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馬:上官雲珠前男友,長相普通卻是大藝術家,61歲去世

2020-08-12 十點八卦君

藍馬是上世紀30年代到50年代叱吒影劇界的傑出演員,被公認是與趙丹、金山同時代的大藝術家,2005年入選中國電影百年百大影星之一。

藍馬原名董世雄,1915年8月16日生於北京知識分子家庭,父親董子鶴是一位醫生,早年參加推翻滿清的革命活動,遭到通緝流亡日本,後來回到北平創辦了順天醫院,自任院長,專心治病救人。

董子鶴喜歡京劇,經常帶著夫人子女一起聽戲,藍馬從小成了京劇迷,喜歡去大柵欄、天橋劇場聽戲,董子鶴思想開明,從來不幹涉兒子的興趣愛好,給了藍馬很大的幫助和鼓勵。

藍馬周圍的鄰居都是梨園子弟,譚小培、馬連良、金少山等京劇名角都是他家的座上客,藍馬曾多次得到馬連良的指點,對他以後的話劇表演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1921年,藍馬進入北京師大男附小讀書,認識了同學石毓濤,石毓濤就是後來的大明星石揮,兩人從小學到中學都是同學。

他們志同道合,有著對藝術的共同愛好,放學後經常一塊去聽京戲和相聲。藍馬家境比石揮富裕,口袋裡的零花錢也多,所以每次外出,都由「董少爺」掏腰包買單。

石揮

藍馬的姐姐董世錦是位新女性,參加了北京新球劇社,演出進步話劇,她把弟弟藍馬也帶進了劇社。藍馬進入新球劇社演出的第一個話劇是田漢的《戰友》,飾演傷兵老劉,演出獲得了成功,熱烈的掌聲讓他感受到了演員的成就感。

此後他又演出《最後一計》《工廠夜話》《血衣》等話劇,在北平話劇界逐漸小有名氣。

當時話劇表演還是原始簡單的「自然主義」風格,藍馬悟出了話劇必須要有完整的「唱做、道白」的基本功,而不是在舞臺上平平淡淡地念臺詞,他借鑑了京劇表演的技巧,巧妙地運用在話劇舞臺上,逐漸獲得了業內和觀眾的認可。 

他的同學石揮以《秋海棠》享譽劇壇,石揮和藍馬都向傳統戲曲學習,開創了和一般「話劇腔」不同的表演形式,讓人感到新穎獨特,極具魅力。 

1932年藍馬認識了著名劇作家於伶,結下了畢生的友誼,藍馬多次扮演於伶劇作中的男主角。
 
我國戲劇界巨匠夏衍稱讚藍馬的現實主義表演風格,說:「這個『馬兒』被發現可有於伶同志的一份功勞啊!」

後來「左翼劇聯」被查禁,北京文化界的進步活動遭到打壓,藍馬考入北平京華美術專科學校,開始學習繪畫,但他嚮往的還是話劇和電影表演,夢想成為卓別林、查爾斯·勞頓那樣的天才演員。  

1934年,唐槐秋、唐若青父女領導的中國旅行劇團從天津來到北平,中國旅行劇團是我國第一個職業話劇團體,藍馬放下了畫筆,加入了中旅劇團。

藍馬在中旅劇團一年多的時間裡,演出了《雷雨》《日出》《梅羅香》《戀愛與陰謀》《名優之死》等劇目,接觸了社會各個階層的人物,開闊了視野,這是演員不可或缺的必修課。

抗戰爆發後,藍馬去山西太原參加了西北電影製片公司,和謝添一起參加了反映中國農民抗日救亡的電影《風雪太行山》的拍攝。

藍馬跟隨西北電影公司到了西安,後來抵達武漢三鎮,又重新加入唐氏父女的中旅劇團,演出田漢的《阿Q正傳》、陽翰笙的《李秀成之死》等話劇,演出十分火爆,連田漢都買不到票,不得不站在劇場裡欣賞自己的作品。

1938年武漢三鎮陷落失守後,藍馬加入了金山、王瑩領導的「中國救亡劇團」,經香港去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演出,向南洋僑胞宣傳抗日,動員愛國華人為祖國抗日募捐。

