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三個人一同退股,為何劉冰跳樓,而馮世傑卻能重新回歸?

2020-12-22 職場播報

最近,又掀起了一陣《天道》風,很多人又重新開始關注這部老電視劇,這部電視劇上映時間是2008年。原型是小說《遙遠的救世主》。

在這部電視劇中,男主角丁元英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新詞「文化屬性」,從「文化屬性」又引出了「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之爭!

在扶貧王廟村項目開始運作的之後,劇中人物的命運就跟著扶貧而生的格律詩音響公司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對王廟村扶貧是馮世傑和葉曉明提出的,所以公司已成立,馮世傑,葉曉明還有後來的劉冰都成為公司的骨幹人員,但是這三個人的命運結局卻是完全不同的。

在電視劇中,馮世傑的老家就是王廟村,王廟村是一個很貧困的村子,只能靠種水果,種地來營生,老百姓根本就沒有多餘的收入。

當馮世傑發現丁元英是一個高人的時候,就求到了丁元英的門上,想讓這個「高人」給自己指一條路!

在丁元英的指導下,三個人加上歐陽雪創辦了格律詩音響公司,通過讓村民生產音響來擺脫貧困。

丁元英的「殺富濟貧」的計劃,衝擊了音響企業的龍頭了樂聖公司的利益,所以樂聖公司林雨峰要跟格律詩打官司,還要求格律詩賠償600萬。

這個消息一出,格律詩的三個股東馮世傑,葉曉明,劉冰都慌了神,在與樂聖公司協商無果後,三個人就開始做出自保的行為,集體找到歐陽雪要求退股。

葉曉明和劉冰只是拿了入股的錢,馮世傑並沒有要錢,而是把音響生產線收到了自己的名下。

馮世傑說:「王廟村的農戶一共欠了公司31萬,把農戶欠的錢轉到自己的身上12萬,這樣如果公司敗訴,這一部分不會受到影響。」

當時他們都認為馮世傑退股不拿錢,反而倒貼錢,真是傻,但是事實並非如此。

王廟村的音響生產線是他經濟上的負擔,當然也是他最後的底牌,不管最後格律詩與樂聖之間誰贏誰輸,都離不開馮世傑的這條生產線。

如果官司輸了,自己也就是欠了歐陽雪12萬塊錢,樂聖來收購公司的時候,還是需要自己的這條生產線。

如果官司贏了,格律詩要繼續走下去,那就更離不開馮世傑手上的這條生產線。因為王廟村的廉價勞動力,就是格律詩最大的市場競爭力。

集體退股後葉曉明就消失了,劉冰則要求歐陽雪留在格律詩打工,那也只不過是因為他捨棄不下那輛寶馬車給他帶來的舒服生活。

在臨走之際,丁元英對劉冰的去和留做了兩手準備,一是囑咐肖亞文,如果劉冰老實幹活,就給他點股份和一個好職位,讓他好踏實。

另一個是給了劉冰一個檔案袋,並告訴劉冰這裡面裝的是什麼文件秘密,給他這些的目的也是為了以後能保住工作,但叮囑他不能拿此物來威脅人。

但是貪心不足,格律詩勝訴後,劉冰就拿著這個檔案袋去威脅歐陽雪,索要公司的股份,歐陽雪根本就不買他的帳,當然丁元英也不會真的給劉冰這樣重要的東西,歐陽雪一直很信任這個大哥。

結果也是如此,當劉冰打開檔案袋的那一刻徹底傻眼了,是一袋白紙,劉冰受不了這樣的打擊,直接從樓頂上一躍而下,自殺了!

