
近幾年,流感的病原體主要包括4種:甲型流感H1N1和H3N2,乙型流感病毒V系和Y系。
每年的流感季節,從10月開始到次年的春季結束,其流行和氣溫的變化及人群的活動趨勢有關。
流感病毒會不斷地變異,無法在大自然中消滅它們。病毒雖然肆無忌憚,但也有缺點,那就是這個病毒對酒精、碘伏、碘酊等常用的消毒劑是非常敏感的,在外界很容易被我們殺滅。
流感病毒對紫外線和熱也是非常敏感的,56度的條件下,30分鐘可滅活。冬春季節外出多曬太陽有好處,而陰雨綿綿的日子,大家都悶在家裡,幫助了流感病毒的傳播。
流感是如何傳播的?
流感病毒是通過病毒表面的血凝素,與呼吸道上皮細胞表面的唾液酸受體結合,而啟動感染的。這一點告訴我們,如果你的手上沾染了病毒,再去觸摸某些部位,就有可能被感染。
流感患者和隱性感染者(類似於無症狀感染者)是主要的傳染源,這些人在潛伏期末和疾病發作的時候,都會排出病毒,都是有傳染性的。
這就告訴我們,有些已經感染了流感病毒,但還沒有出現症狀的人,其實也是有傳染性的。
流感病毒一般隱藏在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通過打噴嚏、咳嗽、大喊大叫和唱歌等方式出體外,當健康人的呼吸道黏膜接觸到後,就有被感染的可能。
要注意的是,病毒可以通過口、鼻腔、眼睛等處黏膜,直接和間接接觸感染。
所以,有時候一些物品,比如桌子、門把手或其他公共用品,如果攜帶了含有流感病毒的體液,健康人手摸上去之後,沒有洗手又去揉眼睛、擤鼻涕或者抓東西吃,也是有可能被感染的。
封閉的場所,如果通風不良,帶有病毒的氣溶膠,可能會感染更多的人。
哪些人要特別注意流感的預防?
流感雖然是一種急性病,有些人自我感覺症狀還很重,但大多數人還是可以自己好的(自愈)。
只有少部分患者,會出現病肺炎等併發症。一些原有基礎疾病的人,可能會發展成為重症病例,甚至出現嚴重的併發症而死亡。
以下的一些人群,要特別注意防流感,包括:
年齡小於5歲的兒童,特別是其中小於兩歲的兒童,一旦得流感,容易合併肺炎、心衰。年齡大於65歲的老年人。患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高血壓之外的心血管疾病、腎病、慢性肝病、血液病、神經系統疾病、神經肌肉疾病、代謝及內分泌疾病如糖尿病、惡性腫瘤和免疫功能抑制的人如愛滋病,等等。體重指數大於30的肥胖者。體重指數的算法是用體重的公斤數(如90公斤的90)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如1.69米的1.69的平方)。妊娠及圍產期婦女。
流感有什麼表現?
人在感染流感病毒之後,有1~7天的潛伏期,平均為2~4天。
潛伏期過後,患者會出現一系列眼花繚亂的表現,這些表現有些叫做全身症狀,也就是說,這些表現不屬於特定的某個器官和系統。
全身症狀發熱,頭痛,全身肌肉疼痛,全身不適,在發熱之前可有怕冷或寒戰,感覺乏力,食慾減退,等等。
呼吸道症狀慢慢地會出現上呼吸道的症狀,如:咳嗽,痰少或者乾咳,咽喉痛,鼻塞,流鼻涕,等等。
偶爾,還可以出現胸骨後不適、顏面潮紅、眼結膜充血。兒童流感的症狀兒童患者的症狀,跟成年人稍微有一些差別,主要表現在兒童的發熱程度會更高一些,一些患者還可能因為高熱導致驚厥。
新生兒、嬰幼兒等年齡小的,由於不能表達自己的不舒服,大人會觀察到他們會表現為嗜睡、拒絕吃奶、呼吸暫停的表現。
兒童患乙型流感的時候,常以消化道症狀為主,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瀉,和胃腸型感冒類似。
流感有什麼後果?
沒有併發症的流感患者,通常會在發病的3~5天後,體溫逐漸下降到正常,全身症狀好轉,而咳嗽或者體力恢復則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恢復。
少部分患者,會出現一些併發症,肺炎是最常見的併發症,這是和普通感冒最大的區別之一。
其他的併發症包括神經系統損傷、心肌損傷、腦病、肌炎、橫紋肌溶解、休克,兒童流感常常合併喉炎、中耳炎、支氣管炎等。
流感是如何診斷的?
在診斷流感的過程中,會給患者做一些檢查,血常規是最常見的一個檢查項目,常用來幫助醫生判斷是否合併細菌感染,但往往不準確。
血生化檢查不是必須的,但對於有慢性肝病的人,出現流感的情況下,可以查一下肝功能,常出現轉氨酶升高,如果是這種情況,在用藥方面要特別注意。
流感的診斷,說白了就是找到流感病毒或者流感病毒感染的證據,診斷的方法包括流感病毒抗原的檢測和核酸檢測。這兩個檢查都可以用咽拭子做,其中一個陽性就可以確診流感。
重症流感如何識別?
識別重症和危重患者非常重要,患者出現以下表現,一定要及時就診。
持續高熱大於3天,伴有劇烈咳嗽,咳膿性痰,血痰或者胸痛。呼吸頻率快,呼吸困難,口唇紫紺。反應遲鈍,嗜睡,躁動,或者抽搐。嚴重的嘔吐和腹瀉,出現口乾、皮膚乾等脫水錶現。合併肺炎,影像學檢查提示合併肺炎。原有的基礎疾病明顯加重。面色蒼白,四肢冰冷,末梢循環障礙導致手指末端冰冷。其他嚴重的疾病表現。
懷疑流感,要和哪些疾病鑑別?
