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毅
「我把中國市場封殺了」、「陸客真的不要再來了」、「我反服貿」、「等你們上廁所會關門的時候,我再跟你談統一」,臺灣音樂人陳昇近日接受臺灣《自由時報》專訪時說的這番話,讓人大跌眼鏡,並在大陸網絡上引發激烈反應。
近年來臺灣歌壇新人輩出,長江後浪推前浪,陳昇逐漸沒落過氣,此時大說風涼話,典型是得了便宜又賣乖。陳昇也在大陸辦過演唱會,明明了解大陸的環境,故意說污衊言論,破壞兩岸人民「一家親」、血濃於水的情感,挑動大家的敏感神經,引發網絡上的謾罵。陳昇全然是昧於實情夜郎自大,應被嚴厲譴責。
可以肯定的是,陳昇的觀點不代表臺灣主流民意,但這確是「臺獨」論者的主調,和反服貿的學生、民進黨人士的論調有高度相似性。這些話常被用來愚弄臺灣民眾,蠱惑人心,創造「臺獨」氛圍。
陳昇在2010年以前曾在大陸辦了很多演唱會、電視節目和推廣活動等,撈了很多錢。後來由於他參加了「藏獨」的活動,被大陸市場封殺。一個歌手在大陸掙錢,就應明白政治紅線所在。陳昇跨越了紅線,不自我反省,卻遷怒並污衊大陸的大環境,此種行為讓我非常看不起他。
陳昇說什麼「陸客別來臺灣」,認為會犧牲臺灣人的生活質量等,這類話反映出他根本不理解民眾疾苦。大陸人民來臺灣旅遊對臺灣經濟的拉動效果很明顯,很多臺灣商家都靠著這些大陸遊客來維持營生。
類似陳昇這種行為的人在臺灣有不少。比如「五月天」樂隊、歌手張懸等人一方面在大陸掙錢,一方面在島內又支持「臺獨」,反對服貿。比如「臺獨」大佬許文龍在大陸設廠。三立電視臺總經理夫妻在大陸也開了公司,年代電視臺的老闆經營錢櫃KTV,可是他們的電視臺卻在臺灣污衊、扭曲大陸形象。帶有濃厚「臺獨」色彩的《自由時報》老闆林榮三在大陸炒地皮、蓋樓大撈錢。上述這類人嘗到了兩面的甜頭,他們的兩面手法往往仍達成名利雙收的目的,因此樂此不疲。
如今在臺灣,支持兩岸和平發展的人們往往感到洩氣。為什麼呢?儘管這是臺灣主流民意,但這些人大多數不說話,形成了沉默的螺旋效應。一旦這些人說話,比如郭臺銘替大陸說好話,馬上就遭到謾罵和網絡圍剿。所以很多意志不堅定的人就轉向了,開始說壞話。另一些人則變得低調、沉默。像我這類不服氣,對著幹,戰鬥不息的人則是極少數。
我認為,要想讓陳昇這類人沒有市場,大陸就不應該讓這類破壞兩岸和平關係的人在大陸風生水起。比如,這些人的公司在大陸有沒有逃稅行為?我們完全可按照正常標準對他們的公司查查看。這些人在大陸得不到甜頭,就不敢這樣放肆。如此一來,在島內支持兩岸和平發展的聲音才能得到鼓舞。▲(作者是臺灣前「立委」,國民黨中央委員,本文由楊婷婷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