他們演出了《民族萬歲》《黎明之前》《永定河畔》《塞上風雲》等話劇,所到之處都受到熱烈歡迎,無數華僑捐款捐物,有的人帶的現金太少,把貴重的飾品也捐了出來。

1941年,中國救亡劇團回到香港,勝利完成了宣傳抗日救亡的任務。藍馬和金山、王瑩等人加入了夏衍、於伶的「旅港劇人協會」。

藍馬的演技更靈活自如了,在香港的舞臺上演出《霧重慶》《北京人》《希特勒的傑作》等話劇,連連爆滿,不少觀眾能背出藍馬的臺詞。

藍馬在香港還參演了蔡楚生導演的宣傳抗日鋤奸的電影《孤島天堂》,女主角是黎莉莉。藍馬飾演的「傻子」僅有幾個鏡頭,卻刻畫得生動深刻,展示了表演天賦。

1941年12月香港淪陷,日寇掌握了一批著名左翼文化人的名單,命令夏衍、蔡楚生、司徒慧敏和金山等左翼抗日文化人向駐港皇軍「自首」。

在香港黨組織和「東江縱隊」敵後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金山和藍馬等人化妝成不同的身份角色,分批登上小漁船,安全離開了香港。

1942年初夏,藍馬和金山等人抵達山城重慶。1942年到1945年,藍馬在重慶的話劇舞臺上大放異彩,主演了3部大戲《祖國在呼喚》《戲劇春秋》《家》,給山城觀眾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在藝術上取得了非凡的突破,和黃宗江、謝添、沈揚一起被譽為當時重慶話劇界的「四大名醜」。

抗戰勝利後,藍馬1946年來到上海灘,進入崑崙電影製片廠,主演了《萬家燈火》《群魔》《天堂春夢》《亂世兒女》《大團圓》《希望在人間》《麗人行》等膾炙人口的電影,成為廣大觀眾熟悉和喜愛的當紅明星,與大紅大紫的老同學石揮並駕齊驅。

其中藝術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影片當屬他和上官雲珠、吳茵主演的《萬家燈火》,藍馬飾演的公司小職員胡智清陷入困頓的生活,深刻反映了普通百姓的悲哀與辛酸。 

藍馬雖然沒有帥氣的外表,長相普通,但他的表演有巨大的魅力。黃宗江評價說:「他就是一個字『真』。他在舞臺上『戲真』,首先是他在生活裡『人真』,藝如其人。」

藍馬也說過:「在舞臺上沒有絕對的真實,但卻需要絕對的真摯。」

《萬家燈火》上官雲珠 藍馬

藍馬是上官雲珠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之一,1946年底《天堂春夢》開拍時,藍馬嚮導演湯曉丹極力推薦上官雲珠演女二號,上官雲珠雖然在話劇界有點知名度,但在電影界籍籍無名,公司老闆對啟用她猶豫不決,藍馬極力保證上官雲珠的演出質量不會拖影片後腿。

那時的上官雲珠27歲,在女演員中已經不算年輕,若沒有《天堂春夢》的機會,她可能不會成為電影明星了。後來人們才知道,藍馬和上官雲珠已經是一對同居情侶。

藍馬又推薦上官雲珠出演《萬家燈火》的女主角,導演沈浮認為上官雲珠以往演的都是交際花姨太太之類的角色,《萬家燈火》的女主角是賢妻良母型,上官雲珠不適合這個角色。藍馬把導演帶到家裡,導演看到一個買菜做飯洗衣樣樣在行的上官雲珠,當即拍板讓她演女主角。

《天堂春夢》

在藍馬的提攜和指導下,上官雲珠從無名小演員成長為影壇熠熠生輝的大明星,演技突飛猛進。兩人在藝術上比翼齊飛,合作了《天堂春夢》《萬家燈火》《希望在人間》《群魔》《麗人行》5部電影,上官雲珠最重要的代表作都誕生與藍馬相戀的日子裡。

