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你生的不一定是「兒子」,還可能是「討債鬼」

2020-12-27 半杯水文學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山野奇談系列。

作者申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

如果問你,這輩子最高興的事是什麼?我相信大部分人會毫不猶豫的回答,當然是娶妻生子。確實是,父母盼了大半輩子還不是為了你能娶個老婆,再生個一兒半女好延續香火。茫茫人海之中,能與你妻子相遇,我相信肯定是莫大的緣分。兒女也是如此,無緣何以入家門?只是因果輪迴,不是所有的緣都是善緣,還可能是孽緣,生的不一定都是兒子,還可能是「討債鬼」。

大家是否聽說過「穩婆」?也就是接生婆,這是古代女性為數不多,且非常吃香的職業。大家可別小看,一個接生婆真能養活一家子人。以前生孩子可沒有去醫院的,都是請接生婆回來。你想,一個家庭少說也得生幾個,一個村幾百戶,沒幾個穩婆還真不行,有時候趕到一起,忙幾宿都是常事。甚至還得提前預約,生孩子可不是小事,你得找個沒檔期的接生婆,要不然到時候找不到人,那非得出事不可。

你可別覺得稀奇,不少80後都是在接生婆手上出生的。當然現在這個職業早就消失了,但曾經當過接生婆的人還有不少健在,也就30多年前的事。好的接生婆當然搶手,比如哪個老太太接生的孩子大都有出息,王婆婆接生的都是兒子等。無關乎迷信不迷信,只是討個好兆頭而已。還有就是一般有名氣的接生的孩子多,手藝自然好,找她來也安全些。

小王叔就是如此,王嬸至少還有一個月才生,現在就已經說好了接生婆,而且一下子就預訂了3位,怕的是萬一有一個沒時間,也好找下家不是嗎。小王叔這個人,其實年紀已經不小了,和王嬸結婚這麼多年一直沒動靜,這好不容易盼到了,能不高興嗎?因此特別小心,就像公公伺候皇后娘娘一樣,水燙了給吹冷,吃個蘋果還得削好餵著吃。

但你可別認為他就是個好男人,小王叔混起來,那真是六親不認,親爹親媽都能罵的個狗血淋頭。不過這媳婦一懷上了倒是改性了,就像換了個人一樣。終於在小王叔精心伺候之下,王嬸終於有動靜了,只是時辰不大好,剛好午夜1點整。

一見媳婦有動靜,這家裡頓時忙活了起來,燒熱水的燒熱水,撤棉花布的撤棉花布。反正不大不小一個家,隨著王嬸一聲叫喚亂作一團。這個時候小王叔也出了門,當然是去請接生婆了,只不過他慢慢悠悠也不急。先前緊張得要死,現在咋像個沒事人一樣,很是奇怪。

其實仔細一想,小王叔這一舉動也就不奇怪了。就拿現在的人來說,無論幹啥大事不都得挑個好時辰的嗎?你去醫院產房裡看,凡是需要剖腹產的,多半都會提前看好日子。更何況70年代的小王叔了,午夜1點可不是什麼好時辰,農村人都懂,這裡我不多說。所以他來個拖字訣,怎麼也得拖到2點以後吧。

說來也奇怪,這天上月亮很小但是非常亮,可又因山村霧氣大,照不到地上,一明一暗,讓人根本看不清路,手電筒都不管用。這不就是傳說中的「毛月亮」嗎?小王叔心中頓時有種不好的預感。此時再也不管時辰不時辰了,快速直奔最近的接生婆家跑去。

很幸運,接生婆剛起夜,所以還沒睡穩當,一聽小王叔來意,拿起工具包袱就出了門。可是前腳剛踏出去,後腳就愣住了。此時再看看天,朦朧的嚇人,明明月亮很亮,可怎麼感覺就是看不見呢?「今個兒,這天,不大好啊。」接生婆說了一句,卻被小王叔打斷,「這都啥時候了,我看這天所以這才著急忙慌地接你來了,我已經耽誤不少時間,您老趕緊吧,人命關天啊。」

說完這句話接生婆也沒繼續停留,而是跟著小王叔就往外走。不大一會就來到自家跟前,此時屋裡王嬸還是在撕心裂肺地叫著,聽著讓人非常揪心。就當小王叔準備推門進去的時候,忽然被身後的接生婆一把拉住。

「又咋了嘛,進去啊,等著生娃呢。」小王叔不耐煩的回頭對著接生婆說道,心想這都啥時候了盡出么蛾子。可是看著接生婆的臉色不大對勁,小王叔最後幾個聲明顯小了很多。順著她的眼神看去,只見只見牆根下站著兩個人,不偏不倚正好就在房間窗戶下。