三個人是最早提出扶貧計劃的人,三個人一同加入公司,最後一同退股,一個消失不見,一個跳樓自殺,還有一個重歸公司成為核心。

三個人三種不同的結局,差距之大,不禁讓人懷疑,人的命運真的離不開最基本的人的性格嗎?我覺得還是一個人所承載的「文化屬性」才是真正決定一個人命運的。

相關焦點

  • 《天道》丁元英有沒有預計到劉冰的死?談劉冰與馮世傑的結局
    《天道》葉劉馮三人因不同的人物特點導致結局各有不同,三人退股,扒著井沿兒看了看外面的世界又掉回了井底。馮世傑,因為初心,格局與其它二人不同,所以他最後能藉助高人爬出井來,重新成為公司股東;葉曉明瞎忙一場,掉回了井底後回歸到原來的生活軌道;劉冰,結局最慘,以跳樓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而最後歐陽雪的一句:「大哥,你又要挨罵了」也引出本文主題,對於劉冰的死,丁元英有沒有預計到呢?在這裡,我認為丁元英是沒有預計到的。
  • 《天道》劉冰之死,丁元英借刀殺人還是自作孽不可活?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天道酬勤,講了幾百年上千年,還是沒有人信,到頭來,空悲切,白了少年頭。丁元英發問的因素是因為芮小丹死了,他也要離開,而劉冰已經退股,在格律詩已經沒有既得利益,但是尷尬的是劉冰賴在格律詩不走,而葉曉明認輸了,找地方從頭開始,馮世傑心繫百姓,用自己的錢承擔了農戶可能面臨的風險,而且致力於保護王廟村生產體系,說到底,扶貧一手是馮世傑要做的事,他有這個責任感和使命感。
  • 《天道》劉冰退股失去暴富機會還丟了命,普通人翻身如何破局?
    《天道》是一部神劇,看不懂的人看不進去,看懂其中玄機的人,一遍又一遍地刷。說實話,我也把電視劇《天道》和原著《遙遠的救世主》結合看了好幾遍,才領會其中一些精妙之處。因女友的期望,葉曉明、馮世傑、劉冰三個音響發燒友的請求,丁元英設計了一個商業大局
  • 電視劇《天道》小角色劉冰結局:救世主永遠不會眷顧的一類人
    以劉冰的心胸和格局,他不會考慮一個人什麼樣的人會有大量的原裝進口唱片而且每張唱片上都有個人印章。相反,芮小丹第一次聽丁元英的唱片時就感嘆:原來人還可以這樣活。與葉曉明和馮世傑的中途下車不同,他們在後期不再相信丁元英的決定而選擇退出。劉冰從始至終抓著「救世主」這根稻草,不踏實做事也看不清形勢。公司一旦可能面臨困難,劉冰跟其他人一樣不相信丁元英也不相信「格律詩」,選擇退股。
  • 《天道》劉冰他們退股,歐陽雪沒有為難,事後反而為此遭埋怨
    在電視劇《天道》中,當肖亞文入股格律詩公司,成為董事長之後,劉冰卻成為了公司的一個普通員工。他看著肖亞文走進嶄新的奧迪車裡,開車離開了公司。他就像是被搶了玩具的孩子一樣,呆呆地站在那裡。如果當時不退股,那麼現在這麼風光的人就是他。
  • 天道揭秘:馮世傑為何花20萬替村民扛債務,不怕血本無歸嗎?
    在《天道》這部劇中,馮世傑算是看上去最不聰明的一個人,裡裡外外看著都像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就是抖點心眼子也是被人瞬間看穿,自己都尷尬得快說不下去了。但是,馮世傑卻是一個有志青年,自己憑著努力解決了溫飽問題以後,不忘自己的家鄉王廟村,想要找高人找個致富的道,讓大家的日子過得好一點。自己也是又出錢又出力,任勞任怨。特別是當格律詩遭遇訴訟危機的時候,葉曉明跟劉冰都選擇了退股,拿回自己的投資款,落袋為安,只有馮世傑選擇了買走所有村民債務,自己扛下村民風險。
  • 電視劇《天道》裡為何以小人物劉冰之死作為結局?這是一個局還是...
    《天道》劉冰之死成為觀眾關心的問題,因為在我們普通的人群裡,太多人是「劉冰」。我們都想過上體面的上流社會的生活,有著劉冰的小聰明,也有劉冰的愛慕虛榮,害怕比自己強大得多的對手,甚至認為法律會傾向於金錢,在面對一些不可預知的災難性的問題時第一時間想逃避。
  • 《天道》:是什麼救了馮世傑,並讓他名利雙收?悟透了也會成就你
    「為自己著想,只會生出心機;為眾生著想,才會生出智慧」,馮世傑就是一個例子,劇中的3名發燒友中,在面臨和樂聖公司打官司和面臨巨額賠償的風險時,且都不知丁元英的套路,葉曉明和劉冰都退股,馮世傑在退股時自己留了一手:「以資本債權換設備
  • 《天道》:丁元英離開古城前,為何要給劉冰一個裝滿白紙的檔案袋
    1,劉冰在跳下的那一刻喊道:「丁元英,你撒謊了!」當我第一次看這個電視劇的時候,看到劉冰跳樓這段,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個輸的一乾二淨的男人,到最後連盡有的一根救命稻草也被折斷,在那一刻,也許跳樓自殺就是他最好的歸宿吧!
  • 解讀《天道》小人物——馮世傑:忠厚老實,保持初心之人的出路
    看《天道》,不同人看這部劇或多或少都能在劇中人物身上,看到自己的人生影子,不同性格的人物,其命運結局不一樣。馮世傑,就是芸芸眾生中忠厚老實人的典型代表,一心想為村裡人找點事情做,所以才有扶貧這件事,後退股離開,但最終公司還是離不開他,又讓他重回公司。