他們在生活中相互照顧,同進同出,在外人眼裡,儼然一對恩愛夫妻。

藍馬作為文藝界進步人士,早已被地下黨的同志們視為自己人,是一位黨外的布爾什維克,做了很多事情,起過不可估量的作用。

上海解放前夕,藍馬和上官雲珠冒著生命危險,利用自己的家作為接頭地點,開著留聲機,將音樂聲調到很大,掩護地下黨策反3名有進步思想的國民黨空軍軍官,開著一架民航客機飛往解放區濟南,投奔了人民的懷抱。

上官雲珠

事發前一天,藍馬和上官雲珠在家中為3位勇士設宴壯行,第二天他們在廣播裡聽到3位勇士「到家了」的喜訊,興奮異常。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市區街頭出現的第一條「熱烈歡迎解放軍解放上海」的大幅標語,就是上官雲珠研磨,藍馬親手書寫而成的。上官雲珠在遠處望風,藍馬和另一位同志爬上電線桿掛上標語。

在「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的歡快歌聲中,藍馬作為功臣當上了「人民宣傳大隊長」,全票當選上海市電影工會副主席。

藍馬與上官雲珠共同生活了3年多,始終男未娶,女未嫁,藍馬性格懶散,生活邋遢,大大咧咧,而上官雲珠是個生活精緻的小資女人,兩人的生活理念並不合拍,所以一直沒有走進婚姻,只是共同搭伴過日子。

1950年初,上官雲珠在蘭心大戲院演出話劇《紅旗歌》,藍馬是副導演,連演159場,時間長達幾個月。

在這期間,上官雲珠移情別戀蘭心大戲院的經理程述堯,在上官雲珠眼裡,溫文爾雅的程述堯是個理想丈夫的人選,能讓她過上「有產階級」的生活。

有一天話劇《紅旗歌》開演前,藍馬氣憤地在蘭心大戲院後臺給了上官雲珠一記響亮的大耳光,結束了他們的戀情,不久後程述堯成了上官雲珠的第3任丈夫。

藍馬與上官雲珠分手後,見到昔日「中旅」的同事葛鑫穿上了解放軍軍裝,思想境界和精神面貌都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藍馬精神上受到震撼,考慮再三,決定放棄在上海影劇圈的地位,到革命的大熔爐裡錘鍊一番。

藍馬和舒繡文、黃宗江、朱嘉琛等影劇界知名人士一起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當時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

藍馬到北京參加了電影《走向新中國》的拍攝,不久以部隊文藝工作者的身份參加了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任文工團副團長。

藍馬在朝鮮前線表現得很積極,他向好友交代好自己的後事,如果他在前線犧牲,墓碑只可寫上「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萬萬不能寫「影劇表演藝術家」之類的頭銜。

藍馬在朝鮮與領導田漢相逢,田漢笑著說:「因為你平時生活不勤快,人家叫你懶馬,你在朝鮮表現得很好,我要為你正名,藍馬不懶,藍馬是戰馬。」

藍馬受到表彰,正式調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文工團工作,不久後被提升為總政文工團副團長、兼話劇團藝術指導,1956年光榮入黨。

