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一查就是晚期?忽略這4個部位檢查,得了癌都不知

2020-12-24 漫說健康

提到癌症時,幾乎人人都是談之色變,但我們也都抱著僥倖心理!

在大家看來,自己身體非常健康、又沒有做什麼壞事兒,癌症自然也就不會找上自己!

但事實上,有大量數據研究都表明,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有20%的患癌可能,只要人還活著、細胞還在不斷分裂,患癌可能就不會消失。

而且,癌症的病發原因相當複雜,這牽涉到了遺傳基因、年齡、後天致癌物接觸等多個方面,甚至性格都可能會影響癌變!

更為可怕的是,在癌症早期,大部分患者都沒有典型表現。

我國每年新被確診的近400萬癌症患者中,有近2/3都已經走到了中晚期,甚至是在出現嚴重併發症之後,才發現了癌的存在。

而晚期癌症患者五年內生存率極低,部分惡性程度較高的晚期癌,短短幾個月內,病情就可能突然惡化、發展、併發症出現,患者也會因此死亡!

所以,從多個角度來看,癌症的預防、早發現意義,遠要比晚期治療重要的多!

就目前癌症現狀來看,我國最為高發的癌症類型就是內臟器官癌變。而想要防治癌症,最佳的辦法就是定期進行防癌篩查,特別是以下四個部位檢查不能少:

1、肺癌

這是我國最為高發、死亡率最高的癌症類型,它不僅是總排行榜中在第一位,女性易患癌症類型中,它也是僅次於乳腺癌的存在,我國每年新發的肺癌患者,就達到了近70萬人。

肺癌家族史、長期生活在汙染嚴重的地區、常年吸菸和被動吸菸、工作性質特殊(接觸放射線、汽油、化學物品、廚房油煙、石棉)等人群,就是肺癌的高危者。

目前來說,肺癌的篩查手段主要就是ct,特別是低劑量螺旋ct的準確性更高。

2、胃癌

胃癌是我國消化道癌症中,最為高發的類型。

它不同於其他的內臟器官癌變,胃癌早期可能僅僅只是一處黏膜損傷、顏色改變,通過普通的彩超、ct,根本就不能發現問題所在。

因此,胃癌最佳的篩查方式就是「胃鏡」,對於常年患慢性胃病(胃潰瘍、息肉、萎縮性胃炎、糜爛)、有胃癌家族史、45歲以上人群、常年感染幽門螺桿菌等人群而言,就是胃癌的高危者,需按照醫生要求,定期進行胃鏡篩查。

3、大腸癌

大腸癌是消化道癌腫,僅次於胃癌的存在,且它和胃癌相同、都是消化道內的癌變,普通檢查很難發現問題。

50歲以上人群、有腸道疾病(息肉、潰瘍性腸炎)、有腸癌家族史、有腸道腺瘤性息肉家族史、有息肉病史等人群,應當定期進行結直腸鏡篩查,這是最直接檢測腸道黏膜健康的方式,能發現95%以上的早期結直腸癌變。

