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版「李小龍」來了!快唱著哼哼哈兮,跟他練仁者無敵……

2021-02-18 上虞日報

        上世紀70代,截拳道宗師李小龍的功夫電影席捲西歐,傳奇功夫王李小龍在影片裡使用的武器——雙節棍也隨之風靡全世界。與此同時,這種軟中帶硬、柔中帶剛的兵器,憑藉著能收能放、短小精悍、攜帶方便、威力無窮的特點迅速吸引了無數武術愛好者的目光。


        2001年,周杰倫的一曲《雙截棍》再次讓這種兵器火了一把,當年,走在街頭巷尾隨處都能聽見「快使用雙截棍 哼哼哈兮 快使用雙截棍 哼哼哈兮 如果我有輕功 飛簷走壁 為人耿直不屈 一身正氣 哼……」,帶感的歌詞瞬間唱沸了雙節棍愛好者的心聲。

       那在咱們大上虞,也有一位耍雙節棍的高手,他就是中國武術協會會員、區域性涉外傳統武術準特級教練鄭建勇。

鄭建勇

        1955年,鄭建勇出生在豐惠古縣城,在他的童年記憶裡,村子裡的老人總愛講少林寺的故事。於是,那些少林武僧匡扶正義、揚善除惡的傳奇故事便讓他對少林功夫充滿了敬仰。長大一些,鄭建勇喜歡上了武俠小說,每次看到身懷絕技、見義勇為的武林高手,就會對他們的各路神功充滿好奇。

        15歲那年的暑假,鄭建勇到上海一親戚家做客,機緣巧合下,他認識了住在隔壁家,會打少林拳的仇惠民,因兩人年紀相仿,很快就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在那段時間裡,玩到一處的兩人便常在一起練習打拳。從上海回來後,鄭建勇時常在家練習仇惠民教他的幾招拳法,對中華武術愈加痴迷。

        1973年,鄭建勇作為知識青年下鄉支農,被分配到下管一農場,平日裡,除了下地幹活,他最大的愛好就是耍耍功夫,舞刀弄槍。鄭建勇說:「那時候沒有兵器,我就從毛竹林裡砍來竹杆,做成刀、劍,只要一忙完農活,閒下來的時候,我就愛耍上幾下,練練手。」

        1976年,鄭建勇被下管公社抽調到上虞春暉中學五七大學文藝班,在那裡他學戲文、練跳舞,還把一些武術動作融入到歌舞表演節目中,跟著文藝宣傳隊到處開展下鄉服務。

        直到80年代,鄭建勇從農村回到百官,心系武術的他又經朋友介紹認識了功夫老師李強。他回憶道,「那會兒,白天要上班,我就利用晚上時間跟著李強老師學功夫,像南拳、梅花刀、各種擒拿格鬥術,無論什麼功夫,我都願意學。」

        90年代初,由於工作的調動,鄭建勇前往杭州上班,當時他所在的廠裡有兩個退伍軍人,其中一人的老家位於河北青州。有一次,這名退伍軍人回老家探親,返程的時候從家裡帶回來一根木製的雙節棍。於是,這根掛在床頭的新鮮玩樣兒就成了工友們平時拿來鍛鍊的新傢伙。「我當時也心血來潮的試了一下,突然發現這不就是截拳道宗師李小龍在功夫電影裡使用的武器嘛。」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練,鄭建勇愈發喜歡上了雙節棍。那退伍軍人見了,就自己動手用木頭自製了兩根棍棒,表面塗上黑色的油漆,中間鎖上鏈條,這也是鄭建勇擁有的第一根雙節棍。「我們那時學的動作比較簡單,差不多只有左右逢源、蘇秦背劍、翻山越嶺幾個招式,後來我就開始跑影像店買李小龍的電影碟片,學習他裡面的動作。」鄭建勇說,他們當時一個月的工資差不多五、六百,大部分還要寄給家裡,留下的生活費實在不多。但買一張碟片要15塊錢,為了省下這筆費用,他常常省吃儉用。存了錢,就去買李小龍的碟片,一邊看,一邊學,所幸他的悟性很高,幾年下來,雙節棍也練得有了幾分神韻。「直到現在,我家裡還收藏著李小龍所有的電影作品。」

        2000年,鄭建勇回到上虞工作,愛練雙節棍的他每天早上都會去體育場耍上一陣。許多人看到後覺得新奇,紛紛領著自家孩子過來拜師。於是,鄭建勇便和鍾季法老師一起合辦了「上虞振華武術館」,長期義務指導學生,教他們散打、拳擊、通臂拳和武術基礎知識。

振華武術館學員合影

        但很多人都只知這棍法看上去過癮,練起來卻並非易事。鄭建勇說:「耍雙節棍的時候免不了出現誤傷,特別是兩個雙肘和膝蓋處,都是挨打的重點部位,頭部也偶爾會被打到。我剛練得時候也常被打得又青又腫,疼痛難忍。所以我建議初學者練習時可以選擇橡皮管,再帶個頭盔。」

