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雪域時評:民主改革61年 幸福路上再前行

2020-12-28 中國新聞網

【地評線】雪域時評:民主改革61年 幸福路上再前行

2020-03-27 22:46:45 來源:中國西藏網 作者:田博群 責任編輯:田博群

2020年03月27日 22:46 來源:中國西藏網

參與互動

  英國作家埃德蒙·坎德勒在其記述英軍侵略西藏戰爭的《拉薩真面目》一書中,從目擊者的角度,這樣描述他看到的舊西藏時期的拉薩和藏族普通人民的生活情狀:「這座城市髒得無法形容,沒有下水道,路面也沒有鋪砌石塊。沒有一棟房子看上去清潔乾淨或經常有人打掃。下雨之後,街道就成了一窪窪的死水塘,豬狗則跑到這些地方來尋找廢物渣滓」。「藏人如牛似馬地勞累,而贏來的卻是為數甚微的生活必需品」。

  1959年3月28日,中央政府宣布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職權,領導西藏各族人民一邊平叛一邊進行民主改革,百萬農奴翻身獲得了解放。從此,西藏和西藏各族人民獲得了新生,人們從昔日「會說話的工具」變成了有家、有業、有尊嚴的自由公民,成為掌握自己命運的主人,開始堅定地邁步走上了他們的幸福之路:第一次擁有了土地、農具和牲畜等生產資料,成為土地的主人;第一次享有平等接受教育、學習文化知識的權利,成為主宰自己精神生活的主人;第一次獲得當家作主的權利,以主人翁的身份參加國家和西藏各級地方事務管理,成為國家的主人……

  61年來,黨中央一直高度重視西藏工作、深切關懷西藏各族人民,先後召開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從政策、資金、項目等方方面面給予了特殊傾斜、巨大支持,因此,西藏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西藏人民也和全國人民一樣,走上了奔向幸福小康的康莊大道:天路入雲端、天塹變通途,鐵路、航空、公路四通八達;電力天路使西藏的水點亮了千家萬戶的燈;荒地灘涂變成了富庶良田;網際網路進村入戶,視頻聊天、網上購物、行動支付成為新的生活方式;城鄉面貌日新月異,高樓大廈拔地而起,美麗鄉村星羅棋布;特色產業突飛猛進,青稞、犛牛等特色農畜產品賣出了好價錢;旅遊文化等產業風生水起……

  衣食住行、醫療、教育、衛生、就業……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蒸蒸日上。堅定不移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積極順應各族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堅持改善民生、凝聚人心,堅持困難麻煩由政府解決、把方便實惠送給群眾,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提高群眾的幸福指數是黨中央和西藏各級政府始終堅持的奮鬥目標。

  今天的西藏,從珠峰腳下到羌塘草原,從雅江兩岸到三江流域,一派百業興旺、欣欣向榮的喜人景象。西藏人民歌唱偉大共產黨,歌唱美好幸福新生活!