4、肝癌

肝癌在我國的死亡率相當高,患者五年內生存率僅僅在12.5%左右

臨床認為,存在肝癌家族史、有慢性肝病(B肝、C肝、肝硬化、酒精肝)、常年酗酒、年齡在50歲以上、生活在沿海潮溼地區(經常接觸黃麴黴素)等人群,就是肝癌的高危者。

肝癌的篩查方式有很多,包括了肝臟彩超、針對性ct、腫瘤標誌物篩查等。

其實,從上文中的內容不難看出,防癌篩查並不是特指某一種檢查手段,而是根據個人實際年齡、家族和疾病史、症狀、生活地區等多個方面,進行綜合考慮之後,決定的篩查方向。

所以,對癌症高危人群而言,定期進行防癌篩查很有必要。

相關焦點

  • 人人都可能得癌,但癌症早期可從這8個部位看出來
    癌症幾乎無處不在,不同的人體機能和生活飲食習慣,導致癌症的發病率也不同。人的身體任何部位都有癌變的可能,所以平時要加強關注。
  • 三分之二的肺癌發現就是晚期, 都是因為忽略了這4個早期症狀
    早期肺癌雖然比較難以發現,但是有些生活中的表現可能就是肺癌到來的徵兆,只是被我們忽略了,肺癌早期究竟會有些什麼症狀呢?接下來為大家介紹4個比較常見又容易被忽視的早期症狀,如有發現,應及時檢查清楚。1、聲音嘶啞:聲音嘶啞是肺癌的最重要的早期症狀之一。也許你會納悶,聲音嘶啞一般發生於咽喉炎、感冒和急性支氣管炎,怎麼會和肺癌聯繫在一起呢?
  • 看了上千份體檢報告,終於明白為什麼癌症一查出來就是晚期!
    這種普通體檢,只能讓咱們對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和重要器官運行是否正常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對一些常見的慢性病比如心腦血管疾病篩選比較有用,對於中晚期比較嚴重的癌症會有一個指示作用,但是你要拿它去篩選早期的癌症尤其是腸胃消化道的癌症,十個裡面得有九個會被漏檢。 想想你的體檢報告是不是就是這樣?
  • 為何大多數癌症一查就是晚期?醫生:3種「小病」你沒當回事
    被確診為癌症晚期的那一刻,絕大多數的患者都是不相信,身上也沒感覺到什麼明顯的異常,怎麼就會患上癌症呢,並且還到了晚期,難道癌症都喜歡搞「突然襲擊」嗎?確實,多數的腸道息肉都是良性的,不需要採取特殊的措施,只需要定期複查即可。但腸道息肉並非完全都是良性的,如果是腺瘤性息肉,如果一直拖著不治療,癌變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如果一直不引起重視,最後查出來的就可能是晚期。發現腸道有息肉時,需明確一下它的類型,不要盲目樂觀。
  • 為什麼很多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很多早期信號都被忽視了!
    癌症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癌症發生發展過程包括癌前病變、原位癌和浸潤癌,從正常細胞發展到癌細胞需十幾年的時間,但為什麼很多人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原因一:怕——「諱疾忌醫」心理不少人都有諱疾忌醫的心理,總覺得自己得的是小病,不但不願意去醫院看醫生,或者「不看病,就沒病」,結果小病拖成了癌;還有的患者輕信偏方、自己亂用藥物,不僅耽誤了治療,還可能會加重病情。朝陽醫院普外科曾維根醫生曾分享,碰到過一個患者,體檢的時候大便潛血檢查陽性。
  • 為什麼很多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專家:有三大原因!
    癌症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癌症發生發展過程包括癌前病變、原位癌和浸潤癌,從正常細胞發展到癌細胞需十幾年的時間,但為什麼很多人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 原因一:怕——「諱疾忌醫」心理 不少人都有諱疾忌醫的心理,總覺得自己得的是小病,不但不願意去醫院看醫生,或者「不看病,就沒病」,結果小病拖成了癌;還有的患者輕信偏方、自己亂用藥物,不僅耽誤了治療,還可能會加重病情。
  • 科普| 為什麼很多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很多早期信號都被忽視了!
    癌症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癌症發生發展過程包括癌前病變、原位癌和浸潤癌,從正常細胞發展到癌細胞需十幾年的時間,但為什麼很多人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原因一:怕——「諱疾忌醫」心理不少人都有諱疾忌醫的心理,總覺得自己得的是小病,不但不願意去醫院看醫生,或者「不看病,就沒病」,結果小病拖成了癌;還有的患者輕信偏方、自己亂用藥物,不僅耽誤了治療,還可能會加重病情。朝陽醫院普外科曾維根醫生曾分享,碰到過一個患者,體檢的時候大便潛血檢查陽性。
  • 為什麼很多癌症一查出來就是晚期?醫生兩句話說出了真相
    我國癌症死亡率之所以居高不下,最重要的一點是「大部分癌症一發現即是晚期」,很多網友不解,普通的小感冒都會有症狀,為什麼癌症到了晚期都沒有症狀?今天,我們邀請了專業的醫生,為大家解決這一疑問。出現這一區別的主要原因,與早期診斷率有關。美國癌症協會發布的一項數據也顯示,早期肝癌的5年生存率為31%,晚期肝癌的5年生存率卻只有2%。早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接近100%,晚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卻只有不到30%。
