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最適合的測光模式

2021-02-14 長江影像

曝光影響照片的影調和明暗部細節保留程度,決定了一張照片是否合格,而相機的曝光依據的是其測光結果。

換句話說,選擇合適的測光方式,恰當地進行測光並得到正確的曝光結果,這是拍出好作品的第一步,是基礎中的基礎。

測光不好,曝光失誤,再好的景也出不來。


測光失誤,曝光不好,再好的景也出不來

要想知道如何合理地控制曝光,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相機的幾種主要測光模式,它們各自的特點,以及適用於何種拍攝條件。

別讓作品輸在起跑線上啊,一起來看看吧~

這是稱呼最複雜的一種測光模式。

它有許多不同的名字:平均測光、評價測光、矩陣測光、多重測光等,但原理都大同小異:

將畫面劃分為多個區域,每個區域進行獨立測光,然後依此計算出整個畫面的測光平均值。


平均測光原理示意圖(63區域)

平均測光的本質就是,顧及畫面每個部分。分區越多,對畫面各部分的「關照」就越細緻。

依據平均測光模式進行的曝光,直方圖比較均衡,高光部分不易過曝,而低光部分不易過黑,適用於大多數拍攝情況。

在順光條件下拍攝,光照均勻,畫面中不存在明顯的明暗對比,就用這個最省事快捷,效果也很不錯的測光模式吧。


拍攝正常光照條件下的大風光時,平均測光表現得很不錯。但在有的風光拍攝場景中,平均測光表現並不好。

例如,拍攝光比很大的逆光風光時,平均測光計算出來的「均值」並不具備太高的參考價值。

做個簡單類比:兩個人,一人月收入1000,而另一人月收入9000,得出結論「人均月收入5000」,合適嗎?

在這種計算方式下,曝光結果往往不盡人意,不是亮部過曝就是暗部過黑。


在畫面中存在大片陰影時,平均測光往往也很難滿足我們的拍攝需求。

我們很可能需要針對性地強化陰影,增強光影對比的效果。而「和稀泥」的平均測光往往無法滿足拍攝需求。

如下圖,在這種明暗部交錯的複雜光影條件下,平均測光得出的結果實在是不足為憑。

在需要對畫面曝光進行針對性精確調整的場景中,平均曝光很難滿足我們的要求。

或許有人說「可以手動調曝光補償啊」,但每拍一張都要手動調 ev,這樣是不是太麻煩了?

該輪到號稱「最專業」的點測光登場了。

點測光,顧名思義,是只對畫面中很小的一個點狀區域進行精確、獨立的測光,而忽略畫面其它部分。


點測光原理示意圖

在實際操作中,點測光模式的選取面積比示意圖上要小得多,往往只佔整個畫面的4%到6%。

當光源複雜,畫面存在大片明暗對比時,點測光擁有非常明顯的優勢,能依據攝影者的意願靈活調整,有選擇地突出某一部分。

日落和剪影,不用點測光很難拍好

點測光的最大優勢是精確性和靈活性,但這同樣也是它最大的問題:需要自行選擇測光點。

那麼,如何選擇合適的測光點呢?有一個基本原則:選擇中間調,也就是在大光比的環境下,選擇畫面亮部偏暗處,或暗部偏亮處。

例如,拍日落時,選擇亮部偏暗處,天空中沒有直接被餘暉照亮的部分作為測光點。


在例如,拍攝樹林逆光照時,選擇畫面暗部偏亮處,陽光在地面上的投影作為測光點。


依據這個原則選擇測光點,能最大限度在大光比環境中,儘可能保留畫面的明暗部細節,取得較好的畫面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相機的測光點是固定在畫面正中的。要選擇測光點,就要用到曝光鎖定(AE-L)功能。

