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韓洪剛 來源丨好奇心日報
在經歷《你的名字。》帶來的票房回溫之後,上周票房也並不出色。賀歲檔大片集中在本周上映,而上周的票房冠軍依然是《你的名字。》。
上周上映的新片裡,《血戰鋼鋸嶺》和《薩利機長》搭上了引進片的末班車。這兩部電影的導演都是演員出身,前者是《勇敢的心》主演梅爾·吉勃遜,後者則是西部片傳奇演員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兩部電影主題也都與「英雄」有關。
但最終,作為批片的《血戰鋼鋸嶺》上周取得了 1.17 億票房,並在周日超越《你的名字。》成為單日票房冠軍,而分帳片《薩利機長》票房不足 3800 萬,不及《血戰鋼鋸嶺》周六單日票房。
分帳片和批片是中國引進國外電影的兩種方式。中國發行方與國外片方按比例分配票房收益,這類電影叫做分帳片;而中國發行方一次性買斷國外電影的中國發行權,這類電影便是批片。
分帳片能夠分得電影在中國票房收入的 25%,收益共享,風險共擔,因此分帳片往往是票房更有保證的大片。而對於那些預計票房比較低的電影,片方不能確定電影在中國能拿多少錢,所以會選擇一次性賣出電影在中國的市場收益,安安穩穩地提前獲得收入,也省去了發行、宣傳等麻煩事。
當然,如今批片價格也水漲船高,批片未必都是小片,分帳片也會有一些拿來浪費名額的電影(如去年 12 月初的《海綿寶寶大電影》)。不過通常情況下,分帳片票房要高於批片票房。在卡司、陣容相近的情況下,批片票房大幅領先,類似情況並不多見。
《薩利機長》和《血戰鋼鋸嶺》兩部電影在中外各大評分網站上都相差不多,在虹膜組織的「影向標」評分裡,《薩利機長》甚至還要好於《血戰鋼鋸嶺》。
不過,《血戰鋼鋸嶺》遠比《薩利機長》「好看」。
通常來說,如果一部電影能夠充分激發觀眾的感性體驗,那麼這部電影便容易被看做一部「好看的電影」。
《血戰鋼鋸嶺》是一部戰爭電影,戰爭意味著槍戰、爆炸和大場面,這些都是觀眾更喜歡在電影院裡欣賞的內容。《薩利機長》雖然用 iMax 攝影機拍攝,但卻沒有太多視覺震撼的場面,更需要觀眾去思考、琢磨裡面的細節。
而且,飛機在紐約墜毀,對美國觀眾而言,很輕易會聯想到 911 事件,由此更加理解薩利為什麼會成為英雄——中國觀眾很難有這一層的情感共鳴。《血戰鋼鋸嶺》的故事則容易理解很多,一個人在一場慘烈的戰爭當中救了 75 個人,哪怕沒法理解他的基督教背景,也容易體會這件事情的艱辛與偉大。
在宣傳上,《血戰鋼鋸嶺》也著力突出自己的「好看」。慘烈戰爭、真實故事、偉大英雄,這幾個元素在宣傳文章中反覆出現,通過這些宣傳,受眾可以比較明確地知道電影究竟為何好看。《薩利機長》則是一味地在說「口碑好」,但這對於觀眾來說,只是一個沒法落到實處的概念而已。
《薩利機長》的宣傳方說,他們也實在沒有太多精力去做這個項目,先前《神奇動物在哪裡》是一年重頭,分去了大部分的精力,而電影改檔也影響了他們的宣傳計劃。
《血戰鋼鋸嶺》背後則有更加熟悉中國市場的公司。熙頤影業是電影主要投資方之一,《驚天魔盜團》系列的投資方電廣傳媒也參與了出品。中國公司的加入,不僅帶來了資金,也帶來了如何打開中國市場的經驗,就結果來看,這經驗見效了。
如今中國公司越來越多地參與到好萊塢項目中,不僅參投好萊塢大片,也開始出品奧斯卡系電影以提高自己的聲譽和影響力。這是件好事,意味著中國觀眾有更多機會看到大片之外的好萊塢。但對於好萊塢而言,原本包打天下的大片宣傳策略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才能在這個越來越大的市場上,獲得更多的票房。
-END-
長按二維碼 免費關注第一院線
感謝關注第一院線微信平臺:dyyx360。如希望交流,請加微信號:dianyingquan,將有機會參與線下等相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