        2006年,第四屆浙江國際傳統武術比賽暨浙江省傳統武術錦標賽在杭州舉行,鄭建勇帶著兩個徒弟報名參賽。比賽前夕,師徒三人每晚練習,集訓備戰。「那是我們第一次參加比賽,比較緊張,我記得黃龍體育中心當時全是人,我和徒弟被分在不同組別,最後我收穫了中年組金牌,兩個徒弟也都獲得了金牌。」師徒三人捧回金牌後,鄭建勇信心更足,此後又陸續參加了好多賽事,屢屢取得獎牌。

師徒三人囊獲3枚金牌

        2008年,我區舉辦迎奧運虞舜文化節「武之魂」專場文藝晚會,鄭建勇特意編排了一套雙節棍法,由徒弟上臺表演。當旋轉渾圓,敏捷利落的棍法展示在眾人眼前,立刻收穫了臺下觀眾的熱烈掌聲。「許多人事後告訴我,他們從來都不知道咱們上虞還有這樣一支會耍雙節棍的隊伍,令我倍感自豪。」鄭建勇說。 

        今年25歲的杜文忠是鄭建勇的得意弟子,2015年,他參加國際武術比賽,憑藉著一套行雲流水的雙節棍法,一舉斬獲金獎。回憶師傅鄭建勇平日裡的悉心教誨,小杜說:「我是2010年慕名尋到師傅拜師學藝的,至今學武已有七個年。回想這些年,師傅風雨無阻的指導我練習雙節棍,無論寒冬酷暑都會去體育場訓練。他非常嚴格,絕不允許我有一絲半毫的懈怠。但這當中有苦也有甜,每當我一個動作不標準的時候,師傅都會一遍又一遍的演示,而我取得獎牌的時候,師傅總會笑得比我還高興。他一直告誡我,學武既要為強身健體,更要為懲惡揚善。」

雙節棍切黃瓜

        事實上,雙節棍不僅是一種精簡實用的兵器,更是一項集修身、健身、防身、表演於一體的武道運動。鄭建勇介紹道,雙節棍看似簡單,實則威力巨大,它在高速揮舞時其落點可產生725.76公斤硬壓力,而人的骨頭只需4.08公斤的重力便可擊碎。其次,雙節棍短小精悍,不用時可以插在腰間備之,使用時如狂風掃落葉,所向披靡。不僅可用來橫掃、刺戳、猛擊和格擋,還能用棍鏈子出其不意地絞住對方。而且,學習雙節棍不需要武術功底,男女老少都可以嘗試,長期練習的話,還有助於增加身體靈活度。


        2017年,63歲的鄭建勇時隔八年,再出江湖,以一段精彩的雙節棍表演榮獲亞廈杯省第一屆企業武術大賽暨名拳名人大獎賽金牌。為此,他特意在朋友圈發了一條狀態,配文「沉寂武會八年整,龍爭虎鬥杳無身。今日聊發少年狂,逐鹿賽場把金爭。」胸中豪情令人欽佩。

        回首過往歲月,鄭建勇感慨萬千:「我這些年一直堅持練雙節棍,不僅是因為我喜歡這項運動,更是因為我在練得過程中,磨鍊了身心、意志,結識了眾多武林好友。」鄭建勇說,今後,他還會繼續練下去,從實踐中探索棍道的真諦,感悟中華武術的博大精深。

(本報記者 王淋玲)