「哎,造孽啊,又要接討債鬼。」接生婆嘆了一口氣示意小王叔別出聲接著往下看。「估摸著時間要到了,王水生欠我一頭牛,該還了。」說完這句話。只見牆角靠外的那個人徑直向王嬸屋中走去,而另外一個則是轉身飛快地離開。只是離開之前好像看了自己這邊一眼,似笑非笑,一下子讓人汗毛直立。

王水生?這不就是自己名字嗎?而且這聲音聽起來怎麼這麼熟悉。牛?猛然間小王叔像是想起了什麼。那還是他十幾歲的時候,他和同村的小黑一起給村集體放牛。說是放牛其實還是個小牛犢子,那時候小王叔很壞,嘴饞打起牛的主意。有一次藉故不去,而是偷偷跟在後面。他知道小黑貪玩,肯定不好好放牛,於是趁小黑下河洗澡的功夫,牽走了牛。也沒過當晚,他便把小牛犢子一股腦給做了吃了。

村裡丟了牛是大事,更何況還是個小牛犢子,這下可害慘了小黑。足足被他爹打了一個月,最後愣是三年不記一分工才罷。小黑越想越氣,於是一想不開就跳河了。「就是他,這聲音就是小黑。」想到這突然屋子一陣吵鬧,原來孩子馬上要出來了。管不了那麼多,接生婆和小王叔趕緊走了進去,無論如何先把孩子生下來再說。

很順利,是個兒子,只不過就是黑了點,王嬸長得很白淨而小王叔也不黑,可這孩子,咋像個黑炭一樣,就和當年的小黑一摸一樣。此事誰也不知,除了接生婆和小王叔,但他們也只會爛在肚子裡。

從那以後,生個兒子本是個歡天喜地的事,可他卻整天愁眉苦臉。兒子對誰都好,卻唯獨不喜歡小王叔,整天調皮搗蛋,念書不行搗蛋第一名,吃啥啥不剩幹啥啥不行。雖然一事無成,但也不過火,屬於小事不斷大事不犯這種類型。整天除了找小王叔要錢花,就沒別的事。一個農村家庭哪經得住這麼折騰,沒幾年小王叔就被氣倒了,還沒60歲就一命嗚呼。

說來也很奇怪,自從小王叔過世,可能是孽債還完了吧,他兒子忽然懂事了一樣,對王嬸孝順了起來。靠自己鑽研還做起了小生意,日子雖不說大富大貴,但也過得去。王嬸的晚年非常幸福,兒子寸步不離一直伺候到她90歲壽終正寢。好了這個關於討債鬼的故事講完了,希望大家謹記,做個有德的人,莫等因果輪迴,來世可能報應不爽呢,你說是不是?

