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 年 11 月 6 日,阿迪達斯發布未來五年戰略計劃基本綱要,立志成為 2020 大中華區「最佳運動品牌」。目前,成效卓著的「通往2015之路」大中華區五年戰略計劃即將迎來完美收官,阿迪達斯對在「立新」(Creating the New)全球戰略框架指導下實現其宏偉目標充滿信心。
HHHHHHebe
2:adidas 最近與知名插畫師 Jeremyville 合作打造了一部動畫短片,正式宣布 Consortium World Tour 活動拉開帷幕。在這為期一年的環球「朝聖」之旅中,adidas 將造訪全球各地最好的球鞋店鋪,帶領人們重新審視旗下經典球鞋設計,而由 Jeremyville 專門設計的主題插畫也在店鋪內公開展出。
1st World Tour 計劃
據悉此次活動的起點設在紐約街頭地標 KITH,之後也會相繼去網舊金山 Nice Kicks、柏林 Solebox、倫敦 Footpatrol、上海 JUICE、米蘭 Slam Jam、巴黎 Starcow、首爾 Kasina、洛杉磯 UNDEFEATED、東京 mita sneakers 和斯德哥爾摩 SNS,最後在邁阿密 Shoe Gallery 結束本次旅程。
3:由巴黎一個 B2B 活動,演化成一個巡迴全球的 Sneaker Exchange 企劃,adidas Consortium 在 2016 年橫掃各地,和每天與球鞋打交道的各國潮流名所共同開發 adidas 球鞋的無限可能性,挑戰既定規條,為 2016 年增添無數趣味。面對一系列限定別注 UltraBOOST、NMD R1、EQT、LA Trainer、SEEULATER 等鞋款,收藏家們忙過不亦樂乎。
第二站舊金山:Nice Kicks x adidas Consortium NMD Runner
2017 年 adidas 巡迴路線擴充,一口氣邀請 84 間世界潮店加盟 adidas Consortium,今日正式發布首回合作潮店名單,除了確認早前傳出的 colette、UNITED ARROW & SONS 以外,亦見人氣最強的 KITH、END.等。adidas 為此製作短片,把三間變成電波,接通全世界,讓大家感受 Consortium 2017 的氛圍。
2nd World Tour 計劃
提到近來的 adidas,
可以用兩個詞概況:聯名、高產。
在潮流資訊平臺中,你每天都能看到 adidas 的新聞,無論是 NMD、UB、stan smith 還是 EQT…更別說不計其數的聯名。很久以前我總覺得 ASICS 可能是「一天不聯名渾身難受」的代表品牌。
但近來 adidas 聯名方面的動作實在太多似乎有趕超的趨勢。
2016 的 World Tour 中 12 雙不同鞋型的聯名在設計上也各有各的特色,打破了一碗冷飯炒十遍或是一種冷飯炒十碗的格局,實在讓人眼前一亮。
第三站柏林:Solebox x adidas Consortium Ultra Boost UNCAGED
第五站上海:adidas Consortium x JUICE Stan Smith
第六站巴黎:Starcow x adidas Consortium
第十站東京:mita sneakers x adidas Consortium SEEULATE
第一次「朝聖」之旅過後,adidas 又與加拿大知名品牌 Wings + Horns 推出了「DAY ONE」系列,將軍風與戶外元素融入運動服飾中,進一步為潮流與運動牽線。
adidas x Wings + Horns「DAY ONE」
adidas 2016 年在潮流圈的拓展可謂是病毒式的,而這一切都要從戰略部署說起。
亮點其實是安踏的飆升
對於 07 年可能大家都沒什麼印象了,那時候 adidas 在大中華區市場份額還很少,只有三種門店類型,業績被 NIKE 壓了 30% 以上。但也正是 07 年,adidas 開始和全球化學產業巨頭德國巴斯夫化學公司合作研發 BOOST 科技。adidas 看似最近才釜底抽薪,但其實其戰略眼光不可謂不超前。
2010 年末 adidas 訂立了五年戰略,靠著運動系列的井噴與市場細分的成功在 2015 收官時在大中華區已經和 NIKE 的市場份額所差無幾。
Adidas 新的五年戰略叫做「立新」(Creatingthe New),立志在 2020 年成為大中華區最佳運動品牌。我很敬佩 adidas 的決心,但市場中蓬勃生長的大量運動品牌以及最大對手 NIKE 的研發實力決定了這絕非易事。
不過在潮流圈這倒不是問題。
潮流圈的核心內容是文化,通過促成聯名,將自家科技與世界各地文化交織在一起,同時也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中打上了自己的 logo。現在當你提起 KITH,也會不免想到 Ultra BOOST Mid x Ronnie Fieg。這樣的聯名等於是自家提供單品核心科技,將外觀設計外包出去,省力又賺足眼球,還討好了當地潮流文化,可謂一石三鳥。
adidas Consortium x END.NMD Chukka & ZX 700 Boat
聯名當然不是 adidas 的發明創造,但 2016 的 adidas 算是以一個「圈外人」的身份將潮流圈的聯名發揚光大,間接帶動了聯名的井噴,最誇張的日子裡十條潮流新聞能有八條是聯名。
不止如此,現在每天你都能看到 adidas 的新聞,哪怕是在沒重磅單品的時候 adidas 也會臭不要臉地單純發一雙新配色,一直把流量穩穩保持著…
adidas Originals Tubular Invader Strap 全新配色設計「Snakeskin」
但在我們即將開始吐槽時,2017 年規模大了七倍的 World Tour 讓我們不免又有所期待,可能是被這謎一般的儀式感所驅使。
當潮流真正融入運動融入生活,更好地擴散開來時,我們或許可以感謝一下 adidas 這個孜孜不倦的牽線紅娘。
上期回顧
互動丨買之前和買之後反差最大的一件單品是?▲
資訊來源:@HYPEBEAST,@SocialBeta
我們在招人,如果你感興趣,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