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您的小棉襖已經成為了防彈衣」 武漢寄往四川的家書,看著...

2020-12-28 四川婦聯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

瀘州派出多批醫護人員奔赴武漢

開展醫療救治

↓↓↓

1月25日

出發的第一批醫護人員

工作已近一個月,仍然堅守一線

2月2日

紅十字會志願者胡坤前往武漢

2月2日

瀘州第二批醫護人員出發

2月9日

來自瀘州9家公立醫院的20名醫護人員出發

2月13日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第三批醫療隊出發

有20名醫護人員

……

他們捨棄小家

義無反顧奔赴在一線

有的第一次長時間離開年幼的子女

有的顧不上生病的家人

……

每個人都不易

每個人背後的故事都讓人動容

離家千裡

這次

他們有很多話想對家人說

用最質樸的書信方式,表達心中的牽掛

1月25日赴武漢醫療救援隊醫生 林玲(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寫給4歲女兒

我最最愛的寶貝女兒:

女兒,這是媽媽第一次給你寫信,感覺挺奇妙,也很激動。也許現在你可能還看不懂,但也不影響媽媽有許多話對你說。

寶貝女兒,媽媽覺得對你特別的虧欠,記憶裡最多的事就是一次次拖著行李箱離開你,想天天陪伴,卻總是奢望奢侈。這可能是大多數醫生的無奈,工作家庭總是很難兩全其美。

你經常說,你是一個小醫生,總喜歡拿著放大鏡、聽診器給家裡的小玩偶看病,餵他們吃藥。媽媽很欣慰,你可能也有一個醫生夢。

媽媽來武漢快一個月了,你知道媽媽怎麼工作的嗎?媽媽每天會穿著大大的防護服,戴著口罩、眼罩和面罩,像一個大大的大白熊,你要在媽媽面前一定不認識媽媽,但你一定會覺得媽媽特別可愛,你的眼睛會笑得像彎彎的月牙。好吧,想起你的笑容,媽媽是真的想你了。

女兒,作為一名醫生,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媽媽覺得很幸運能有機會戰鬥在一線,能盡一份綿薄之力,也能給你樹立好的榜樣。孩子,在家乖乖的,等我回來。

1月25日赴武漢醫療救援隊護士 魏光蓉(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寫給老公

親愛的老公: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蟲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不經意間看到魯迅先生這段話,我感觸頗深。武漢之行,是我對祖國微不足道的回報,必將永生難忘。

初次到病房,我們儘快適應穿著笨重的防護裝備做一系列護理操作,還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承受這場災難給人類帶來的沉痛打擊。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如此激烈,呼吸機的報警聲不會因為你年輕或者有多麼重要的事情沒完成,而為你消停!這足以讓我對生命有了重新的認識,讓我重新體會了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這封家書,我沒寫給父母,因為我覺得父母的養育之恩,對我們倆無私的愛,不是感謝二字就能帶過。寫給你,是因為我知道,你才是那個能陪我走完人生的人。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他們就是我倆最好的榜樣,給了我們生命,教會我們怎麼做人,百善孝為先,需要我們有健康的心理和身體,好好珍惜自己,才有力量保護家人。現在的我們都沒資格生病,父母和孩子都需要我們。雖然你平時上班很辛苦,我都理解,但是,等我回來,一起健身,一起做飯,一起回家看爸爸媽媽,一起照顧兩個孩子,不許再有任何理由偷懶!

活著比什麼都重要,往後餘生,彼此珍惜!

2月2日赴湖北武漢工作的紅十字會志願者胡坤 寫給妻子

親愛的老婆:

親,從大年初二離開古藺,2月2日到達武漢,馬上就一個月了。今年,是我們人生當中最不尋常的一次春節,也是我人生中非常有意義的一個春節。

每天,湖北省紅十字會要接收大量的物資,醫療設備、口罩、防護服、應急藥品等為主,這些捐贈物資的去向,是社會關注的焦點。我們和湖北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一起,儘快完善物資接收、分發、並及時向公眾公示。

2月17日,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的副監事長來看望我們,還帶來了副委員長陳竺送給我們的禮物:巧克力。我捨不得吃,我要帶回來我們一家人品嘗,讓我們一家人也感受一下領導對我們的關心。

深夜,我經常會打開窗戶,看一看外面的一草一木。現在的武漢城,街上霓虹燈閃爍,到處都是「武漢加油」的燈光,偌大的武漢城一點也不吵,也不堵,整個城市仿佛睡著了。

這裡是沒有硝煙的戰場,看不見刀光劍影,我們也不知道可惡的病毒隱藏在什麼角落,駐地指揮部防護措施也在一天天升級,但是作為一名逆行者,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做好自身防護,勇敢面對。

你身體不好,要注意休息,平時儘量不出門,記得按時吃藥,把心率的次數記錄下來,有什麼問題隨時給我留言。

多給爸爸媽媽他們打打電話,讓他們放心,不要擔心我,我在武漢很好。

一定相信,疫情很快就會過去,風雨後的彩虹會更加美麗,我們一起加油!

