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設應屆藝術生「作品展」,這場博覽會彌補疫情下「雲畢業」遺憾

2020-12-22 東方資訊號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12月8日報導:在西岸藝術中心,國內外各所高校帶來了一系列主題與風格各異的展覽,在呈現校內師生教學與創作成果的同時,對社會、文化、經濟、科學等領域的議題展開探討。

近日第二屆藝術與設計創新未來教育博覽會上召開。受疫情影響,全球大部分藝術與設計院校今年都未能如期舉行畢業作品展,在這特殊情況下,教博會特別開設了「2020 海內外應屆中國畢業生展」,彌補只能網上虛擬呈現畢業作品的遺憾。

當下國內外藝術院校如何討論「藝術」

和美術館展覽以及藝博會相比,教博會試圖讓人們了解國內外藝術院校的面貌,從另一個角度來討論藝術。

走進展廳,右側幾個格子間分別是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雕塑系、油畫系、版畫系四個院系的「創新課堂」。壁畫系把材料研究課題搬到展廳,打破課堂和展覽的固有模式,還準備了技術材料供師生觀眾就地創作。雕塑系則把學生日常學習時的作品搬到現場,並根據展廳高度重新布置,一塊巨大黑板寫著「課程表」,每天會有學生化身教育者介紹研究課題,有通用技術蔬菜種植、非傳統恐龍研究等。

如果說傳統油畫、版畫、雕塑教育依然強盛,那麼數字媒體、機械動力裝置等多媒體藝術也正在崛起。中國美術學院的展覽《未來書寫:姚大鈞 + Open Media Lab》,就呈現了一個正在「逼近」的未來。

2010年姚大鈞在中國美術學院全新的跨媒體藝術學院創建了 Open Media Lab(開放媒體系),十年來開放媒體系堅持以未來學為導向,以科幻為方法,持續思考文化、藝術、科技的融合。現場呈現的大量融合了數字科技、社會學與想像力的作品。

作品《校對》系列就是通過衛星視角讓GPS遙感成像技術和中國傳統水墨混合,輸出了變異的山水數碼視覺圖像。姚大鈞告訴記者,我們專注於中國當下文化問題,他幾年關注科幻想像,現在關注數據生活。有一件作品以使用淘寶時刷二維碼的動作,去探討背後的隱私問題。

在這批設計類院校呈現的展覽中,「未來」以多種不同形式出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將「雲端畢業展」搬到了實體展場,以「2.5D」長廊形式,展示學生如何在虛擬展區進行自主布展;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則以「MAD WOOD」展覽展現木材的柔韌性,並以兼具造型和實用功能的一系列板凳設計讓人看到未來居家生活的可能。

為藝術畢業生提供平臺展示作品

為展示新人成果,本屆教博會專門為2020年海內外應屆的中國畢業生提供了平臺。經公開徵集與評選,三百件多件參展作品入選畢業展。

其中包括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英國格拉斯哥美術學院、米蘭理工大學設計學院等,從中可以看出國內外藝術教育的一些差異。

英國格拉斯哥美術學院的程颯帶來作品《殘》,以戰爭中房子燒毀後的廢墟為靈感,思考戰爭對於生活在和平時代的人來說留下了什麼。「這件作品我先前在英國已經完成了大部分,但由於疫情的原因沒有辦法運輸回來,只好在回國之後全部重新創作。」程颯在談到創作過程時說道,「好在學校在線上教學系統也給予了我們很大的支持,我們和導師也有非常頻繁的溝通。」

巴斯藝術與設計學院袁一航系列作品《滾蛋的研究》腦洞十足。在影像中,他用自製工具推動雞蛋在城市空間行動,如果雞蛋破了就換第二個雞蛋,直到一打雞蛋全部破碎。袁一航說,雞蛋是一種便宜的食物,但同時也是新生的象徵,在滾動中的破碎是對人生存狀態的隱喻,在時代的浪潮中,被裹挾著前進。

此外,今天上午首屆「上海高校藝術與設計類青年教學競賽」頒獎儀式舉行,鼓勵和表彰具有創新實踐精神及教育情懷的年輕教育工作者。競賽由上海市教育工會和市藝術教育委員會聯合主辦,並由藝術與設計創新未來教育博覽會承辦。

華東師範大學設計學院教授倪志琪是評委之一,作為從上世紀80年代初任教至今的老教師,他見證了上海藝術設計類教育的發展歷程。他告訴記者,評審中我們發現,現在不少年輕老師都會非常有創意地設計課程,運用了大量新科技新媒介,分析國際視野,這是一個好趨勢,值得鼓勵。

