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BU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
本文首發於百家號,禁止抄襲轉載
12月22日,日本OKI宣布,年內停止在中國銷售ATM,且一併關閉製造業務。2019年OKI在華ATM機的銷量僅為1000臺,而在2014年時OKI的ATM機產量則有5.6萬臺之高。
這個來華18年的日本ATM機巨頭,最終落寞離去。
支付寶、微信支付為人們帶來了更便利的生活方式,在無現金交易流行的今日,遭受重創的ATM廠商不止OKI一家。ATM機行業的衰弱,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大勢。
01ATM的興起史
關於ATM來源眾說紛紜,根據史密森國家博物館的認定,Docutel與韋策爾是ATM的發明者。
1968年,韋策爾在銀行排隊等候兌換支票時,面對排起的長隊,耐心逐漸被消磨的他,忽然誕生了想要發明一臺可以存、收款機器的想法。
他的想法得到了Docutel母公司的肯定,並得到了400萬美元的資金。20世紀70年代初,Docutel第一臺真正意義上的ATM機,成功賣出。
就此,一個新的時代被撥開。
20世紀70年代中期,ATM機逐漸推廣開來。ATM不用休息,即使是晚上、休息日,人們照樣可以用它取、存錢,大大方便了人們的生活。
在十幾年的時間裡,ATM機快速擴張。不只是銀行,在商場、寫字樓,乃至南極科研站裡,都能見到ATM。
ATM機所改變的不只是取錢、存款方式那麼簡單,而是推動了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自動檢票入口、自動結帳通道等創新,都是在ATM成功之後相繼誕生。
在現金交易時代,ATM機一度代表著領先科技,ATM核心技術也長時間被日、德壟斷。
02ATM機在中國
1987年,我國迎來首臺ATM機,並逐漸被大眾所接受。
到20世紀後,ATM機更是在我國加速發展。2005年,我國ATM保有量為9.5萬臺,這一數字在2015年時,飆升至86.67萬臺。
僅2015年一年的時間裡,我國ATM數量便增加了25.18萬臺。在當時,一臺ATM機價值50萬元,堪稱印鈔機般的存在。
在全民現金支付的背景下,中國成為了全球最大的ATM機市場。
03ATM的衰敗史
不過,隨著銀行卡的普及,一場非現金支付潮流開始興起。在中國,以支付寶為首的第三方行動支付,更是給了ATM機致命一擊。
2015年,全民手機支付時代到來,並迅速傳遍中華大地。
也是在這一年,我國ATM機增長率放緩明顯。據央行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ATM取現消費額驟減10.46%。可見行動支付對ATM現金支付的衝擊之大。
在2018年第四季度,我國ATM總量更是出現環比下降,較上季度縮減1.77萬臺。
央行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有85.37%的成年人使用電子支付;即使在農村地區,使用電子支付的成年人比例也高達76.21%。
2019年,我國行動支付業務同比大增67.57%,至1014.31億筆,延續高速增長的態勢。
在行動支付時代,出門帶現金已經成為了過去式,轉帳、付款等都可以在手機上進行,ATM機自然沒有了用武之地。
據了解,支付寶的全球用戶數量高達12億,令人矚目。支付寶興起也就五六年的時間,恐怕馬雲也沒有想到,支付寶在不知不覺中,顛覆了一個存在近50年的行業。
中國是ATM在全球市場的一個縮影,接下來ATM廠商的日子將愈發難過,不少同OKI的廠商或衰敗,或不得不轉型。
04數字貨幣即將到來
如今,央行背書的數字人民幣,已經在蘇州等地開啟試點,並計劃2-3年內推向全國。數字人民幣的到來,徹底為ATM機宣布了死刑。
在不可逆轉的數位化趨勢之下,ATM機最終將成為時代的眼淚。
一鍵三連數碼密探,關注科技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