  郭丁菡 紀高鋒

相關焦點

  • 【地評線】多彩時評:「守望相助」,共創美好未來
    【地評線】多彩時評:「守望相助」,共創美好未來 編輯:王佳堯    2020-05-26 17:02     審核:
  • 「西藏民主改革61周年」不朽的豐碑 偉大的跨越
    61年前的春天,民主改革的洪流席捲高原大地,徹底剷除了舊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百萬農奴和奴隸實現了翻身解放,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主人。這是西藏社會發展和人權進步劃時代的重大歷史事件,是人類文明發展史和世界人權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巨大進步,開創了西藏歷史的新紀元,開啟了西藏人民在社會主義康莊大道上闊步前行的新徵程,在世界屋脊鑄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拉薩城區。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騰飛的中國夢想,落地的中國信心!
    前10個月,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0.3%,增速年內首次轉正。1—11月,民間投資同比增長0.2%,增速年內首次轉正。三個首次轉正,預示著我國的國民經濟正帶著中國夢想開始了新一輪的騰飛。中國經濟復甦強勁,將給「十四五」規劃奠定堅實的基礎,也為實現「共同富裕」的宏偉目標,按下了乘風遠航的快捷鍵。  伴隨三大轉正的喜訊,又一個鼓舞人心的消息接踵而來。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網際網路+義務植樹「植」得推廣
    印度一教授曾對一株樹的價值算了兩筆不同的帳:一棵正常生長50年的樹,如果按市場上的木材價值計算,最多值300美元,但是如果按照它的生態效益來測算一棵生長50年的樹,每年可以生產出價值31250美元的氧氣和2500美元的蛋白質,同時可以減輕大氣汙染(價值62500美元),涵養水源(價值31250美元),還可以為鳥類及其他動物提供棲息環境(價值31250美元)等等。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7月25日人民日報)她幾十年如一日堅守滇西深度貧困山區教育事業,為幫助困難家庭孩子通過知識擺脫貧困,創辦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使1600多名女孩圓了大學夢,創造了大山裡的「教育奇蹟」;她義務擔任福利院院長近20年,成為130多個孩子的「媽媽」;她長期帶病工作,將工資、獎金和社會捐助診療費等100多萬元全部用於興教辦學……一段時期以來,張桂梅的事跡深深地感染、打動著我們,從她的身上我們讀懂了什麼叫無私奉獻
  • 西藏解放第一村:普巴一家人特殊的紀念西藏民主改革61周年儀式
    今天是西藏百萬農奴解放61周年的喜慶日子,歷史一次又一次的證明了中國共產黨就是帶給西藏人民幸福的太陽,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所走的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西藏人民奔向小康唯一的幸福路。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西藏解放第一村」——崗託村,看看普巴老人一家特殊的紀念儀式。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以閉環思維走出城市治理新路子
    (劉啟靈)原標題:【地評線】太陽鳥時評:以閉環思維走出城市治理新路子
  • 【地評線】中安時評:「綠色絲綢之路」引領人類命運共同體新徵程
    【地評線】中安時評:「綠色絲綢之路」引領人類命運共同體新徵程中安在線  作者:範子軍  2020-09-24 中國推動共建「綠色絲綢之路
  • 偉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1957年9月,江孜發生頭人本根卻珠毒打農奴出身的旺欽平措事件,時任西藏地方政府噶倫的阿沛·阿旺晉美聞聽此事非常氣憤,明確說道:「西藏人民肯定要走社會主義道路,而且肯定要實行民主改革,這不僅是西藏人民發展政治、經濟、文化等事業和走向幸福道路所需要的,也是人類向前發展的必然規律,是任何逆流都阻擋不住的。」
  • 「西藏民主改革61周年」西藏農奴制社會經歷者說
    新華社記者 劉洪明 攝1959年3月28日,西藏民主改革,從此廢除了黑暗的封建農奴制,人民由此翻身解放,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主人。61年來,社會制度的變更給百萬農奴帶來了人生蛻變。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他們的生活日新月異。
  • 【新時代·美麗幸福新邊疆】網媒記者西藏山南行:記錄雪域變遷...
    「我們也真實地感受到當地人由內而外散發的幸福感和對未來滿懷的希望。這種幸福感,是靠自己奮鬥出來的。」   央視網記者楊小淼也滿懷期待:「邊境小康鄉村建設正在紅紅火火地進行中,在守護好神聖國土的同時,建設美好家園不僅是邊疆的幸福,更是整個國家的幸福。」   看到麻麻門巴民族鄉美麗、漂亮的建築,澎湃新聞網記者孫鵬程說這讓自己想起很多正在建設中的邊境鄉鎮。
  • 讓教育改變世界,2020雪域童年繼續前行
    讓教育改變世界,2020雪域童年繼續前行
  • 【地評線】多彩時評:讀懂《中國扶貧在路上》背後的擔當與情懷
    近日,由人民日報社出品的扶貧紀錄片《中國扶貧在路上》,在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首發。紀錄片攝製歷時3年,行走46845公裡,採集1326個扶貧故事,從全國近1000個扶貧典型中篩選出21個典型案例,分為《減貧之路》《扶貧智慧》《志啟未來》3個篇章。
  • 【地評線】快評 | 以史為鑑汲取動力,不畏艱難開創未來
    走過75年,今天,這份偉大的抗戰精神,已深深根植於中華民族偉大的民族精神之中,歷久彌新,激勵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頑強面對艱難險阻,劈波斬浪攻堅克難,充滿信心走向未來。和平來之不易,當下,我們更要發揚這樣一種鬥爭精神,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提高鬥爭本領,勇毅面對前行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甚至驚濤駭浪。縱然有千山萬壑,我們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齊心協力鑄就鋼鐵長城。
  • 【地評線】南方網評:用法治定義幸福生活,讓社會充滿陽光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特別是2014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成為黨的歷史上首次以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為主題的中央全會,鋪展法治中國壯麗藍圖,使法治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引領、規範、保障作用越來越突出。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 【地評線】錢江潮評:在「年味兒」裡見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地評線】錢江潮評:在「年味兒」裡見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20-01-19 19:46:31 浙江在線 陳夏童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在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背景下,變化的,是「年味兒」的表現形式,不變的,是我們對新一年的期盼。  「年味兒」裡,彰顯的是割不斷的文化傳承。「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的春節民俗。優秀的民俗文化不僅可以陶冶性情、教養品德,更能弘揚民族精神,彰顯文化軟實力。
  • 【地評線】桂聲網評:中國扶貧在路上描繪時代畫卷
    《中國扶貧在路上》,在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首發,並將在全球多家媒體播出。《中國扶貧在路上》歷時3年拍攝,行走46845公裡,採集1326個扶貧故事,最終收錄11省21個扶貧案例,展開了中國扶貧工作波瀾壯闊的時代畫卷。這是一幅描在中國藍天下的逐夢畫卷,這是一幅繪在中國大地上的奮鬥畫卷,這是一幅畫在廣大人民心中的幸福畫卷。《中國扶貧在路上》用樸實的畫面、真實的故事、動人的旋律,記錄了中國拼搏奮鬥的歷程,為世界減貧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人類社會裡程碑式的成就。
  • 【黑水時評】啟航新徵程 揚帆再出發
    【黑水時評】啟航新徵程 揚帆再出發 2020-12-18 14: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地評線】「中國扶貧在路上」記錄了人類社會裡程碑式的成就
    近日,由人民日報社出品的扶貧紀錄片《中國扶貧在路上》,在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首發,並將在全球多家媒體播出。紀錄片攝製歷時3年,從全國近1000個扶貧典型中篩選出21個典型案例,分為《減貧之路》《扶貧智慧》《志啟未來》3個篇章。
  • 【地評線】海報圖評:護士節,致敬那一盞盞「燈」
    【地評線】海報圖評:護士節,致敬那一盞盞「燈」 2020-05-12 21: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