1月25日赴武漢醫療救援隊護士 鄭雪梅(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告親友書

親友們:

乙亥年末,瘟疫肆虐,華中腹地,病患滿城。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同胞受難,舉國痛心。白衣加身,使命神聖,醫者仁心,怎能置之?春節伊始,踏夜出徵,出川援漢,義不容辭。

初到江城,宛如空城,商業凋敝,百姓閉門。醫護同行,孤軍奮戰,苦苦支撐,甚是心疼。川軍現身,為其解憂,與其協作,共抗瘟神。數日之內,舉國同心,各方支援,齊聚江城。如今江城,政府得力,百姓齊心,秩序井然。當地同胞,戴我如親,工作安心,親友放心。

疫情蔓延,家鄉失守,親朋好友,定當小心。望親友們,響應號召,聽從指揮,謹慎外出。望戰友們,切勿輕心,作好防護,慎對疫病。望我愛人,不必牽掛,安心工作,看好家人。望我愛女,理解母親,未能陪伴,天天開心。望所有人,心懷希望,封印瘟神,時日可期。

冬日已盡,春天可期,春暖花開,我必歸來!

此致

敬禮!

鄭雪梅

2020年2月18日 武漢

2月2日赴武漢醫療救援隊護士 曾理(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寫給媽媽

親愛的媽媽:

您好!二十多年來,這是第一次給您寫信,第一次有儀式感地表白對您的愛。

還記得我臨走的前的那一晚,您急忙幫我收拾行李,那麼大的行李箱,您總覺得我帶的東西還不夠,想方設法地往裡塞,直到它已經裝不下了才罷休。

夜深了,我在房間翻來覆去,依稀聽見您咳嗽的聲音,我想您也一夜沒睡吧。於是,清晨六點左右,我特別小聲地洗漱完、收拾好,準備出門,不想把您吵醒。沒想到,開門的時候,您卻把我叫住了。您對我說:「么兒,我送你去吧。」看著您穿著單薄的睡衣,站在昏黃的燈光下,我回絕了您。媽媽,對不起,不是我不想讓您去送我,只是我不想您看到我脆弱的一面,不想在您面前哭泣,不想讓您為我擔心。

帶著您的關心、您的期盼、您的擔憂,還有您的愛,我已經變得十分強大,我不再是家裡那個蠻橫公主。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我化身為一名美少女戰士,揮灑我的汗水,履行我的職責,為我的祖國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我覺得十分的榮耀。

媽媽請您放心,您的小棉襖已經成為了防彈衣,我會保護您以及需要我保護的人。現在我不在您身邊,請您保重,按時吃藥,好好吃飯,適當鍛鍊鍛鍊身體,健健康康,漂漂亮亮。

我愛您,親愛的李女士,等我回家。

2月2日赴武漢醫療救援隊護士 李曉娟(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寫給家人

爸、媽、姐、弟:

突然要給你們寫家書,不知從何說起了。來到武漢有些日子了,感觸良多:因為大家的關心和鼓勵,感到感動和充滿幹勁;因為剛改造的病房和新的工作模式,物資的不足,病人病情太重以及病情發展太快,而感覺工作艱辛,甚至無力,難過;因為要與不同醫院來的醫生護士一起組建團隊而去適應所有人而有些許不安,生怕自己哪裡沒處理好而影響大局……

不管怎樣,我們來了,我們把工作開展起來了,把病人救治起來了,一切理順了。雖然有重症病人我們無力回天,但是也有病人由重轉輕,由輕到痊癒出院。每次打電話、視頻,你們都在家裡平安健康,這就是我最大的安慰!

我在這裡很好。每次進病房,為了預防自己被感染,都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一寸皮膚都不能暴露,雖然這樣4個小時下來全身溼透,臉上都是壓痕甚至起水泡、壓瘡。這點苦算得了什麼,在這裡的醫護人員,大多數比我還小,我更應該做好榜樣。像我們小時候媽媽教我們的一樣,人要吃得苦,力氣是使不完的,用了,睡一覺又有了,我不怕!

