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提起搞笑漫畫,大家可能已經提不起興趣,因為在這個年代,搞笑漫畫似乎只會靠網絡流行梗、致(抄)敬(襲)、過度顏藝等方式來逗讀者老爺們笑,也許是喜劇大師卓別林的搞笑方式太過成功,讓從事搞笑漫畫的人們覺得誇張的表情以及誇張的動作,就能讓人發笑。但是這種非常生硬的方式,就跟直接撓痒痒讓讀者笑一樣,一點意思都沒有。
但是筆者今天要推薦的這部漫畫,可以說是搞笑漫畫中的一股清流,可以讓讀者們不僅捧腹大笑起來,甚至可以說看完都會回味無窮。這部作品就是來自隔壁韓國漫畫家趙石的作品——《漫畫家的日記》!
這部《漫畫家的日記》的主角,就是作者趙石自己。他將自己作為漫畫家的日常生活畫成了漫畫,呈現給觀眾。《漫畫家的日記》都是由一個個獨立的小短篇所組成的,哪怕是你隨便挑出來一集看,都不會影響閱讀體驗。除了神轉折的劇情,這部《漫畫家的日記》最大的特點就是出場人物都是大方臉、高顴骨以及深法令紋的人物形象。只要看過這部漫畫,一定會對這樣清奇的畫風過目難忘。
(圖為趙石三次元裡的樣子,以及他筆下自己二次元的樣子)
這位漫畫家趙石不僅拿自己做漫畫主角,他還拿用短篇搞笑漫畫去長期連載!可以看出他的本事是有多大啊!他的這種行為被其他同行吐槽這種行為是「腦細胞死亡的速度趕上下載速度」。其他搞笑漫畫家往往都不會選擇趙石這樣小短篇的方式,畢竟每更新一次就要想出來一個新的故事,這樣真的太費腦細胞了。其他搞笑漫畫家都是選擇中長篇、或者長篇連載,在主線內容的基礎上增加包袱笑料。
而趙石不僅畫小短篇,他還每篇內容都紮實穩定,包袱笑料不斷。一周兩次的更新速度已經夠讓人吐血的了,但是他還能包攬每周一連載的廣告漫畫,這恐怖的工作量,換成別人估計早就吐血了。但是趙石的這部《漫畫家的日記》連載多年從來沒有拖更過一次,休刊都沒有,甚至上傳作品的時間都不差一分鐘,簡直是整個漫畫界的勞模啊!
甚至,他在畫漫畫時把腰給閃了,無法坐在椅子上,換成一般的漫畫家早就請假了,但是他為了不拖稿,硬是趴在地上創作。用剪紙模型+相機拍攝的方式,硬生生更新出來一部不輸以往,也讓無數同行大呼高手的一期漫畫。
再說劇情,趙石採用的神反轉方式特別絕,並沒有依靠過度的誇張手法,而是建立一個合適的預期,然後運用心理描寫,打破預期,並在這一過程中融入時下流行的動漫梗、影視劇梗、網絡梗。
除了建立預期以外,趙石還特別喜歡用誤會、反邏輯手法來營造喜劇效果,如果你跟著趙石的邏輯走,很快就能被逗笑,笑到滿床打滾。
此外,趙石還特別擅長埋伏筆,很少能有漫畫家能做到在小短篇裡埋伏筆還能讓伏筆手法如此精妙的地步。趙石絕不像其他漫畫家那樣挖坑或者吊觀眾胃口,畢竟坑挖多了可就不好填了。他的伏筆是不顯山不露水,不到最後一步,你都看不出來前面的內容竟然是伏筆。完全不會讓人有解不開謎題的困擾,但是又有解開謎題的快感!
可以說,趙石能創作出這樣優秀的搞笑漫畫,離不開他紮實的文學功底。他完全不需要矯揉造作,也不需要刻意製造,就能讓讀者自然而然的捧腹大笑。
這樣成功的作品,自然會引起大家的廣泛關注,於是《漫畫家的日記》被改編成了電視劇《心裡的聲音》,搬上了大屏幕。
跟原著一樣,這部《心裡的聲音》也是以漫畫家趙石為主人公,家庭成員依舊是——明明是家庭主婦卻不想幹家務,在家裡擁有絕對話語權的媽媽;每天上班就是去混日子,跟上司鬥智鬥勇的廢柴哥哥;在生意冷清的炸雞店裡守株待兔一樣等著客人,每天準時在飯店下班,害得顧客以為這家店鋪就沒開過門的爸爸;以及全家最有出息,立志當漫畫家,但是屢屢碰壁的主人公趙石。
以往的漫改真人劇都是最終撲街的命運,但是《心裡的聲音》卻是大獲好評,在豆瓣評分高達9.2分,除了強悍的劇本,當然也離不開高還原的演員的功勞,主人公趙石的扮演者李光洙自帶笑點,顏藝程度無人能及,扮演起這樣傻乎乎的角色簡直就是本色演出。
比如說最經典的一幕,趙石(李光洙)在學校進行拔河比賽,眼看著趙石這一方要輸了,趙石為了勝利,火速跑到對面繼續去拔河。果不其然,他收穫了想要的勝利。但是同時也收穫了隊友們的一頓暴揍。通過這次比賽,他得出了人生感悟:
因為個子高,挨打的面積也大。
真是好一出精神勝利的現代阿Q之拔河比賽啊!
不管是趙石的《漫畫家的日記》還是漫改真人劇《心裡的聲音》,除了賣點搞笑部分,最讓觀眾們喜歡的就是這種鍥而不捨用精神勝利方法對待生活的態度,不管自己多倒黴,是遊泳的時候泳褲掉了,還是穿人字拖讓人踩腳了,或是蹲馬桶的時候沒有紙了,面對這樣的窘迫,趙石教我們用幽默感來化解尷尬,要把每一天的生活過成獨一無二的喜劇。
但是與此同時,趙石也告訴我們不可依賴小聰明,不然你的機智在別人的眼裡就是一場鬧劇!
好了,今天筆者對這部《漫畫家的日記》就推薦到這裡,歡迎各位二次元小夥伴跟筆者一起來看這部寶藏漫畫,相信每一位觀看過這部搞笑漫畫的讀者都不會失望。而看過的二次元小夥伴,對於這部《漫畫家的日記》又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歡迎寫在評論區,大家一起討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