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城市職業學院:探索「1145」模式 匠心化育鑄人才

2020-12-23 金臺資訊

職業精神是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關鍵素養,其核心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廈門城市職業學院積極探索實施「1145」匠心化教育模式,旨在以高職學生成長成才為中心,以職業精神培養和踐行為主線,探索建立「明德、強技、篤行、致用」四位聯動的職業精神培養機制,通過推動思政課改、弘揚蓋軍銜精神、實施晨點晨練、開展志願服務和促進教學做一體化等五大舉措,努力培養以德為先、職業精神與職業技能並重的「準職業人」。

推動思政課程改革信息化

為了真正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讓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教學效果,近年來,廈門城市職業學院積極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其中,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進行模塊化教學改革,在「社會人」「職業人」模塊中突出職業精神的知識傳授。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學上,實施基於Moodle平臺的魔燈課程,充分運用其課程管理、作業模塊、論壇模塊、測驗模塊、資源模塊、問卷調查模塊等功能,使老師和學生成為平等的教學主體,合作建構知識,實現教學相長。

廈門城市職業學院注重以科研帶動課改,以課改成效促進職業精神的培養。基於Moodle平臺的信息化教學模式改革成效初顯,網絡課程與傳統課堂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受到學生的廣泛歡迎。通過探索實施思想政治理論課信息化教與學新手段,更好地實現工匠精神的教育內容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紮根工匠精神在校園

蓋軍銜是廈門城市職業學院的傑出校友,曾三度踏上南極參加科考活動,被譽為「修機器」的「南極英雄」,曾獲「全國勞動模範」「中華技能大獎」等榮譽,在他的身上充分展示出中國產業工人愛國奉獻、敬業勤勉、精益求精的職業精神與工匠精神。廈門城市職業學院通過多種形式,引領學生在成長成才過程中樹立遠大理想,在學習技能中不斷追求卓越,努力成為具有過硬專業技能和良好職業精神的蓋軍銜式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實施晨點晨練活動課程化

近幾年,廈門城市職業學院在大一學生中試行開展「擁抱晨光、綻放活力」的晨點晨練活動,採取集體操練與自主選項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國旗下講話、晨跑、晨讀、廣播操等多種活動形式,養成學生「早起床、出早操、吃早餐、早讀書」的良好習慣。通過大力開展晨點晨練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鍛鍊習慣和作息習慣,提升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增強學生勤勉堅毅、團結合作等職業精神和意志品質。

此外,廈門城市職業學院面向街道、社區和農村,積極開展青年志願者服務活動,建立了志願者組織機構及管理制度,組建「青年志願者協會」「創文明突擊隊」和「服務小分隊」,先後和廈門市思明區、湖裡區委文明辦及一些基層組織籤訂共建協議。學校緊緊抓住廈門市委文明辦、締造辦授予學校組建廈門社區書院志願者服務團的契機,進一步優化提升學校作為廈門社區書院總部對各基層社區書院的服務能力,讓學生在服務「美麗廈門共同締造」的過程中受鍛鍊、獲成長。

促進課內外教學做一體化

教師是學生職業精神的傳授者、示範者和引路人,廈門城市職業學院注重優化教師隊伍建設,制定實施「雲頂人才」之專業帶頭人、學術骨幹、教學名師的遴選培養計劃,先後開展「師德建設年」和「學風建設年」活動, 舉辦教師專業教學技能大比武,形成以師率生、以教促學、學以養德、學以敬業創業的局面。

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一方面加大引進企業能工巧匠、技術精英到校兼職上課力度,讓學生既可以從他們課上學習崗位專業技能,又可以直接體驗他們身上的職業精神;另一方面,帶領學生走進工廠、企業、車間見習實習,零距離接觸企業文化,現場接受職業精神的薰陶。

職業精神的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校企雙主體協同育人。廈門城市職業學院在推進政校行企開展跨界融合、深度合作的同時,積極創造條件激勵企業大力參與學生職業精神和職業技能的培養工作,努力造就一大批職業精神與職業技能俱佳、廣受用人單位歡迎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摘編自《立德樹人的福建探索》)