移動取景框,讓畫面中心對準你選好的測光點,然後按下這個 AE-L 按鈕,記錄下測光數據,再重新取景構圖就可以了。


中央重點測光的原理和平均測光的原理相似,也是將畫面分成多個區域,每個區域獨立進行測光。

所不同的是,在計算總體測光值時,該模式會對畫面各部分進行加權計算,畫面中央部分的權重遠遠大於畫面邊緣部分的權重。

這一設計的理念出於人的心理習慣,「中央最重要」,迎合了人們突出主體的拍攝需求和中間為主的閱讀習慣。


人們往往習慣把主體放在靠近畫面中央的部分

在紀實作品和人物肖像等以中央構圖為主的領域,中央重點測光模式是最佳的選擇。


紀實作品中,一般會將主體放在畫面中央

當畫面採用框架式構圖時,最好使用中央重點測光模式,以排除構框景物對測光值的幹擾。


但這一測光模式也存在顯著缺點。當主體嚴重偏離畫面中央,如拍人像時採取三分法構圖和邊緣構圖時,這一模式無法發揮作用。


主體不在中央,中央重點加權顯得毫無意義

當然,這一「弱點」完全可以通過移動取景框和 AE-L 功能來彌補。

評價某種測光模式是否合適,要綜合考慮其拍攝效果和便捷性。

平均測光能兼顧畫面的明暗部,最大範圍地保留畫面細節。在光照均勻的環境下拍攝,平均測光表現非常良好。

此外,對於需要抓拍的一些題材,如體育競技、人物紀實、新聞攝影,並沒有時間讓你慢慢調整構圖。

對這些題材而言,先把畫面信息記錄下來才是第一要務。能兼顧整個畫面細節的平均測光,是最適合這些題材的。


平均測光的優勢在於「便捷」,而點測光的優勢在於「精細」。

在側光、逆光位的複雜光影條件下,平均測光可能沒那麼合適,需要用點測光來實現對曝光的精確控制。

如果有充裕的時間慢慢取景構圖,比如拍風光、靜物、微距等被攝體不會動的題材,適合使用點測光,實現最精確的畫面控制。


拍「精細」的微距,最好使用點測光

相比之下,中央重點測光可以說是平均測光和點測光的過渡狀態:不如平均測光快捷,不如點測光精細。

但反過來也可以說,比平均測光精細,比點測光快捷。

事實上,中央重點測光的泛用性很廣,許多相機的預設默認測光模式正是中央重點測光。


大部分靜態人像都使用中央重點測光

相關焦點

  • 從零學攝影,如何選擇相機測光方式?
    這種測光模式的特點在於:在取景範圍內整體光線比較均勻,整個畫面的陰暗反差不會太大,拍出來的照片曝光基本準確。平均測光模式適合拍攝整個畫面光線比較均勻的場景,比如:風光攝影、順光環境等等。平均測光原理示意圖(63區域):
  • 什麼是測光?如何正確測光使照片曝光準確?
    相機的取景窗當中最下方有一個類似尺子一樣的刻度表,就是相機的測光表。當測光表的箭頭指向正數的時候,說明現在的曝光量過高,反之光線不足曝光不夠。不同的測光模式就是相機感知光的區域大小和權重的不同,即相機以畫面的哪部分做為測光對象。    測光模式一般分為四種:
  • 【攝影基礎】不知道如何選擇測光模式?看看這篇文章你就懂了
    顧名思義,「點」測光,也就是測光的面積非常小,正是因為測光面積小,所以它對曝光的控制精度最高。為什麼說點測光不適合新手使用呢?由於測光面積過小,使用不當會出現曝光出現極大偏差的情況。如在晴天下拍攝,畫面中90%都是明亮的,但是由於您不注意測光點的選擇,導致測光點正好處於10%陰暗的區域,這樣相機就會設定一組曝光參數保證陰暗部分正常曝光,導致畫面那90%都過曝了,就會出現一張典型的一片白的照片,反之則會出現一片黑的嚴重欠曝的照片。如果你對畫面中明與暗的變化十分有把握,就會選擇合適的測光點進行測光。
  • 【測光模式】徹底、完全搞懂、弄清相機測光
    在拍攝環境人像時,如果還是使用評價測光模式拍攝,會發現雖然環境曝光合適,而人物的膚色有時候卻存在偏亮或偏暗的情況。這種情況下,其實最適合使用中央重點平均/中央重點測光模式。中央重點平均/中央重點測光模式適合拍攝主體位於畫面中央主要位置的場景,如人像、建築物、背景較亮的逆光對象,以及其他位於畫面中央的對象,這是因為該模式既能實現畫面中央區域的精準曝光,又能保留部分背景的細節。在中央重點平均測光模式下,測光會偏向取景器的中央部位,但也會同時兼顧其他部分的亮度。
  • 你必須了解的4種相機測光模式
    要想知道如何合理地控制曝光,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相機的幾種主要測光模式,它們各自的特點,以及適用於何種拍攝條件。選擇合適的測光方式,恰當地進行測光並得到正確的曝光結果,這是拍出好作品的第一步,是基礎中的基礎。別讓自己的作品輸在起跑線上啊!
  • 初學攝影,什麼是測光?如何測光?
    下面我們就來講講什麼是測光?不同的測光模式有什麼區別?在什麼情況下 應該用什麼測光模式比較好?什麼是測光?測光就是相機結合外界的光線情況、通過運算 然後給出一個合理的 它認為能達到正確曝光的數值!但相機也有測光不準的時候、比如在純白或者純黑的背景下、相機的測光就會受到影響。所以測光只能是一個輔助工具 我們不要把它給出的數據當成絕對數據!
  • 5分鐘學會如何測光
    >如何正確利用相機的測光模式拍出好照片!  >> 那麼,各種測光模式具體應如何使用? 矩陣測光是把拍攝區域分割成多個區域,分別計算各個區域的曝光值,再經由相機處理運算,得適合的曝光值。這種測光手段自動程度較高。