  • 《天道》:一家「孤島唱片」小店,劉冰的格局也註定了他會失敗
    如果非要在電視劇《天道》中找出一個反派人物,排在第一位的非劉冰莫屬了!劉冰是電視劇中最帥的男人了,相貌頗為英俊,經常西裝革履,打扮得一絲不苟。他經營著一家名叫「孤島唱片」的小店,但生意一般。用好友馮世傑的話說「他小這個人幹啥都沒個常性,以前賣兒童服裝,後來給人家開計程車,看見啥都折騰。」由此可見劉冰不是個踏實肯幹的人,一點也不務實。
  • 《天道》:一句話救了「聰明」的葉曉明,讓他沒有像劉冰一樣跳樓
    在《天道》中,有三位「格律詩元老」,即馮世傑、劉冰和葉曉明。他們屬於社會最底層。劉冰是一個開計程車,賣衣服,經營唱片店生意不好的人。而葉曉明正在經營一家健全的商店,也因為管理不善瀕臨倒閉;馮世傑是一個貧窮的鄉村農民,因為他懂得一點汽車修理技術,在古城辦了一家汽車修理廠。
  • 《天道》中的3個人代表3種生存層次,希望你不在第一層
    ,寫著辦公室主任;葉曉明、馮世傑、劉冰在一起吃飯,葉曉明直呼劉冰名字的時候,劉冰立刻糾正:應該叫我劉總;私自把公司的寶馬車開出去得意忘形,還耽誤了公司的正事。於是,求和不成,立刻慫恿馮世傑和劉冰一起退股!馮世傑還有點良心:「我們退股,你讓人家一樣學怎麼辦,我們豈不是把歐陽雪坑了!」
  • 《天道》:丁元英給劉冰內幕文件,是在下套嗎?其實只是一種誤解
    《天道》:強勢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規律的文化,弱勢文化就是依賴強者得道的期望破格獲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強勢文化在武學上被稱為秘笈,而弱勢文化由於易學、易懂、易用、成了流行品種。丁元英說:「所以這事兒得拆分成發燒友的公司和農民的生產兩個部分,允許幾個股東去扒井沿,能不能爬上來,取決於他們自己,對農戶從基礎設施就不給他們期望天上掉餡餅的機會,我救不了他們,我能做的就是通過一種方式讓他們接受市場經濟的生存觀念,能救他們的只有他們自己。」
  • 重溫《天道》發現,劉冰也不是沒格局,他做的事情跟劉備沒區別
    魅野說影視|文《天道》是王志文老師主演的一部電視劇,按道理不應該比《黑冰》或者《刑警本色》更為出名。關於《天道》的背景有各種傳說,比如傳聞它的原著《遙遠的救世主》據說是某位已故的金融大佬寫的。這些傳說查無實據,但的確增加了《天道》的傳奇性。
  • 《天道》高人的思維密碼,芮小丹、馮世傑、肖亞文等人高在哪裡?
    為了改變王廟村貧困的命運,馮世傑製造機會找茬和丁元英理論音樂,在農村又是請芮小丹吃飯,又是送農村土特產品,策劃招商引資,成功引來丁元英幫助王廟村,操盤卻讓聰明的葉曉明做挑頭人,認命他做總經理,在面臨和樂聖公司打官司和面臨巨額賠償的風險時,葉曉明和劉冰退股時馮世傑自己留了一手
  • 天道:這世上沒有感同身受,人看待一件事的觀點,取決於他的位置
    那葉曉明、馮世傑、劉冰三人同樣是退股,為何會有三種不同的結局呢?【葉曉明】葉曉明是三人之中素質條件最高的一個人,他有技術、人脈、能力,他也是第一個發現丁元英是高人的人,在格律詩出現危機的時候葉曉明選擇退股也是因為他自身文化屬性造成的結果。
  • 天道:不想成為下一個劉冰,千萬不要有這兩種弱勢思維
    《天道》是一部神奇的電視劇,凡是花了一點心思去看的人,都能從劇中人物找到自己一些弱勢屬性的影子,並作出反思,這裡面尤其是體現在劉冰身上。他代表了一些逐利虛榮的人,為了出人頭地每天輾轉反側,拼命想賺到大錢,只有金錢能帶給他安全感和滿足感。一輛寶馬車和辦公室主任的頭銜讓劉冰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滿足,四處發名片,到處參加飯局。
  • 《天道》:一部商戰片對人性的血腥拷問
    三個年輕的音響發燒友,馮世傑,葉小明,劉冰,借芮小丹的扶貧神話與丁元英走到了一起。並由芮小丹的好友歐陽雪出資作為控股方,創立了北京格律詩音響有限公司。葉馮劉是三個懷揣著各自夢想的年輕人,馮世傑是一個農村有志青年,真心實意希望能幫助村裡脫貧致富;葉曉明是個失意商人,希望成就一番事業是他的重點,劉冰賣盜版唱片的小攤販,幻想過上流社會的生活,走捷徑成為他的必然選擇。在丁元英的指導下,就這樣三個極普通的年輕人,卻在貧困的王廟村書寫了一個了殺富濟貧的神話故事。。。
  • 天道:馮世傑故意找茬刁難丁元英,其實是老實人蓄意設局的手段
    芮小丹跟丁元英到音響店之後,葉曉明便拿出上次借丁元英的唱片還給他,這個時候馮世傑便出場了,他故意找茬跟丁元英抬槓,丁元英便發表了一些對於這張唱片的感受,馮世傑又改口表示同意丁元英的觀點,提出要請丁元英吃飯。後來芮小丹在葉曉明的音響店訂購了一套音響,葉曉明邀請馮世傑一起參與音響的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