溫馨提示:山野奇談民間事,用盡半生寫紅塵。好聽的故事,好看的文,感謝您一直以來的陪伴,接下來的故事更加精彩。故事雖好,但切莫與現實相照應,當真不得。

本故事屬民間文學作品,杜絕封建迷信。配圖來自網絡,需要請聯繫刪除。了解民間文化,從欣賞故事開始。有您喜歡,才有半杯水作品存在的價值,就讓我們一起欣賞,這遺落民間的精神瑰寶吧!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討債鬼
    但卻不為禍鄉裡,只在家中作威作福,下人們有苦難言。冉喜十二歲時,冉森已經老得走不動了,冉喜露出了本性,對冉森非打即罵,什麼東西都不給冉森。冉森直接指著冉喜罵道:「你這個不孝子,枉我對你那麼好,以後你就下地獄吧。」冉喜也不惱怒在冉森的耳邊說道:「父親大人,我就是從地獄裡跑出來,向你討債的呀。」
  • 民間故事:傍晚敲你門的不一定是熟人,奶奶說還可能是「鬼敲門」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山野奇談系列。作者申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不知曾經在農村生活過的你,聽說過這樣一句話沒,「夜半莫開鬼敲門,一聲喊人,掉三魂。」意思就是天黑關門後,無論是誰敲門喊你,都不要答應也不能回答。
  • 民間故事:你娶的不一定是「老婆」,還可能是「克夫鬼」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鄉野奇談系列。作者聲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我不這麼認為,恰恰相反,不僅有「克夫」還有「克妻」甚至是「克父母」的存在。而且現實生活中並不少,看完下面的故事,你就明白了。小黑,並不是因為他長得黑才叫這個名,而是他出生的時候,村裡起大霧,從早到晚天空都是灰濛濛的,因此才取這麼個小名。印象當中,叫小黑的男人,應該是個壯實的人。
  • 民間故事:鬼兒子
    李平回到家後,點燃買好的香,香氣在空氣中散開,小鬼的身形顯現出來了,小鬼的形象並不嚇人,與平常的孩童無異,只是那陰冷的氣息,讓李平不由得直打寒顫,李平咽了口唾沫說道:「小鬼,既然你跟了我,就要聽我的話,我有一個仇人叫張亮,你去他家,把他的名聲搞臭,日後少不了你的好處。」
  • 民間故事:溺死鬼搭救6人,人鬼成酒友,冥錢怎麼買酒?鬼做城隍
    過了幾天,仍然是這樣,他才知道打酒的人是鬼。到了晚上,那人仍然前來打酒,柳舍青叫客人稍等片刻。他點著燈火,把客人請了進來,他低頭一看,那人沒有影子,他確信是鬼無疑。柳舍青為人豪爽,膽識過人,他一點也不害怕,對鬼說:「你獨自一人飲酒沒有意思,我陪你一起共飲吧!」柳拿起酒壺,一人倒了一杯,還沒有喝,鬼的酒杯就已經空了。
  • 民間故事:萊陽鬼
    為此他堅持要回,友人苦勸不下,只好送他出了門,王伯宣走在路上,見月色美好,頓感心曠神怡,讚嘆這難得的美景。待他走到一半時,空曠的路上突然多了好幾處宅院,彼此相隔很近,王伯宣見狀酒醒了一半,這條路他走了很多個來回,早上來時,還不見這些,現在突然出現,難道不是鬼嗎?王伯宣一念及此,心裡十分害怕,偏偏那路就在鬼宅中間,想繞路也不行。
  • 民間故事:不孝的養子
    《民間故事》第四十七期原創不易 嚴禁抄襲轉載從古至今,中國百姓「傳宗接代」、「養兒防老」的思想根深蒂固,就算不能親生,也往往抱養一個兒子。但是,很多家長教育方法有問題,過分溺愛嬌慣,導致孩子長大後性格有嚴重缺陷,極端自私自利,最終成為人們口中的「討債鬼」、「白眼狼」。今天筆者跟大家分享個悲劇故事。夫妻倆抱養一個兒子,從小過分遷就溺愛,結果長大後不但不懂得感恩,還虐待老人。最後,老兩口氣得先毀家再雙雙自殺!
  • 異域鬼風 泰國民間鬼故事❷猛鬼錄
    東南亞社會都相信人世間中有」鬼神」的存在,但是很難去證明鬼的長相或樣子,所以鬼的長相皆從鄉野傳說、民間故事、甚至鬼片等等的描述來讓世人得知。我小時後在哭鬧時大人都會用鬼故事來恐嚇小孩子,雖然現在長大了還是會怕鬼。
  • 民間故事:勾魂鬼
    歡迎大家來到沐雨離音,本文為《民間故事》第339期,勾魂鬼,如果您喜歡,不妨點個關注吧!民間故事是一個有趣的領域,古人常常在閒暇之時與家人朋友聊一些身邊發生的奇聞趣事,也有人喜歡去小酒館聽說書先生講一些志怪故事,大家坐在一起聊得很開心。
  • 民間故事:鬼夫陳公子
    其母王氏不忍心,也搬了出去和子同住。文人雅士皆如此,每日賞花遊水豈不快哉,為何要為那銅臭味汙了自己呢。陳公子特別喜歡梅花,整日手不離花,就連睡覺都要抱著。其屋前屋後更是栽滿了梅花,特別是寒冬來臨的時候,還真有點人間仙境的感覺,難怪陳公子喜歡這裡。
  • 民間故事奇談:鬼上身
