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山野奇談系列。
作者申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
如果問你,這輩子最高興的事是什麼?我相信大部分人會毫不猶豫的回答,當然是娶妻生子。確實是,父母盼了大半輩子還不是為了你能娶個老婆,再生個一兒半女好延續香火。茫茫人海之中,能與你妻子相遇,我相信肯定是莫大的緣分。兒女也是如此,無緣何以入家門?只是因果輪迴,不是所有的緣都是善緣,還可能是孽緣,生的不一定都是兒子,還可能是「討債鬼」。
大家是否聽說過「穩婆」?也就是接生婆,這是古代女性為數不多,且非常吃香的職業。大家可別小看,一個接生婆真能養活一家子人。以前生孩子可沒有去醫院的,都是請接生婆回來。你想,一個家庭少說也得生幾個,一個村幾百戶,沒幾個穩婆還真不行,有時候趕到一起,忙幾宿都是常事。甚至還得提前預約,生孩子可不是小事,你得找個沒檔期的接生婆,要不然到時候找不到人,那非得出事不可。
你可別覺得稀奇,不少80後都是在接生婆手上出生的。當然現在這個職業早就消失了,但曾經當過接生婆的人還有不少健在,也就30多年前的事。好的接生婆當然搶手,比如哪個老太太接生的孩子大都有出息,王婆婆接生的都是兒子等。無關乎迷信不迷信,只是討個好兆頭而已。還有就是一般有名氣的接生的孩子多,手藝自然好,找她來也安全些。
小王叔就是如此,王嬸至少還有一個月才生,現在就已經說好了接生婆,而且一下子就預訂了3位,怕的是萬一有一個沒時間,也好找下家不是嗎。小王叔這個人,其實年紀已經不小了,和王嬸結婚這麼多年一直沒動靜,這好不容易盼到了,能不高興嗎?因此特別小心,就像公公伺候皇后娘娘一樣,水燙了給吹冷,吃個蘋果還得削好餵著吃。
但你可別認為他就是個好男人,小王叔混起來,那真是六親不認,親爹親媽都能罵的個狗血淋頭。不過這媳婦一懷上了倒是改性了,就像換了個人一樣。終於在小王叔精心伺候之下,王嬸終於有動靜了,只是時辰不大好,剛好午夜1點整。
一見媳婦有動靜,這家裡頓時忙活了起來,燒熱水的燒熱水,撤棉花布的撤棉花布。反正不大不小一個家,隨著王嬸一聲叫喚亂作一團。這個時候小王叔也出了門,當然是去請接生婆了,只不過他慢慢悠悠也不急。先前緊張得要死,現在咋像個沒事人一樣,很是奇怪。
其實仔細一想,小王叔這一舉動也就不奇怪了。就拿現在的人來說,無論幹啥大事不都得挑個好時辰的嗎?你去醫院產房裡看,凡是需要剖腹產的,多半都會提前看好日子。更何況70年代的小王叔了,午夜1點可不是什麼好時辰,農村人都懂,這裡我不多說。所以他來個拖字訣,怎麼也得拖到2點以後吧。
說來也奇怪,這天上月亮很小但是非常亮,可又因山村霧氣大,照不到地上,一明一暗,讓人根本看不清路,手電筒都不管用。這不就是傳說中的「毛月亮」嗎?小王叔心中頓時有種不好的預感。此時再也不管時辰不時辰了,快速直奔最近的接生婆家跑去。
很幸運,接生婆剛起夜,所以還沒睡穩當,一聽小王叔來意,拿起工具包袱就出了門。可是前腳剛踏出去,後腳就愣住了。此時再看看天,朦朧的嚇人,明明月亮很亮,可怎麼感覺就是看不見呢?「今個兒,這天,不大好啊。」接生婆說了一句,卻被小王叔打斷,「這都啥時候了,我看這天所以這才著急忙慌地接你來了,我已經耽誤不少時間,您老趕緊吧,人命關天啊。」