  • 這3種測光模式用不好,別說你會拍照!
    如果測光不好,曝光失誤,大美女也能給你拍成醜爆了的大黑臉:要想知道如何合理地控制曝光,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相機的測光模式,以及它們各自的特點和應用。1. 評價測光這是名字最複雜的一種測光模式,在不同廠家的機子裡有多個稱呼:評價測光、權衡式測光、矩陣測光、多區測光.
  • 新手入門,測光模式你了解嗎?
    (左上曝光不足,右下過度曝光)相機是如何測光的?我們白天在街上,眼睛看到的東西都是由太陽光照亮。太陽的光線,先照到物體上再進入我們眼睛。白色玫瑰相機的測光模式各大相機廠商在相機中都加入了不同的測光設定。每一個測光模式都有其優點和缺點。現在以Canon機作例子講解一下:權衡式測光、局部測光、重點測光和中央偏重平均測光。
  • 系統學攝影:如何測光?
    使用相機拍攝照片,比較重要的就是曝光控制,想要控制曝光就需要知道相機如何判斷曝光量,這就需要了解相機的測光原理、測光模式和如何判斷曝光量的多少。
  • 攝影技巧 測光篇 如何測光並且有哪些小技巧 關於相機測光的那些事兒
    光對於拍出一張好照片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在使用單反的過程 中,除了「曝光」,你可能還聽過一個跟「光」字有關係的詞——「測光」。那麼究竟什麼是測光呢?測光與曝光又有什麼關係?如何進行測光並且有哪些小技巧呢?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關於單反測光的那些事兒。
  • 相機是如何測光的?測光位置在哪?
    二、測光模式有哪些? 測光位置在哪? 依據拍攝需求,主流相機一般內置了三種測光模式:1、矩陣測光(評價測光):主要用於風光、建築等光線條件比較均衡的場景。總體測光數據依據畫面各部位採集的測光信息評論計算,權重基本一致,所以不存在具體測光位置選擇的問題:...
  • 測光,必學拍照技巧
    那麼,我們就將學習拍照最重要的技術——測光學習拍照是為了實現完美的曝光,而要讓曝光準確,測光是最重要的一步。如何做到準確測光?這不僅是攝影師必須掌握的技巧,也是廠商們長期不斷攻克的技術難關。對於測光技術的掌握,是一個長期話題,下面我們就從最基本的學起吧。對焦≠測光在拍照時,大家一般是半按快門完成對焦,這個時候測光也基本完成了。
  • 什麼是點測光?
    點測光, 顧名思義,就是只對一個點進行測光,該點通常是整個畫面中心,佔全圖9%左右大小進行測光,這種方法的好處是可以根據攝影師的喜好, 對某一個畫面中,認為最適合地方進行測光,而不受其它影響,特別是場景中明暗對比強烈的時候, 或者是被拍攝主體進行正確測光,而不會被附近的其他光線幹擾了測光。比如當你拍人像的時候, 就完全有必要針對臉部進行點測。
  • 測光知多少 鮮為人知的7個測光知識
    你會發現,相機的測光雖然越來越智能化,但還是有曝光錯誤的時候。所以拍攝一隻黑貓時,要減少1-2檔曝光量,否則照片上得到的就是一隻灰貓。而想真正還原白衣飄飄的場景,就得增加1-2檔曝光。  因此,當被攝體是黑色或白色時,曝光要遵循「白加黑減」的原則。
  • 單眼相機的五種常用拍攝模式該如何選擇
    ,我們知道單眼相機的拍攝模式有五種,這五種可以幫助我們拍攝出更好的照片,這五種模式分別是M、A或AV、S或TV、P還有AUTO模式等等,那麼單眼相機的五種常用拍攝模式該如何選擇。對於新手來說單眼相機就是一個傻瓜式的照相機,所以攝影新手都採用的是Auto模式,Auto模式是全自動檔,就像使用傻瓜相機拍攝一樣,Auto模式會根據內置測光表幫攝影者設置好光圈快門等等參數,攝影新手要做的只是拿穩相機按下快門拍攝就可以了。
  • 富士相機的測光
    富士數位相機從入門到旗艦分別提供了不同的測光可以選擇。先從最入門的XA/XM系列說起,在X-M1這種入門機器上,一共有多重測光、點測光、平均測光三種可供選擇。平均測光首先是平均測光,這種測光方式對整個取景範圍進行測光,得出一個較為平均的測光值,適合光照比較均勻的風光拍攝或者人像,兼顧畫面中的亮部與暗部,儘量獲得明暗均衡的畫面。
  • 如何測光?9句話全搞懂
    平均測光怎麼測?拿出你的相機,把測光模式設置成「平均測光」,然後就對焦,然後就拍唄!對,就是這麼簡單。可能有人會問什麼A檔、S檔、P檔、M檔。拿出你的相機,把測光模式設置成「中央測光」,依然是,對焦,拍!那有人可能就疑惑了,那不是和平均測光一樣嗎?對啊,操作步驟不就是都一樣嘛,相機拍照,無非就是測光,對焦,拍。
  • 暈頭轉向的測光丨攝影小白的困惑與煩惱(第六集)
    測光您了解嗎?這個攝影知識對於攝影師小白可能過於複雜,但在攝影中這又是避不開的常用拍攝技巧,那麼我們該如何學習呢?
  • 教你學會使用點測光實戰教程
    拍人物的時候儘可能選擇使人物出於背著光源的狀態、3、嚴格意義上說:點測光適合於任何場景,例如舞臺攝影、體育攝影、風光片(這些場景的點測光要根據被攝物的主題來選定),目的就是只要能把手中的器材發揮好了就是,也大可不必去燒器材。什麼是點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