    步履維艱的李民累的躺在了地上,太陽烤的土地都冒著熱氣,李民聞到土味,竟然抓起了土就往嘴裡送,路過的行人都乍舌,這時過來了一個道士,一眼便瞧出,李民的背後有個鬼在指使著李民,道士徒步來到李民身旁問李民:」你是不是特別餓?總是吃不飽?「李民回答道:」從來都沒吃飽過,和尚,快給我點吃的,我快受不了了。「
  • 民間故事:人助鬼還願
    《民間故事》第004期,如果喜歡我的民間小故事還請動動小手給個關注,謝謝!世人常說一句老話,叫「受人之託,忠人之事。」意思是說別人託付的事,一定要去完成,這是信守承諾的表現。古今有很多民間故事都有此道理的講述,今天筆者給大家講的這則民間小故事也關乎於此。古時候的涼州,有一個叫張士的書生。一天,張士遠行前去探望姑姑。夜至二更時,張士路過一處破廟,聽聞破廟中傳來一陣哭聲。張士緩步走進廟中,見廟中有一男子。那男子蜷縮在地上。頭伏在雙腿之間,正在輕聲哭泣。
  • 民間故事:騙鬼
    這一天天氣很好,李騙鬼在大街上走著,前幾天他賺了一點小錢,就準備去買點酒肉犒勞一下自己,可是在路上,他看到了一個穿著古怪,臉色很差的男人,只見那男人穿金戴銀,一身衣服用的都是上好的蜀錦,簡單來說,給李騙鬼人賣了可能都換不到這麼一身上好的蜀錦衣物,於是他就裝成了一個中間人的模樣,上去問這個怪異的富態男子是不是要來城中做生意的,又自誇說自己在這城中名聲極好,湊成過很多大生意
  • 風水先生告誡孫子:「家有化骨龍,應為討債鬼」,「化骨龍」指的是家裡的誰?
    餮一樣,不僅特別能吃而且還貪得無厭。這種感覺就像一個討債鬼一樣,早晚 要把父母給吃窮。是把他珍而重之的放在心裡。雞精。再加入糖醋汁。水瓶座水瓶座善於情緒管理。但是仍舊在愛情的旅途中跌跌撞撞。讓菜更加清香。焯過的薺菜擠幹水分。但金牛也是一個很不善於溝通的人。拌好的餡放一邊備用4.醒好的麵團揉成長條。真的是百試不爽。
  • 異域鬼風 泰國民間鬼故事❶
    就鬼故事這個話題,亞洲一定是鬼故事最盛的大洲。鬼故事不僅僅存在於中國,日本,韓國這些國家,其他東南亞國家流傳的鬼故事,更是聳人聽聞、匪夷所思的。泰國,不是只有藍天大海與椰子,也有它不為人知的另一面哦~!~
  • 【普法課堂】討債公司合法嗎,如何討債不違法
    民間借貸現象普遍存在,不可避免地伴隨著一系列的借貸糾紛,如欠債逾期不還。
  • 民間故事:夢到已故親人,不一定是壞事,也許是「託夢」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山野奇談系列。作者申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親人故去,偶爾入夢也很正常,思念是夢的根源,不一定都是壞事。夢,本來就是個很神奇的東西,有時候某一場景,甚至都感覺,曾經在你夢裡發生過,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很讓人捉摸不透。所以我那朋友夢到已故親人不足為奇,可如果是「託夢」呢?關鍵的是,還和現實發生的事絲毫不差。這也難怪我那朋友不瞎想,那麼夢到已故親人,是好是壞,「託夢」是不是真的?
  • 民間恐怖靈異鬼故事——女生宿舍樓鬼嬰盛行
    他竟然現身了,我倒要看看究竟是哪只鬼。  「娘子!為夫真喜歡你迫不及待的樣子!」含笑的語調響起,極其享受,那冰冷的軀體更加貼緊了我嬌柔的身子。  我身子發顫,怒吼道:「誰是你娘子,鬆手!」  「你都收下我的聘禮了,還不承認是我的娘子?」那慵懶低柔的音調倏然帶著一抹怒氣,冷寒的氣息越發的強勢,帶著一股芬芳濃鬱的花香飄逸而來,令人沉迷!
  • 民間鬼故事:燒紙錢的禁忌
    正當我疑惑的時候,從村頭走過來一個老人,二話不說就把那個男人臭罵了一頓,我大概聽著是說:"你這年輕人,不過年不過節的,你家又沒死人,你燒哪門子紙,趕緊走,趕緊走。"那個年輕人就沮喪的離開了。我快步追趕上那個男人,因為我平時喜歡兼職寫寫故事,想了解一下發生了什麼,好獲取靈感。果不其然,那個男人神秘的左右看了看然後拉著我的手跟我說;"大兄弟,我一看你就不是這村的,你是外地來走親戚的吧?"
  • 因果故事~鬼也恩怨分明,有報恩的鬼,也有抱怨的鬼
    他在那邊的房裡睡,你自己去叫他走。」鬼說:「我不去,你去叫他走。」老居士問:「你怎麼不去?」鬼說:「我不敢去啊!我要是敢去,老早就把他打跑了!」這完全是看你在世上造什麼因,死後就投生到哪一道去,並不是一死就做鬼。    如果你在人間為富不仁,慳貪而不施捨,將來死了當然墮餓鬼道;假如你富而好施,救濟貧窮, 勤修福德,一死就生天做天人,哪會做鬼? 如果造五逆十惡,一死就直下地獄。 今生做人能守人道,轉世還能再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