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禁止進口「洋垃圾」兩年後,澳洲垃圾堆積如山,這些國家大罵中國「太自私」

2021-02-15 世界頭號

洋垃圾問題曾經困擾了中國很多年,

但中國禁止洋垃圾入境的兩年後,世界卻快被逼瘋了。

3年前的017年,一部26分鐘的紀錄片《塑料王國》在國內大火,將「洋垃圾」這個定義帶入了大眾的視線之中,赤裸裸的剖開了關於「垃圾」的真相。

這時人們才猛然意識到,原來我們每年從國外進口的產品中,除了各類生活、科技產品,還包括著大量的「垃圾」。

「洋垃圾」本名其實不叫洋垃圾,他的學名是進口固體廢物;其中包括電子產品、塑料、廢紙、金屬製品等。

而「固體廢物」的合理利用,是全球循環經濟的重要一步。

尤其在過去,中國作為一個高速發展的國家,對於能源的需求難以通過自身的資源儲備來滿足。和進口礦石、燃料相比,明顯進口垃圾再進行提取顯然性價比更高。

而對於出口垃圾的發達國家來說,人力成本高,垃圾回收成本也很高昂。因此將垃圾出口將節省大量費用,而且也可以避免汙染本國環境。

圖源:中國日報

根據一組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數據顯示,光是2000年到2011年的11年間,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垃圾廢品的交易額就從最初的7.4億飆升至115.4億美元,發展速度令人咋舌。

中國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洋垃圾」進口國,接收了全球56%的垃圾。全球每年生產5億多噸的電子垃圾,其中七成都進入了中國國內。

英國媒體曾這樣描述,「從中國到英國的貨櫃貨船載滿了各種中國製造,而這些船隻在返航時卻被英國的各種廢舊物品和回收垃圾填滿。」

源源不斷的洋垃圾形成了中國一條堅實的產業鏈,儘管撐起這條產業鏈的代價是對於環境的汙染。

根據《塑料王國》導演王久良的調查,一般的塑料垃圾,一噸中有85%能被回收已經算運氣好了,剩下的真·廢料只能被就近處理。

簡單處理是直接扔在農田旁,任由這些垃圾侵蝕農田;稍微複雜一點的處理法就是焚燒處理,郊外騰空而起黑黢黢的濃煙,就是這些垃圾曾經存在過的證明。

最嚴重且不可逆的是對水資源的汙染。

回收過程中的清洗和粉碎環節都需要大量的水資源來完成,但許多洋塑料回收工廠都是小作坊式的生產模式,加工環節沒有經過任何處理就直接排放到了附近的河流,這些工廠附近的河流幾乎都會漂著一層白色泡沫(包括洗衣粉、氫氧化鈉、火鹼、燒鹼等),魚蝦更是死絕。

垃圾的回收過程,也對工人的身體健康造成了不可逆的傷害

於是,意識到問題嚴重性的中國政府決定禁止洋垃圾入境,並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2017年底,中國國家環保部發布一紙禁令——自2018年1月起,全面禁止進口包括廢塑料、廢紡織原料、未分類的廢紙等總計24類洋垃圾。

2018年4月,中國將禁止的洋垃圾進行擴展,包括鋼鐵廢料、二手汽車零件和舊船等數十種可回收材料。

至此,中國方面開始嚴格執行「洋垃圾禁令」。

而隨著禁令執行,那些曾經依靠中國處理各種垃圾的「垃圾出口國們」陷入了苦不堪言的境地。

他們之中,有的開始展開呼籲,希望地方自治體能夠減少製造垃圾

有的想方設法把垃圾走私運到其他國家丟棄;

有的寄希望於海外,積極尋求其他國家幫忙處理垃圾

有的自己消化、焚燒處理,搞得當地居民怨聲載道;

還有的甩鍋大罵中國,稱「中國太自私」;

沒有中國「幫忙」處理垃圾之後,這些過去的「垃圾出口國家」愈發艱難了。

首先說說日本,日本超三成自治體垃圾量超國家標準,相比中國禁止洋垃圾之前的調查翻了三倍。

在中國禁止進口洋垃圾之後,日本垃圾處理陷入困境,為此日本政府呼籲地方自治體減少製造垃圾。

圖源:梨視頻

從中國開始實行「垃圾禁令」開始,日本的塑料垃圾出口量銳減,影響巨大。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日本的塑料出口量為143萬噸,其中,每個月向中國出口的垃圾約為8—12萬噸。