進入領導層的藍馬勇挑重擔,在反映中國工農紅軍兩萬五千裡長徵的大型話劇《長徵》中飾演紅軍教導員李國有,成功塑造了這個完美革命者的形象,受到觀眾的高度讚賞。

1959年,話劇《長徵》改編成電影《萬水千山》,藍馬再度飾演李國有,這是他最後一部電影。

藍馬與人相處坦誠寬厚,同事朋友們都認為他是善良的富有正義感的藝術家。他從來不盛氣凌人,不擺大藝術家的架子,耐心對待前來請教的人們,從不敷衍了事。

運動來到後,藍馬也受到了衝擊,但由於他平時的優秀表現和良好的群眾關係,使他避免了很多麻煩。

1976年7月30日,藍馬因癌症晚期逝世,享年61歲。

藍馬畢生漠視名利,為中國的話劇和電影事業奉獻了全部的心血和汗水,繼承了中國知識分子的優秀傳統和風骨,值得如今的藝術工作者們學習。

歡迎閱讀: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上官雲珠 五個男人三段婚姻 從底層到萬人矚目大影星48歲自盡
    上官雲珠天生麗質,從小就惹人喜愛,她哥哥的同學張大炎非常喜歡她,等到她16歲的時候,上官雲珠和比她大九歲的張大炎結了婚。張大炎是當地富紳的兒子,結婚七個月後,剛剛17歲的上官雲珠生下了兒子張其堅。飾演男二號的藍馬嚮導演湯曉丹推薦了上官雲珠。投資方起初不同意用上官雲珠,藍馬保證她一定能演好,他悉心指導上官雲珠演電影,通過《天堂春夢》,上官雲珠的演技得到內行人的認可。
  • 3婚3離,出軌還當小三逼宮原配,濫情的上官雲珠為何受人尊敬?
    姚克是文學界的大才子,畢業於耶魯大學,與魯迅先生是好友,還是中國首家英文雜誌《天下》月刊編輯。魯迅先生去世時他是主持人也是12位抬棺人之一。可當時不僅上官雲珠有婚姻在身,姚克也有位外籍妻子並與之孕育2個女兒。但兩人卻沒有顧忌,利用工作的便利秘密交往著。
  • 「22大明星」上官雲珠:為拍戲付出3段婚姻,為何48歲跳樓自殺
    「22大明星」上官雲珠:為拍戲付出3段婚姻,為何48歲跳樓自殺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這句話說得十分對,自古紅顏就像是戰場名將一樣,到不了老去就不在人間了。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有許多的當紅明星。
  • 上官雲珠誕辰百年|韋然談上官雲珠與程述堯
    韋然,生於1951年,原名程彭,乳名燈燈,上官雲珠與程述堯之子,退休前任職於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今年是上官雲珠誕辰一百周年,《上海書評》專訪了韋然,請他談談上官雲珠與程述堯的藝術和人生。在與您父親結合前,上官雲珠和姚克有過婚姻,和藍馬一起生活過,這兩位對她的表演是不是也有幫助?您覺得上官雲珠的電影和戲劇之間是什麼關係?加入崑崙公司是她事業的轉折點嗎?韋然:我媽媽1940年開始學表演,馬上就要上臺演戲,因為這些辦戲劇學校的人也要賺錢,要用這些學員排的戲去賣票。
  • 上官雲珠:一生五段姻緣,助她由照相館店員成為明星
    116歲結婚生子,天生麗質難自棄,從照相館店員轉型演員上官雲珠是江蘇江陰市長涇鎮人,1920年生,原名韋均犖,家境普通,父親韋亞樵當過塾師和小店員,上官雲珠排行第五,因脾性剛強如男子,小名「亞弟」。1935年,她在蘇州樂益女子中學,與本校美術老師張大炎相愛,張大炎是富家子弟,比她大九歲,原來在上海美專學西洋畫,是她大哥的同學。
  • 上官雲珠:情路坎坷三婚三離,48歲跳樓香消玉殞
