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看韓劇的人一定知道,流入中國的韓劇,沒有哪一部是顏值不高的!近兩年時間,有越來越多的韓國明星選擇來中國發展,不僅能夠提高自己的知名度,還能夠撈金,可謂一舉多得,那麼在眾多的韓星中,在2016年,來中國撈金最多的韓星都有哪些人呢?
因為《來自星星的你》大火,金秀賢在中國的廣告就有30多條,賺的錢,可想而知了!
2014年,金秀賢回歸電視螢屏主演了電視劇《來自星星的你》 ,該劇韓國最高收視率達28.1%,網絡最高收視率達73.4%,雙雙位居2013年迷你劇首位,並迅速在亞洲引發現象級熱潮,僅中國地區網絡播放量就達到了40億,成為第一部百度指數破400萬的電視劇,被認為是「中國擁有社交媒體以來最被熱議的韓劇」 ,不僅在兩會受到關注 ,還登上了美國《華盛頓郵報》頭版和《華爾街日報》首頁,得到中韓兩國最高領導人的青睞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的矚目,在重要場合被廣泛提及。之後,金秀賢相繼出任了三星、現代汽車 、韓亞銀行、可口可樂 、騰訊、哈根達斯等30多家企業代言人,成為新一代廣告天王。
長腿歐巴大家也不陌生了,在中國就有13個廣告,可是賺足了廣告費了呢!
2006年,20歲的李敏鎬因為一場交通事故導致他進入了一段低谷期。事故導致他的右大腿骨、腳踝骨骨折,必須要打鋼釘固定輔助,在醫院接受了1年左右的治療。他的右側大腿及膝蓋等處植有鐵片,2009年他拍完《花樣男子》後曾動手術取出了腿裡的部分鋼板,但還有一部分鋼板這一輩子也無法取出,因此留下了很多車禍後遺症,手會不自覺顫抖,下雨天會腰酸背痛,所以導致現在拍戲很多地方都是使用左腿。
李敏鎬因為在KBS2劇韓國版《花樣男子》中飾演F4領頭具俊表而被熟知。 他的事業的第一個突破是2008年10月2日被決定出演韓版《花樣男子》並作為主角,導演當時基本上是看了照片後就定下角色。他在韓版中的名字為具俊表,該劇是和女演員具惠善以及SS501金賢重、T-max金俊、金範共同出演的。該劇的首播為2009年1月5日KBS頻道作為一個星期一星期二的短劇。該劇最高收視率突破30%,李民浩也因為在劇中出色表現獲得了他的第一個表演類獎項,同時名氣驟升成為很多廣告商的寵兒。
2014年6月,李敏鎬為了報答並分享全世界粉絲們的愛,帶頭做公益,推出了慈善網絡平臺PMZ。PMZ由約定(Promise)、李敏鎬(Lee Min Ho) 以及李敏鎬粉絲團名稱(MINOZ)的英文合成,旨在表達「將李敏鎬和粉絲們的愛聚在一起,分享大愛」的意思。
因為《太陽的後裔》讓他成為了新一代的國民老公,在中國也是廣告代言不斷。
《太陽的後裔》開播以來在中韓兩國強勢圈粉,宋仲基扮演的特種兵大尉化身「撩妹男神」,無論顏值還是畫風內容都完美擊中觀眾的「少女心」,成為新一代的「國民老公」。
這個是中國觀眾最為熟悉的韓國女藝人了,在中國拍攝了多部電視劇,其中最火的就是《回家的誘惑》,她就是劇中的林品如。
2003年,秋瓷炫與臺灣男演員彭于晏合作主演了電視劇《戀香》,因而在臺灣走紅。
2005年,秋瓷炫參與拍攝了其在中國內地的首部電視劇《大旗英雄傳》,正式進入中國內地演藝圈。該劇在2007年播出後,獲得了高收視。
2006年,秋瓷炫憑藉電影《生死決斷》獲得韓國最佳新人女演員獎、最佳女配角獎等8項大獎。
2007年,秋瓷炫拍攝了電視劇《讓愛化作珍珠雨》;同年,其參演的《楚留香傳奇》在央視八套首播。
2011年,秋瓷炫主演的電視劇《回家的誘惑》在湖南衛視首播,獲得了極高的收視率,憑藉該劇,秋瓷炫在內地走紅,並獲得了樂視網盛典「開年人氣偶像」大獎。
2012年6月20日,秋瓷炫主演的電視劇《木府風雲》在央視八套首播,其在劇中飾演的女一號"阿勒邱"獲得了眾多觀眾的喜愛。
2014年,秋瓷炫參加了江蘇衛視真人秀節目《明星到我家》。其在節目中的表現獲得了觀眾好評。
是少女時代的門面擔當,今年來中國拍攝了《武神趙子龍》讓她的知名度更高了,其中文十級也讓人津津樂道。
林允兒既擁有清純美人的形象又有著活潑開朗性格,被稱為SM公司素顏最漂亮的女明星。允兒不但笑容甜美,皮膚也是被稱為和花蜜一樣,緊實的小蠻腰更是讓人羨慕不已。2010年,林允兒被評為最難被忘記的初戀女偶像。同時,身為藝人的林允兒也有著優秀的歌唱和表演實力,並沒有以美貌自居,一直在為了成就更完美的事業而不斷的努力。她有著優秀的歌唱和表演實力,也有著優秀的和聲和消化編舞的能力。同時,作為演員的允兒的演技自然真摯,眼神變化很多,眼睛會說話。
因為綜藝《runningman》的熱播,李光珠在中國的知名度也越來越高,憑藉著逗比的性格吸引了很多中國妹子。
因為想專注於演技,所以大學念的是放送演藝科。大學期間參加了許多電視臺的選拔,都沒有被錄取,於是在大學期間毅然決定去服兵役,完成2年的兵役,回到學校完成了學業。也成為少數出道前就服完兵役的明星之一
小圈覺得,韓星確實是有他獨特的味道。禁韓令能幫助大陸影視劇發展,但是卻減少了很多影響創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