2018年中國開始實行「洋垃圾禁令」後,日本每月向中國出口的垃圾量為5000—10000噸,2018年全年出口10萬噸

那些無處可去的塑料垃圾正堆積在日本國內。

圖源:梨視頻

面對國內日益嚴重的垃圾問題,日本政府方面呼籲地方自治體減少製造垃圾,控制塑料使用,同時也希望進一步推進國內措施,規定產品有義務使用再生材料等。

日本的垃圾危機變得日益嚴重,而和它有著相同煩惱的還有澳大利亞。

去年四月, 澳大利亞電視臺節目深度調查了在中國禁止進口「洋垃圾」後,澳大利亞的垃圾回收狀況,所拍景象讓所有人都震驚了。

全國的塑料廢物開始堆積;

垃圾回收系統崩潰;

澳大利亞已經快被垃圾淹沒了。

圖源:梨視頻

視頻中一位被採訪的回收站工作人員表示:

"所有民眾都認為他們放入回收箱的東西都會被回收利用,但事實上我們這個地區的回收站因為存在火災隱患已經關閉了。這段時間裡,我們收到的所有回收物品都拿去進行了填埋處理,這與我們追求的初衷已經背道而馳了。"

而這位工作人員描述到的現象,在澳大利亞已經變得越來越普及。

圖源:梨視頻

過去的20年,澳大利亞都依靠中國出口垃圾,在中國禁止洋垃圾之前,他們的塑料垃圾被大量出口到中國工廠,被重新分類融合成新的塑料產品。

在澳大利亞以及多數西方國家看來,這樣的垃圾處理系統無疑是「高效、環保、合理」的,他們似乎從不為自己產生的垃圾擔心。

但當中國關上了這扇「大門」之後,這些國家開始自食惡果了。

圖源:梨視頻

據澳大利亞回收站工作人員介紹,自從中國開始停止進口澳洲的塑料,他們的工作量劇增,整個國家的垃圾開始堆積,對於這個現象,回收行業表示無力解決

為了解決這些垃圾,回收公司開始在全球範圍內尋找這些垃圾的買家,最終,他們在東南亞找到了。

這些塑料垃圾被運往了印度尼西亞、越南,以及馬拉西亞。

圖源:梨視頻

澳大利亞的企業家認為,正是因為政府缺少規劃,才會導致國內垃圾堆積問題越來越嚴重。

圖源:梨視頻

談到如何解決國內垃圾危機,澳大利亞方面認為,最終的解決方案還是在海外

用他國的環境汙染換取自己的生態健康,是最好的解決方式」,這是澳大利亞長久以來的想法。

與它有著相同想法的,還有加拿大。

洋垃圾這東西,不是到你家就是到我家,

甚至有國家圍繞著垃圾送到誰家問題差點大打出手,

中國禁止洋垃圾之後,菲律賓和加拿大就垃圾問題翻臉吵架起來。

加拿大要運一大批洋垃圾到菲律賓,卻被菲律賓拒收了,

杜特爾特直接了當地說:

他們最好把這些垃圾拉走,不然我就讓船開到加拿大,並把他們的這些垃圾丟在那裡。

我要對加拿大宣戰。

但這次喊話似乎成效並不顯著。

一周後,杜特爾特再次隔空放狠話:

如果加拿大再不把走私到菲律賓的滯留垃圾收回去,我就包船把垃圾運到加拿大的海灘上。

加拿大人可以「吃了」這些垃圾,至於剩下的,我還要把它們丟到加拿大駐菲律賓大使館門口。

隨後,杜特爾特給加拿大收回垃圾下了最後通牒,限定加拿大儘快運回垃圾,並且運費自理。

也正是杜特爾特的這一通發火,讓大家知道了號稱「綠水青山」的加拿大背後是怎樣的骯髒與不要臉——

原來長期以來,加拿大一直將自己的垃圾出售或非法走私倒在別國。

另外,菲律賓也不是加拿大垃圾「出口」的唯一一個國家。

而面對菲律賓總統夾雜著怒火的最終通牒,加拿大終於也決定收回垃圾,並自掏腰包承擔運輸費用,運走了從2013年以來一直堆積在菲律賓港口的69個垃圾貨櫃。

由於加拿大市政不想承擔龐大的回收成本,多年來,加拿大約有一半的廢品出口到中國。

其中,2016年出口的廢紙中,中國就接收了過半,他們認為這些垃圾都在太平洋彼岸得到了「改造」。

2016年,加拿大的塑料垃圾主要出口國是美國和中國。

2018年中國推出「洋垃圾禁令」後,加拿大出口到中國的垃圾銳減,美國成為了接收加拿大塑料垃圾最大的國家,接收量近四分之三。

同時,其他亞洲國家也開始「為加拿大的青山綠水做貢獻」。

2016年至2018年,加拿大對中國塑料出口下降98%,但對馬來西亞的出口卻增長了逾1000%。

為了處理本國的垃圾,加拿大一心禍害其他國家,用他國的垃圾成山,換取自己的青山綠水,這樣的行徑可以說是真的很不要臉了。

在這些過去的「垃圾出口國」面前,我們看到了一些奇怪的理論:

中國不收洋垃圾,會影響全球垃圾的回收利用,這違背了WTO的義務;

中國不收洋垃圾,這些垃圾被送往其他國家燒掉,會汙染環境;

中國不收洋垃圾,是自私狹隘的表現;

中國不收洋垃圾,那就往其他東南亞國家運。

看到這些莫名其妙的說法,我覺覺得很費解——

怎麼中國人不是人?

東南亞人不是人?

中國就應該當世界的垃圾場?

東南亞就應該當世界的垃圾場?

塑料危機是全球危機,它不是某一個個體,某一個國家單獨面對的,也不是單靠某人某國就能解決的,需要全球共同的努力。

與其整天思考著把自己的垃圾往哪裡甩,不如想想辦法怎麼減少垃圾的產生,如何實行資源再生,真正為讓地球「環保起來」。

「免責聲明」本號刊發任何一篇文章都會註明主要出處,如果任何人有版權或侵權疑問,請發郵件信息給本號,郵箱為:info@huaxia.com.au,我們將在收到信息後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相關焦點