相關焦點

  • 這場博覽會,為今年的中國藝術畢業生補上一場「畢業大展」
    2020年第二屆藝術與設計創新未來教育博覽會(FutureLab, 以下簡稱教博會)昨天在上海西岸藝術中心A館和B1館舉辦,將持續至12月13日。由於疫情的影響,今年全球大部分藝術與設計院校都未能如期舉行線下畢業作品展。畢業作品作為特別的學業結晶,是人生中僅有一次的階段性成果。
  • 定製超10萬,雲展體驗差,這屆畢業展難倒學校和藝術生
    高校畢業作品展線上「出道」點擊播放 GIF 0.0M全球疫情爆發後,不少學校的畢業也受到了影響。聰明的機械專業的老師們,給同學們辦了一場線上機器人畢業展。(後文有詳細介紹每個學校的線上展覽及海報)央美畢業展首日訪客突破2.6萬人01開設線上展廳費用目前,我們看到只是有「經濟實力」支撐的學校,為應屆畢業生提供線上展,但其實還是有很大一部分的學校,並沒有足夠實力為應屆生提供這樣一個平臺。
  • 金華職院迎來2020屆優秀畢業設計作品展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通訊員 張劍)近日,金華職業技術學院金湖美術館開館,一場專為疫情期間畢業生舉辦的優秀畢業設計作品展,因其精彩紛呈的展陳作品和非畢業季舉辦的畢業展而格外引人關注,博得了眾多眼球。2020屆畢業生代表張嘉輝發言。
  • 80餘所高校參與調查:雲上畢業典禮最遺憾的是什麼?
    來源:中國青年報近日,中青校媒面向全國80餘所高校的畢業生發起調查,93.95%被調查者表示這個畢業季留有遺憾。在通過學校和個人的工作後,54.91%認為遺憾得到了彌補。最讓這屆畢業生感到遺憾的,是沒有參加畢業典禮(77.19%),此外,沒有散夥飯(75.27%)、沒拍畢業照(70.36%)、沒和老師同學好好告別(68.02%)、沒穿上學士服(61.83%)等。學校和學生自己都會想辦法彌補畢業的遺憾。
  • 第二屆藝術與設計創新未來教育博覽會門票正式開售
    展覽、論壇、工作坊、培訓、頒獎等五大板塊海內外20所高校獨立展位,近300名畢業生的精彩作品全球103所高校公開徵集,400+名應屆中國畢業生作品10餘場學術交流,20餘場線上線下工作坊互動
  • 874萬應屆畢業生疫情下的求職路
    劉思思告訴澎湃新聞,這已是第二家因她的湖北籍身份而婉拒她的公司。除了湖北籍應屆畢業生面臨的就業形勢更為嚴峻外,疫情防控期間全國企業整體招聘規模縮減、部分企業招聘工作未恢復,讓人數再創歷史新高的874萬應屆畢業生遭遇「史上最難求職季」。
  • 2020國際沙灘·泳裝文化博覽會暨中國國際泳裝展(雲展)開幕 打造...
    2020中國(葫蘆島·興城)國際沙灘·泳裝文化博覽會暨2020中國國際泳裝展(雲展)8月16日開幕。本屆泳裝展以「直面新變革,引入新變量」為主題,直面後疫情時代的「危與機」,直面「新零售+直播」、「短視頻+電商」、「5G+智能定製體驗」的新零售模式,泳裝定製5G新零售體驗亮相雲展現場,5G智能測體、5G智能移動試衣全新體驗模式,開啟「線上與線下協同」、「實體與雲端互動」雙模式。
  • 當畢業季遇上疫情,看看這些畢業生怎麼樣了
    5月19日返校,5月25日後即可辦理畢業離校手續,「短短一個星期就倉促結束了最後的大學時光」,衡陽師範學院新聞專業大四畢業生黃琦對自己曾計劃過無數次的「難忘畢業季」表現出無奈與不舍。當畢業季遇上史無前例的新冠肺炎疫情,這屆畢業生是滿心遺憾,還是別有一番體會呢?
  • 【藝術生必看】BBC紀錄片隔離下的博物館Museums in Quarantine
    ,BBC則抓住這空無一人的機會,拍攝了一部紀錄片--隔離下的博物館Museums in Quarantine.此片延續了高水平的精良製作,讓全世界觀眾都能雲欣賞藝術佳品.該片四集組成,由Alastair Sooke、 Simon Schama、James Fox和Janina Ramirez四位主持人在疫情期間分別聚焦了:①展泰特現代美術館——安迪.沃霍爾
  • 沒有掌聲的插畫展,孤寂又特別.
    >他們為何要「執拗」地去做這場展覽?「特殊時期為何堅持做這場展覽?」 印物所:  由於疫情,許多藝術院校的學生畢業展被取消了,自己幾年的研究心血得不到展示,很多學生未能好好地跟學生時代做個告別。目前很多中國留學生的工作、學習計劃都被打亂,正處於一個比較迷茫的時期。
  • 畢業答辯「雲上見」:「雲畢業」,一樣有儀式感