說完這句話接生婆也沒繼續停留,而是跟著小王叔就往外走。不大一會就來到自家跟前,此時屋裡王嬸還是在撕心裂肺地叫著,聽著讓人非常揪心。就當小王叔準備推門進去的時候,忽然被身後的接生婆一把拉住。
「又咋了嘛,進去啊,等著生娃呢。」小王叔不耐煩的回頭對著接生婆說道,心想這都啥時候了盡出么蛾子。可是看著接生婆的臉色不大對勁,小王叔最後幾個聲明顯小了很多。順著她的眼神看去,只見只見牆根下站著兩個人,不偏不倚正好就在房間窗戶下。
「哎,造孽啊,又要接討債鬼。」接生婆嘆了一口氣示意小王叔別出聲接著往下看。「估摸著時間要到了,王水生欠我一頭牛,該還了。」說完這句話。只見牆角靠外的那個人徑直向王嬸屋中走去,而另外一個則是轉身飛快地離開。只是離開之前好像看了自己這邊一眼,似笑非笑,一下子讓人汗毛直立。
王水生?這不就是自己名字嗎?而且這聲音聽起來怎麼這麼熟悉。牛?猛然間小王叔像是想起了什麼。那還是他十幾歲的時候,他和同村的小黑一起給村集體放牛。說是放牛其實還是個小牛犢子,那時候小王叔很壞,嘴饞打起牛的主意。有一次藉故不去,而是偷偷跟在後面。他知道小黑貪玩,肯定不好好放牛,於是趁小黑下河洗澡的功夫,牽走了牛。也沒過當晚,他便把小牛犢子一股腦給做了吃了。
村裡丟了牛是大事,更何況還是個小牛犢子,這下可害慘了小黑。足足被他爹打了一個月,最後愣是三年不記一分工才罷。小黑越想越氣,於是一想不開就跳河了。「就是他,這聲音就是小黑。」想到這突然屋子一陣吵鬧,原來孩子馬上要出來了。管不了那麼多,接生婆和小王叔趕緊走了進去,無論如何先把孩子生下來再說。
很順利,是個兒子,只不過就是黑了點,王嬸長得很白淨而小王叔也不黑,可這孩子,咋像個黑炭一樣,就和當年的小黑一摸一樣。此事誰也不知,除了接生婆和小王叔,但他們也只會爛在肚子裡。
從那以後,生個兒子本是個歡天喜地的事,可他卻整天愁眉苦臉。兒子對誰都好,卻唯獨不喜歡小王叔,整天調皮搗蛋,念書不行搗蛋第一名,吃啥啥不剩幹啥啥不行。雖然一事無成,但也不過火,屬於小事不斷大事不犯這種類型。整天除了找小王叔要錢花,就沒別的事。一個農村家庭哪經得住這麼折騰,沒幾年小王叔就被氣倒了,還沒60歲就一命嗚呼。
說來也很奇怪,自從小王叔過世,可能是孽債還完了吧,他兒子忽然懂事了一樣,對王嬸孝順了起來。靠自己鑽研還做起了小生意,日子雖不說大富大貴,但也過得去。王嬸的晚年非常幸福,兒子寸步不離一直伺候到她90歲壽終正寢。好了這個關於討債鬼的故事講完了,希望大家謹記,做個有德的人,莫等因果輪迴,來世可能報應不爽呢,你說是不是?
溫馨提示:山野奇談民間事,用盡半生寫紅塵。好聽的故事,好看的文,感謝您一直以來的陪伴,接下來的故事更加精彩。故事雖好,但切莫與現實相照應,當真不得。
本故事屬民間文學作品,杜絕封建迷信。配圖來自網絡,需要請聯繫刪除。了解民間文化,從欣賞故事開始。有您喜歡,才有半杯水作品存在的價值,就讓我們一起欣賞,這遺落民間的精神瑰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