  • 中國全面禁止「洋垃圾」說明什麼?
    中國全面禁止「洋垃圾」說明什麼?背景:自2021年起,中國全面禁止固體廢物進口,生態環境部將不再受理和審批固體廢物進口相關申請——6月30日,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就禁止「洋垃圾」進口相關情況正式回應。小蔣隨想:對「洋垃圾」全面說「不」,既是中國社會發展步入新階段的理智決策,又是中國經濟大步轉型、堅決淘汰落後產能、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一個縮影。 在過去特定歷史階段,中國進口固體廢物用於再生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國內原材料不足。
  • 中國拒做世界垃圾桶,洋垃圾何去何從?
    2021年1月1日起,我國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  「洋垃圾」背景  01  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工商業快速發展,為了緩解原料不足,開始從境外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
  • 中國不再為洋垃圾埋單,世界你準備好了麼
    如今中國已經逐漸發展起來,強大了,可以不要一些低附加值,汙染環境的產業了。洋垃圾危 害極大,成了結核桿菌、霍亂等各種疾病傳染源。必須禁止,還我們青山綠水,防止疾病的傳播和蔓延,才能可持續性的發展。處理「洋垃圾」產生的汙水、廢氣,使我們的河水被汙染,土壤重金屬超標,天空變得灰霾。
  • 進口垃圾是垃圾 國產垃圾是辣雞?
    所以今天我們簡單說說洋垃圾。首先,什麼是洋垃圾?原來人家學名不叫洋垃圾,它有時指進口固體廢物,有時又特指以走私、夾帶等方式進口國家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或未經許可擅自進口屬於限制進口的固體廢物,容易造成混淆。What?
  • 中國要停止進口「垃圾」?你的理解可能有偏差!
    文件提到,根據中國國家質檢總局、海關總署、環保部、公安部聯合開展的「強化監管嚴厲打擊洋垃圾違法專項行動」和環保部「打擊進口廢物環境違法專項行動」,「我們發現大量的高汙染垃圾與危險性廢物,混合在可回收的固體垃圾中,這嚴重汙染了中國的環境。為保護中國的環境和人民群眾的健康,我們要緊急調整進口固體廢物清單,禁止高汙染固體廢物的進口。」
  • 2021年起我國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
    2021年起我國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  本報訊(記者周懌)記者近日從生態環境部獲悉,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國將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據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司長邱啟文介紹,自禁止「洋垃圾」進口改革以來,我國全面提升國內固體廢物無害化、資源化利用水平,逐步補齊國內資源缺口,取得明顯成效,2020年底前就有望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目標。  邱啟文表示,自2017年國務院印發《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以來,固體廢物進口量逐年大幅減少。
  • 美國強迫印度進口洋垃圾,印對此不滿,當地人抱怨為什麼不找中國
    咱們都知道,世界各個國家之間都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就和美國這兩個國家來說吧,這兩個國家東西就非常的密切,他們不僅在很多方面都有合作關係,甚至有的時候他們還會聯手一起來針對中國,所以他們這種做法可以說非常的過分。
  • 年底前實現「洋垃圾」零進口 國內再生資源行業迎來商機
    原標題:年底前實現「洋垃圾」零進口,國內再生資源行業迎來商機   我國將在嚴厲打擊「洋垃圾」進口的同時,規範國內固體廢物回收利用體系建設,並加快固體廢物加工利用
  • 天朝霸氣拒絕洋垃圾入境,米國慌了,腐國哭了,連隔壁的思密達國也戲精上身了
    「你們不能這樣,你們必須取消「洋垃圾」進口禁令」不用猜這是哪個國家,用腳後跟想想也知道這個國家就是米國。下面是美國一家垃圾回收站,自從天朝不收洋垃圾後,回收站的垃圾堆積如山。天朝不收洋垃圾,一些國家就開始說三道四,米國強硬的要求我們取消洋垃圾進口禁令,對此點娘只想在心中瘋狂mmp。
  • 禁令發布後,「洋垃圾們」怎麼樣了?
    近年來,國家多部門就限制和禁止固體廢物進口出臺了多套行動方案,各地在執行過程中效果顯著。數據顯示,國內絕大部分地區的固廢進口總量大幅下降,部分地區列入禁止進口固廢名錄的「洋垃圾」幾乎禁絕。
  • 【聚焦】禁令發布後,「洋垃圾們」怎麼樣了?
    禁令發布後「洋垃圾們」怎麼樣了?近年來,國家多部門就限制和禁止固體廢物進口出臺了多套行動方案,各地在執行過程中效果顯著。數據顯示,國內絕大部分地區的固廢進口總量大幅下降,部分地區列入禁止進口固廢名錄的「洋垃圾」幾乎禁絕。記者在調研中了解到,儘管在2018年以來的強監管政策下,「洋垃圾」進口管控成果豐碩,但一些地區在「洋垃圾」監管中出現「螞蟻搬家」、「偷梁換柱」等走私新趨勢,值得有關部門關注。
