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講三個故事。
故事1 孔融讓梨
「孔融讓梨」的故事,是我們傳統文化中非常有名的道德常識素材,我們這一代人基本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來,一起回顧一下孔融讓梨的故事是怎樣的。
東漢魯國,有個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聰明,也非常懂事。孔融還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兄弟七人相處得十分融洽。有一天,孔融的媽媽買來許多梨,一盤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們讓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孔融看了看盤子中的梨,發現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隻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爸爸看見孔融的行為,心裡很高興,心想:別看這孩子剛剛四歲,卻懂得應該把好的東西留給別人的道理呢。於是他故意問孔融:「盤子裡這麼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麼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應該留給哥哥吃。」 爸爸接著問道:「你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照你這麼說,他應該拿最小的一個才對呀?」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小弟弟吃。」爸爸聽他這麼說,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個好孩子,以後一定會很有出息。」
故事2 下輩子不要當你小孩
這幾天,「下輩子不要當你小孩」的現實故事,在我們這家長之間傳來傳去。小本本上寫下的文字,透露著孩子內心的仇恨。
故事還原一下,大概是這樣的:
雪莉是一位二胎媽媽,老大是女孩7歲,老二是男孩3歲。
剛生老二的時候,老大在上幼兒園了,在家也會幫助媽媽照顧弟弟。
老大的懂事讓媽媽平時帶孩子輕鬆一些,久而久之,爸爸媽媽也都習慣了老大的懂事。隨著老二的長大,自我意識開始萌發,進入Terrible Two和Horrible Three的階段,這個階段,表達能力不足,但佔有欲卻很強。媽媽覺得老二小,老大懂事,所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老二身上。平時小的看上老大的東西,媽媽也會要大的讓著小的。
似乎做姐姐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是應該做到的。因為,姐姐在這方面也沒怎麼鬧過。但,有一次弟弟看上了姐姐喜歡的一個布偶,姐姐不給,弟弟就上去搶,姐姐堅持不給弟弟,氣急了的弟弟對姐姐動手。這次姐姐沒有忍讓,打了回去,弟弟瞬間崩潰大哭。
媽媽聽到哭喊聲過來看看怎麼回事,弟弟哭訴說姐姐對他動手。媽媽下意識地安撫弟弟,並且沒問緣由,責罰了姐姐:「弟弟才多大啊!你就借他玩一下嘛,他一下就玩膩,也就不搶了。而且你怎麼能打弟弟呢?」
這是許許多多日常中的一天。
過了一陣子,某天,媽媽收拾房間,清理書櫃時掉下來一個小本子,看到了女兒寫下的文字,滿滿的委屈、質疑,還有恨。
故事3 妹妹出生了
我成年後,再次聽到「孔融讓梨」這四個字,是在我生完我家妹妹(也就是小努爾)從醫院回到家裡的第一個晚上。
那時候努爾的外公外婆也在我家,他們從老家過來,幫幫忙,看看外孫女們。那個晚上,吃過了晚飯,小努爾已經被哄睡,姐姐大努爾在客廳蹦蹦跳跳,媽媽和妹妹回家了,讓她很興奮。
外公突然拉住了大努爾:安靜一點,你妹妹剛剛睡覺,不能這樣吵吵的。從現在開始,你是姐姐了,做姐姐要做到什麼?要幫助媽媽、照顧妹妹,孔融讓梨你知道嗎?
我聽到「孔融讓梨」四個字,立刻給外公打了個暫停的手勢:「外公,不要跟姐姐講孔融讓梨,我們家沒有孔融讓梨這個概念。姐姐也是個孩子,她有她的需求、有她的想法,她的成長不會因為妹妹的到來而亂掉。我們需要保證的是,姐姐的生活秩序、生活習慣、她的東西維持原樣。」
外公驚呆了,那瞬間的感覺,空氣凝固了。
我接著說:「這是我家,我們有我們的教育方法。我以前沒有給姐姐講過孔融讓梨的故事,現在不會講,以後也不會講。她不需要讓任何的東西,她可以根據自己的判斷來做選擇,我們尊重她的選擇。現在還沒有到她睡覺的時間,她剛吃完飯,日常也是這樣蹦蹦跳跳一下,然後就講故事睡覺了。而且妹妹是可以適應睡覺的環境的,你看,她不是也沒醒嗎。一個小寶寶一天睡18、20個小時,我們其他人的生活還是要正常進行,不能在她睡覺時候就消聲了。」
大概的意思,我翻譯告訴了努爾爸爸,他也表示贊同。是的,在我家,老大不存在必須要讓這老二這個說法,「孔融讓梨」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和教育孩子的理念。
從那時候起到現在,外公外婆再也沒有提過「大的就要讓著小」的這類事情了。
孔融如果不讓梨,那也一點兒沒有錯。
文末是本周給大家的推薦:
大小努爾正在用的「兒童行為習慣養成工具」。購買入口在下面。
幫大家解決不知道如何才能有效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習慣的問題。包括:按時吃飯、按時睡覺、按時起床、看書學習、運動、自己洗手、收拾玩具、吃蔬菜等等等等,全面覆蓋孩子的生活學習日常,提高5方面的能力:自理能力、情緒管理、性格養成、時間管理、習慣養成。
畢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長按下面的圖片識別二維碼就能買了👇
快遞和發貨:從江蘇常州或者廣州發貨,快遞主要中通/ 申通/ 韻達/圓通/ 郵政等,工作日發貨,周日、節假日不發貨順延,兩個工作日內發完。
全國大部分地區包郵,偏遠地區不包郵(寧夏、甘肅、內蒙古、青海、西藏 16元, 新疆 20元),港澳臺不發貨。
查看詳細的產品介紹:
孩子習慣不好?那你得備上這套工具
如果有什麼問題,還請➕努爾家的小夥伴的微信,微信號:littlenuer
❤️喜歡就在右下角點「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