相關焦點

  • 哼哼哈兮,陸外的「雙節棍」
    仁者手中,兵器是「仁」;智者眼裡,兵器是「智」。高手對決,看一看對方,不用動手,勝負已定。教育人的心底,兵器是「真善美」;哼哼哈兮,看一看陸外的「雙節棍」。如何將「理念」落實在行動上?陸外實施「三大工程」,第一是「課堂實效工程」;第二是「課程優選工程」;第三是「課題轉化工程」。
  • 歌聲飄過四十年 | 快使用雙截棍 哼哼哈兮
    關於《雙截棍》與周杰倫《雙截棍》的曲風是剛柔並濟的搖滾加上超快版Rap曲,開創了華語流行音樂「中國風」的先聲。它的歌詞有趣好玩,由周杰倫的「御用作詞人」方文山創作,具有著濃鬱的民族風情,天馬行空又充滿畫面感, 細節上也具有點睛之筆的特徵。
  • 雙截棍:李小龍如果還在,今天正好80歲
    但遺憾的是,李小龍在他33歲的時候就過早離世。不過他留給後世的影響自不用言說,比如周星馳的電影,還有周杰倫的音樂。這首《雙截棍》就是周杰倫向李小龍的絕佳致敬,也是開啟他中西合璧獨特曲風的立杆之作。歌曲是他自己譜的,作詞則已經是他固定搭檔的方文山,當年倆人同在吳宗憲的阿爾法公司旗下,從互相看不上,到惺惺相惜,開啟了一系列經典的合作。《雙截棍》便是因為周杰倫喜愛看中國的武打電影而創作的,特別是李小龍的早期功夫片,雙截棍是李小龍電影裡的經典道具,也是中國功夫軟硬兼施、柔剛並濟的典型代表。要想使好雙截棍,沒有幾年苦練,是無法做到的。
  • 哼哼哈兮!快使用雙截棍!
    快使用雙截棍哼哼哈兮     習武之人切記仁者無敵     如果我有輕功飛簷走壁     為人耿直不屈一身正氣!
  • 「仁者無敵」的真正含義
    在這些地方,我們看到黃念老引經據典,以經來解經,以祖師大德的註疏來解經,這是真實智慧,他用這種方法,他沒有用自己的語言來解經。用自己的語言,別人不相信,總認為你是個在家居士,你沒有資格來註解這個大經。用這種方法,集經論、祖師大德的論述來註解,大家沒話說了,都是取信於大眾,讓大眾讀到之後心服口服。
  • 《仁者為何無敵!和平為何強大!?》
    一代豪傑,相關二羽,終歸悽慘收場在對立的觀點和實相中,如果你要做最鋒利的矛,就必然有最堅硬的盾來測試你的實力,或是意圖取代你最強大的地位。高處不勝寒,即孤獨,也暗藏危險!其實,古聖先賢用四個字概括了這一切所有 - 仁者無敵!當一個人,心中只有和平,沒有對立,不論對方是怎樣的膚色,何種國籍,哪種信仰,都能像自己親人般的看待,這樣的人不會有敵人。既然沒有敵人,他/她即是不可戰勝的強大!
  • 葉偉民、文雋重現《李小龍》 經典記憶青春無敵
    葉偉民、文雋重現《李小龍》 經典記憶青春無敵   12年前的《古惑仔之洪興十三妹》、10年前的《友情歲月山雞故事》葉偉民向大家展示了香港那一代人的憤怒青春
  • 師卦六爻,體會仁者無敵
    要從下到上好好了解師卦每個爻,目的是要體會,仁者無敵。初六爻辭:師出以律,否臧兇。律:紀律。要打仗,先看士兵守不守紀律。否:不。臧:良好。否臧:不良好。兇:兇險。軍隊的紀律不良好,一定兇險。三國演義中,曹操帶兵打仗,正好趕上老百姓的麥田成熟,所以曹操馬上下令,凡是任何人踐踏麥田者,斬。必須要軍令嚴格,對兵眾才有強大的約束力。
  • 抗日劇《仁者無敵》是由李幼斌、黑子、張光北、王全有等人主演
    《仁者無敵》是北京華億聯盟文化傳媒投資有限公司出品的抗日劇,由陳健執導,石小克編劇,李幼斌、黑子、張光北、王全有等主演。該劇講述了一個發生在第五次反圍剿時期,湘鄂贛、安徽江西交界處地帶的簡短而緊張的抗日故事。
  • 李小龍的日本「私生飯」,3歲開始練中國功夫,10年後他現狀如何
    曾經,李小龍的一位日本「私生飯」,三歲便受李小龍的影響聯繫中國武術,現在10年過去了,他怎麼樣呢? 這位小粉絲的名字隆成,他那麼熱愛李小龍是因為他的爸爸是李小龍的鐵粉,他受爸爸潛移默化的影響也愛上了中國功夫。他爸爸在隆成出生前就幾乎天天練中國功夫,模仿對象就是李小龍。
  • 仁者無敵那些年看過的黃飛鴻電視劇
    來源: 小於電競幫 舉報   你一定看過不少關於黃飛鴻的影視作品,不管是電影版的還是電視劇版的
  • 李小龍當年死在「她」床上!新歡撞臉「嫩版李小龍」
    過去的「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龍,也是突然猝逝離開,但因為他當年是死在豔星丁珮床上,死因更添神秘面紗;丁珮也承受極大的輿論壓力,最後退出螢光幕前。41年後,丁珮首度在節目訪談,還原李小龍死去的那一晚;而有過一段婚姻的她,近年也被港媒拍到,與酷似李小龍的「嫩版小龍」往來密切,疑似是她的新歡。
  • 疑似秋邀山陰來,上虞、紹興之行
    老房子、小街道,就和老酒臭豆腐一樣,固守著,不願改變,不變因而保持著原味,1路車坐到汽車東站,9點多一點便到了上虞。上虞是樸素的,濃妝豔抹、高聲喊叫不屬於這裡,每個人都溫柔的像糯米糖,再堅硬的心腸都會化掉,於是我才真明白柔情蜜意的殺傷力,不可抵擋,無處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