最後,祝願大家在家裡好好的,聽從政府的安排,保護好自己,不要添亂,我就放心了。

相關焦點

  • 小棉襖想成為您的防彈衣
    「女兒就是爸爸的小棉襖」「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情人」,誰要是在我面前說這樣的話,那我準翻個白眼。  我的性格還算開朗,跟同學幾分鐘就能混熟,可唯獨不知道怎麼與父親相處。    他張羅著給我弄飯,我把禮物給他,媽媽揶揄他笑得孩子氣。  我鼓足勇氣對他說:「老爸,小棉襖會努力成為您的防彈衣。」  老爸依然笑著,他說:「你只要永遠做我的小棉襖就好了。」  原來,不斷做出改變的人不止我一個。  您的愛,雖無聲,卻滾燙,似驕陽。  謝謝您成為我的太陽。
  • 都說女兒是貼心小棉襖,為什麼我家的是防彈衣
    都說女兒是貼心小棉襖,為什麼我家的是防彈衣 2019-08-06 13: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寄往天堂的家書 一字一句泣血兩行 多想叫你一聲媽媽卻再沒人回答
    媽媽我再一次大聲把您呼喚聽到了嗎我的娘《寄往天堂的家書》母親節裡喊聲媽偉大的稱呼送給她>媽媽媽媽您聽見了嗎只有喊聲沒有答我的老媽媽已長眠於九泉下今天正逢母親節又讓我想起了曾經的家那個難捨難忘的鐵路小公房
  • 到望江驛「戀戀家書」 上海最美家書系列活動舉辦抗疫專題家書展
    在這個市民的「公共客廳」裡,擺放了新近展出的「抗疫家書」。其中,來自周浦一名小學五年級小學生陸佳蘊的書信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在書信裡,這名女孩說,「我知道新冠肺炎的傳染性很強,您所在的金銀潭醫院有許許多多的重症患者。媽媽,我很擔心您,您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只有保護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戰鬥,取得最後勝利。」
  • 【一封家書】老爸:站在你背後的不僅有我和媽媽,還有時代裡的每個人!
    一轉眼距離你前往武漢已經過去15天了,不知道前線的詳細情況,只能在後方照顧好奶奶和媽媽,希望你前行一路順利。十七年前那一場非典戰役,我還是一個在幼兒園嬉笑打鬧的小孩。在那場沒有硝煙的戰鬥裡並沒有留下什麼特殊的記憶,只記得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好像沒有見到老爸你的身影。
  • 前線家書|蔡松敏:媽媽,看到你打的錯別字,我總是會不爭氣地落淚
    來自銅仁市第二人民醫院護師蔡松敏的一封家書「叮咚…」,一封家書,爸爸媽媽請查收。爸爸媽媽見字如面,你們在家身體好嗎?這兩天又降溫了,爸爸您心臟不好,注意不要感冒了,還有媽媽眼睛不太好,要早點休息。每次我在我們家裡微信群發消息的時候,媽媽您都會說「我的乖女兒,現在最想聽到的就是你的聲音,你要保護好自己啊,多吃點飯,增強抵抗力,只要你安全回家什麼都不怕」。不太會寫字加上眼睛也不好的的媽媽怕打擾我工作、休息,偶爾會在微信上寫字發給我:女兒,你要平安,好好休息,不用回消息了。其實十個字裡面有五六個都是錯別字,但是我懂媽媽您要表達的意思。
  • 我在淘寶賣防彈衣,一萬多一套,月銷幾十萬!
    他們出門時,也不忘了穿上一套從淘寶上購買的防彈衣。01生活總會倒逼著你轉型!為他們製作這批防彈衣的,是武漢人小宋。那時候,小宋一個月的利潤只有1萬元,這點收入還不夠一個一線城市白領的工資水平。很多同行見勢不妙,紛紛抽身轉行,以避免在時代的激蕩中連句對不起都沒有說就被時代狠狠拋棄。這個時候,小宋也在考慮轉行,但是又一直在猶豫不決。這時,武漢鋼鐵公司有人找到他,問他能不能生產防彈鋼板。
  • 我在淘寶賣防彈衣,一萬多一套,月銷幾十萬
    生活總會倒逼著你轉型!為他們製作這批防彈衣的,是武漢人小宋。那時候,小宋一個月的利潤只有1萬元,這點收入還不夠一個一線城市白領的工資水平。很多同行見勢不妙,紛紛抽身轉行,以避免在時代的激蕩中連句對不起都沒有說就被時代狠狠拋棄。這個時候,小宋也在考慮轉行,但是又一直在猶豫不決。這時,武漢鋼鐵公司有人找到他,問他能不能生產防彈鋼板。
  • 戰地家書|親愛的爸爸媽媽,我在武漢,請原諒我的不辭而別……
    武漢加油!正在武漢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一線,開展援助的茂名醫護們工作生活備受關注!大家紛紛在朋友圈、網絡評論區點讚致敬。而前方奮戰的醫療戰士們也並非天生就是英雄,他們也有血有淚有親人,他們也有很多話想和家人說。
  • 戰「疫」家書丨寶貝,這次也給媽媽獎勵一顆小星星吧!