相關焦點

  • 湖南體育職業學院:「五環模式」育體育匠才
    創「五環模式」 育體育匠才湖南體育職業學院探索現代體育高職教育「五環模式」它是一方「冠軍搖籃」,先後培養了熊倪、龔智超、楊霞、龍清泉、王明娟、田卿、向豔梅等7名奧運冠軍,唐九紅等近50名世界冠軍及200餘名亞洲和全國冠軍,為湖南競技體育躋身和鞏固全國前列作出了重大貢獻;
  • 建生態 創模式 夯基礎 育人才
    廣州城建職業學院(以下簡稱「學校」)歷經多年磨礪,成功探索出「建生態、創模式、夯基礎、育人才」的人才培養路徑,緊緊抓住「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等重大歷史機遇,順應國家與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和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趨勢,積極探索與行業、地方經濟及產業互動,以產教融合、協同育人與創新為動力,協同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在教學、
  • ...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探索人職匹配的「3+1」人才培養模式
    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結合水利行業優勢,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水文化教育有機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通過建立基於「人職匹配」就業模型的高職「若水」人才「3+1」培養模式(「3」包含了人才培養模式中的培養內容、培養過程和評價方法,「1」是針對人才培養的環境變量),在實踐中充分發掘水利行業的特色和優勢,構建高職特色
  • 「信義兄弟」孫東林受聘為湖北職院客座教授,校企合作共育人才
    楚天都市報10月30日訊(記者陳詠 通訊員胡鵬)10月30日,全國道德模範、「信義兄弟」孫東林(楚天都市報多次報導)被聘為湖北職業技術學院的客座教授。當日,湖北職業技術學院還與湖北信義兄弟建設集團籤訂了多個合作協議,校企將合作共育人才。
  • 新型學徒鑄匠心|湖南女子學院家政學專業學生實習工作述職演講大賽...
    1月12日下午,「新型學徒鑄匠心,產教融合穩就業」湖南女子學院家政學專業學生實習工作述職演講大賽在金職偉業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內隆重舉行。來自湖南女子學院家政專業的全體實習生共同參加。在本次實習即將結束之際,特此舉辦湖南女子學院家政學專業學生實習工作述職演講大賽,旨在檢驗學生實習成果,總結不足,使其真正了解企業對人才的管理與技能發展要求,並為今後的就業創業奠定良好基礎。
  • 哈爾濱城市職業學院成立「五大書院」 實施書院制導師育人模式
    哈爾濱城市職業學院成立「五大書院」 實施書院制導師育人模式 時間:2020-10-01 20:06 來源:東北網編輯:呂博   東北網10月1日訊(記者 王亮)10月1日,哈爾濱城市職業學院舉行「上京書院成立大會暨授旗儀式」,今後學校採用「雙院制管理」,學院負責專業課教學和技能課實踐,書院負責是除專業教學以外的所有事情。
  • 春風化雨育人才 玉壺冰心鑄師魂
    春風化雨育人才 玉壺冰心鑄師魂2020-12-15 09:37 中華泰山網 責任編輯:高睿為充分發揮骨幹教師引領、示範作用,通過優秀教師的傳、幫、帶,促使新教師在較短時間內適應崗位要求,近日,角峪鎮中心小學啟動了新教師拜師結對子活動。
  • 候選案例:首創「成都蓉漂人才發展學院 」助推「人才紅利」持續釋放
    企業從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到成熟期的各個階段發展需求不同,對人才職業能力的需求也不同,通過量身定製「怎樣處理轉型困境」「IPO新機遇」等課程,推動企業進階提能。三是城市長遠發展之需。成都「三步走」戰略目標的實現,需要提前儲備一批具有戰略眼光、國際視野、自主創新能力的未來領軍型人才,通過連結一流的機構和一流的師資,營造體現未來發展趨勢的培訓場景,持續賦能人才,強化人才對城市的支撐力。
  • 2020年度「匠心東營」職業技能競賽結束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崔立慧 通訊員 李秀 李曉文12月28日,2020年度「匠心東營」職業技能競賽在東營市技師學院舉行。「匠心東營」職業技能競賽是東營市第八屆黃河口技能競賽的一類職業技能競賽,由市人社局、市財政局、市總工會主辦,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市技師學院、渤海工匠學院承辦。此次競賽共有來自全市的84名選手參加焊工、鉗工、數控車工、電工、化學檢驗工等5個工種的比賽。經過激烈角逐,共產生一等獎5名,二等獎10名,三等獎15名。
  • 廈門集美新城的探索與經驗
    以山海河湖為卷,以十年歲月為筆,集美新城鑄造起一個宏大又真實的夢想——未來城市,探索實踐一條疏解城市功能、帶動區域協同發展、彰顯未來城市特質的新路,努力打造出高質量跨島發展的「樣板之城」。集美新城——廈門跨島戰略的排頭兵、先行者、受益者。
