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點擊上方藍字關注「跟我自駕遊」,或者添加微信號:auto-travel,幫您解決「開車、攝影與玩」的所有問題!
知道電影《RUSH》(國內譯名:急速風流,臺灣譯為「決戰終點線」)將要在國內上映(其實該電影在2013年國外已經上映了,而且我在外航飛機上已經看過一遍),但我依舊激動得不行,準備再次前往電影院。
這部電影我估計一個人要貢獻5個票房才肯罷休,來證明我對F1這項運動的熱衷,土豪車迷們請跟上我的節奏!
如果有人問我看完後《極速風流》後對這部電影有什麼評價,我會毫不吝嗇的讚揚它,因為的確,它是我迄今為止最好看的F1電影!
故事講訴的是一段發生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關於F1的傳奇故事,在那個年代F1在世界各地受到無數車迷們的追捧,是F1這項運動最鼎盛的時代。這其是一部記錄兩位F1世界冠軍——詹姆斯·亨特和尼基·勞達在上世紀70年代賽道角逐的電影,既有香車美女,又有賽車競速!
關於這段歷史,劇情被導演以及還健在的主角之一尼基·勞達(NIKI LAUDA)本人親自指導還原,在對電影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它依然帶給我們仿佛穿越時空般的視覺感受和真實的代入感。
劇情是大部分真實故事,其餘的一部分,比如「亨特替勞達揍那個沒有口德的記者和結尾那段兩人在飛機旁的對話,其實為了達到某些效果所採用的添加」,也是為了突出亨特和勞達他們倆亦敵亦友難以表達的微妙關係,雖說是為了電影效果,但在現實中,他們倆也確實是這樣的關係,都視對方最大的敵人,但兩內心對對方仍心存尊敬。
拋開對F1這項賽事的熱愛,這也可以說是一部有聲有色的紀錄片,無論是否是車迷,在觀看這部電影時都能被電影本身所吸引。
Niki Lauda本人是這樣評價這部電影:的:When I saw it the first time I was impressed. There was no Hollywood changes or things changed a little bit Hollywood-like. It is very accurate. And this really surprised me very -Niki Lauda (Interview, September, 2013)
【大概意思譯文:當我第一次看到這部電影,我就被它感動了,這部電影沒有進行好萊塢式的商業性改編並且一點都沒有好萊塢式的套路,它的故事非常真實,這讓我看到了當年的自己(2013年9月)】
詹姆斯·亨特——狂放不羈的浪子
F1是個花花世界,這點堪比娛樂圈。俊男、美女、賽車加上大把金錢與名望,風月故事簡直水到渠成。不過,金髮帥氣的詹姆斯·亨特,在這點上可謂獨領風騷,他算得上是F1史上最放蕩形骸的車手,沒有之一。但不可否認,這位浪子擁有卓越的賽車天賦,他的駕駛風格激進而兇狠,從福特方程式與F3開始,他就屢屢用強悍的走線把對手逼向絕路,並絲毫不懼怕各種事故。
而單從職業成績而言,亨特只是眾多F1冠軍中的一名,他甚至沒有成功衛冕過冠軍。在1976賽季的巔峰之後,其成績便不斷下滑,最終在1978年末,結束了自己五年的F1生涯。與F1戰績相比,亨特另一個引以為傲的紀錄是其性伴侶數,他給出的答案是5000!!!
亨特的故事之所以有趣,很大一部分得歸功於他的對手尼基·勞達。上帝很調皮地做了這樣的安排——令兩位性格迥異的車手同處一個時代,並讓他們相互競爭,火花四濺。勞達幾乎是亨特的反面,這位滿懷賽車夢想的奧地利人,不顧家人反對而投身賽車運動。
通過向銀行貸款的冒險方式,自己購買車手席位來參加方程式比賽,從F2開始掙扎著向F1進發,並最終在1974年得到法拉利老闆恩佐·法拉利的認可,加盟法拉利車隊。
而且與亨特的曇花一現不同,面部被毀容的勞達繼續著高水平的表演,他在1977年與1984年又分別拿下兩個世界冠軍。如今,尼基·勞達依然活躍在F1車壇中,成為了德高望重的F1傳奇人物。
對於演員的篩選,導演也沒刻意去找特別紅(雖然我們「錘哥」Hemsworth其實很紅)的明星來吸引票房,而是選擇了與主角:James hunt、Niki Lauda、Niki Lauda的妻子等他們真人的外貌性格等相似的幾位演員。
在《極速風流》中,我們也真正的感受和了解職業賽車手的瘋狂和激情!他們遊走在死亡線上,像勞達說的那樣,20%的死亡概率。這裡是死神的前往地獄的通道,也是速度與激情鋪就而成、代表無上榮譽的紅地毯。
電影其中一個片段:在德國大獎賽上的紐伯格林賽道的賽車事故中,傳奇車手尼基勞達在800度的烈焰中被困達1分鐘,在死神的鐮刀邊緣撿回一條命,但卻因此毀容。
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僅僅過了42天後,勞達不顧醫生的勸阻堅持在蒙扎出賽!或許在醫院甦醒之後的勞達,忍受痛苦試著將賽車頭盔戴上,為重返賽場做準備的那一刻起,他悶聲的嘶吼和來自胸腔痛苦的低鳴就已經告訴了我們:帶上頭盔,重回賽場,才是一名職業賽車手應有的尊嚴!
說完演員選角的高還原,還不得不提對場景的高還原。
首先是泰裡爾P34。這臺六輪的F1賽車,因為牛逼得不要不要,搞得別人沒法玩了,所以曇花一現後便再也沒出現過在F1的賽場上,這個場景雖然只露出了一秒的時間,但是根據文獻還原也是十分費時。這就叫無形裝逼最致命,快來給某些電影拔拔剪,觀眾的眼鏡是雪亮的。
這些細節都不放過。當年F1就是這麼多粉絲,不得不服,再回看今天的F1…許多限制使這個瘋狂的賽事變得理性,筆者也很難說得清這是好事還是壞事,我只能說我依然在。
群演也是夠拼,話說原來戰鬥民族不止是老毛子啊!(我就不地域黑了)
恩,做為一個最怕被劇透的人我就不更多劇透劇情了,我就想讓你看看這部劇有多diao,接下來,我再給你講講劇情中的某個情節與現在現實相同的場景。
是的,做為F1的資深車迷的你是不是跟我想得一樣:神似,這個賽季的躍馬F1車手維特爾和麥拿輪F1車手阿隆索.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沒在黑你的本田!
(本公眾號的原創文章,隨時歡迎轉載,但請署名作者)
關於我們:
長按下圖二維碼,點選「識別圖中二維碼」便可添加關注,點選右上角的「...」符號,轉發至朋友圈,享受與好友分享的快樂。
「跟我自駕遊」 微信號:auto-travel
| 跟 | 我 | 自 | 駕 | 遊 |
<中國自駕旅行第一自媒體品牌>
由知名車評人 | 自駕遊顧問 穆杉伯男 領銜打造
幫你解決關於「開車、攝影與玩」的所有問題
穆杉伯男 微信 | mushanbonan
聯繫與合作 | francis_mushan@qq.com
新浪微博 | @穆杉伯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