    逆行出徵他們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用實際行動守護生命防線而在他們的身後家人的默默守候是他們堅強的後盾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疫」中那些來不及細說的叮嚀那些還沒有表述的情感凝結在一封封家書中串聯起前方的牽掛和後方的惦念匯聚成戰勝疫情的信心和力量今天一起來看身處抗疫一線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感染一科護師胡娜寫給兩個寶貝女兒的一封信親愛的寶貝們
  • 90後江蘇援武漢醫生寫下家書:親愛的媽媽,請原諒我說了10天謊!
    她去了疫情最為嚴重的武漢,但是怕家裡人擔心,一直告訴家裡人她去的是黃石……90後江蘇援武漢醫生寫下家書:親愛的媽媽,請原諒我說了10天謊! 在這日復一日的對話中,我一直避免提到地名。一想到弟弟告訴我"媽媽他們天天在家研究黃石",內心就無比愧疚。
  • 媽媽太累了,小男孩地鐵上「哄媽媽入睡」
    這樣的舉動的,除了得到一幫網友的好評外,還引來了一幫曬娃潮說給風聽啊:看看這個暖心的小男孩,再看看把兩歲小女孩一個人關到電梯裡致死的那個熊孩子,這就是區別小滿_Yanchen:如果媽媽是實在困的睜不開眼,又怕孩子丟了,壓在身下最放心,可以放心的睡
  • 見字如面:「疫」線家書
    前幾天得知您去武漢作支援,我們都非常擔心,但我們相信,您一定會保護好自己的!    爸爸,我已經好久沒見到您了。雖然有時在視頻中能見到您,但我還是想親手捏捏您那圓嘟嘟的臉蛋。    元宵節的時候,我和弟弟做了很多元宵,還擺出了「中國、武漢、爸爸,加油!」這八個字,是我和弟弟最想跟您說的。爸爸,不知道您在武漢有沒有吃上一碗熱騰騰的元宵呢?
  • 四川援助武漢醫生程曉偉:最想拍一張全家福
    和他同行的還有其他來自四川11個市州的303名醫務工作者,他們是四川第六批援助武漢醫療隊。 在媒體的相關報導中,四川醫療隊被稱為「川軍」,而知道即將啟程武漢時,程曉偉內心也有一種軍人臨危受命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他是攀枝花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症科的副主任醫師,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每天都密切關注疫情中心的情況,看到武漢醫生短缺,亟需各省醫療援助,第一時間申請上前線。
  • 有聲家書第五期|寫給母親的一封信
    家書,不僅是家人親友間溝通信息、表達情感的傳統方式,更凝聚著家國情懷,折射著時代變遷。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書寫家書更成為傳遞信息,增強情感的獨特方式。一封家書顯擔當,一紙家書傳萬情,字裡行間展現著廣大人民群眾舍小家顧大家的奉獻精神。
  • 【環保清風 • 一封家書】和媽媽一樣做大自然的保衛者
    和媽媽一樣做大自然的保衛者兒子,你好:轉眼之間,你已經從襁褓裡嗷嗷待哺的小嬰兒長成可以在樓下小院子裡瘋跑的小夥子了。最近你問了好幾次,媽媽是做什麼工作的?為什麼院子裡別的小朋友的爸爸媽媽不用上班,你的媽媽卻不能天天在家陪你?
  • 戰疫勇士的孩子們寫來家書: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們好嗎
    您已經在武漢工作了25天,我很想念您。雖然媽媽說我已經是個小男子漢了,不能總打擾您,但是我還是忍不住偷偷地想您。  春節前兩個星期,您接到了國家衛健委的緊急任務,第二天便匆匆地趕最早的一班飛機去往武漢了。實在是太早了,我還沒睡醒呢,都沒能好好的和您說再見。不過,我轉念一想,這次應該和您以往的每次出差都差不多吧!
  • 一封來自武漢抗疫一線的家書:「親愛的媽媽,請原諒我說了10天謊。」
    她去了疫情最為嚴重的武漢,但是怕家裡人擔心,一直告訴家裡人她去的是黃石,十幾天來,周萍媽媽和女兒打電話時,總會關心地問她:黃石今天天氣怎麼樣?冷嗎?直到有一天,這善意的謊言說不下去了。   3月3號晚上,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的周萍忙完一天的工作後,向媽媽發信息報平安。沒想到,媽媽突然來了一句「你們不在黃石呀?」。
  • 女兒是貼心小棉襖,我希望能擁有一個小棉襖
    很多人都說女兒是貼心小棉襖,這話說的一點都不錯呢,因為女孩子一般都比較細心一些。相反男孩子比較大條,所以說女兒更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呢如今我也擁有自己的小棉襖,說實話看著小棉襖一天天的成長,我希望她能記得父母對她的付出,將來的她也懂得做一個對家庭,對社會有貢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