    上官雲珠:情路坎坷三婚三離,48歲跳樓香消玉殞58.218.92.198:民國趣談:民國百家爭鳴,風起雲湧,數不盡的風流人物等你來揭開歷史的面紗。張大炎是她同鄉的一個富家子弟,從上海美專畢業後在她所就讀的學校做老師,顏值與才華並存的他在學校頗受學生的尊敬與喜歡,上官雲珠就是其中之一。張大炎平日對她照顧有加,他身上那股富家公子氣質深深地吸引著從小在清貧家庭長大的上官雲珠,兩個年輕漂亮的人兒一來二去就對上眼了。和張大炎在一起不久後,上官雲珠便有了身孕,張大炎便迎娶了年僅16歲的上官雲珠。婚後沒多久,上官雲珠就生下了兒子張其堅。
  • 一代影星上官雲珠:5段感情3個孩子3個爹飽受非議,48歲跳樓自盡
    光名字就改了幾次,上官雲珠是她演戲時的藝名,之後人們幾乎都不知道她的本名,只知道她叫上官雲珠。而她的人生也如同她的名字一樣,被不斷改寫。16歲時,上官雲珠未婚先孕,戀人是大她9歲的同鄉首富的兒子叫張大炎,這個張大炎是上官雲珠哥哥的同學,從17歲見到上官時就喜歡上了她,一直等她長大。
  • 上官雲珠和她背後的5個男人,為何最後她選擇跳樓自殺?
    韋亞樵夫婦只覺得戲子大多名聲不好,但沒想到自己的女兒會成為上流的藝術家,聽完姚克的話,他們不再強烈反對倔強的女兒了。上官雲珠為了要拍戲,鬧得丈夫抱著孩子離家出走也不放棄,看來是吃定這碗飯了。可是姚克卻不同意,他以女兒還小,需要吃奶為由勸說上官等女兒到5歲再去拍戲。上官怒了,想不到姚克跟張大炎一樣,也是想要相夫教子的女人。兩人的分歧越來越大,這時又是抗戰勝利時期,上官雲珠急需要接拍那些歌頌英雄英勇抗日的演出,於是不顧姚克反對接拍了一系列話劇。
  • 一代影后上官雲珠,三次失敗婚姻,最後被紅衛兵逼得跳樓而亡
    她就是曾被周恩來選為「新中國二十二大電影明星」之一的上官雲珠。那個年代的上海女演員美的驚世駭俗,她們傾國傾城的美麗容顏和變化無窮的表演造詣,給無數中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發生在她們身上的故事也是充滿了傳奇色彩。而上官雲珠就是最好的代表。上官雲珠從小家境貧困,歷經艱辛,嘗便世間冷暖。最終憑著自己的努力從草根成為紅極一時的大明星。
  • 韋然:不盡往事紅塵裡——我的母親上官雲珠
    比起她在熒幕上演繹的那些哀怨的角色,上官雲珠自己的真實人生故事,纏繞著大歷史與人性之間的錯綜複雜,更令人喟然長嘆,黯然神傷。低調平和的韋然,正式的身份是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的編輯,負責上海地區的業務,卻又經常被熟悉的電影界長輩介紹,參加電影圈的諸多紀念活動。回憶起美麗的母親,美麗的姐姐,那些經常讓韋然紅了眼圈的往事,已濾去了最初的劇痛,轉而成為一種淡淡而持久的憂傷。
  • 欣賞中國版《東京物語》——《萬家燈火》裡的好兒媳——上官雲珠
    這個電影主要表現為建國前的黑暗和等待黎明的到來,但在我眼裡,上官雲珠的表演跟這些政治的東西都關係不大——上官雲珠就是在演一個個人的故事,個人才是我書寫的興趣點所在,歷史和政治都是飽滿個人形象背後的氤氳隱隱而已。
  • 民國巨星上官雲珠,風光無限的背後,儘是波折頻出的感情悲劇
    評論說:「作為女性演員,上官雲珠敏銳的政治感覺和精明世故的為人,都為她的演藝道路增添了政治的意味和時代的特色。」同時上官雲珠也被文化部評為中國電影二十二大影星。在磨皮效果還沒有像現代這麼好的民國時期,那個年代的美女,大都是原生態的。比起現代來說,的確好很多。
  • 愛了5個男人,離婚3次,一生坎坷的上官雲珠,48歲終跳樓身亡
    愛了5個男人,離婚3次,一生坎坷的上官雲珠,48歲終跳樓身亡在娛樂圈,有很多明星在舞臺上光鮮靚麗,在背後卻有著一段悲慘的人生。就比如民國巨星上官雲珠,一個美貌絕倫的女子,一生愛了5個男人,離婚3次,最終48歲走上了自殺這條不歸路。
  • 被毛主席接見7次的上官雲珠,一生經歷5段感情,48歲跳樓自殺
