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微博和八卦網站的時候有被震驚到:我穿越了嗎??為什麼滿屏格格和瓜爾佳氏啊??
2020還剩57天就過完了,大清早就亡了啊!
戴上眼鏡仔細一看,發現主人公原來是「京圈格格」關曉彤。
2018年,關曉彤在《上新了故宮》提起自己的滿族姓氏是「瓜爾佳氏」,字幕組就順勢給她打上了「小公主」的title;前兩天,她在訪談裡又主動cue自己是「在逃格格」。
這新料舊帳組合在一起,引起了部分吃瓜群眾們對關曉彤有意無意營銷的「皇家格格」人設的反感。
但也有關曉彤的粉絲表示,大家對她真的太苛刻了,她只是玩個梗自黑而已,不用解讀到這個份上吧?
八八覺得吧,關曉彤是真的挺神奇。你很難在娛樂圈看到這樣一個藝人:明明身材顏值都不差,還有一雙不可多得的美腿,但偏偏走的每一步都精準踩中了觀眾雷區。
這些年來,關曉彤及團隊為她打造的的每一個人設,都像是在給同齡的其他小花們的經紀團隊敲響警鐘:請勿模仿,如有雷同,後果自負。
先帶大家來看看,這回關曉彤又一次陷入爭議的前因後果。
前幾天的一次採訪裡,記者拿現在流行的「迪士尼在逃公主」這個梗去問關曉彤,看她覺得自己是在逃的什麼公主。
關曉彤說:「我不是公主,我是在逃格格。」
緊接著還做了一個清宮劇裡請安的動作。
隨後,#關曉彤 我是在逃格格#這個話題就登上了熱搜第一。
但是吃瓜群眾的評論裡,很多都表示了不滿。大部分是覺得熱度並沒有到直衝熱搜第一的水平;還有一些認為,迪士尼在逃公主畢竟是虛構的,怎麼玩梗都ok,但滿清格格是真實存在過的,有些反感這樣的營銷方式。
有一些網友因為「在逃格格」這個熱搜,翻出了關曉彤在2018年《上新了故宮》這個節目裡的片段,開始嘲關曉彤是真拿格格當回事兒。
但客觀來說,就《上新了故宮》裡的表現來看,關曉彤被嘲是挺冤的。
那一期節目以「乾隆最寵愛的小公主」為主題,主持人周一圍見到嘉賓關曉彤之後說:「今天我們講小公主,就真的請來了一位小公主。」
關曉彤否認。
周一圍又問關曉彤滿族的姓,關曉彤答:瓜爾佳氏。
周一圍點評:是大姓。
字幕為關曉彤加上了「名副其實的小公主」這個title。
從頭到尾關曉彤除了回答周一圍的問題之外,其他時間都沒有主動提起瓜爾佳氏,或cue到小公主/格格這類稱呼,但仍然無法阻止吃瓜群眾們拿「瓜爾佳氏」來玩梗吐槽關曉彤的決心。
十年過去依然常看常新的《甄嬛傳》再度派上用場:瓜爾佳氏為娛樂圈滿軍旗隊伍再加一分!
葉赫那拉·英的名言也被重新拿了出來:
大家因為「瓜爾佳氏格格」瘋狂吐槽關曉彤,更像是吃瓜群眾們對關曉彤的不滿,都積累到了一個爆發點。瓜爾佳氏格格這個引子,再結合過往關曉彤一些優越感爆棚的言論,直接引爆了吃瓜群眾的牴觸情緒,才鬧出了這場風波。
由這件事就能看出來,關曉彤的路人緣,真的是差到了一定地步。最近,大家本來就對輕輕鬆鬆年入百萬的娛樂圈明星強行玩「打工人」這個梗頗有意見,《王牌對王牌》節目組還在這個關頭,讓沈騰賈玲關曉彤等所有嘉賓都發動態,主動帶「打工人」的話題。
但被罵的,只有關曉彤一個,還是粉絲控評都控不住的那種。
所以,關曉彤到底是怎麼一步一步走到現在的?
一開始,關曉彤是走「國民閨女」這個路線。這個思路其實挺好的,她童星出道,2013年、2014年那會又接連在《大丈夫》和《一僕二主》裡連演兩次主角女兒,加上當時她十六七歲就已經有比較高的認知度了,所以倒也不違和。
一直到2016年關曉彤參加高考,都頂的是「國民閨女」的稱號。
高考成績出來,關曉彤也挺爭氣,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上北電。再加上她備考期間一直有拍戲,忙碌中能交出這個成績單,在「九漏魚」隨處可見、學歷最自由的娛樂圈裡是真的挺難得。
於是,「學霸關曉彤」立刻被打在了公屏上。
只是,團隊真的不懂「過猶不及」這個道理。
關曉彤曬中學時候的筆記,要吹一波。
上跑男,解開二元一次方程,也大吹特吹狂吹一波。學霸光環?明明全靠同行襯託好嗎!