  • 【科普知識】癌症來之前,都會經歷"癌前病變"!可惜很多人都忽略了
    癌前病變可控甚至可逆癌前病變其實是一種病理學的診斷,它是一個雙向環節,可能會向不好的方向發展,也可能恢復到正常狀態。也就是說,癌前病變是個可控甚至可逆的狀態。從癌前病變階段發展到癌症,一般需要幾年甚至數十年左右的時間。
  • 為什麼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醫生忠告,四種小病最好及時治療
    很多癌症患者都有這樣的疑問,醫生,為什麼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 這是因為早期癌症往往沒有特殊的症狀,沒有症狀的時候,很少有人願意主動到醫院去檢查,等到出現明顯的症狀時,雖然很多人願意去醫院檢查,但這個時候,往往已經是癌症的晚期。因為只有晚期,癌症發生了明顯的遠處轉移,患者才會有特別明顯的不適。
  • 男子喉嚨不舒服,一查已是癌症晚期!臨近年末千萬小心
    這下,祝大伯有些擔心了,於是他趕緊來到了海寧市人民醫院就診。到醫院一查竟是喉癌晚期!手術完,他再也不能說話了耳鼻咽喉科鄭文偉副主任醫師接診了祝大伯。根據祝大伯的症狀,鄭醫生初步判斷,他很可能患上了喉癌,便趕緊安排他去做了喉鏡檢查。果不其然,在祝大伯的喉嚨裡,有很大一塊菜花狀的腫瘤,表面看上去凹凸不平。
  • 為何胰腺癌一發現就是晚期?醫生:癌王的早期症狀,被多數人忽視
    大家都清楚地知道癌症的治療難度非常高的,而在癌症當中,胰腺癌的治療是最難得,這也是胰腺癌被稱為癌王的原因,其實它難以治療的原因並不在於疾病的本身,而是在於不少人在>早期忽略胰腺癌的症狀,因此查出來就是晚期,直接處於疾病最難治療的階段。
  • 為什麼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很多人都在「假查癌」?醫生著急
    大夫,你肯定檢查錯了,我年年都體檢,一點問題也沒有,怎麼就癌症晚期了呢?這是腫瘤科醫生,經常聽到來自於癌症患者的疑問!隨著國民健康意識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定期體檢。特別是部分正規單位、企業,還會組織員工每年進行常規健康檢查,其目的就是為了了解身體健康情況,儘早揪出體內的問題。不過,即便如此,有部分每年體檢的人,仍然被查出了癌症晚期!之所以會如此,主要和患者錯誤認為普通體檢=防癌篩查有關!
  • 癌症早期症狀不明顯?這4個部位,體檢時可別忘記查
    癌症出現後癌細胞在體內的發展不受控制,會逐漸讓局部的腫瘤體積增大,引發壓迫,繼發性症狀。另外,有部分癌細胞會隨著血液,淋巴液轉移到其他部位,進而增加治療難度,沒有及時發現疾病信號,平時又忽略了定期檢查的重要性,癌症可能會入侵威脅健康。因此,做好癌症的預防工作很重要。
  • 哪些癌症治癒率低?碰上這5類「癌王」,醫生也會很無奈
    在這個談癌色變的時代,積極預防癌症很重要,因為癌症的惡化程度高,跟普通疾病不一樣,出現之後有可能會縮短人的壽命。在疾病沒能及時察覺的情況下讓疾病發展,到了晚期的癌症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明顯降低。作為癌中之王,其早期的信號並不明顯,很多人等到身體出現不良症狀才去檢查,疾病可能已經發展到了中晚期,中晚期的癌症治療難度大,癌細胞可能轉移和擴散,在發病過程中會有腹痛、黃疸、身體消瘦的表現。可見,胰腺癌不能夠忽視,要做好預防措施。
  • 別再說肺癌一查就是晚期了!身體可能早就發出4個提醒,值得警惕
    很多人都聽說過肺癌這種惡性腫瘤,因為其發病率高,死亡風險大,大部分人出現肺癌早期信號不明顯,沒有定期檢查了解身體健康情況,很容易讓肺部明顯功能降低,因此,要做好相關的預防措施。另外,部分人在醫院檢查肺癌已經到了晚期,這種情況是怎麼一回事呢?
  • 原位癌、浸潤癌都是癌!有什麼不一樣呢?
    一番檢查下來,結果顯示:宮頸原位癌,病理報告上還有一大堆看不懂的專業名詞,小張一頭霧水。 1.    原位癌、浸潤癌、原發癌、轉移癌分別是什麼意思? 病理報告上一堆專業名詞,後面還全部帶個「癌」字,每個名詞看起來都讓人膽戰心驚。 原位癌:人體表面及體內臟器表面都覆蓋著一層組織,這層組織又陪稱為上皮組織。而長在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就被稱為原位癌。
  • 女人「私處」癌變了,多有這4種表現,儘早到醫院檢查一下
    癌症的類型比較多,需要針對具體類型的癌症採取合理的改善措施,否則某些癌細胞產生,局部的病灶持續發展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1、外陰出現結節對於女性來說,出現外陰癌不要忽略,因為在外陰癌發展過程中外陰部位會有結節或者腫塊形成,觀察到這種特殊的表現,一定要重視,通過及時檢查來判斷結節,腫塊的性質。
  • 食道癌一檢查就是晚期?面對這些高危因子不可大意了
    近年來國人男性口腔癌與食道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皆有增加的趨勢,而這兩種癌症與煙、酒和檳榔等行為皆相關,曾有本土的研究指出吸菸又喝酒,罹患食道癌的機會是未曾吸菸和喝酒者的20倍;若針對同時有喝酒及嚼食檳榔習慣者,罹患食道癌的機會為不具有此兩種習慣者的31倍;若同時有煙、酒及嚼檳榔者其罹患食道癌的機率為沒有這三種嗜好的人的79倍。
  • 科普丨癌症來之前,都會經歷「癌前病變」
    癌前病變可控甚至可逆癌前病變其實是一種病理學的診斷,它是一個雙向環節,可能會向不好的方向發展,也可能恢復到正常狀態。也就是說,癌前病變是個可控甚至可逆的狀態。從癌前病變階段發展到癌症,一般需要幾年甚至數十年左右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