    上官雲珠就是眾多耀眼女星中的一員,雖然身處美女如雲的演藝圈,但她又格外出眾。在一起後,上官發現生活中的藍馬沒有絲毫的藝術家氣息,相反他有些庸俗,猶如心中的藝術品被破壞一樣,總是穿著旗袍、化著精緻妝容的上官雲珠,無法接受這樣的藍馬。最終,這段感情以分手而劇終。
  • 上官雲珠:擁有絕世容顏,情感坎坷影星,歷經數次沉浮後自殺身亡
    上官雲珠原名叫韋均犖,她出生於江蘇省江陰市長涇鎮,她從小樣貌就比別家的小孩要姣好,而且個性大膽豪放,從小就表現出驚人的表演天賦。在她三歲的時候就上臺扮演狼外婆,精湛的演技引起鎮上的轟動。美貌從來都是一個女人的資本,荒謬的是在上官雲珠8歲的時候竟然被一個17歲的富家公子張大炎看上了。張大炎家境顯赫,曾就讀於劉海粟先生創辦的上海美術專科學校。
  • 《早春二月》主演多已去世 緬懷孫道臨上官雲珠 八旬謝芳俞平健在
    2007年12月28日,孫老去世,享年86歲。,文嫂孤單而衰老,而更多時候,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的上官雲珠,都是美豔動人的扮相。當文嫂第一次出現時,我疑惑了,這個衣著樸素的中年婦女,真的是上官雲珠嗎?作為一個大美人,在扮演這個角色時,她沒有維護自己的美貌形象,而是投入到角色中,專心致志的演好每一場戲。作為「22大明星」之一,她塑造過多個銀幕角色,都令我們印象深刻,如交際花、孤女、革命戰士等等。但不幸的是,上官雲珠在1968年墜亡,年僅48歲。一朵美麗的影壇之花就此凋謝。
  • 上官雲珠孫道臨主演《南島風雲》,她卻與穆宏都40多歲遺憾離去
    其實,這是兩部不同的電影,上映於1955年的《南島風雲》講述了1943年海南島抗日武裝某大隊撤離山區根據地的故事,發生在海南島,上官雲珠、孫道臨、穆宏、李緯等主演。 No.2 上官雲珠飾演的符若華是海南島人民武裝的醫院看護長,大部隊出發前,組織交給她一個艱巨任務,那就是負責照顧18名傷員在山上養傷。她沒有動搖和退卻,把傷員們組織起來,又親自下山進村,經過艱苦的努力,終於搞到了糧食和草藥,與傷員們一起堅持到大部隊勝利歸來。
  • 紀念丨韋然談上官雲珠與程述堯
    韋然,生於1951年,原名程彭,乳名燈燈,上官雲珠與程述堯之子,退休前任職於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今年是上官雲珠誕辰一百周年,《上海書評》專訪了韋然,請他談談上官雲珠與程述堯的藝術和人生。您在記述父親生平的書裡說,每當您看《萬家燈火》(1948)時,「腦海裡都會浮現出媽媽當年闔家逃難、扶老攜幼投奔上海的情景」。能談談上官雲珠的早年經歷嗎?您的姨母韋月侶似乎對她早年,甚至一生都挺重要?
  • 她是22大電影明星,絕代芳華卻命途多舛,結婚3次,48歲跳樓自盡
    11月23日,也就是今天,是本文主人公、22大電影明星之一、中國電影巨星上官雲珠離世51周年的紀念日,在此,娛文娛視向上官雲珠老藝術家致以深深地懷念!上官雲珠的戲路很寬,善於從眼睛、動作、表情中詮釋人物,揭示內心,是一位知名的演技派藝術家,可以勝任各種反差比較大的人物。其代表作主要有《一江春水向東流》《萬家燈火》《麗人行》《希望在人間》《烏鴉與麻雀》《枯木逢春》《早春二月》《舞臺姐妹》等經典名片。
  • 一生結婚五次,上官雲珠晚年身患絕症、被家人批鬥,深夜跳樓自盡
    也因為上官雲珠的美麗,她的情竇也早早地綻開了花苞。她的第一段感情,像極了中國傳統婚姻的模版。上官雲珠的第一任丈夫張大炎是她哥哥的同窗,兩人因此相識,上官雲珠在其後也赴蘇州念書。同是江陰老鄉,兩人格外親厚,時日一長便互生好感,而後偷食禁果。彼時上官雲珠不過十七歲,還未做好結婚的準備。但是迫於無奈,為了保全名節,她還是和大自己九歲的張大炎結為夫妻,就此中斷了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