  • 湖南化工職院:創新驅動「雙高」專業群育化工技術技能人才
    紅網時刻株洲11月2日訊(通訊員 夏豐)10月30日——11月1日,2020中國化工教育年會暨中國化工教育協會第五屆三次理事會在長沙召開,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王雄偉教授、校長陳超教授帶隊分管發展規劃、教學、科研領導、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及「雙高」建設骨幹教師參會
  • 廈門大學籌建電影學院 將培養電影領域高端創作和技術管理人才
    (廈門日報記者 林銘鴻 攝)廈大正在籌建電影學院,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將在明年廈大百年校慶期間成立電影學院,「培養電影領域高端創作和技術管理人才」。昨天一大早,廈大官方微信公眾號推送一則「廈大籌建電影學院」的消息。
  • 優實力教育集團與河南藝術職業學院人才合作發展籤約儀式成功舉辦
    原標題:優實力教育集團與河南藝術職業學院人才合作發展籤約儀式成功舉辦2019年6月20 日上午10:00優實力教育集團與河南藝術職業學院新聞傳播系人才合作發展籤約儀式在河南藝術職業學院新聞傳播系演播廳成功舉辦,近千名在校師生參加了本場活動。
  • 打造優秀的人才生態環境 廈門全維度加速人才登鷺
    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最新發布的《2019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報告(下稱「報告」)顯示,廈門的創新氛圍指數位居全國第12位,在所有對標城市中位列第一。創新氛圍集聚人才。據統計,2019年廈門人口增長率高達4.38%,位居全國主要城市第二,成為人才最熱門的流入地之一。這意味著,廈門未來的可塑性較高,在新一線城市中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 廈門雙十中學打造「學術型」高中 育新時代英才
    近年來,學校基於百年積澱,立足廈門,為黨育人,以為國家育學術型、精英型人才為己任,在統籌規劃「學術型」高中建設的道路上乘風破浪,大膽探索,成績斐然。求闕書院大多是有文科特長、對人文有濃厚興趣的學生,鴻羽書院則集合了不少品學兼優、多才多藝的文藝綜合型人才。薛丁格的貓是奧地利著名物理學家薛丁格提出的一個思想實驗,以此命名的學院吸引了一批參加物理競賽的學生。據介紹,學校平常的行政班級傳授的是「硬」知識,而書院則授予學生「軟」技能。各書院在專用活動教室定期組織交流、分享。
  • 廣西科技職業學院醫學院訂單式醫藥人才培養模式有特色
    在2020年高職單招、中職對口升高職招生過程中,報考廣西科技職業學院醫學類專業(藥學、護理)考生非常多,遠遠超過投放的招生指標,許多想報考該院的學生未能錄取.......據了解,廣西科技職業學院醫學院開辦僅兩年,知名度不高,到底是什麼原因成為熱門學校呢?
  • 校校合作共育高技能人才 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職業教育發展
    校校合作共育高技能人才 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職業教育發展 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智能製造人才培養協同發展,校校合作共育高技能技術人才,實現成渝地區職業教育資源共享。
  • 濟南職業學院:打造雙元制職業教育示範樣板
    人民網濟南11月25日電(談媛)11月24日,由山東省網際網路傳媒集團主辦、大眾網·海報新聞承辦的「2020全國主流融媒體山東高校採風」活動第二站,媒體採風團走進了濟南職業學院,深入了解學校的「雙高」建設、雙元制本土實踐、創業教育以及財經商貿人才培養。濟南職業學院佔地1000餘畝,共有教職工689人,12500名全日制在校生。
  • 腳踏實地 仰望星空——日照職業技術學院開創「雙高建設」新徵程
    當前,中國、山東的高等職業教育都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學校「雙高校」建設新徵程全面開啟,日照職業技術學院超常規謀劃,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以地方大學的使命與擔當驅動日照城市發展,以追求卓越的姿態與創新培養高技能技術人才,高起點、高標準、高目標,全力推進國家「雙高校」建設。
  • 首屆「山與影像季」在廈門理工學院啟幕
    你好臺灣網廈門1月9日消息(記者 呂貝娜)1月8日下午,首屆「山與影像季」在廈門理工學院藝術會堂拉開帷幕。「山與影像季」是由廈門理工學院影視與傳播學院師生自主發起,聯合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盛典系列活動海峽兩岸青年短片季,將在廈門理工學院開展為期3天的校園影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