  • 比洋垃圾更可惡的,是那些放縱洋垃圾的「鄧主任」們
    每個國家都有垃圾國民,為什麼中國的洋垃圾們特別猖狂?到底是誰在優待這些洋垃圾們?!今天,我同時得知山東嶗山外國留學生插隊罵人和廣州護士被打的事。對此,我希望,這些洋垃圾,能像中國曾經進口洋垃圾一樣,永遠成為歷史。從前,我們不夠富裕的時候,製造業發展是需要大量的原材料的。尤其是那些廢紙、金屬以及塑料產品。
  • 關于洋垃圾問題,西方國家直言:中國收不收需要我們投票決定
    洋垃圾顧名思義,就是從外國進口回來的垃圾,可能大家都很難理解,垃圾就是垃圾,本身就是沒有任何利用價值的東西,為什麼要進口回來呢?其實洋垃圾還是有一些用途的,特別哈是對於落後的國家來說有很大的用處,能夠帶動自己的經濟發展,還能在洋垃圾當中學到一些技術!
  • 被中國拒絕的「洋垃圾」被印度接管,現在成什麼樣了?
    長期以來中國的經濟發展一直受到外國人的稱讚,在過去的40年裡,中國的經濟發展非常迅速,經濟總量的翻番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讓外國人讚嘆不已,也讓中國的影響力不斷提升和深化,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事實上在這樣的經濟發展背後,有許多問題在不斷被放大,這是需要承認的,在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環境汙染、食品衛生、城市規劃都有一定的不足,也受制於一定時期的發展,接手了很多髒活累活,比如「洋垃圾」問題。
  • 沒有了洋垃圾的資源再生企業 有的「出走」有的回歸
    這一於2年前就開始布局的出海之舉,正是在我國逐步禁止進口洋垃圾後,資源再生企業做出的應對。按照規定,今年1月1日起,我國將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禁止境外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作為固廢產業綜合服務商,廣東雋諾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聞靚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以往美國當地的電子廢棄物主要是直接出口到中國回收,禁止後就只能在當地處理,而當地並無這樣的處理廠。
  • 髮禁令後「洋垃圾們」咋樣了
    近年來,國家多部門就限制和禁止固體廢物進口出臺了多套行動方案,各地在執行過程中效果顯著。數據顯示,國內絕大部分地區的固廢進口總量大幅下降,部分地區列入禁止進口固廢名錄的「洋垃圾」幾乎禁絕。「這些數據表明通過深圳海關近年來的嚴厲打擊以及在禁止『洋垃圾』入境方面的廣泛宣傳,大批量、成規模的走私洋垃圾情況已趨於減少,洋垃圾進口以『小、零、散』為主。」張紅說,此外,受國內嚴厲打擊固廢進口和疫情影響,今年海運價格持續上漲,已經翻了3倍,進口貨量降低,通過海運渠道成規模瞞報、走私固廢的情況大為縮減。廈門海關的統計數據也顯示,固廢進口呈現持續下降趨勢。
  • 人民時評:禁入洋垃圾,活用土垃圾
    海關查獲洋垃圾。視覺中國 資料近日,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部際協調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傳出消息,截至11月15日,今年全國進口的固體廢物同比減少52.8%。同時,從今年年底開始,廢五金類、廢船等16個品種固體廢物將禁止進口。可以預見,明年固體廢物進口量將進一步減少。不少人疑惑,不是已經全面禁止進口洋垃圾了嗎,為什麼還在進口固體廢物?實際上,被列入進口名錄的固體廢物大多有較高的資源價值,入境有著嚴格的審批和流程,不能等同於夾帶甚至走私入境的洋垃圾。
  • 堅持兩手發力 禁入洋垃圾活用土垃圾
    原標題:禁入洋垃圾,活用土垃圾(人民時評)  不少人疑惑,不是已經全面禁止進口洋垃圾了嗎,為什麼還在進口固體廢物?實際上,被列入進口名錄的固體廢物大多有較高的資源價值,入境有著嚴格的審批和流程,不能等同於夾帶甚至走私入境的洋垃圾。禁止洋垃圾入境是改革目標,但不能一口吃成個胖子,需要考慮經濟社會發展的可承受度,穩步推進實現「力爭2020年年底前基本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的目標。從目前的進展來看,禁止洋垃圾入境正在取得實際成效。
  • 全面禁令實施前夜,洋垃圾為非法入境化身「小零散」
    青島海關12月2日做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萊州富勤進出口有限公司進口國家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違反了國家法律規定,決定對其罰款人民幣5萬元。這只是青島海關今年以來查處的大量違規進口固體廢物案件中的一起。
  • 中國一道禁令, 遭世界圍攻! 韓國燒山3個月、澳洲苦不堪言! 但這一次,我們決不讓步
    中國頒布洋垃圾禁令,全世界傻眼從去年7月,中國政府宣布,為了解決國內的汙染問題,2018年1月起開始禁止從國外進口24種「洋垃圾」。中國原是世界最大垃圾進口國卻為處理這些垃圾付出了高昂代價隨著中國產業升級、環保工作的推進這種對中國危害極大的進出口貿易被禁止是理所應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