    徐培欽攝(人民圖片) 徐 駿作(新華社發) 機器人替身參加畢業典禮、「雲畢業照」腦洞大開、行李「在線打包」……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高校師生亮出「十八般武藝」,以科技、創意賦能畢業儀式,「雲畢業」成為熱議話題。
  • 「雲」享京版好書 北京出版集團參展第27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
    人民網北京9月28日電 9月26日至30日,第27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以下簡稱「圖博會」)雲上書展舉行。北京出版集團1000餘種內容豐富、可讀性佳的各類精品出版物、重點版權貿易圖書,通過圖博會官方「雲書展」網站、APP和「BIBF北京線上精品展平臺」集中展示。
  • 疫情下的畢業季:有人返校途中折返回家,有人等到拖拉機巡展的畢業禮
    「誰不想擁有這樣一場畢業典禮呢,」經歷過後,莎莎也幻想過自己的畢業典禮,想像被校長撥穗、享受全員合唱的時刻,「肯定會哭的」。今年3月,武漢疫情第一次「零增長」後,莎莎和同學們重燃了返校的信心,聊天話題也從「能不能返校」變成「什麼時候返校」。華科大的畢業典禮最終定在6月21日。但按要求,大部分學生只能網上觀看典禮直播,並不能到場參與。這成了莎莎最大的遺憾。
  • 「雲賞花」「雲看展」……疫情期間,你「雲旅遊」了嗎?
    大河網訊(記者 劉楊)3月12日,武漢大學發布通告,今年櫻花開放期間不對社會公眾開放,在櫻花盛花期免費開放10天左右網絡「雲賞櫻」通道。「雲賞花」「雲看展」......疫情期間,這種人在家中坐,身心「逛」世界的「雲旅遊」的方式受到不少人的關注和青睞。
  • 「雲畢業」,一樣有儀式感
    來源:海外網近日「炫·青春」2020南通大學藝術學院舉辦畢業展,觀眾可通過網絡在線上觀看。圖為南通大學的學生在畢業展上參觀。徐培欽攝(人民圖片)徐 駿作(新華社發)機器人替身參加畢業典禮、「雲畢業照」腦洞大開、行李「在線打包」……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高校師生亮出「十八般武藝」,以科技、創意賦能畢業儀式,「雲畢業」成為熱議話題。
  • 特殊時期的高校畢業典禮:線上線下相結合,「雲畢業」創意多
    「根據疫情防控要求,只有少數同學能夠參加線下畢業典禮,但是我們情誼不減、規格不減、儀式感不減,以線下和雲端結合的形式,為你們這『特殊的一屆』舉辦一場特殊的畢業典禮!」6月21日上午,華中科技大學2020年畢業典禮在武漢光谷體育館舉行,校長李元元在畢業典禮上寄語畢業生「不懼風雨路,邁步新徵程」。
  • 對話校長、直播演出、偶像同臺……在酷狗「雲畢業」是種什麼體驗?
    在今年萬物皆可「雲」的趨勢背景下,音樂直播為畢業季製造了新的話題出口。酷狗音樂聯合媒體舉辦的「雲畢業」,為疫情期間的畢業生打造了獨有的儀式感。「流年笑擲,未來可期。」在酷狗音樂「同學少年 未來向前」的畢業季專題歌單評論區,一位用戶如此留言。
  • 高校學生自製「雲畢業照」:相信我們還會再見
    江西農業大學開發了全國首個AI畢業照,學生僅僅上傳自己的頭像,就可以獲得學士服照片和班級合影。這一技術不僅吸引了畢業生,還引起了網友的討論,瞬間在微博轉發過萬,紛紛留言表示這屆畢業生的畢業照實在「又有趣又心酸」。 西安郵電大學的老師也為這屆畢業生盡力彌補畢業遺憾,開始手動繪畫畢業照,用「數字+藝術」的形式,輕鬆好玩的風格給畢業生「特別的愛」。
  • 【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西岸「藝好時光」五展聯票
    即日起,觀眾可以通過格瓦拉生活網特設「搶票通道」購買價值190元的西岸「藝好時光」五展聯票,活動期間僅售
  • 新花果圖卷——王大志作品展即將在臺北新藝術博覽會舉辦
    他的作品追求以小見大、於平淡中顯真性情,展現他在油畫語言本土化方面的個性追求,以及對內心寧靜、詩意、審美的人生哲學的嚮往。 王大志說:「種植物,是我自己與自己心靈的對話;畫植物,是我和另外一個精神的自己的神跡相遇。」4月25日,臺北新藝術博覽會將舉辦王大志作品展-新花果圖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