流感的表現跟很多疾病是相似的,要和一些疾病鑑別。
普通感冒兩者比較,流感的全身症狀要更重一些,有時候無法區別,需要做病原學檢查。
其他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咽炎,扁桃體炎,鼻炎和鼻竇炎,這些通過簡單的體檢,就可以看出來,他們也可以跟流感同時得上。
其他的下呼吸道感染有可能有合併咳嗽等症狀的時候,必須要和氣管炎、支氣管炎、肺炎等鑑別,要注意的是,這些疾病同樣可以和流感得上。
新冠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輕型和普通型,可表現為發熱、乾咳、咽痛,跟流感很難鑑別。現在很多醫院非常重視新冠,可能會導致大批的流感患者未診斷,要引起重視。
鑑別的辦法,主要是通過咽拭子檢查病毒的核酸。
流感如何治療?
輕症的流感,很多是不需要治療的,主要是一開始的時候會感覺難受,其實大多數時候忍一忍就過去了。
隔離流感和新冠肺炎以及其他的呼吸道傳染病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治療原則是:隔離!
所有得流感的患者,如果沒有達到住院的條件,建議在家自我隔離。
居家隔離期間,要保持房間通風,戴好口罩,勤洗手,充分休息,多喝水,飲食要吃容易消化和富含營養的食物。
緩解症狀高熱者,可採取物理降溫的措施,必要時可以給退熱和止痛的藥物,常用的藥物有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有時候雖然不發熱,但是疼痛明顯,也可以使用,會讓人更舒服一些。
兒童患者在使用退熱藥的時候,要避免使用阿司匹林或者含有阿司匹林及其他水楊酸的製劑。
抗菌藥能用嗎?有些人一出現發熱、咽痛或者咳嗽,就喜歡去買抗菌藥物吃,這個是不對的,因為流感是病毒,抗菌藥物對病毒是無效的。
有細菌感染依據或者表現的時候,才可以考慮使用抗菌藥。
其他對症治療有咳嗽的患者,可以適當的給予止咳化痰的藥物。乾咳無痰或者咽喉癢、乾燥的患者,尤其是在夜間,可以適當的喝些冷水或者冰水,既有鎮咳,又有補充水分的作用。
很多人說,感冒不能喝冷水或者冰水,這個觀念要改變了。
對於兒童患者,由於不愛喝水,可以調好飲水的口味,或者喝些果汁和飲料,都是可以的,目的是為了補充水分。
抗病毒治療
一旦確診流感,或者有明確的流感患者接觸史,出現類似的流感症狀,應該在發病48小時之內,儘早抗病毒治療。
部分患者即使超過48小時,仍然可以使用抗病毒藥。
記住:口服的抗病毒藥,不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利巴韋林和金剛烷胺,也不是那些所謂的抗病毒口服液,更不是指一些號稱具有體外抗病毒作用的中藥或者中成藥。
具有明確抗流感病毒作用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奧司他韋,用量按說明就可以了,尤其是兒童要嚴格按推薦用量使用,普通患者療程5天。扎那米韋,為吸入噴霧劑,使用很方便。帕拉米韋,是靜脈用藥。對普通的沒有住院的患者來說,奧司他韋依然是最方便的,效果最明確。
其他治療診療方案中包括大篇幅的中醫治療,但中醫是講辨證論治的。要強調的一點,建議孕婦和兒童不要喝中藥!
流感如何預防?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可降低接種者患流感和因此發生嚴重併發症的風險。
建議接種的人群包括:
60歲以上的老年人、6月齡至5歲的兒童、孕婦、6月齡以下兒童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慢性病患者和醫務人員。
藥物預防有用嗎?
有用。
有人說,流感發生的時候,能不能服用藥物預防流感,這個對於普通人來說是不建議的,藥物預防代替不了預防接種。
預防接種產生的是抗體,能持久保護,而藥物只是起臨時的抗病毒作用。
但是,對於一些要照顧重症患者的人,如果有接觸到流感患者,建議可以服用藥物治療,方法是在暴露48小時後,使用奧司他韋或扎那米韋,使用7天。
其他的預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接觸面部的眼睛、嘴巴和鼻子前一定要洗手。
在流感流行季節,儘量減少到人群密集的場所活動,如果需要去這些場合,一定要戴個口罩,保持安全的一米以上的社交距離。
提倡咳嗽文明!
這是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在咳嗽或打噴嚏時,請用上臂或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咳嗽或打噴嚏後,要洗手,儘量避免觸摸眼睛、鼻子和口。
出現流感樣症狀的時候,應當注意休息及自我隔離,前往公共場所就醫過程中,需戴口罩。
小結
進入流感季節以後,我們之前養成良好衛生習慣,能夠幫助預防流感。這就是為什麼發生新冠疫情發生之後,流感患者越來越少的原因之一。
當流感和新冠肺炎可能「相遇」的時候,首先要排除自己的症狀是不是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主動去做核酸檢測,既可以及早發現感染,同時也可以保護其他的人。
對於年幼、年老或者其他有基礎疾病的人來說,無論是流感還是新冠肺炎,都是他們承受不了的打擊,因此,注射流感疫苗的意義非同尋常。
來源:健康時報
責任編輯:向勤如(EN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