後來,她藝考時跳孔雀舞的視頻也被拿出來再吹一次學霸,可是翻車了。
即使是外行也能看出來,關曉彤雖然手長腿長身材條件優越,但這孔雀舞確實沒有太多靈動的感覺,快樂蹦躂的感覺好像更多。
2017年,學霸關曉彤與鹿晗公開戀情,那一天微博的癱瘓和八八緊急加班的狀態,仍然歷歷在目。也是在公布戀情後,「京圈格格」的稱呼開始漸漸被叫開。
當時說兩人不配的聲音很多,於是關曉彤的身家背景也成為了她的一個宣傳點。她爺爺關學曾,是「單琴大鼓」第二代傳人,曾任北京曲藝家協會主席,中國曲藝家協會理事,跟老舍曾是好友,和諸多名人有過合作。
她父親關少曾是資深演員,在圈內人脈廣闊。因此,關曉彤6歲就參演著名導演霍建起的電影《暖》。
8歲在陳凱歌執導的《無極》裡,演張栢芝小時候。
20歲生日時張藝謀特地為她錄祝福視頻,說跟關家是三代合作。
以上這些佐證關曉彤家境優越的訊息,鋪天蓋地遍布全網,營造出她身家優渥、出身名門等形象。
走這種公主/格格等路線,本身就是比較危險的。同期的女明星紛紛在打造「接地氣女漢子」「吃貨」「x三歲」等這種更能與觀眾拉近距離的人設,而關曉彤從之前的「學霸」,再到「格格」,人設從來都是高高在上的。
要說像景甜那樣,能做到隨便就戴幾百萬的珠寶和表,在大導的電影裡讓一眾明星給她作配,成為一股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那觀眾也認了;但問題是,關曉彤的高貴格格路線,一細扒又有很多疑點。
從她以前曬出的照片來看,家中裝潢並不算是富貴之家的樣子。
她爸爸關少曾也曾在採訪中說,關曉彤這邊拍戲,他也要努力在劇組賺錢,不然怎麼養閨女。
當然了,可能是人家不露富,很低調。比起去論證人家家底兒,關曉彤自己或有意或無意表現出來的優越感,才是真正把「格格」這條路給越走越窄,最終走不下去的最大原因。
參加活動的時候她表示,演員應該接地氣,這樣才能讓老百姓喜歡。「老百姓」這個詞,又一次戳中觀眾雷點。
被問到如何面對網友對於青年演員演技的質疑,關曉彤直面回懟:「有些人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還是先看看自己吧。」
雖然整段話要表達的完整意思是:外界應該允許青年演員「犯錯」,再進步,她相信所有的青年演員,以後有實力成為中國電影人、電視劇人的中堅力量。但那幾句頗帶情緒的話,影響力與傳播力要大得多。
也不能怪媒體為了新聞點故意抓有噱頭的話去放大,因為身為公眾人物,就是每一句話都要仔細斟酌後才能說出口啊,畢竟影響力那麼大。而關曉彤,不止一次栽在了說話用詞上。
就連他爸爸也一樣,發社交動態宣傳,用了「與民同樂」。這一家子,比起發通稿營銷皇族格格,可能先閱讀一下《說話之道》會更有幫助。
回想起來,關曉彤路人緣最好的時期,恐怕就是去年那段時間,在直播裡給大家分享減肥生菜三明治的做法,熱度和口碑兼顧。
但大部分時間,吃瓜群眾對關曉彤的印象是:有優越感且有攻擊性,這些放在明星身上都不是什麼好詞。更重要的是,她並沒有能與這些優越感與攻擊性相匹配的代表作。
從前,演女兒演妹妹是沒什麼大問題,可當這幾年關曉彤開始獨挑大梁擔任女主角後,沒有交出一部口碑與收視成績都不錯的作品。
搭檔馬可的《極光之戀》,廣播體操舞名場面讓人印象深刻,整部劇的驚天之爛名留青史。
搭檔鹿晗的《甜蜜暴擊》,劇集本身質量就不敢恭維,關曉彤在裡面演一個拳擊queen,走到哪裡都有人圍在她身後大叫:queen!queen!queen!而面對千金大小姐和queen這雙重身份,她表示:兩個角色,我遊刃有餘。
搭檔宋威龍的《鳳求凰》,全劇只記得縫紉機頭。
今年的《二十不惑》口碑終於還不錯,過了及格線,但更多的是群像戲精彩,無法把功勞全攬在關曉彤身上。
其實呢,八八相信,關曉彤是可以演好的。至今都記得在電影院看《影》時被關曉彤驚豔到,她演的青萍倔強且乾脆,堅硬眼神與脆弱眼淚都很動人。但這份動人,已經太久太久沒有出現過了。
路人緣差到這種地步的關曉彤,今年不過23歲,正是可以重新改寫很多的年紀。比起冥思苦想下一個人設,建議還是紮實磨練演技,認真交出一部作品來,要有用得多。
否則,在後浪層出不窮的娛樂圈,不管是瓜爾佳氏還是關女士,恐怕很快就會變成無名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